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研究新的腓肠神经伴行血管皮瓣的解剖特征和临床应用特点.方法 对10例足跟、跟底、踝部,足中部和胫前区软组织缺损的病例,取腓肠神经伴行血管皮瓣逆行转位修复;同时测量腓肠神经伴行血管的发出部位.结果 10例皮瓣中11例全部成活,1例部分坏死.10例成人腓肠神经伴行血管的发出部位在外踝尖上6.5~7 cm处,9例的腓肠神经以内侧支为主,1例的内侧支和外侧支基本等粗.10例中有9例的优势血管位于内侧支,1例位于外侧支.腓肠神经伴行血管在小腿中部穿过深筋膜进入腓肠肌深面.结论 腓肠神经伴行血管皮瓣操作简便,易行,不需要吻合血管,不牺牲主要血管.在修复足跟、跟底、踝部和小腿中下1/3软组织缺损,提供一个理想供区.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新的腓肠神经伴行血管皮瓣的解剖特征和临床应用特点.方法 对10例足跟、跟底、踝部,足中部和胫前区软组织缺损的病例,取腓肠神经伴行血管皮瓣逆行转位修复;同时测量腓肠神经伴行血管的发出部位.结果 10例皮瓣中11例全部成活,1例部分坏死.10例成人腓肠神经伴行血管的发出部位在外踝尖上6.5~7 cm处,9例的腓肠神经以内侧支为主,1例的内侧支和外侧支基本等粗.10例中有9例的优势血管位于内侧支,1例位于外侧支.腓肠神经伴行血管在小腿中部穿过深筋膜进入腓肠肌深面.结论 腓肠神经伴行血管皮瓣操作简便,易行,不需要吻合血管,不牺牲主要血管.在修复足跟、跟底、踝部和小腿中下1/3软组织缺损,提供一个理想供区.  相似文献   

3.
目的报道腓肠神经伴行血管逆行带蒂皮瓣的解剖特征和临床应用经验。方法对22例足跟、跟底、踝部,足中部和胫前区软组织缺损的病例,取腓肠神经伴行血管皮瓣逆行转位修复;其中同侧逆行转移17例,交腿移植5例。同时测量腓肠神经伴行血管的发出部位。结果22例皮瓣中20例全部成活,2例少部分坏死。18例成人腓肠神经伴行血管的发出部位在外踝尖上6.5-7cm处,4例小儿在5cm处,22例中17例的腓肠神经以内侧支为主,5例的内侧支和外侧支基本等粗。22例中有20例的优势血管位于内侧支,2例位于外侧支。腓肠神经伴行血管在小腿中部穿过深筋膜进入腓肠肌深面。结论腓肠神经伴行血管逆行带蒂皮瓣操作简便,易行,不需要吻合血管,不牺牲主要血管。为基层医院在修复足跟、跟底、踝部和小腿中下1/3软组织缺损,提供一个理想供区。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逆行转移修复足背、足跟及踝部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在应用解剖及对成人小腿和足背长度测量的基础上,设计带筋膜蒂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逆行应用修复足背、足跟、足底及踝部软组织缺损.同时观察皮瓣的可切取范围、血液供应及静脉回流情况、营养血管在外踝上与腓动脉穿支的位置及血管蒂隧道的处理方案.结果 临床应用28例,其中修复足背组织缺损16例,足跟软组织缺损5例,足底软组织缺损4例及外踝及足背联合缺损3例.皮瓣最大面积17 cm×12 cm,全部成活.结论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血液循环丰富,成活率高,是修复足背、足跟、踝部、足底部软组织缺损的理想皮瓣.  相似文献   

