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食管癌病人术后并发心房纤颤的原因及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总结食管癌术后并发心房纤颤病人50例,并以同期手术的100例未发心房纤颤的食管癌病人做对照。分析食管癌术后并发心房纤颤的高危因素及预防对策。结果:食管癌术后并发心房纤颤是多因素引起的,多发生于术后3天以内,房颤组围术期死亡率为4·01%(2/50),对照组围术期死亡率为3·02%(3/100),两组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要以“防重于治”的态度积极对待术后并发心房纤颤的发生,护理观察要全面细致,及时发现,找出原因,立即处理、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心房纤颤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老年人食管癌术后合并心房纤颤特点的总结,使护士更准确、仔细地执行护理工作程序.方法以南山医院1993~2002年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心房纤颤的病例为研究对象,总结其临床表现及护理体会.结果本组病例中9例术后并发心房纤颤,经适当的护理及药物治疗后,心房纤颤消失,心律恢复正常,无1例死亡.结论要以"防重于治"的态度积极对待术后并发心房纤颤的发生,当出现问题要保持镇静,护理观察要全面细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发生心房纤颤的高危因素及其对围术期护理的影响.方法总结食管癌术后发生房颤的病人63例,并与同期手术的126例未发生房颤的食管癌术后病人做对照,分析可能导致房颤的高危因素,比较2组病人的术后住院时间及围术期死亡率.结果房颤组中年龄在65岁以上、男性、术前合并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P<0.01)病人的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房颤组中高血压和糖尿病人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房颤组中并发氧饱和度低和胸胃扩张的病人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发热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房颤组与对照组的围术期死亡率(x2=0.51,P>0.05)及术后住院时间(t=4.82,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龄、男性以及术前合并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人在行食管癌术后容易发生心房纤颤,术后低氧饱和度、胸胃扩张是诱发房颤的危险因素;及时发现、及时治疗,房颤不会增加围术期死亡率和术后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发生心房纤颤的高危因素及其对围术期护理的影响.方法总结食管癌术后发生房颤的病人63例,并与同期手术的126例未发生房颤的食管癌术后病人做对照,分析可能导致房颤的高危因素,比较2组病人的术后住院时间及围术期死亡率.结果房颤组中年龄在65岁以上、男性、术前合并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P<0.01)病人的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房颤组中高血压和糖尿病人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房颤组中并发氧饱和度低和胸胃扩张的病人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发热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房颤组与对照组的围术期死亡率(x2=0.51,P>0.05)及术后住院时间(t=4.82,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龄、男性以及术前合并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人在行食管癌术后容易发生心房纤颤,术后低氧饱和度、胸胃扩张是诱发房颤的危险因素;及时发现、及时治疗,房颤不会增加围术期死亡率和术后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告 4 1例心脏二尖瓣病变合并心房纤颤的病人 ,在体外循环下行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中采用盐水冲洗射频改良迷宫手术 ,中止术后心房纤颤的治疗方法和护理要点。  相似文献   

6.
仇桂东  朱晓红 《华西医学》2005,20(2):369-370
文报告41例心脏二尖瓣病变合并心房纤颤的病人,在体外循环下行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中采用盐水冲洗射频改良迷宫手术,中止术后心房纤颤的治疗方法和护理要点。  相似文献   

7.
射频消融迷宫术治疗房颤病人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采用射频消融迷宫术治疗28例心房纤颤病人, 53%病人恢复窦性心律,介绍了射频消融迷宫术的手术方法、目的及术后病人的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8.
报道采用射频消融迷宫术治疗28例心房纤颤病人,53%病人恢复窦性心律,介绍了射频消融迷宫术的手术方法、目的及术后病人的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P波离散度 (Pdisp)及P波最长时间 (Pmax)与阵发性心房纤颤的关系。方法 :观察 3 2例有阵发性心房纤颤病人的Pdisp及Pmax,并与 3 2例无心房纤颤病人相比较。对有心房纤颤者给予乙胺碘呋酮口服 ,观察治疗前后Pdisp及Pmax变化。结果 :有心房纤颤病人的Pdisp及Pmax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0 1) ,有心房纤颤者用乙胺碘呋酮后Pdisp及Pmax均明显减少 (P <0 0 0 1)。结论 :Pdisp及Pmax可预测心房纤颤的发生 ,且是观察抗房性心律失常药物疗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并发心房纤颤的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1例MHD并发心房纤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MHD并发心房纤颤发生率为16%。11例均有严重的心脏损伤、贫血及营养不良。MHD并发心房纤颤时室率加速可诱发或加重左心功能不全或低血压。结论:MHD患者并发心房纤颤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普通同龄人群。对有心脏严重损伤、贫血、营养不良、高龄或MHD时间长者,血液透析期间应及时调整应对策略,避免血压、血容量、血电解质短期大幅下降而诱发心房纤颤。  相似文献   

