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 3 5例肱骨髁上骨折经闭合复位失败的患儿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 ;并对手术适应证、手术入路的选择和影响疗效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 全部病例经 3~ 12个月的随访 ,治疗优良率为 82 .86%。结论 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手术入路的选择可提高骨折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2.
19952005年,我们采用手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85例,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男52例,女33例,年龄5~14岁,其中10岁以下者61例。陈旧性骨折15例(21~76天),开放性骨折12例,闭合性骨折73例,其中术前经手法复位后肿胀加重,皮肤出现张力性水泡,前臂及手指痛觉迟钝,被迫解除固定,骨折移位者26例。  相似文献   

3.
吴革  马强  段宁 《陕西医学杂志》2004,33(8):754-755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占肘部骨折的50%~60%。我科自1999—2003年10月采用克氏针钢丝张力带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7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小儿陈旧性肱骨髁上骨折的效果,总结小儿陈旧性肱骨髁上骨折治疗的临床实践经验。方法: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尚未骨性愈合者22例,分期治疗、二期肱骨髁上截骨矫形术治疗骨折已骨性愈合者6例。结果:大部分均恢复良好。结论:治疗小儿陈旧性肱骨髁上骨折应强调恢复肘关节功能,未骨性愈合者可采用内固定术,而已骨性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肘外侧切口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79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采用肘关节外侧切口,复位满意后行2根克氏针交叉内固定,并行石膏托外固定3~4周。结果随访时间8~36个月,平均20个月。按骨与关节损伤疗效评定标准:优59例,良17例,可3例,优良率为96.20%。结论肘外侧切口手术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是一种创伤小、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7.
肱骨髁间骨折目前趋向于坚强内固定手术治疗,早期功能锻炼。我院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采用Y形钢板和双钢板治疗肱骨髁间C型骨折47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46例 ,男 3 1例 ,女 1 5例。左侧 2 9例 ,右侧 1 7例。类型 :伸直型 44例 ,屈曲型 2例 ,均为尺偏型 ,其中开放型骨折 3例。病因 :跌伤 3 6例 ,车祸伤 4例 ,其它伤 6例。合并桡神经伤 3例 ,正中神经伤 2例 ,尺神经伤 1例。外伤至手术时间 3 h至 2周。1 .2 手术方法 肘后 S形切口 ,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深筋膜 ,向两侧剥离皮瓣 ,至内外髁处 ,常规游离尺神经并保护之。不切断肱三头肌 ,从肱三头肌两侧进入 ,显露骨折处 ,清除血肿 ,解剖复位后 ,用 1 .5~ 2 .0 mm克氏针交叉固定。如发现尺侧骨质压缩或劈裂 …  相似文献   

9.
肱骨近端骨折是指包括肱骨外科颈在内及其以上部位的骨折,国内文献报道其发生率约占全身骨折2.5%,国外文献报道占全身骨折4%~5%,其中80%~85%为无移位或轻度移位骨折,仅15%~20%需手术治疗[1-3].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经皮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149例,按照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内固定组76例和外固定组73例,内固定组予以经皮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外固定组予以石膏或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术后6周,比较2组肘关节活动度、提携角;术后6个月随访,采用Flynn肘关节评分评价2组的优良率,比较2组患儿的骨折愈合时间、肘内翻畸形发生率及不良预后总发生率;并测量2组患儿术前、拆除石膏后和末次随访的Baumann角。结果 术后6周,内固定组的肘关节活动度、提携角改善均明显优于外固定组(P<0.05);术后6个月,内固定组的Flynn肘关节评分优良率明显高于外固定组(P<0.05)。内固定组在拆除石膏后、末次随访时测量的Baumann角均明显低于内固定组(P<0.05)。且内固定组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外固定组(P<0.05)。内固定组的肘内翻畸形发生率、不良预后总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外固定组(P<0.05)。结论 经皮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采用有限外侧切口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07年8月~2009年7月采用肘外侧小切口直视下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GartlandⅡ、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48例,所有骨折均为闭合性伸直型骨折,元神经、血管损伤;从肘关节的功能和外观两方面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术后随访时间6~15个月,平均8个月;所有骨折均与术后6~8周达到临床愈合并拔出克氏针,治疗过程中未出现骨折再移位、尺神经损伤、肘内翻、缺血性肌孪缩等并发症;采用李稔生肘关节疗效判断标准:优41例(85.41%),良6例(12.50%),可1侧(2.08%)。结论:采取有限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手术的方法治疗儿童移位的肱骨髁上骨折,手术创伤小,能够使骨折得到满意的复位和固定,有效避免了医源性尺神经损伤,并可获得良好的肘关节外形和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采用保留伸肘装置的手术方式治疗儿童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0年10月~2009年4月我院收治的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56例.患儿平均年龄7.5岁.