5.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治疗足跟、内外踝、跟腱区和足背部软组织缺损临床经验。方法对23例足跟、内外踝、跟腱区和足背部软组织缺损患者选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修复,皮瓣最大为16cm×10cm,最小为8cm×6cm,供区直接缝合或中厚皮片移植修复。结果 23例筋膜皮瓣全部存活,软组织缺损修复,骨骼、肌腱、内固定物等均覆盖,随访6个月~2年,皮瓣色泽、质地、弹性良好。结论该皮瓣血运可靠,手术操作及设计简便,不损伤小腿的主要血管,可理想修复该区域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报道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方法和体会.方法 2006年1月~2010年8月,应用两种皮瓣转移方法修复足跟组织缺损16例,男11例,女5例;年龄6~52岁,平均26.8岁;左侧6例,右侧10例.皮肤软组织缺损范围大小13 cm×6.0 cm~5.0 cm×4.5 cm,13例伴有跟骨外露,7例伴有跟腱外露.皮瓣选择: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小腿逆行皮瓣11例,足底内侧皮瓣5例.皮瓣大小16 cm×7.5 cm~6.0 cm×5.5 cm.结果 除1例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远端部分坏死补充植皮外,本组15例患者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个月~3年,足跟部及跟腱组织缺损获得满意修复,皮瓣质地及外形良好,局部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小腿逆行皮瓣是修复伴有跟腱外露的足跟缺损的较好方法,足底内侧皮瓣则适用于面积较小的足跟缺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逆行修复小腿远端及踝足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带筋膜蒂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逆行修复踝足部及小腿软组织缺损12例,同时观察皮瓣的可切取范围、血液供应及静脉回流情况,根据营养血管在外踝与腓动脉穿支的位置,选择血管蒂的处理方案.结果 修复足背及内外踝软组织缺损7例,足趾根部软组织缺损2例,小腿远端3例.皮瓣最大切取面积17 cm×12 cm,全部存活.结论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血运丰富,成活率高,手术操作简单,是修复足踝及小腿软组织的理想皮瓣.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特点.方法用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对8例足跟、踝、跟腱和胫前区软组织缺损的病例进行修复,皮瓣面积最大12cm×8cm,最小5cm×4cm.结果8例中7例皮瓣完全存活,1例部分坏死,皮瓣质地优良,外观及功能满意.结论远端为蒂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为一可靠的皮瓣,切取方便,血供丰富且不需牺牲主要动脉,为修复足跟、踝、跟腱和胫前区软组织缺损的理想供区.  相似文献   

9.
踝周围、足跟及足背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远端为蒂的腓肠神经伴行血管岛状皮瓣修复踝周围、足跟部及远端营养血管为蒂的外踝上岛状皮瓣修复足背部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对30例踝周围、足跟部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远端为蒂的腓肠神经伴行血管岛状皮瓣修复,皮瓣面积最大5 cm×6 cm,最小为3 cm ×4 cm;对20例足背部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外踝上皮瓣修复,皮瓣面积最大9 cm×6 cm,最小5 cm×4 cm.结果50例皮瓣完全存活,随访3周~24个月,皮瓣质地优良,外观及功能满意.结论远端为蒂的腓肠神经伴行血管岛状皮瓣及远端营养血管为蒂的外踝上岛状皮瓣分别为修复踝周围、足跟及足背部软组织缺损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跟及小腿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临床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踝及小腿软组织缺损10例。结果10例皮瓣全部存活。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血运可靠,皮瓣切取方便,为修复足跟、踝周及小腿部软组织缺损的一种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筋膜皮瓣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21例小腿下段足及踝部软组织缺损的病例,采用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其中创伤致软组织缺损15例,慢性溃疡4例,疤痕切除术后2例.皮瓣面积最大13cm×9cm,最小5cm×3cm.结果19例皮瓣全部存活,2例远端部分坏死,经游离植皮后创面愈合,所有软组织缺损均修复,骨骼、肌腱外露均覆盖.随访5个月~1.5年,平均9个月,皮瓣质地优良,外观及功能满意.结论该皮瓣血运可靠,手术操作及设计简便,不损伤小腿的主要血管,可理想修复足跟、内外踝、跟腱区和小腿下1/3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优越性.方法:用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对27例患者的足背、内外踝、小腿中下段胫前皮肤缺损进行修复,同时观察腓肠神经及营养血管的走行特点.结果:27例完全成活,无1例坏死或部分坏死.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切取简便,成活率高,最远可达足前中部,是修复足跟、足背、内外踝及小腿中下段胫前软组织缺损的理想供区.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以远端为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的临床经验.方法 应用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修复小腿远段、踝关节软组织缺损共65例,于外踝水平行小隐静脉吻合33例,腓肠神经缝合10例.结果 65例皮瓣全部成活,无明显臃肿,随访10-24个月,小隐静脉未作特殊处理有明显色素沉着者3例,其余皮肤颜色及质地良好.结论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血供可靠,解剖恒定,是修复小腿远段、踝周及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的较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修复小腿中下1/3、踝部及足跟部创伤引起的软组织缺损16例。切取皮瓣大小5 cm×4 cm~13 cm×8 cm。结果:16例全部成活,随访6~18个月,皮瓣外观满意,耐磨,无溃疡发生。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恒定,变异少,操作简便,不牺牲主要血管,不需要吻合血管,为基层医院在修复小腿中下1/3、踝部及足跟部软组织缺损,提供一个理想供区。  相似文献   

