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元松  赵晖 《中外医疗》2010,29(30):90-90
目的观察胃癌肉瘤组织中的血管生成拟态(VM)。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和PAS染色技术,对27例胃癌肉瘤分别进行VEGF与PAS、CD31与PAS的双重染色,计算MVD、VMD及GF表达量,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15例胃癌肉瘤组织中存在VM,含有VM者5年生存率为0,无VW者5年生存率为41.7%(5/12),两者相比P〈0.05。含VM者VEGF表达量为(101.09±18.79)个/HP,无VM者为(134.50±23.48)个/HP,两者相比P〈0.05。含VM者MVD为(57.55±10.39)条/HP,无VM者为(70.84±13.80)条/HP,两者相比P〈0.05。结论部分胃癌组织中存在VM,含VM者胃肿瘤组织VEGF、MVD水平较低,但患者预后差。  相似文献   

2.
孙钦立  甄洪伟 《河北医学》2005,11(2):104-105
目的:探讨胃恶性间质瘤的免疫组化特征和临床诊治体会。方法:对21例胃恶性间质瘤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对其免疫表现、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1例免疫组化结果示CD34均为阳性,而上皮指标细胞角蛋白(CK)和膜上皮抗体(EMA)大部分阴性;其中3例广泛转移者于术后4~6月死亡,姑息性切除2例,术后8月及9月均复发,其中1例再次手术,存活1年,其余16例均无瘤生存,生存期为3至6年。结论:免疫组化检查可确定胃恶性间质瘤的恶性程度,手术应争取行根治性切除。对预后防止复发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肿瘤血管生成拟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齐鲁楠  黎乐群  彭涛 《广西医学》2009,31(5):731-734
血管生成理论认为,当实体肿瘤直径大于2mm时需要诱导生成新的血管来获取血供,否则肿瘤就会因为缺血缺氧发生坏死。肿瘤诱导的血管生成主要步骤包括:肿瘤经过无血管的缓慢生长期后(指体积小于2mm的时期),便释放多种血管生成因子,引起血管内皮细胞形态改变,基底膜及周围的细胞外基质降解,内皮细胞迁移、增殖,血管形成、改建。目前抗血管生成已经成为肿瘤治疗的一种新手段。  相似文献   

4.
病例 :女 ,5 3岁。上腹胀痛、呕血 2日 ,于 2 0 0 2年 1月 15日入院。查体无明显异常。胃镜示胃底肿瘤 (平滑肌瘤 ?)。于 2 0 0 2年 1月 2 4日行“剖腹探查术 +肿瘤及部分胃壁切除术” ,术中见胃底近大弯侧有一约 5× 5cm2 大小圆球形肿块 ,表面光滑 ,无靡烂、出血 ,已侵犯浆膜 ,肿块与胃及周围组织无粘连 ,周围淋巴结无肿大 ,肝表面无结节。病理诊断 :胃恶性间质瘤。镜下见 :肿瘤细胞排列成束 ,呈编织状细胞丰富呈长梭形 ,核呈梭形 ,部分区域可见异型的瘤巨细胞 ,核分裂像 >5个 / 5 0个HPF ,部分区域坏死 ,细胞密集。免疫组比 :CD34…  相似文献   

5.
肿瘤血管生成拟态的研究始于1999年,美国Iowas大学Maniotis等对人眼葡萄膜黑色素瘤微循环研究中,发现了一种与经典的肿瘤血管生成途径完全不同、不依赖内皮细胞的全新肿瘤微循环模式一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并经相关重复实验研究所证实。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胃恶性间质瘤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7年9月~2005年4月我科手术治疗的20例胃恶性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行胃镜及(或)影像学检查,14例行根治性胃大部切除或全胃切除,5例局部切除,1例姑息性全胃切除,其中5例为联合脏器切除。结果: 胃恶性间质瘤成人多见,50岁以上占70%(14/20),临床以消化道出血、贫血、疼痛多见。全组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无主要并发症,均痊愈出院。结论: 内镜和影像学检查是发现胃恶性间质瘤的主要手段,术前明确诊断仍较困难。手术切除是病理确诊和治疗的主要方法,必要时需联合脏器切除,以保证肿瘤切除的彻底性,对防止术后复发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血管生成拟态是近年来发现的存在于高度恶性肿瘤的血液供应模式,其形成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肿瘤干细胞具有成瘤性、多向分化潜能和便于分离纯化的分子标记。日前已在多种实体肿瘤中柃测到肿瘤干细胞,如胶质瘤、黑色素瘤、乳腺癌和卵巢癌等。最近研究表明肿瘤干细胞参与了血管生成拟态的形成,尤其是CD133+的肿瘤干细胞。本研究就肿瘤干细胞与血管生成拟态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胃恶性间质瘤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胃肠道间质瘤 (Gastrointestinalstromaltumors ,GISTs)的研究是目前消化道临床病理学的热点[1 ,2 ,3] ,由于临床上对GIST认识不足 ,常使GIST的确诊和及时治疗遇到困难 ,在会诊、临床病理讨论会及读片时GIST也常常成为争论病例。现报告 1例胃恶性间质瘤 ,并结合文献复习 ,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1 临床资料  男 ,66岁 ,因上腹部疼痛 1周入院。 1周前出现腹部剧痛 ,对症治疗后变为上腹持续隐痛不适 ,无恶心、呕吐、呕血、黑便体重无明显改变。查体 :上腹部可触及一巨大包块 ,表面光滑 ,质中 …  相似文献   

