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腹膜透析治疗高龄老年慢性肾衰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腹膜透析 (PD)治疗急慢性肾衰竭已广泛应用 ,但PD治疗高龄老年人肾衰竭较少见。兹将我院PD治疗 6例高龄老年慢性肾衰竭的资料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 病例为 3年来住干部病房的 6例老年患者 ,均为男性 ,年龄 72岁~ 81岁 (80岁以上 3人 ) ,平均77岁。原发病 :高血压病 3例 ,双肾多发结石 1例 ,良性动脉性肾硬变 2例。透前合并病 :冠心病 2例 ,肺部感染 5例 ,痛风 2例 ,多发脑梗死、垂体瘤、前列腺肥大各 1例。透析前血BUN(2 7.77± 9.4 8)mmol/L(19.7~ 4 4mmol/L) ,Cr (75 2 .33± 92 .5 0 ) μmol/L (…  相似文献   

2.
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是治疗急性肾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的重要手段之一,国内开展较普遍,但儿科开展尚不多见.我院自1988年以来,采用腹膜透析治疗小儿ARF 4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笔者应用腹膜透析治疗14例慢性肾衰竭一肝硬化大量顽固腹水患者,具有安全、简便、价廉、有效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回顾性分析腹膜透析治疗急性肾衰竭的疗效,为探讨腹膜透析治疗急性肾衰竭(ARF)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每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3个月~1年。结果289例患者中治愈198例(68.51%)、改血液透析6例(2.1%)、继续腹膜透析8例(2.8%)、自动出院14例(4.8%)、肾移植2例(0.7%)、死亡61例(21%)。结论腹膜透析是治疗ARF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中国腹膜透析现状及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是慢性肾衰竭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这些年来随着PD液生物相容性必善、PD技术必进,感染性腹膜炎发生率由上世亿80年代的6.3次/病人·年,降低到2000年的0.23次/病人·年,PD病人的生存率也大大提高,从而使PD病人人数迅速递增.  相似文献   

6.
我科自1993年以来采用腹膜透析治疗16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肾衰竭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Tenckhoff直管与卷曲管在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行腹膜透析置管术的133例成人慢性肾衰竭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其所使用的腹透置管类型不同,将患者分为末端直管组(68例)和卷曲管组(65例)两组,统计其腹膜透析引流速度、并发症、生存时间、退出透析或死亡等结局并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腹膜透析的隧道口感染率、腹膜透析液引流速度、生存时间等无差别(P>0.05).术后2周内导管移位共5例,其中卷曲管4例,直管1例,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液时疼痛,直管组7例,卷曲管组1例,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enckhoff直管与卷曲管均适用于CAPD患者,各有优缺点,建议个体化选择腹膜透析用管.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慢性肾衰竭腹膜透析患者的生存率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2003年1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规律随访的353例腹膜透析患者,总结患者的预后和退出原因,比较死亡患者与继续腹膜透析患者临床指标差异,分析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和独立危险因素。结果353例患者中退出159例,其中死亡74例,死亡原因主要是心血管疾病。腹膜透析患者1年、2年、3年、4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2%、80%、68%、5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肾病、血红蛋白、血白蛋白和血肌酐是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血红蛋白和血肌酐是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根据年龄、血红蛋白和血肌酐水平可以对腹膜透析患者预后做初步判断,重视患者的营养状况,有利于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终末期肾衰竭腹膜透析患者的转归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影响终末期慢性肾衰竭连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死亡危险因素及其防治对策.方法:对1999年8月~2003年8月期间我院52例慢性肾衰竭腹膜透析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其中死亡组22例、存活组30例,分析其死亡原因和影响因素.结果:(1)52例腹膜透析患者死亡组的22例中,死于心血管病变13例(占59.1%),腹膜炎3例(占13.6%),肺部感染2例(占9.1%),严重营养不良2例(占9.1%),其他2例(占9.1%).(2)死亡组年龄、性别分布与存活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的体重、平均动脉压明显升高,血浆白蛋白明显降低,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3)死亡组的透析龄、透析液总剂量、腹腔超滤量、尿量及液体总清除量与存活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然而死亡组的水肿发生率明显高于存活组,分别为68.2%及43.3%(P<0.05).(4)死亡组透析初始时的尿素氮、肌酐、肌酐清除率、血色素、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与存活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5)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的水肿发生率和病死率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P<0.05),16例糖尿病患者有11例死亡,非糖尿病患者36例中有11例死亡(病死率分别为68.8%VS 30.6%).结论:心血管疾病是终末期肾衰竭腹膜透析患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容量超负荷、糖尿病、控制不良的高血压、营养不良以及透析时机过迟都是影响终末期肾衰竭患者心血管病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积极维持体液平衡、控制血压及糖尿病合并症,并根据患者的残余肾功能、临床症状、合并症情况和营养状态综合考虑,及时开始CAPD治疗,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联合治疗对慢性肾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86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 采用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各43例。对照组行腹膜透析治疗, 观察组行血液透析联合腹膜透析治疗。以肾功能指标、血液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为判定指标, 分析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透析后肾功能指标更低(P<0.05)。透析后, 对照组的血红蛋白、白蛋白均低于观察组(P<0.05)。两组患者血钾、血糖水平相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18.60%vs.4.64%, P<0.05)。结论慢性肾衰竭患者接受血液透析联合腹膜透析治疗效果佳, 可促进肾功能改善,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1.
12.
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治疗老年慢性肾衰竭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1世纪,我国将进入老年社会,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的平均寿命也在逐渐的高龄化,老年人的年龄划分也在延后,通常我们把65岁~75岁年龄段的人称为老年人,而把75岁以上的老年人称为高龄老年人。这个群体面临的透析人数也在迅速增长。对于老年慢性肾衰竭(CRF)患者,尤其是高龄老年糖尿病性的CRF患者,是选择血液透析(HD)还是腹膜透析(PD)治疗更好,这方面的报道较少。我们在对患有CRF的老年人进行HD和PD治疗的过程中进行了临床观察和比较,对老年人在什么情况下进行HD还是PD,才能提高透析的充分性,减少营养不良,达到最大限度地稳定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等进行了综合分析比较,得出了一些可以借鉴的经验规律。  相似文献   