11.
射频消融治疗房速伴房扑房颤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2例起源于间隔部、以房早诱发房速伴房扑、房颤的房性心律失常病人进行身频消融治疗。护理重点:术前注意防治心输出量的不足,及时解决心房扑动和心房纤颤所产生血液动力的影响;术中注意观察经心律及各种变化,及时做好心理护理;术后严密观察病情,防止发生并发症,保证射频消融治疗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新一代醛固酮受体阻断剂依普利酮联合胺碘酮防治高血压病合并心房纤颤的效果。方法:高血压并心房纤颤,血压控制平稳后心房纤颤依旧患者60例,继续降压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病人在转复为窦性心律后每天加用胺碘酮0.2g、依普利酮25mg,6~12个月,对照组病人在转复为窦性心律后每天加用胺碘酮0.2g,6~12个月,监测血压、24h动态血压、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脏彩超。结果:两组在防治心房纤颤复发上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合并心房纤颤的病人,在血压控制平稳的原则下,联合应用胺碘酮、依普利酮较单用胺碘酮有明显降低心房纤颤发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黄敏仪  梁思华  吕少英  谭淑芳 《全科护理》2012,10(21):1936-1937
[目的]总结心脏直视手术同期射频消融改良迷宫术的护理配合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接受心脏直视手术病人,同期用单极冲洗式射频消融行改良迷宫术治疗心房纤颤的手术配合要点,包括术前访视,心理护理,手术物品准备充分,术中心率、心律变化的监护等。[结果]所有病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术中死亡。术毕转为窦性心律70例,结性心律3例,5例仍为心房纤颤,无Ⅲ°房室传导阻滞和死亡。随访3个月~24个月,62例为窦性心律(总有效率80%,其中有4例经电转复律),7例为房扑,9例心房纤颤。[结论]单极冲洗式射频消融治疗心房纤颤简易、安全、有效,良好的护理配合有助于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郭华  阎力  彭芳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19):4642-4642
目的:提高对老年淡漠型甲亢合并心房纤颤的认识和确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以心房纤颤为首发表现的老年淡漠型甲亢26例的误诊原因。结果:老年淡漠型甲亢合并心房纤颤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以消瘦、淡漠、心悸多见,本组26例确诊后均给予常规抗甲状腺药物治疗2个月后症状有所控制,其中心房纤颤19例消失,7例好转。结论:对原因不明的心房纤颤老年患者,应注意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确诊后抗甲状腺治疗是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抗凝方法治疗老年心房纤颤并发脑栓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老年心房纤颤并发脑栓塞患者3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8例。对照组采用华法林行抗凝治疗,观察组采用达比加群酯抗凝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凝血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各项凝血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达比加群酯抗凝方法治疗老年心房纤颤并发脑栓塞临床疗效优于华法林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食管癌病人术后并发肠瘘的护理。[方法]对3例食管癌术后并发肠瘘病人保守治疗并进行系统化整体护理,重点为基础护理、心理护理、管道护理、营养支持等。[结果]3例病人肠瘘均治愈出院。[结论]加强食管癌病人术后并发肠瘘的护理,有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在预防阻塞性呼吸暂停综合征并发心房纤颤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9月本院收治的100例阻塞性呼吸暂停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情绪、生命体征、心房纤颤复发率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Sp O2、LVEF水平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BNP、HR水平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心房纤颤转复率高于对照组,心房纤颤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或预防阻塞性呼吸暂停综合征并发心房纤颤发生,改善患者心理健康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8.
吴红英  吴萍  张红艳  蒋蓉  陈爽  刘真伟 《全科护理》2012,(33):3108-3109
摘要:[目的]探讨高龄非瓣膜性心房纤颤病人接受利伐沙班抗凝治疗的护理要点。[方法]对12例高龄永久性房颤病人给予利伐沙班抗凝治疗,全程给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完成随访12例,随访3个月,发生血栓栓塞事件1例,出血1例。[结论]有效的护理措施有利于减少利伐沙班治疗高龄非瓣膜性心房纤颤病人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心房纤颤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之一,脑卒中是心房纤颤导致患者致残、致死的最主要原因。心房纤颤所致的脑卒中,是无心房纤颤脑卒中的2.7倍。风湿性心脏病心房纤颤所致的脑卒中,是无心房纤颤的17倍。随着年龄增大,心房纤颤的发病率逐渐升高,80岁以上老年患者心房纤颤的患病率几乎达到10%。心房纤颤的治疗近几年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食管癌术后胸内并发胸内吻合瘘的原因,总结其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食管癌术后并发吻合口瘘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治愈8例,死亡1例。[结论]加强食管癌术后并发胸内吻合口瘘病人的护理有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