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多靶点联合毁损术对难治性癫痫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35例难治性癫痫患者,对其进行立体定向多靶点联合毁损术治疗。对所有患者,根在治疗前,给予MRI、CT、脑电图检查,进行术前综合评定。在治疗时,采用定位立体立向手术,并采用内囊前肢、杏仁核、双侧扣带回等多靶点联合毁损方法,对其随访,观察治疗后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结果:经过24个月的随访,在35例难治性癫痫患者中,患者的癫痫疗效高达80%,治疗效果显著,且患者的阳性、阴性量明显降低,与手术前相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难治性癫痫治疗中,利用立体定向多靶点联合毁损术方法,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效果好、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多靶点联合毁损术对难治性癫痫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35例难治性癫痫患者,对其进行立体定向多靶点联合毁损术治疗。对所有患者,根在治疗前,给予MRI、CT、脑电图检查,进行术前综合评定。在治疗时,采用定位立体立向手术,并采用内囊前肢、杏仁核、双侧扣带回等多靶点联合毁损方法,对其随访,观察治疗后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结果:经过24个月的随访,在35例难治性癫痫患者中,患者的癫痫疗效高达80%,治疗效果显著,且患者的阳性、阴性量明显降低,与手术前相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难治性癫痫治疗中,利用立体定向多靶点联合毁损术方法,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效果好、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采用立体定向方法脑内核团组合多靶点毁损对难治性精神病的治疗作用。方法根据病人诊断分类、主要症状,采用不同核团组合多靶点射频热凝治疗难治性精神病69例,于手术前及术后3个月、1年进行评估。结果本组69例患者经脑内核团组合多靶点毁损治疗后,显效17例,有效4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8.4%。结论立体定向下脑内核团组合多靶点毁损对难治性精神病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双侧多靶点射频毁损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颅脑MR与CT图像融合定位,对115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立体定向脑内核团射频热凝毁损手术治疗.结果 115例患者术后2周,显著进步31例(26.96%),进步84例(73.04%),有效率100%,无严重并发症发生.6个月以上随访恢复14例(12.61%),显著进步66例(59.46%),进步27例(24.32%),无效3例(2.70%),有效率97.30%.结论 立体定向脑内核团毁损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立体定向多靶点治疗难治性精神病术后问题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讨论多靶点组合手术治疗难治性精神病术后问题。方法:应用多元化的定位方法和不同组合的多靶点治疗技术治疗难治性精神病86例,对术后发生和应注意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结果:难治性精神病经手术治疗后,显效46例,有效36例,无效4例。术后高热、小便失禁等并发症均为暂时性,术后应配合药物、心理支持等综合手段治疗。结论:多靶点组合的立体定向技术针对难治性精神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应注意并发症的发生,并结合药物、心理治疗等综合手段进行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立体定向技术和颅内多靶点组合毁损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80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每例患者均在CT和MRI图像融合技术指导及计算机辅助下,采用杏仁核、伏隔核、内囊前肢、扣带回等多靶点组合射频热凝治疗。按全国精神外科协作组1990年制定的疗效评定方法进行疗效评定。结果:80例患者中,术后2周显著进步36例,进步41例,无效3例,加重0例,总有效率96.25%;术后6个月显著进步43例,进步33例,无效4例,加重0例,总有效率95%;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和后遗症发生。结论:计算机辅助立体定向颅内多靶点毁损治疗难治性精神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多靶点联合毁损术治疗难治性精神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及其防治.方法 对42例难治性精神病患者,根据各自不同的临床症状,采用MRI定位立体定向手术行双侧扣带回、杏仁核和内囊前肢等多靶点联合毁损,术后复查MRI验证毁损靶点的准确性,并由精神科医生进行密切随访,观察其疗效和并发症.结果 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1.62±4.85)个月,42例均得到随访,恢复5例,显著进步32例,进步4例,无效1例,加重0例;除手术后早期有暂时性并发症外,无远期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立体定向多靶点联合毁损术治疗难治性精神病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与分析难治性癫痫的脑立体定向手术原理、手术方法、手术并发症及疗效。方法:利用计算机辅助的立体定向手术计划系统和CT/MR图像融合技术,应用脑内射频热凝毁损术对42例入选的难治性癫痫患者进行治疗,术后1 a进行疗效评定。结果:42例术后出现肢体轻瘫7例,近期记忆障碍3例,均在4周内恢复。手术1 a后,其中25例癫痫发作基本控制,13例未再发作,4例发作次数减少50%以上。