9.
张志会  王雪雯 《农垦医学》2010,32(2):166-168
血管生成拟态是与经典的肿瘤血管生成途径完全不同、不依赖机体内皮细胞的全新的肿瘤血管模式,它描述了高度侵袭性肿瘤细胞可以发生基因逆转,表达内皮细胞相关基因在三维基质中培养时形成管状结构或网络样管道的特有能力。研究证实其与肿瘤生长、侵袭、转移及患者预后密切相关。本文就血管生成拟态的特点、发生机制、对肿瘤治疗的意义以及在肝癌中的研究进展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血管生成拟态是指具有可塑性、侵袭性的肿瘤细胞所形成的非内皮细胞衬覆的微血管通道,其在体内显示为过碘酸席夫染色阳性和CD31染色阴性的图案,在体外三维培养体系中显示为管状或图案样的网络,其可能与肿瘤的侵袭转移潜能以及较差的临床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1.
Gu XM  Li YQ  Zhao YA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34):2398-2400
目的 探讨在消化道双向分化恶性肿瘤中是否存在血管生成拟态(VM)。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PAS染色技术研究消化道双向分化恶性肿瘤的血管生成模式,收集消化道双向分化恶性肿瘤111例,包括恶性胃肠间质瘤80例;恶性黑色素瘤18例;癌肉瘤13例。分别进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D31及PAS染色,通过体视学网格计数法计算VEGF的表达量、显微图像分析仪下分别计算CD31和PAS阳性图案围成的管道面积即微血管密度(MVD)与VM密度(VMD),根据三者的表达量研究VM并比较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与肿瘤恶性程度的关系。结果消化道双向分化恶性肿瘤有VM形成,其内存在红细胞,含有VM的肿瘤其VEGF表达(89±20)及MVD(47±12)均低于无VM者(126±18,78±13,均P〈0.05);随着肿瘤恶性程度的增高,VM肿瘤的比例逐渐增高,VM肿瘤VEGF的表达、MVD、VMD均逐渐增高,上述指标在各肿瘤的低度恶性(45±19,15±8,38±25)与高度恶性(128±42,81±17,122±39)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消化道双向分化恶性肿瘤细胞具有可塑性,存在VM。肿瘤细胞通过VM可进一步获得血液供应和血道转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合胃镜治疗胃间质瘤的临床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本科2008年3月至2011年10月行腹腔镜结合胃镜治疗胃间质瘤的16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14例行胃镜辅助下腹腔镜胃楔形切除术,1例在胃镜辅助下行腹腔镜胃腔内肿瘤切除术,1例行腹腔镜辅助下胃镜肿瘤切除术。结果 16例患者均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和手术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80.3±23.7)min,术中出血(20.4±11.6)ml,术后住院(5.6±2.1)d。切除的肿瘤直径为1.3~2.7 cm,术后免疫组化结果:CD117阳性12例(75.0%),CD34阳性9例(56.2%),其中极低度风险11例,低度风险5例,无高危病例。结论腹腔镜结合胃镜治疗胃间质瘤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3.
王丹 《医学综述》2010,16(14):2143-2145
近几年,人们先后在黑素瘤、肝细胞癌等恶性肿瘤中发现了血管生成拟态。血管生成拟态是肿瘤细胞自身形成的,参与肿瘤的微循环。血管生成拟态的调节与基因、血管上皮钙黏素、Twist1细胞核的表达等相关。血管生成拟态是预后不良的标志,预测低分化、高浸润、高转移和低生存率。因而抗肿瘤治疗时,经典抗血管治疗联合抗血管生成拟态治疗成为必要。  相似文献   

