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丁红玲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3):1374-1374
目的 评价腔内注药联合食管支架置入术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临床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选择59例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单纯支架组,B组为联合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率、临床症状缓解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①两组患者在吞咽困难症状缓解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无差别.②B组患者第6、9、12个月的生存率明显高于A组.结论 内镜下注射康艾注射液等药物联合食管支架置入术治疗晚期食管癌的方法可行,临床疗效优于单纯支架置入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食管支架置入术在晚期食管癌贲门癌姑息治疗中的疗效,术后并发症及相关因素。方法27例晚期食管癌贲门癌患者,采用食管支架置入术治疗食管贲门恶性梗阻。结果食管支架置入术治疗吞咽困难、饮水呛咳的疗效100%,改善了患者生存质量。并发症主要为胸骨后疼痛和异物感、出血、胃食管反流、支架堵塞、支架移位和食管再狭窄。严重并发症为大出血。结论食管支架置入术可以有效治疗晚期食管癌贲门癌恶性狭窄和食管瘘,缓解吞咽困难,提高生活质量。预防术后大出血需要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食管切除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传统开胸三切口根治术治疗,研究组应用胸腹腔镜食管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炎性因子水平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的淋巴结清扫数量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术后,研究组的IL-1β、 IL-6、 IL-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胸腹腔镜食管切除术治疗食管癌可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晚期食管癌患者置入食管支架的护理经验.方法10例晚期食管癌患者在X线透视下行食管支架置入术,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饮食指导及出院前教育.结果10例患者均一次性成功放置支架,随访3~8个月,患者吞咽困难明显改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食管支架置入术后,做好饮食指导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超细胃镜下食管记忆合金支架置入术治疗晚期食管癌、贲门癌的作用.方法 对28例食管癌、贲门癌患者行超细胃镜下食管记忆合金支架置入术治疗的体会加以总结.结果 28例食管癌、贲门癌患者均一次性置入成功,成功率100%,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超细胃镜下食管记忆合金支架置人术是治疗晚期食管癌、贲门癌简单易行、安全可靠、并发症低、疗效好的重要方法,且较传统的普通胃镜痛苦小和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食管支架植入术后联合射频及药物注射序贯治疗晚期食管癌性狭窄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32例晚期食管癌性狭窄的患者给予内镜下放置食管支架,再狭窄后给予射频及局部药物注射序贯治疗.结果 32例患者均一次放置食管支架成功.1周后所有病例均能进软食,未见支架移位.术后再狭窄的病例接受射频及局部药物注射序贯治疗,共2~4个疗程,其中显效11例,有效2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88%(31/32).术后6、12和24个月的生存率分别为90.62%(29,32)、62.50%(20/32)和15.62%(5/32).结论 食管支架植入术后联合射频及局部药物注射序贯治疗晚期食管癌性狭窄,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覆膜食道支架治疗食管癌性狭窄的临床应用与护理。方法本组12例晚期食管癌患者,其中食管癌重度食管狭窄梗阻11例,食管癌并发食管气管瘘1例,在胃镜引导下行覆膜食道支架置入术,术前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使其消除顾虑,积极配合;术中注意与手术医师的配合,随时清除患者口腔内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术后加强饮食护理,并注意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结果本组患者均能配合,支架置入一次成功,术后梗阻症状解除,经饮食指导可以正常经口进食,无支架移位、食管穿孔、大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无手术死亡。结论加强围手术期的观察护理是保证此项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结肠癌患者采用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结肠癌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均等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给予传统手术治疗,研究组给予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观察2组各项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淋巴结转移复发率以及生存率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胃肠道恢复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淋巴结清扫个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6.52%显著低于对照组21.74%(P0.05);2组1年、2年淋巴结转移复发率和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3年淋巴结转移复发率8.70%显著低于对照组23.91%(P0.05),研究组3年生存率82.61%显著高于对照组63.04%(P0.05)。结论:采用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结肠癌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淋巴结转移复发率,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石睿 《中国卫生产业》2012,(26):131-131
目的探讨食管支架置入治疗食管癌术后吻合口恶性狭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食管金属支架置入术及内镜下球囊扩张术对26例食管癌术后吻合口恶性狭窄患者进行治疗。经治疗,患者梗阻情况迅速改善,全组未出现穿孔、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采用内镜下球囊扩张及食管支架置入术对食管癌术后吻合口恶性狭窄进行治疗,具有安全、有效的优点,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比食管内125I粒子带膜支架与普通支架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36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分为两组,18例放置自膨式携带125I粒子带膜食管支架(A组),18例放置传统自膨式带膜食管支架(B组).术中、术后观察随访支架置入成功率、术后体质恢复、术后3个月再狭窄率、生存期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A、B两组支架置入成功率均为100.00%,吞咽困难程度均从Stooler分级2~4级改善至0级,A组支架置入后体质恢复(卡氏评分≥60分者100.00%)、平均生存期(8.5±3.2个月)明显高于B组(55.56%,4.5±1.4个月,P<0.05),术后3个月再狭窄率A组(5.56%)明显低于B组(44.44%,P<0.05),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未发现与放疗有关的并发症.结论 食管内125I粒子食管支架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疗效优于普通支架,可明显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Curative surgery of oesophagus cancer is often challenged because of local and regional extension or metastasis or an impaired health in patients often elderly. Authors report result of palliative endoscopic treatment of dysphagia by prothesis in 11 patients. Improvement of dysphagia occurs in all patients. No death occurs by this technic. Global migration is observed in 44% because of low seat in 50% of cases, cardial seat in 25%, and finally important dilatation until 18 mm before putting prothesis. In conclusion, oesophagus prothesis is a palliative treatment that permit an alimentary comfort in patients with oesophagus cancer of 1/3 medium.  相似文献   

15.
食管癌在我国是常见病.是指原发于食管黏膜的癌症病变。以食管鳞状细胞癌居多.发病率居全世界恶性肿瘤的第6位。我国是食管癌高发国家.死亡率居第4位(17.38/10万).但居世界第一。近年来.虽然肿瘤诊断、治疗等方面已取得许多进展.但食管癌的预后却很差.总的5年生存率在10%~20%.其中50%患者  相似文献   

16.
G Siffert Júnior 《Hospital》1967,71(6):1653-1659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食道支架置入术治疗食管狭窄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岳志丽 《职业与健康》2009,25(7):784-784
目的探讨食管狭窄患者食道支架置入术的护理措施。方法对36例食管狭窄患者采用食道支架置入术,并进行术前仔细的准备、术中准确快速的配合、术后正确的体位、饮食指导及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理。结果该组36例除1例胸痛、呕吐不能忍受,术后第5天取出支架,1例术后上消化道出血死亡外,其余34例患者吞咽困难明显改善。结论食道支架置入术能较好地解决晚期食道癌并发食道狭窄患者进食困难的问题,改善营养状况,提高生活质量,正确的护理是减少并发症,提高疗效的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