采用保留伸肘装置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无伴发血管、神经损伤和筋膜室间隔综合征.结果 术后56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15月,平均11.5月.所有骨折均获得愈合.根据Flynn标准进行疗效评价,其中优22例(39.3%),良21例(37.5%),可9例(16.1%),差4例(7.1%).伤后8 h内手术的优良率为89.7%,伤后8 h后手术的优良率为63.0%.直接手术治疗的优良率为90.1%,曾接受手法复位的优良率为67.7%.结论 采用保留伸肘装置的手术方式治疗儿童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可取得满意疗效,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手法复位分期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总结2002年1月-2006年1月手法复位分期固定治疗的42例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成功的经验.结果 本组病例随访时间平均12.6个月.按照评分标准,优36例,良5例,可1例改为切开复位手术治疗.结论 手法复位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简单易行,方法 容易掌握,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介绍小儿肱骨髁上骨折保留伸肘装置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肘后方正中切口,肘关节屈曲15°~30°,自肱三头肌内外侧入路,很好暴露肱骨下方,骨折复位方便,对位准确,能满足解剖复位的要求,克氏针固定稳定牢固。结果通过对20例术后1~4年的随访,优18例,良1例,可1例,优良率为95.00%。结论保留伸肘装置手术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手术创伤小,肘关节功能恢复满意,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2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魏巍  庄岩  张堃  王浩  赵恺 《陕西医学杂志》2005,34(10):1220-1221
目的:探讨应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1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行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随访时间6~15个月,平均10个月,评定结果采用Neer评分,总的优良率为90.5%。结论:肱骨近端锁定钢板用于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具有损伤小、固定牢固的优点,可以达到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手术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根据患者年龄、骨折Neer分型及骨折部位骨质质量对36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行肱骨近端切开复位内固定(25例)或人工肱骨头置换术(11例)治疗,术后早期进行系统的功能锻炼。结果36例均成功手术,按Neer评定标准,术后肩关节功能优16例,良14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为83.3%(30/36)。结论对于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应根据患者年龄、骨折部位的骨质量及骨折Neer分型情况可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或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术后早期应积极的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前外侧入路及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冠状面剪切骨折的效果,探讨两种手术方法的利弊及适应证。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积水潭医院2006年9月至2014年7月的10例肱骨远端冠状面剪切骨折的切开复位内固定病例,以Dubberley方法进行骨折的分型,采用前外侧入路为A组,外侧入路为B组,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Mayo评分评价最终临床结果。结果: A组5例,术前分型ⅠA型1例,ⅡA型1例,ⅢA型1例,ⅢB型2例,均用自前向后埋头螺钉固定骨折块,对滑车桡侧骨折块也以螺钉单独固定,术后Mayo评分平均82分,4例需再次手术, 2例因螺钉刺激行内固定物取出,1例肘关节僵硬,1例内固定失效,1例发生一过性桡神经损伤;B组5例,术前分型ⅠA型和ⅠB型各1例,Ⅱ A型3例,术后Mayo评分平均91分,仅1例发生内固定失效,肘关节不稳定需再次手术。结论: 外侧入路较好,但对滑车部位骨折的处理略显不足,术中要注意外侧副韧带(lateral collateral ligament,LCL)的保护及修复。前外侧入路并发症发生较多,优点是对滑车部位的显露较直接,但因不脱位,肘关节显露范围较小,对于肱骨远端的压缩骨折显露及固定欠佳。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前外侧入路治疗Pilon骨折对于早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收集Pilon骨折病例25例,采取前外侧入路进行切复内固定。结果:术后随访6周,统计其切口并发症的发生率,其中5例有不严重的并发症,通过静滴抗生素以及加强换药得到很好的恢复。3例出现严重并发症,通过多次清创术以及术后持续冲洗治愈。结论:前外侧入路治疗Pilon骨折可以更好的暴露骨折断端,而且早期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重建钢板配合中空螺钉对肱骨髁上髁间骨折的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1999年2月至2004年4月用此方法治疗的此类骨折完整病例28例。男22例,女6例。年龄15—69岁,平均43.8岁。开放性骨折7例,闭合性骨折21例。左肘12例,右肘16例。合并尺神经损伤5例。按AO肱骨髁间骨折分型,AO肱骨髁间骨折分型:C1型9例,C2型12例,C3型7例。术中尺神经前移22例。手术入路:经肱三头肌舌行瓣入路17例,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5例,经肱三头肌双侧入路4例,合并鹰嘴骨折经骨折端入路2例。结果28例患者均经6~36个月(平均14.3个月)随访,骨折均已达到骨性愈合。采用Cassebaum评分系统进行疗效评价,优16例,良7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82.1%。发生尺神经损伤2例,经治疗后恢复。肘关节功能受限2例。结论应用重建钢板和中空螺钉可以对肱骨髁间骨折进行早期的解剖复位和牢固固定。配合早期适当的功能锻炼,肘关节的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