14.
胃肠道恶性间质瘤的临床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肠道恶性间质瘤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1998-2005年我院35例确诊为胃肠道恶性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病好发于胃(91.4%),男女比例1.9∶1,年龄13~82岁。本组患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腹部超声、CT、消化道造影、消化内镜检查为术前常见检查途径,其中超声内镜确诊率最高(75%),腹部超声检查对该病诊断意义不大。35例患者均行手术,甲磺酸伊马替尼被用作术后辅助治疗药物,手术标本免疫组化示CD34(90%)、CD117(80%)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其它抗原(P<0.05)。术后复发率为44%,术后5年生存率为32%。结论:该病预后较差,临床工作中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术后定期复查。  相似文献   

15.
双向分化肿瘤血管生成拟态的组织微阵列研究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Hao X  Sun B  Zhang S  Zhao X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19):1298-1302
目的 探讨在双向分化肿瘤中是否存在肿瘤细胞通过自身变形并模拟产生血管样通道而达到自身血液供应的方式 ,即血管生成拟态 (VM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和PAS双重染色技术研究双向分化肿瘤内血管的生成模式 ,收集双向分化肿瘤恶性黑色素瘤 (高度恶性 30例、低度恶性 30例 ) ,滑膜肉瘤 (高度恶性 2 3例、低度恶性 13例 ) ,间皮肉瘤 (2 6例 ) ,上皮样肉瘤 (4例 )及具有双向分化倾向的腺泡型横纹肌肉瘤 (高度恶性 16例、低度恶性 16例 )共 15 8例 ,制作成组织芯片 ,进行CD31和PAS双重染色 ,通过网格计数法比较这些肿瘤中CD31和PAS阳性图案围成的管道面积 ,以其差异研究血管生成拟态。并且比较高度恶性肿瘤和低度恶性肿瘤血管生成拟态的差异。结果 双向分化肿瘤中CD31和PAS阳性图案围成的管道面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同时观察到细胞异型性小的双向分化肿瘤形成血管生成拟态的例数明显少于瘤细胞异型性大的双向分化肿瘤形成血管生成拟态例数 ,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在明显具有血管生成拟态的点阵中见PAS阳性的血管样图案内无内皮细胞衬覆但有红细胞存在 ,并可见双向分化肿瘤的瘤细胞可表达CD31抗原和PAS阳性物质。结论 双向分化肿瘤内的肿瘤细胞可通过自身变形并且与细胞外基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胃间质瘤(GST)的CT表现,探讨CT对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5例GST患者的CT及相关临床资料。结果GST的CT表现为软组织肿块,肿块向胃腔内、外或同时向腔内外突出,肿块的密度均匀或不均匀伴有大小不等,形态不一;增强后,肿块均匀强化或不规则强化,可见中心坏死及远处转移灶。本组病例中良性7例,肿块直径多数小于5cm,边界较清楚,CT显示多为均匀强化;恶性13例,肿块直径多数大于5cm,边界欠清楚,CT显示为不规则强化,肿块内有坏死表现或转移灶。结论CT可清楚显示肿块的外部形态、内部改变及其与周围脏器的关系,对GST的定位定性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胃间质瘤的临床分析——附27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间质瘤(GSTs)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2008年12月6年间收治的27例胃间质瘤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本组27例(100%)病理形态均为梭形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示:CD117的阳性率为96.3%(26/27),CD34的阳性率为88.9%(24/27)。主要临床表现为腹部不适(12例)、黑便(9例)、腹部肿块(6例)。病变部位在胃体(17例)、胃底(6例)、贲门(3例)、胃窦(1例)。全组均行手术治疗,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20例随访1个月-5.5年,复发转移2例,复发后口服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1例。结论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是诊断胃间质瘤的必要手段。外科手术是胃间质瘤的主要治疗方法。适当的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可以改善GSTs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胃间质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32例胃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内镜、CT等检查有助于诊断;所有病例均手术治疗;免疫组化结果,CD117阳性29例(占90.6%)、CD22阳性22例(占68.7%)。结论胃间质瘤缺乏特征性的临床表现,确诊多需术后病理结果;CD117阳性是诊断胃间质瘤的关键指标;手术切除是治疗的首选方法,术中应尽量彻底切除肿瘤;结合格列卫可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加强对妇科收治的恶性胃肠道间质瘤(GIST)特点的认识,探讨与卵巢恶性肿瘤的鉴别。方法:回顾性分析妇科收治的4例恶性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文献复习。结果:恶性胃肠道间质瘤易与卵巢恶性肿瘤混淆,可表现为盆腔包块、腹痛,贫血史为部分恶性GIST的特征。恶性GIST在CT上有较为特征的Torri—celli—Bernoulli征改变。4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免疫组化在诊断及鉴别诊断上有特异性。结论:表现为腹痛或盆腔包块的恶性GIST与卵巢恶性肿瘤易混淆,但也有其自身特点,应加强对其认识避免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