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庄涛  江丽娅 《实验与检验医学》2008,26(3):343-343,264
败血症能导致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死亡率很高,快速诊断是控制感染、降低死亡率的关键。血培养是确诊败血症的主要依据,临床上很多败血症和菌血症患者血液中细菌数量很低,特别是早期或抗生素治疗后,血中含菌量通常〈1cfu/ml,因此不易检出。如何提高血培养细菌阳性检出率,快速、准确地作出病原学诊断,一直是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研究的重要课题。我们用ESP全自动血培养仪(简称ESP)培养2147份血培养标本,进行临床应用评价。  相似文献   

2.
败血症能导致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死亡率很高,快速诊断是控制感染、降低死亡率的关键。血培养是确诊败血症的主要依据,临床上很多败血症和菌血症患者血液中细菌数量很低,特别是早期或抗生素治疗后,血中含菌量通常〈1cfu/ml,因此不易检出。如何提高血培养细菌阳性检出率,快速、准确地作出病原学诊断,一直是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研究的重要课题。我们用ESP全自动血培养仪(简称ESP)培养2147份血培养标本,进行临床应用评价。  相似文献   

3.
败血症:第三讲 败血症的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吴文溪 《新医学》1996,27(1):45-46
败血症第三讲败血症的诊断及治疗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吴文溪问:败血症的诊断标准应如何掌握呢?答:理解了败血症的病因病理后,对败血症的诊断标准就不难掌握。败血症的诊断是基于感染及机体对感染的全身反应,器官功能不全及血培养结果。近年来对败血症的研究表明...  相似文献   

4.
467例血培养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培养是诊断败血症的金标准,对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血培养细菌分离、鉴定及药敏测试需时较长,疾病早期多根据临床症状及临床医生的经验选用抗菌药物,加之抽血前使用抗菌药物及实验室条件限制等原因,使得败血症血培养常呈阴性结果,因而败血症治疗常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对本地区血培养结果进行分析有利于指导临床经验用药.我们拟对近年来血培养结果总结、分析,并探讨L型培养基在血培养中应用的价值,为败血症患者的诊断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血培养是临床诊断败血症的重要方法,阳性结果对明确诊断、对症治疗有极高的应用价值。但据文献报道目前国内的血培养阳性率仅为17.8%和18.4%。为了提高血培养的阳性率,客观的反映出败血症患者血内存在病原菌的实际状况,除了临床医生精确选用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血液的细菌培养是确定菌血症或败血症诊断的重要依据。明确败血症的病原菌,对临床有针对性地抗菌治疗至关重要.可以有效地降低病死率,提高治愈率。我们统计了200份血标本.阳性率只占10%,有很大一部分是标本采集和处理不当引起的,血培养从采集到培养到鉴定报告.每一个操作步骤都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7.
不动杆菌败血症临床表现不典型,诊治困难,近年来随着新生儿医学的发展及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不动杆菌败血症有增多的趋势,我院自1989年5月~1997年4月共诊治18例,现报道如下。IIB床资料1.回病例选择6年间共收治新生儿1874例,对疑有败血症的464例做了血培养,186例有细菌生长.上之中18例为单纯不动杆菌生长(15例两份血培养为同一细菌,l例血和脐部分泌物培养为同一细菌,2例血和脑脊液培养为同一细菌),诊断为新生儿不动杆菌败血症。符合1987年全国新生儿学术会议制订的新生儿败血症诊断标准[’j。1·2一般资料男10例,女8例;各…  相似文献   

8.
王冬 《临床医学》2012,32(11):46-47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诊治的新生儿败血症患儿在采血进行病原菌培养时,对其进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定量分析。选择54例新生儿血培养结果阳性患儿做为治疗前组,新生儿败血症患儿复查血培养时,再次测定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血培养转为阴性时做为治疗后组,另选取无感染征象新生儿42例为对照组。观察比较各组患儿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结果新生儿败血症患儿超敏C-反应蛋白阳性率治疗前为90.7%(49/54),治疗后为25.9%(14/54),对照组为14.3%(6/42)。各组超敏C-反应蛋白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测定有助于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9.
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盛瑶 《浙江临床医学》2007,9(3):388-389
新生儿败血症确诊主要依靠血培养,但血培养检测所需时间长,阳性率低,易受干扰。降钙素原(Pcr)、C反应蛋白(CRP)在细菌感染时,特别是有全身表现的严重感染患儿血中明显升高,本文探讨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变化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血培养分离细菌的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正常人血液是无菌的,当细菌侵入血流时,可引起菌血症或败血症。血培养检查的快速和准确性对于诊断和治疗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若能在败血症早期检出病原菌并得到药敏结果,使病人得到准确的抗菌治疗,可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本文总结全年临床采集的血培养标本分离鉴定细菌的情况,并对血培养分离的菌株进行了耐药性分析。1 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血培养是确立败血症诊断的重要依据。现代医疗技术的进步,各种诊疗手段的增多,如器官移植、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各种介人性检查治疗,静脉内高营养导管留置等。为败血症的发生提供了条件.血液感染发生率明显增多。据美国国家医院感染监控系统统计,血液感染已由70年代占医院感染的6%增至90年代的13%。目前,国内血培养阳性率较低,分析其原因,  相似文献   

