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亚军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24):164-164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所致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对2007年1月~2008年12月我科收治的42例MP所致的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MP感染所致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表现均有咳嗽、喘憋、呼吸困难,部分患者有发热,病程较非MP感染所致毛细支气管炎长,肺外并发症多。肺部X线表现以片状阴影、云絮状阴影、肺门影增浓为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效果好。结论:MP所致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表现与一般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表现相似,但病程长,肺外并发症多,X线表现以片状阴影、云絮状阴影、肺门影增浓为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P)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对我院儿科2009年8月-2010年8月收治的62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资料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2例患儿中以学龄期儿童为主;临床表现以咳嗽、发热为主;除肺部体征外,肺外并发症主要有消化系统、皮肤、黏膜、心血管系统、血液系统损害等;血清肺炎支原体特异性IgM抗体(MP-IgM)检查全部阳性;X线检查肺病变以支气管肺炎、间质性肺炎影像学改变为主;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均有效。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好发于学龄期儿童,临床表现多样,病程长,肺外并发症常见,可累及多个系统,诊断可结合血清MP-IgM检查,治疗方面首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阿奇霉素疗效较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发病原因、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对我院近年来确诊为MPP的86例小儿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6例患儿中以学龄期儿童为主。临床表现以咳嗽、发热为主。除肺部体征外,肺外并发症主要有消化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皮肤、黏膜、血液系统损害等。X线检查双肺病变或单肺病变。血清肺炎支原体特异性IgM抗体(MP-IgM)检查全部阳性。多数血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在正常范围。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均有效。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好发于学龄期儿童,临床表现多样,病程长,肺外并发症常见、可累及多个系统,诊断可结合血清MP-IgM检查,治疗方面首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阿奇霉素疗效较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婴幼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以发热起病多见,呈稽留热或弛张热,大部分以上呼吸道症状首发,胸部X线表现多样;肺外并发症消化道受累最为多见,其次为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及皮疹。均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49例痊愈出院,11例好转出院;平均住院时间14.5d。结论支原体感染除引起呼吸系统感染外,还可以引起多种多样肺外多系统损害,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有效,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5.
<正>儿童支原体肺炎近年来发病率有所提高,已成为学龄期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常见原因。其病理改变主要为间质性肺炎和急性毛细支气管炎,表现为高热剧烈咳嗽,部分患者合并胸腔积液或出现肺外并发症。临床上多静脉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及止咳化痰对症治疗,但此病病程较长且易反复,我们将布地奈德浮悬液和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沐舒坦)联合雾化吸入佐治儿童支原体肺炎,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肺外器官受累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对我科136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 136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中有32例(23.53%)发生肺外器官受累,累及心血管、泌尿、神经、消化、血液、皮肤黏膜多个系统,部分患儿同时多个肺外器官系统受累。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可以引起机体多系统损害,少数以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经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多数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7.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胸腔积液46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合并胸腔积液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分析46例MPP患儿中,36为双侧或单侧大叶肺实变,合并中至大量胸腔积液,10例少量胸腔积液,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外,并用美满霉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及胸腔穿刺治疗。结果 40例痊愈,4例胸膜肥厚,2例出现闭塞性支气管炎。结论对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胸腔积液的患儿应用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除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可并用美满霉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及胸腔穿刺治疗,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8.
杨晋  戴维靖  刘宏伟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4):2150-2151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确诊为MP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婴幼儿发病增多,占全部病例的50%,除肺部受累外还可有多系统受累,胸片特点为右侧肺部受累多见;支原体肺炎采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其疗效显著。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可累及婴幼儿及较大儿童且常引起肺外并发症,对阿奇霉素和红霉素较敏感.重症者配合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可缩短病程。检测血清特异性抗体MP—IgM是一种简便快速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2008年至2009收治诊断明确的5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50例确诊患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其中48例患儿痊愈,2例好转。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病程长,临床表现多样,应及时明确诊断,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有特效。  相似文献   

10.
郑瑜  齐桂玲 《医药世界》2010,(10):1186-1188
目的探讨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点、常见并发症以及诊治经验。方法分析56例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特征、诊治过程,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56例患儿均有发热、咳嗽表现,合并胸腔积液10例,肺不张16例;合并川崎病2例;合并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6例,所有患儿均有不同程度肺外病灶。结论肺炎支原体可引起重症肺炎,肺外症状多见心肌、肝功能受损、神经系统受损。对于临床上有上述表现的重症肺炎,应考虑到MPP的可能性。根据发病机制,对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除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外,及时联合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和丙种球蛋白治疗,预后大多良好。  相似文献   

11.
杨爱民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5):174-175
目的:掌握肺炎支原体肺炎肺外并发症,及早进行病因治疗。方法:对19例肺炎支原体肺炎肺外并发症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肺炎支原体肺炎肺炎并发症出现多器官系统受累,如皮肤、血液系统、肾脏、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本组19例患儿中,1例脑膜脑炎合并心肌炎患儿遗留肢体运动功能障碍,1例格林巴利患儿留有语音及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均住院4周后出院,其余17例均痊愈出院。结论:在临床诊治过程中,对于有呼吸道症状同时或先后出现多器官损害时,应考虑肺炎支原体肺炎并发肺外并发症的可能,应及早、动态监测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及时给予大环内酯类药物红霉素等治疗,以免漏诊或误诊。  相似文献   

