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为加强对血袋回收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做好有关血袋回收管理的各项工作。方法自查与随机检查相结合,重点抓好血袋回收管理制度的落实,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结果加深了血袋回收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了血袋回收管理制度的落实,使之走上了正规,从而保证了临床安全输血。结论只有在保证临床安全输血各项制度落实的同时,逐步加强全院对血袋回收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并重点抓好有关血袋回收管理的各个环节,才能确实保证临床安全输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如何有效落实血袋回收管理制度,加强对输血科血袋回收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做好血袋回收工作。方法分析统计2017年4~9月本院各临床用血科室的血袋回收情况及24 h血袋回收率,分析血袋回收率低下的原因,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提出持续改进措施,并在实践中跟踪实施效果并总结经验。结果 2017年4月24h血袋回收率为78.54%,制定一系列的改进措施后,在接下来的几个月期间,24h血袋回收情况有较大改观,各临床科室也更加重视血袋回收工作的落实。结论临床输血安全的保障需要全员的参与,应切实抓好输血的各个环节。应用PDCA循环法,即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行动(Action),能够持续改进血袋回收的及时率,保障临床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3.
4.
新乡地区基层医院供血库安全输血管理浅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安全的输血是现代医学治疗措施的基本保证。为了确保患者获得安全有效的输血治疗,采供血机构除了应加大人力、物力投入,广泛采用最先进的技术、试剂和设备,把因输血导致病原体感染的危险降至最低外,还要密切注意输血的各个环节和步骤,包括输血前的配合试验、输血申请、血液发放  相似文献   

5.
在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的今天,建立网络型医院输血管理系统(BIS),对临床输血采用全程信息化管理,为输血安全管理起到快捷、准确、安全、高效、创新的作用。输血管理系统的建立和应用已有不少文献报导,而且都各自有不同的特点[1-4]。本院建立的网络型输血管理系统与血站输血信息系统、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 IS )、检验科信息管理系统(L IS )实现了无缝衔接,并将四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临床医生在 H IS开出电子输血申请医嘱时,系统会从L IS里提取患者最新相关的检验结果,并将数据置到电子输血申请单中;输血科只要拿到患者输血申请单申请号,并在BIS上读取申请号,临床医生为患者申请输血信息,便会自动录入到BIS中;输血科根据临床需要,通过BIS向血液中心发出请求发放血液制品品种和需要的数量,血液中心根据库存情况通过BIS将血液配额结果反馈给医院输血科。现将本院网络型输血管理系统的建立及应用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县级医院血库的管理。输血作为重要的抢救病人的治疗手段之一,应用日益广泛。输血疗法的正确与否,关系到患者的安全。为了进一步规范临床用血,防止疾病经血液传播和交叉感染,要求各县级医院必须建立起自己的储血和发血性的血库,如何加强输血科(库)的管理,对保证输血安全、有效,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杜绝医疗纠纷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8.
安全式采样血袋由安全式采样装置连接血袋采血导管做成,使用时,最初采集的血液通过真空采血管弃去或用作检验样本.  相似文献   

9.
血袋离心破损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2001年7月-2004年4月本院输血科制备成分血9385袋,发生破损17袋,血袋破损的主要原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回顾性分析九江地区18家二级以上医院输血科(血库)两年的督导检查情况,提高输血科(血库)的建设和质量管理,更好地保障安全输血。方法根据《江西省医疗机构输血科建设与临床用血管理评估标准》,在2013年和2014年对18家二级以上医院输血科(血库)从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建筑布局、设备管理、用血管理和安全管理6方面通过查阅文件、记录和病历,询问工作人员和现场查看等方式进行督导检查。结果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建筑布局和设备管理、用血管理和安全管理平均合格率2013年分别为46.3%、48.4%和47%,2014年分别为62.0%、54.7%和58.6%。结论各医院领导应进一步重视输血科(血库),加大投入;加强医护人员安全用血、合理用血培训;建立规范的输血质量体系,并严格执行,不断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2.
输血科冰箱及血袋的消毒效果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医院输血科的血液均来自几十公里以外的市中心血站,保持贮血场所和血袋卫生是保证血液质量的重要环节.经监测发现,血袋及冰箱内表面细菌污染及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污染情况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自制警示血袋标签在ICU输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7月1日~11月1日收治的60例ICU输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输血流程,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自制警示血袋标签;比较两组输血耗时(包括备血时间、输血时间)、血液输注率(包括血液取回后30 min、4 h内输注率)、输血差错事件总发生率(包括分类血型不合、输血不及时、输血量错误、输入质量不佳血液)及输血操作护士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备血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输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液取回后30 min、4 h内输注率、输血操作护士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输血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自制警示血袋标签应用于ICU输血患者中,可提高输血效率,降低输血差错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医院血库工作要准确地统计每天血液的收发量,并且能随时知道库存的品种和数量,以便适应紧急抢救病员的需要,并对大手术病人准备好足够的血液,为成份输血供应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或血浆等品种。我们应用微机进行对血库工作的管理,它具有操作简便、数据准确,并能用各种表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城市远郊区(市)县储血库网络标准化建设与输血安全。方法对成都地区2003-2006年先后建立15个储血库实施过程,从规划设置、建设标准、准入验收、输血网络管理、供血与输血安全作比较分析。结果储血库标准化建立,输血管理网络化,临床用血准入化,成分输血比例不断提高,确保了临床用血与安全。结论在城市远郊实施储血库网络标准化建设,对确保临床医疗用血和输血安全十分必要,对进一步提高辖区内输血规范、科学管理水平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本中心血库成立于1995年7月。5年来 ,我科全体职工在上级领导下 ,团结协作 ,共同努力 ,不断探索 ,走出了一条“采血、供血、诊断、治疗”相结合的新路子 ,获得了较好的成效。1完善设施 ,不断发展中心血库的前身是检验科的血库 ,以前的血库 ,设备简陋 ,功能简单 ,只能被动地满足本院临床一般的采供血及配血工作。随着临床输血在医学界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日益显著 ,全院上下逐步形成共识 ,对中心血库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医院先后为中心血库增加人员 ,现已定编入员13名 ,其中主管技师2名 ,主管护师2名 ,检验师7名 ,医师1名 ,技…  相似文献   

17.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输血应用范围及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为了加强各型血液的贮血管理,满足临床用血的需求。实现安全输血.减少工作差错,降低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浪费,使做到贮血不积压,急诊不缺型,那么传统的人为因素决定的备血管理模式已愈来愈不适应现代输血事业的发展与需求,固此运用计算机这一高科技手段进行科学用血.安全输血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8.
临床输血是现代医学中诊治疾病、抢救生命的重要医疗手段.同时,输血可能引起多种输血不良反应,直接危及到患者生命,稍有不慎将可能发生无法弥补的过失.输血科(血库)是涉及多学科、多技术的综合科室,负责临床用血的技术实施和技术指导,确保供血、储血、配血和科学合理用血措施的执行.  相似文献   

19.
我国在血液安全方面所做的努力,大多侧重于血液采血机构的管理,对临床用血的重视不够,正确的临床用血是安全输血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卫生技术管理.提高临床用血管理质量,保障临床安全用血和合理用血,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大课题。近年来,我省在此方面做了许多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20.
RhD阴性血库的建立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Rh血型系统是红细胞血型中仅次于ABO血型的重要系统,RhD阴性者约占我国总人口的3‰~5‰。为满足RhD阴性患者的临床用血需要,铜陵市血站建立了一支61人组成的RhD阴性无偿献血者队伍,已为患者提供RhD阴性血液9500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