15.
腓肠神经伴行血管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范乃人 《广东医学》1999,20(2):131-132
目的 研究新的腓肠神经伴行血管皮瓣的剖解特征和临床应用特点。方法 对12例足跟、跟底、踝部,足中部和胫前区软组织缺损的病例,取腓肠神经伴行血管皮瓣逆行转位修复;同时测量腓肠神经伴行血管的发生部位。结果 12例皮瓣中11例全部成活,1例部分坏死。10例成人腓肠神经伴行血管的发生部位在外踝尖上6.5 ̄7cm处,2例小儿在5cm处,12例中10例的腓肠神经以内侧支为主,2例的内侧支和外侧支基本等粗。12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以腓肠神经滋养血管为蒂的岛状皮瓣修复足跟、踝、跟腱和戏前区骨、肌腱外露的软组织缺损。方法:对22例足跟、踝、跟腱和胫前区骨、肌腱外露的软组织缺损行急诊或延期行腓肠神经滋养血管为蒂的岛状皮瓣修复术。结果:19例全部成活,3例部分边缘坏死,经换药自愈。结论:腓肠神经滋养血管为蒂的岛状皮瓣操作简便,成活率高,风险低,损伤轻,是修复足跟、踝、跟腿外和小腿下段胫前区软组织缺损、骨、肌腱外露的理想供区。  相似文献   

17.
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在跟部缺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或隐神经伴行血管为蒂逆行岛状皮瓣在跟部缺损中的临床应用。方法:以腓肠神经或隐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治疗足跟部外伤性软组织缺损、瘢痕、溃疡共28例,其中伴跟腱断裂或缺损9例。皮瓣切取面积8~26cm×4~9cm,旋转点可达踝上2.0cm,跟腱损伤则同时修复。结果:经3~12月随访,28例皮瓣全部成活且外形美观。跟腱修复成功且踝关节功能良好。结论:腓肠神经或隐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血供可靠,切取简单安全,不损伤主要血管,可同时修复跟腱,是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较好的方法。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相对切取范围更大,成活更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带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远端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应用带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21例小腿及足踝部远端软组织缺损患者.缺损面积为5 cm×6cm~12 em×8 cm.结果:18例皮瓣全部成活,其中3例皮瓣远端边缘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4例术后明显肿胀,2周后消退.21例均获随访,时间0.5~2年,足背外踝区早期感觉减退,6个月时,18例皮瓣麻痹区缩小.皮瓣两点辨别觉>2 cm者16例,3例足跟边缘区部分溃疡,换药后瘢痕愈合.皮瓣色泽、质地、弹性良好.结论: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下段及足踝部缺损手术操作简单,皮瓣血供充足,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 :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对 5例足底、足跟、踝、跟腱软组织及骨组织缺损的病例进行修复。结果 :设计皮瓣最大为 13cm× 8cm ,蒂最长 12cm ,5例皮瓣均生长良好 ,无明显臃肿 ,外观及功能满意。结论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是修复足踝部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下段及踝部软组织皮肤缺损临床疗效。方法 对17例小腿下段及踝部软组织皮肤缺损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修复,以腓肠神经的体表投影为轴线,其蒂部在外踝上2.5~4.5cm,皮瓣面积4.7cm×3.2cm~10.8cm×7.6cm。结果 17例皮瓣全部存活,随访4~8个月,外形美观,质地柔软,厚薄适中。结论 该皮瓣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变异少、不牺牲下肢主要血管等优点,适于小腿下段及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