12.
当前烧伤败血症仍是烧伤死亡的主要原因,要提高烧伤败血症的治愈率,首先要早期确定诊断。本文将我院近10年来血培养阳性的烧伤败血症61例,在其血培养报告之前,即抽血培养标本当天或前1~2天临床出现的症状作一分析,以助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3.
降钙素原检测在新生儿败血症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是一种降钙素前体,它的升高与细菌感染相关。新生儿败血症症状不典型,血培养的阳性率较低,检测周期长,常给早期诊断和治疗带来困难。我们检测了败血症和病毒感染患儿的血清PCT和C反应蛋白(CRP),以探讨在新生儿败血症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学及早期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总结我院儿科1996~1998年收治的,临床诊断为新生儿败血症97例,均符合1986年杭州会议制定的《新生儿败血症诊断标准初步方案》。用液固双相培养瓶行需氧菌血培养确诊的36例新生儿败血症,并应用WHONET4对36株需氧菌的药敏进行统计,同时...  相似文献   

15.
细菌感染的有效治疗要求快速和准确的诊断。但是 ,目前对临床病原菌的检测 ,还是应用常规血培养的方法 ,一般需要 4~ 7d时间[1] ,延误了临床治疗。使用基因芯片可以大大缩短诊断时间 ,基因芯片是在PCR扩增基础上 ,利用多种探针对败血症的致病菌种类进行检测。研究证实用基因芯片法检测败血症病原菌的阳性率明显高于血培养 ,而且 ,利用本基因芯片诊断败血症不仅可以诊断出此致病菌所属的科或属 ,而且可以诊断到种或亚种。基因芯片正在以快速、高效、敏感、经济、平行化、自动化等特点将成为一项现代化诊断新技术[2 ]一、材料和方法1.细菌…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血培养780例结果分析张翊,卢建平(浙江省余姚市人民医院3l5400)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病原菌的检出非常重要。我院新生儿病房已将血培养作为常规检查项目。本文对近年来的78O例培养结果进行了分析,旨在对新生儿败血症的预防和治疗提供...  相似文献   

17.
黄越芳  阮明等 《新医学》2002,33(1):16-18
目的:探讨乳胶凝集试验在诊断新生儿B群链球菌(GBS)败血症中的作用。方法;174例疑有败血症的新生儿生后即作外耳道、脐部拭子培养及涂片镜检,胃液培养和血培养,并均采用乳胶凝集试验检测患儿尿中的GBS抗原。根据是否有GBS败血症将患儿分成两组:GBS败血症组(18组)及无GBS败血症组(156例)。将两组乳胶凝集试验结果作比较。结果:GBS败血症组有16例乳胶凝集试验阳性;无GBS败血症组有3例阳性。乳胶凝集试验对GBS败血症的诊断敏感性为88.9%,特异性为98.1%,假阳性率为1.9%。结论:乳胶凝集试验对新生儿GBS败血症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该方法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且简便、快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败血症是由病原体在血液内繁殖并产生毒素而引起的严重感染。病情发展迅速,而且在感染早期或抗生素治疗后,病人血清中的细菌数通常小于1 CFU/ml[1],所以血培养方法将直接关系到败血症的准确诊断及治疗[2]。为了加快血培养的速度,更好为临床提供诊疗依据,我室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双相需氧血培养瓶(Hemoline performance disphasique,HPD),对1999年1月~2000年8月共收到的血培养标本1 097份进行培养现将结果报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分析外周血hs-CRP和WBC联合检测与血培养的相关性,研究对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疑似败血症新生儿,检测外周血Hs-CRP和WBC,同时做血培养,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152例中,hs-CRP与WBC异常者42例,血培养阳性34例,分别占27.63%和22.3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CRP与WBC联合检测可作为新生儿败血症的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培养联合血清降钙素原(PCT)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在诊断新生儿败血症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固相免疫色谱法和免疫比浊法分别测定新生儿败血症患儿的PCT、hs-CRP浓度,并与血培养结果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败血症组患儿中PCT和hs-CRP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败血症组患儿血培养结果与PCT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败血症组患儿血培养结果与hs-CRP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CT与hs-CRP均可作为早期识别新生儿败血症及其严重性的重要指标,可作为血培养的重要补充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