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电阻抗断层成像软件实验系统设计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了深入研究电阻抗断层成像技术,作用设计并实现了一个软件实验系统。该系统能够完成建立模型、成像算法、仿真成像、物理模型成像以及成像结果分析和处理等功能。设计中,应用了软件工程中的面向对象的思想,重点解决了数据结构的设计和系统功能的实现,使系统结构合理,容易编程,便于维护和扩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电阻抗成像技术(EIT)对腹膜后出血小猪动物模型进行监护实验,以验证EIT的成像效果.方法:将小猪随机分为腹膜后注血组和腹膜后出血组,每组小猪5头.注血组小猪行B超引导下右侧腹膜后穿刺置管,经导管持续注入同种异体抗凝血液;出血组小猪在B超引导下应用细针穿刺右侧肾脏,模拟闭合性腹膜后出血.应用EIT对两组小猪进行监护成像.结果:EIT监护系统成像清楚,随着注血量的增加和出血时间的延长,右侧腹膜后区EIT图像变化明显,平均阻抗值持续降低.经解剖验证,两组小猪后腹膜均完整,血液局限于腹膜后间隙内.结论:EIT监护系统成像清晰,出血与未出血区域图像对比明显,使用EIT监护腹膜后出血可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 电阻抗扫描(electrical impedance scanning, EIS)成像原理应用于妇女乳腺检查是一种新的诊断技术. 初步实验研究在于为后续EIS乳腺成像系统电极阵列、硬件系统、软件算法的设计提供依据. 方法: 基于EIS检测原理通过初步建立的信号检测平台,采集一些人体数据,并对信号的幅值、相位进行分析. 结果: 电极阵列、电极-皮肤接触阻抗、激励频率均对检测信号有影响. 结论: 明确了影响EIS检测结果的因素,为EIS乳腺成像系统的设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电阻抗断层成像技术是目前国际上广泛研究的一种新的医学成像手段.本文主要介绍国内自主开发的一套实时电阻抗断层成像实验系统的核心算法及软件实现,并用这一系统进行了初步成像实验.  相似文献   

5.
电阻抗断层功能成像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安源  任超世 《医学争鸣》2001,22(1):90-92
电阻抗断层图像技术是继形态、结构成像之后出现的新一代功能成像技术,在多个临床领域,阻抗继层成像与现有方法相比具有明显优势。作者综述功能成像。虚部成像、参数成像、频谱成你和三维成像等EIT技术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6.
动态电阻抗断层成像反投影算法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汤孟兴 《医学争鸣》1997,18(1):42-44
在计算机上建立动态电阻抗断层成像仿真系统。其中包括;建立模仿人体躯干的计算机有限元模型,实现模型的电场数值计算,并实现了以反投影技术为基础的两种动态图像重建算法,得到的初步的成像结果表明:反投影法对目标定位准确,速度快,但对于目标在远离电极的位置,重构误差相对大,且对噪声敏感。  相似文献   

7.
电阻抗断层成像技术(EIT)是医学成像技术的一个新方向,具有无创、便携、廉价、操作简单、功能信息丰富等特点,是当今生物医学工程学的霞要研究课题之一.本文介绍国外研究小组在EIT临床应用研究方面的一些新进展,包括区域性肺通气测量中不同兴趣区定义的比较,绝对肺电阻率测量的最佳电极位置,心搏出量监测,头部多频EIT分析和校准方法 ,癫痫发作期的EIT神经成像,冷冻切除组织存活性检测,以及绝对EIT与功能EIT检测肺部积气和积液.  相似文献   