结论:脑立体定向射频毁损手术通过阻断癫痫放电扩散途径,对任何类型的癫痫病人都可能是有益的,对难治性癫痫患者多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立体定向脑电图(SEEG)引导下射频热凝毁损术对于治疗药物难治性癫痫的有效性。 方法 将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癫痫诊疗中心2018年11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14例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SEEG明确致痫灶,对致痫灶实施SEEG引导下的射频热凝毁损术,分析其有效性及安全性。 结果 14例患者共植入143根电极,根据SEEG结果共热凝50根电极。14例患者热凝后随访2~25个月,平均(8.29±7.90)个月,2例(14.30%)患者术后分别随访3个月及6个月,癫痫无发作为EngelⅠ级;4例(28.57%)患者术后平均随访(3.75±0.50)个月,癫痫发作减少90%以上为EngeⅢ级;5例(35.71%)患者术后平均随访(8.00±6.32)个月,癫痫发作减少50%以上为Engel Ⅲ级;2例(14.30%)患者术后随访25个月癫痫发作减少不足50%,1例(7.10%)热凝后随访2个月发作基本同术前为Engel Ⅳ级。14例患者热凝前后发作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7),且热凝后的效果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减退。14例患者热凝后均未出现永久性功能损害。 结论 SEEG引导下的射频热凝毁损术对药物难治性癫痫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疗法,影响其有效性的因素较多,它可以有效预测切除手术疗效,对特定类型的癫痫病灶可作为治疗的主要选择。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告应用脑立体定向技术治疗顽固性癫病11例近期疗效明显,尤其对精神行为异常颇佳,对手术方法、适应症选择、靶点毁损作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脑立体定向术磁共振靶点定位最佳方式。方法 对 68例帕金森病患者行磁共振结合微电极记录定位 ,立体定向脑核团 (Vim或 Gpi)毁损术。随机分为两组 ,靶点分别采用中反转恢复序列 (IR)扫描直视定位和常规自旋回波 (SE)序列扫描解剖间接定位。以术中微电极记录和射频刺激验证确定的毁损靶点为标准 ,观察毁损靶点与影像定位靶点坐标的一致性 ,统计两种 MRI定位方式下预定靶点与毁损靶点坐标符合率 ,结合疗效分析评价两种定位法。结果  32例行 IR扫描直视定位 ,36例行 SE扫描间接定位。术中靶点符合率前者均为 87.5% (Vim和 Gpi) ;后者为 33.33% (Vim)和 37.93% (Gpi)。两种定位法靶点符合率存在显著差异 (P<0 .0 5)。MRI直视定位较解剖间接定位电生理靶点符合率高。结论  IR序列是 MRI帕金森病立体定向靶点定位的优选扫描方式。其个体化直视定位靶点对提高疗效、减少手术损伤、避免并发症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刘伟杰  李景辉  姜国峰  王小林 《吉林医学》2008,29(23):2234-2234
精神病是一种常见病,平均病程为15年,患者生活在冗长的痛苦日子里,面临着很多危险因素,包括来自社会的、身体的和精神上的,患者身临深渊,进退维谷,一部分患者不能承受病痛的折磨走向绝路。现代精神外科对慢性、恶性精神病行立体定向核团毁损术或脑深部电极刺激(DBS)术治疗已经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在精神外科的探索和发展过程中,神经外科医生和精神科医生应密切合作,  相似文献   

13.
黎庆初  吴媚 《医学文选》2000,19(1):39-40
我院采用第四军医大学黄河机器制造厂生产的FYJS85 - 型射频仪、FY85 - 型脑立体定向仪开展脑立体定向射频毁损治疗药物不能控制的顽固性癫痫伴精神障碍 7例 ,近期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性 6例 ,女性 1例 ,年龄 13~ 33岁 ,平均 19.9岁 ,病程 3~ 30年 ,平均 10 .7年。病因 :产后破伤风2例 ,幼儿时高热惊厥 1例。7例均符合 CCMD- 2 - R癫痫伴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术前均经神经、精神科系统治疗 3年以上 ,药物不能控制症状。癫痫类型均为全身强直 -阵挛性发作 ,频率每月 2~ 5次 ,每次发作日达 3~ 4…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靶点立体定向手术在难治性精神病的应用。方法选择49例难治性精神病且接受多靶点立体定向手术治疗的患者,于手术后6、12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阳性与阴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及韦氏智力量表(WISC)对患者随访时进行评估。于治疗后6个月采用1990年全国精神外科协作组指定的临床疗效评定标准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手术后6个月随访47例,随访率为95.9%,手术后12个月成功随访44例,随访率为89.8%。手术后6、12个月 BPRS量表、PANSS量表总分及各项因子评分均低于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手术后精神症状较手术前明显改善。手术后6、12个月 BPRS量表及 PANSS量表及各项因子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PANSS评分治疗后阳性量表、阴性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手术前与手术后6、12个月随访时言语智商、操作智商及全智商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49例难治性精神病患者,毁损靶点包括扣带回+杏仁核+内囊前肢、扣带回+杏仁核+内囊前肢+内侧隔核、扣带回+杏仁核+丘脑背内侧核、扣带回+内囊前肢+尾状核下束的有效率分别为88.9%、77.8%、90.0%、83.3%。结论多靶点立体定向手术对阳性、阴性症状均能改善,并且手术对智力无影响。立体定向手术是精神病的较好治疗手段,对于靶点的选择倾向于联合靶点。  相似文献   

15.