13.
中药结肠透析对慢性肾衰竭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中药辨证处方结肠透析对慢性肾衰竭毒素清除及肾脏保护作用。方法:将6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在基础治疗的同时,治疗组采用结肠透析机中药辨证结肠透析治疗,对照组采用中药辨证人工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尿素氮、肌酐、血尿酸、电解质、iPTH水平的变化;同时观察其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5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其中对Scr、Ccr、UA的改善,降低患者血清iPTH的浓度,治疗组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用结肠透析机中药辨证治疗对慢性肾衰竭患者具有清除毒素及延缓肾功能进展作用,且疗效优于人工中药保留灌肠法。  相似文献   

14.
低蛋白饮食对慢性肾衰竭患者透析前临床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低蛋白饮食对慢性肾衰竭 (CRF)患者透析前临床状态的影响。方法 :CRF患者 4 4例。治疗 (T)组 :11例 ,实施以低蛋白饮食 (0 .6 g·kg-1·d-1)为主的综合治疗 11~ 2 0个月直至透析 ;对照 (C)组 :2 3例 ,未经饮食限制的CRF患者。采用尿尿素氮监测患者蛋白饮食的依从性 ,观察T组治疗前后营养状况变化 ,比较T、C二组患者的透析前临床状态。结果 :(1)T组患者实际蛋白摄入量为 (0 .6 4± 0 .10 ) g·kg-1·d-1;(2 )T组治疗前后营养状况无明显变化 ;(3)与C组相比 ,T组患者透析前营养状况良好 ,且恶心、水肿和出血倾向发生较少。结论 :以低蛋白饮食为主的综合治疗不引起营养状况恶化 ,并改善CRF患者透析前的临床状态  相似文献   

15.
40例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维持性腹膜透析(PD)患者死亡原因,并探讨其防治对策.方法:116例PD患者按存活情况分为死亡组与成活组,观察两组患者年龄、透析时间、平均动脉压及血浆白蛋白、胆固醇、血红蛋白等生化指标;统计两组心血管事件、脑血管事件、消化道出血、严重感染、营养不良、恶性肿瘤等发生率.结果:116例患者中死亡40例,死亡组患者年龄、平均动脉压显著高于成活组,营养状况明显低于成活组.死亡组发生心血管事件35例(87.5%)、脑血管事件14例(35.0%)、营养不良36例(90.0%)、严重感染33例(82.5%)、消化道出血6例(15.0%)、年龄>60岁者占90.0%,其发生率明显高于成活组.结论:高龄、高血压、营养不良是PD患者预后的不利因素,与PD患者死亡的主要相关因素有:心、脑血管事件、营养不良、感染、消化道出血、年龄较大.  相似文献   

16.
长期腹膜透析患者超滤衰竭的预防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慢性肾衰竭的一体化肾脏替代疗法 (腹膜透析、血液透析、肾移植 )是当今CRF一个理想的最优治疗原则。然而在我国接受肾移植者只有少数。大多数的CRF患者接受长期的透析治疗〔1〕,近十年来全世界CAPD技术迅猛发展。北美、西欧、墨西哥、新西兰 5 0 %以上的ESRD靠PD治疗。中国香港 70 %以上的ESRD采取PD治疗。 1 995年全球CAPD患者接近 1 0万 ,1 997年全球CAPD患者达 1 1 .5万。美国 1 995年有 1 9万人开展PD ,2 0 0 0年达 30万人。我国上海 1 997年PD 2 5 6人 ,1 998年PD 5 5 9人 ,1 999年PD 690人 ,…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性,68岁,无外伤、手术、输血史,否认冶游史。2004年发现高血压,未正规治疗。2006年3月18日因反复腹泻20d,加重2d,拌少尿3d入住我院。起病原因不明。腹泻稀水样便,色黄,20余次/d,无粘液、无脓血、无里急后重,伴恶心呕吐胃内容物。曾按“急性肠炎”治疗,效果不明显。3d前尿量明显减少,每日约500ml左右。入院体检:急性痛苦面容,血压95/60mmHg,心率81次/min,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罗音,腹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肾区无扣击痛,双下肢无水肿,四肢皮肤温度低,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相似文献   

18.
维持性腹膜透析治疗患者的免疫状态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19.
腹膜透析充分性的新概念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腹膜透析是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主要手段之一。尽管在过去30多年中,腹膜透析经历了许多变化和发展,大量研究也发现腹膜透析患者的长期存活率与血液透析患者相似,甚至其2-3年的患者存活率优于血液透析患者,但腹膜透析患者的退出率仍然很高,特别是在透析治疗2-3年后,患者的残余肾功能丧失殆尽时。随着腹膜炎发生率的下降,透析不充分,特别是当患者的残余肾功能丧失殆尽后,已成为慢性腹膜透析患者退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连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和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血脂水平改变。方法:对634例CAPD和45例MHD患血脂水平进行测定,并以40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CAPD和MHD患血TG和apoB显增高,血HDL—c、apoAl、apoAl/apoB均显低于正常,以上指标在血、腹透组之间部分存在显性差异。CAPD组在发生腹膜炎后血LDL—c、apoB较未发生之前显增高。结论:CAPD和MHD患脂质紊乱相当常见,以前更为突出。当发生腹膜炎时脂质代谢紊乱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