8.
医学电阻抗成像系统电极结构优化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超  王化祥 《医学争鸣》2001,22(1):78-80
目的 研究医学电阻抗成像(EIT)系统电极结构对敏感场分布的影响。方法 设计一个具有边界强制等热点的有限元模型。通过仿真,分析了复合电极宽度对敏感场分布的影响。并进一步对不同激厉模式,敏感电极的结构尺寸进行了定量的优化设计。结果 当电极覆盖比率为57.1%时,效果最优。结论 进行电极优化设计时,其场分布的均匀性、敏度与电极覆盖率应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9.
计算机控制的电阻抗断层成像数据采集系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史学涛  董秀珍 《医学争鸣》1998,19(1):105-106
计算机控制的电阻抗断层成像数据采集系统史学涛董秀珍秦明新尤富生汤孟兴赵惠军(第四军医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医学电子工程教研室西安710033)关键词电阻抗断层成像可编程恒流源物理模型中图号R318.06九五军队基金课题No.96N1080引言目前的E...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电阻抗成像技术(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phy,EIT)作为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acquired pneumonia,HAP)患者呼吸康复中胸部物理治疗(chest physiotherapy,CPT)的评估和指导手段对其症状改善时间、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和患者呼吸康复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纳入需行呼吸康复的HAP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患者在HAP的临床治疗外均进行呼吸康复CPT,每日2次,每次20 min。试验组增加EIT作为评估和指导手段,治疗前动态复查,根据结果实时调整治疗。主要结局指标是比较两组开始治疗后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linical pulmonary infection score,CPIS)变化,次要结局指标是比较两组HAP住院时间、HAP相关住院费用、患者呼吸康复满意度。结果 治疗过程中8例患者因病情加重终止气道廓清,1例中途转院。最终纳入研究对照组43例,试验组44例。试验组CPIS在气道廓清开始后第3、7天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HA...  相似文献   

11.
螺旋CT肺动脉造影与核素扫描诊断肺栓塞的对比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HCT肺动脉造影检查与核素通气/灌注检查对实验性肺栓塞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在DSA下复制肺栓塞的动物模型。分别进行螺旋CT肺动脉造影和ECT通气/灌注检查。以病理解剖发现作为肺栓塞诊断标准,比较二者诊断肺栓塞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病理解剖发现栓塞肺段动脉和亚段肺动脉36处;螺旋CT肺动脉造影检查发现栓塞肺动脉30支。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5%和97.9%。并可以同时发现肺实质内的继发改变;ECT通气/灌注检查发现栓塞肺动脉所致通气/灌注不匹配区33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6%和90.6%。结论:螺旋CT肺动脉造影检查诊断肺栓塞不仅具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而且可以同时发现肺实质内的继发改变,可以作为诊断肺栓塞的首选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新生儿肺出血时血清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水平的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对照组(n=20)、肺出血组初期(n=28)和极期(n=28)、肺出血存活组恢复期(n=20)和肺出血组死亡前期(n=8)新生儿血清PAF水平.结果 肺出血组初期、极期血清PAF水平明显升高,均高于与对照组(P<0.01);肺出血死亡前期血清PAF水平升高更明显,高于肺出血组极期(P<0.05);肺出血恢复期血清PAF水平较极期明显下降(P<0.01),但仍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PAF参与了新生儿肺出血的肺损伤过程,动态监测血清PAF水平,有助于新生儿肺出血的早期防治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排CT及X线检查对肺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6例经证实的肺出血的CT及X线表现进行分析。结果肺出血无特征性表现。结论认识肺出血的CT及X线表现,有利于找出病因,指导临床进一步检查或治疗。  相似文献   