我院于2006年10月至2007年5月,联合应用LekseⅡ—G型立体定向仪及Radionics公司的RFG-3CF型温控热凝射频仪,在螺旋CT定位下,行脑内多靶点射频毁损术治疗难治性精神病40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张奕生  唐运林  周连银  徐越  卞园园  潘香 《广东医学》2012,33(10):1464-1465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胼胝体、杏仁核与Forel-H区联合毁损治疗难治性癫痫的方法.方法 65例难治性癫痫患者头部安装立体定向头架,应用头颅CT扫描定位,深部电极胼胝体、杏仁核与Forel-H区电监测和射频毁损技术,局部麻醉下经旁正中额入路完成立体定向胼胝体、杏仁核与Forel-H区毁损术.结果 射频毁损前65例患者128导联电极均记录到全颅棘波(多以一侧为主),术后癫痫放电减轻.术后1~2周复查CT显示与毁损部位相一致的凝固性坏死,周围有水肿带.术后随访6~48个月,癫痫完全控制者35例(53.8%),总有效率(发作减少≥50%)为89.2%(58/65).结论 立体定向胼胝体、杏仁核与Forel-H区联合毁损是治疗难治性癫痫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脑立体定向术治疗难治性精神病的麻醉管理方法。方法对87例脑立体定向术治疗难治性精神病的患者,采用气管内插管静脉全麻,术中保留自主呼吸,麻醉以咪达唑仑0.06~0.12 mg.kg-1.h-1和芬太尼1.0~2.0μg.kg-1.h-1微泵静脉持续输注维持。全程监测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血压(BP)、呼吸末二氧化碳(PETCO2)等生命指标。结果所有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在手术不同时段与诱导前基础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完成手术时间(3.10土0.25)h,术毕带气管导管回CCU,苏醒时间(3.42土0.35)h,病人术后恢复良好,精神症状明显改善,近期有效率达91.1%。结论气管内插管静脉全麻用于脑立体定向术治疗难治性精神病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46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CT定位立体定向双侧杏仁核、内囊前肢、扣带回等多靶点组合毁损治疗,术中用电阻值和微电极电生理验证靶点。其中36例患者因首次手术后3~6个月疗效不佳而接受二次手术。术后1~2年由精神科医师对治疗效果进行评定。结果术后1年随访546例患者,恢复18例、显著进步421例、进步78例、无变化29例、恶化0例;术后2年随访393例患者,恢复15例、显著进步299例、进步52例、无变化27例、恶化0例。无严重并发症和后遗症发生。结论CT导向立体定向脑内多靶点组合毁损术是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Leksell C型伽玛刀多靶点联合毁损治疗难治性强迫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对31例难治性强迫症应用美国GE 1.5T MRI定位,1.4 mm无间距扫描,Leksell C型伽玛刀对双侧内囊前肢和右侧扣带回进行毁损治疗.术前及术后应用Yale-Brown强迫症状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以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术后随访6~36个月.其中13例出现一过性并发症,均在1~2周内恢复.患者术后强迫、焦虑、抑郁量表分数明显下降(P<0.01). 结论 Leksell C 型伽玛刀多靶点联合毁损是目前治疗难治性强迫症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法,其并发症轻,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强迫、焦虑、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测量Leksell-G型立体定向系统靶点误差的范围,分别对不同位置靶点误差进行描述,研究靶点相关指标对靶点误差的影响因素。方法 利用颅骨标本制作模拟靶点,完成立体定向手术,测量模拟靶点误差范围,分析靶点误差影响因素。结果 Leksell-G系统模拟立体定向活检手术的平均靶点误差范围为(3.49±1.15)mm,其中前颅窝底靶点误差范围为(3.64±0.98)mm,中颅窝底靶点误差范围为(3.56±1.09)mm,后颅窝底靶点误差范围为(3.30±1.25)mm,垂体窝靶点误差范围为(3.44±1.43)mm,枕骨大孔靶点误差范围为(3.36±1.31)mm。对可能影响Leksell-G系统模拟手术靶点误差的XYZ、环角、弧角数据进行单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靶点位置的XYZ坐标值对靶点误差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908、0.813、0.836)。穿刺路径的环角和弧角对靶点误差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32、0.007)。结论 Leksell-G系统靶点位置对靶点误差没有影响,对Leksell-G系统活检手术的靶点误差产生影响的是环角、弧角角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