12.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伴肺外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感染伴肺外并发症的I临床特点,探讨药物治疗方案。方法对痰或气管吸出物检查PCR-MP-DNA阳性或血清MP-IgM阳性而诊断为支原体肺炎的208例患儿的临床表现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8例患儿中伴肺外多器官系统损害86例,除有咳嗽、发热、咳痰的表现外,还同时伴有心音低钝,心率增快、腹泻、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肝肿大、肝功能损害、粒细胞减少、贫血、血小板减少、皮疹、关节肿痛、活动受限、神经系统症状等中的一项或多项改变。结论支原体感染可致支原体肺炎,同时可致肺外多器官系统的损害,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预后良好,红霉素仍为首选。  相似文献   

13.
李晶  闫海清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1):237-238
目的:分析总结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2009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64例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收治的支原体肺炎小儿,主要症状有咳嗽、喘息、发热,个别患儿呼吸困难,肺外表现也较多见,伴有呕吐、腹泻、有心肌酶谱增高、癫痫发作、血尿、贫血、胸腔积液等。检测血清支原体(MP-IgM)阳性,患者用阿奇霉素治疗2~3周均治愈。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表现多种多样、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并发肺外并发症者临床多见,以肺外脏器受累为首发症状或仅有肺外脏器受累者要考虑支原体感染的可能,血清学检测仍是目前早期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有效方法,用大环内酯类阿奇霉素治疗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小儿支原体肺炎多发生于5~14岁儿童,婴幼儿常表现为毛细支气管炎,多数为亚急性起病,咳嗽较重,初期为刺激性干咳,常有咽痛、头痛等症状。该病病程较长且病情复杂,常引起多脏器损害[1]。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是改善患儿预后的关键。临床一般采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常用的药物有红霉素、阿奇霉素,但是红霉素不良反应较多,临床一般不单独使用,较多使用阿奇霉素治疗。现探讨阿奇霉素序贯治疗与常规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为临床治疗该类疾病合理用药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MPP)的发病和临床特点。方法对重症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征、诊治过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患儿起病急,以持续高热、刺激性干咳、喘息为主症,影像学显示大叶性肺炎并发肺不张和胸腔、腹腔积液,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肺外症状,其中4例并发肺不张,1例并发支气管扩张,1例合并心包积液。单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及对症治疗,症状缓解不明显。结论对MPP患儿除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外,可并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大量丙种球蛋白、利福平治疗。应引起临床注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引起肺外表现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情况.方法 对我院56例小儿支原体肺炎的肺外表现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肺炎支原体肺炎可并发一至多个系统器官的损害,其中消化系统占46%,心血管系统占21.4%,皮肤黏膜损害占14.2%等.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3~4个疗程,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对肺外表现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7.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7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临床特点和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小儿MP感染的78例患儿临床资料。结果咳嗽、反复发热是支原体肺炎主要表现,在婴幼儿多表现为发热、喘憋、痰鸣、肺部体征明显、胸部X线表现为支气管肺炎或间质性肺炎,肺外并发症少;儿童期多见高热、刺激性干咳、肺部体征少、胸片多表现为大叶性肺炎,肺外并发症多。根据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MP-IgM阳性可以确诊,给予阿奇霉素和罗红霉素治疗,全部临床治愈。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表现差异大,婴幼儿以肺部体征明显且症状较重,年龄越小临床症状越重且不典型;儿童期则肺部体征不明显,易发生肺外并发症。一旦确诊给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小儿哮喘的临床特征。方法对照组20例小儿哮喘患儿为非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观察组20例小儿哮喘患儿为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特征、喘息特点以及药物治疗反应。结果观察组20例小儿哮喘患儿发热情况、热程、药物治疗反应、住院时间、C反应蛋白与对照组20例小儿哮喘患儿均有显著差异,对照组小儿哮喘患儿多因上呼吸道感染诱发,观察组均由于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在药物治疗方面,观察组20例小儿哮喘患儿采用平喘类药物联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疗效极为显著。两组小儿哮喘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具有显著差异性,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的小儿哮喘与非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的小儿哮喘临床特征差异较大,采用平喘类药物联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疗效极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是儿科的常见病,主要由于感染肺炎支原体所致,部分患儿存在混合感染,混合感染是重症支原体肺炎的发病机制之一[1].本病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常累及多个脏器,病程迁延,易合并肺外并发症,如渗出性胸膜炎、心血管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等[2],如患者出现黏膜糜烂、肉芽组织增生、闭塞性支气管炎及塑型性支气管炎可导致本病迁延[3].临床上多采用综合治疗的方法,包括抗生素抗感染,对症治疗,免疫制剂进行免疫调节等,抗感染首选大环内酯类药物,肺炎支原体Mp对红霉素的耐药率为11.1%,新型大环内脂药物阿奇霉素抗Mp活性最强[4].本研究观察阿奇霉素、干扰素联合溴己新雾化吸入治疗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临床优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胸片呈大叶性肺炎改变的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及诊疗转归。方法同顺性分析广东省恩平市人民医院2006年1月-2010年10月期间208例X线胸片呈大叶性怖炎改变,血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阳性的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资料。结果208例中,大于7岁以上的占60.6%;病程长,以发热(92.2%)和咳嗽(79.8%)为主要表现,以胸片单侧肺病变(87.5%)为主,外周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升高159例(76.4%)、中性粒细胞升高131例(63.2%)。MP-IgM检测,208例均为阳性。并发症多(78.8%),其中肺内并发症68例(41.5%),以肺小张32例(47.6%)为主;肺外并发症96例(54.5%),涉及到循环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泌尿系统和其他系统,以贫血、心肌炎和中毒性肝炎为主,但这些并发症均为可逆性,预后良好。血、痰、胸腔液作细菌培养58例,阳性率半达36.2%,以金黄包葡萄球菌及肺炎链球菌较多。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并发细菌感染者加用头孢类抗生素疗效显著。结论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病情重、病程长,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疗效显著,若疗效欠佳应警惕合并细菌感染,及时行相关病原学检查,联合用药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