14.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在早产儿肺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郭小芳  陈运彬  邓燕 《热带医学杂志》2007,7(8):766-769,774
目的探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LPSV)在早产儿肺出血机械通气治疗中的效果。方法52例肺出血早产儿随机分成肺保护通气策略组(LPSV,n=29)和传统机械通气组(CMV,n=23)。对两组患儿疾病极期呼吸机参数设置、血气分析结果、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ALI)、脑室内出血(VIH)、动脉导管开放(PDA)的发生率及病死率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新生儿处理前胎龄,体重,入院日龄,出生1 min Apgar评分,肺泡动脉氧分压差以及动脉/肺泡氧分压比等指标均无差异(P>0.05)。予以不同通气模式后呼吸机参数比较:LPSV组的吸气峰压(PIP)、平均气道压(MAP)、呼气末正压(PEEP)和吸气时间(Ti)分别为(25.1±2.2)cmH2O,(10.2±2.4)cmH2O,(6.2±0.7)cmH2O和(0.53±0.1)s,CMV组分别为(29.3±2.6)cmH2O,(13.3±2.7)cmH2O,(6.9±0.7)cmH2O和(0.69±0.1)s,LPSV组均明显低于CMV组,P均<0.01。LPSV组与CMV组的吸入氧浓度(FiO2)和呼吸频率分别为(64±15)%,(45±10)次/m与(63±15)%,(42±9)次/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气分析结果:LPSV组的pH(7.30±0.08)低于CMV组(7.35±0.08),有统计学意义(P<0.05);PaCO2(45±6)mmHg高于CMV组(40±7)mmHg,P<0.01;LPSV组和CMV组的动脉氧分压﹑氧饱和度﹑心率以及平均动脉压分别为(60±8)mmHg,(86±4)%,(149±6)次/min,(37.7±3.7)mmHg与(59±9)mmHg,(87±3)%,(151±7)次/min,(38.5±3.0)mmHg,两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气过程中,LPSV组的VALI发生率明显低于CMV组(10.3%vs 34.8%,P<0.05),LPSV组和CMV组的VIH(10.3%vs.17.4%)和动脉导管开放发生率(13.8%vs.21.7%)无统计学意义(P>0.05)。LPSV组的病死率10.3%(3/29)显著低于CMV组39.1%(9/23),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保护通气策略是一种肺出血早产儿适当的机械通气模式,可有效降低VALI发生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脑出血神经源性肺水肿1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脑出血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的发病机理及诊断与防治。方法 对 10例脑出血后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与分析 ,诊断以及病性转归初步分析与总结。结果  10例中 6例发生于脑出血后 48小时内 ,出血量越大 ,并发率越高 ,且愈后差 ,死亡率达 70 %。结论 脑出血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起病急 ,病情重 ,死亡率高 ,应早期诊断 ,预防为主  相似文献   

16.
目的用脑内注射胶原酶方法建立小鼠脑出血模型。方法在动物脑立体定位仪下将肝素化Ⅶ型胶原酶0.15μL(0.5 U/μL)注射到昆明小鼠右侧尾状核内;分别在术后8、12、24、72 h对小鼠运动功能进行检测,通过在各时间点测量血肿直径来观察出血高峰的时间,并对出血部位脑组织进行光镜观察来验证模型制作是否成功。结果术后小鼠即表现左侧肢体偏瘫症状,至12~24 h症状最重。形态学观察证实右侧尾状核区血肿形成,且出血高峰的时间与肢体偏瘫症状发展过程基本一致。不同个体间血肿体积和部位基本一致。结论应用Ⅶ型胶原酶脑内注射的方法建立的小鼠脑出血模型,是一种方法简单,效果可靠,易于大批量制作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地塞米松对豚鼠钩端螺旋体病肺弥漫性出血(PDH)的治疗机理,将豚鼠随机分为感染钩端螺旋体肺弥漫性出血组、实验治疗组、地塞米松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各10只。观察4 组豚鼠的大体解剖,肺、肝、肾组织结构和肝线粒体的超微结构,并测定其肝脏乳酸和线粒体ATPase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 实验治疗组的上述各项观察指标与其余3 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 0.01)。由此提示早期静脉注入5m g 地塞米松,对豚鼠PDH 可能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地塞米松可稳定线粒体膜,抑制肝乳酸含量,促进线粒体ATP酶活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phy (EIT) is a new functional imaging technique. To monit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al hemorrhage which can not be continuously detected by presented clinical imaging methods, the imaging techniques of EIT are proposed for the continuous monitoring. The individual image mapping technique and consecutive images displaying technique were both used. Internal bleeding within human body was simulated by the drinking of 0.3% saline water and was measured continuously by EIT over a long period of time. A sequence of EIT images were generated at a rate of one image per second. It was found that the variations of the amounts of the saline water drunk could be shown by the consecutive images of EIT. Therefore, the imaging techniques are useful to facilitate EIT to become a promising bedside monitoring tool for the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the active ongoing bleeding.  相似文献   

19.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纤维化性间质性肺炎,因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常预后不良。因此探究其发病机制,开发有效药物显得至关重要。该文回顾整理近年来有关IPF动物造模及试验方法研究,为特发性肺纤维化的药物研究提供良好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自体血注射法造成大鼠脑出血(ICH)的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方法:采用自体尾静脉血注入法诱导大鼠脑出血模型。将6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分别对各组大鼠血液采用LBY-N6A血流变测试仪检测。结果: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体血注射法造成大鼠脑出血模型,通过空白组和模型组对血液流变学的比较.证明造模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