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导向的管理模式对体检中心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9月至2013年5月在该院体检中心体检的256例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28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管理模式,观察组给予以问题为导向的管理模式,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受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体检效率评分及体检可信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体满意度97.6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47%(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在服务礼仪、沟通能力、主动服务意识、健康教育方面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问题为导向的护理管理模式可提升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及职业素质,提高体检者的体检效果,改善体检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可进行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以护士为主导的分组管理模式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84例血液透析患者按照护理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42,传统护理管理模式)与观察组(n=42,以护士为主导的分组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结果 护理后,两组的SAS及SDS评分均较护理前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导向的管理模式在重症监护室(ICU)重症急性胰腺炎连续血液净化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ICU收治的急性胰腺炎病人9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行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实施以问题为导向的管理,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负性情绪、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而自我效能评分及生活质量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问题为导向的管理模式能有效提高ICU重症急性胰腺炎连续血液净化病人自我效能,改善病人负性情绪,促进病人康复,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5.
既往单一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合于教学发展和学生学习需求,为此,本文引入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PBL)法用于高职《护理人文》教学工作中,通过采取教师布置任务,学生查找资料,课堂讨论,解决问题和总结等一系列步骤,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显示,PBL教学模式能显著提高《护理人文》教学效果,使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提高,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际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以问题为导向的护理干预模式对妊娠期糖尿病的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产妇1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实施以问题为导向的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与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结果干预后,两组ESCA各项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饮食知识、运动知识、疾病知识、血糖知识评分均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问题为导向的护理干预模式应用于妊娠期糖尿病效果显著,可显著提高患者自护能力,帮助其有效掌握健康知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在脑卒中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三家医院的急诊科、神经内科护士10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脑卒中院前急救培训,观察组采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进行脑卒中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培训,比较两组理论知识考核评分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理论知识考核评分、患者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在脑卒中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培训中应用,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知识水平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8.
王骏  吴红宇 《上海护理》2009,9(3):83-85
以问题为导向(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的教学方法,是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其独立解决问题能力为目的的教育方式,20世纪60年代末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在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1]。目前,各国教育家均探索在医学及其相关学科的各阶段中,采用PBL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2]。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导向的护理模式预防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糖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本院行血液透析的糖尿病肾病患者9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以问题为导向的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自护能力、血液透析中低血糖发生率及患者满意率。结果观察组干预后饮食管理、运动管理、血糖监测、低血糖预防能力及自护能力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问题为导向的护理模式能有效提高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自护能力,降低低血糖发生率,提高患者血液透析满意率。  相似文献   

10.
文静  周琳 《当代护士》2018,(8):49-51
目的探讨以需求为导向的护理模式对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以需求为导向的护理模式,护理前后检测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水平,并采用SF-36量表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两组患者遵医行为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SF-36各维度评分升高,且观察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正确服药、坚持运动、情绪控制等遵医行为均优于对照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需求为导向的护理模式应用于糖尿病患者护理中,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行为方式,改善其遵医行为,对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其生活质量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中心的质量改进护理模式在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1月-2013年2月78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选择2013年3-9月住院的86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为观察组,针对影响治疗效果的原因,成立以问题为中心的质量改进护理小组,构建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管理模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6.05%,对照组为71.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06, P<0.05);观察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压疮、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及便秘的发生率分别为4.65%,5.81%,3.49%,1.16%,2.33%,均低于对照组(10.26%,17.95%,11.54%,21.79%,12.8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722,5.217,4.831,7.205,4.902;P<0.05)。结论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质量改进模式,可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降低并发症,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探讨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护理质量的措施.方法 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76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施行专科护理措施,干预组在以上护理措施基础上加行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干预10d后HAMD评分、HAMA评分和干预30d后SF-36评分.结果 干预10d后两组患者HAMD评分和HAMA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0d后两组患者SF-36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规护理过程中,应施行护理干预措施,可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应用36题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对61例治疗3个月以上的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测评。结果生活质量8个维度的评分血液透析组均低于常模组;重量功能(PF)、活力(VT)的评分在职组明显高于无业组和退休组,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的评分在职组明显高于无业组;总体健康(GH)的评分有配偶组显著高于无配偶组。结论护士通过整体护理手段,不仅应全面评估患者状况,更应对社会支持状况作出评估,早期干预,加强社会支持,从而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应用36题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对61例治疗3个月以上的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测评。结果 生活质量8个雏度的评分血液透析组均低于常模组;重量功能(PF)、活力(VT)的评分在职组明显高于无业组和退休组,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的评分在职组明显高于无业组;总体健康(GH)的评分有配偶组显著高于无配偶组。结论 护士通过整体护理手段,不仅应全面评估患者状况,更应对社会支持状况作出评估,早期干预,加强社会支持,从而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和评价基于问题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的教学法在血液透析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校正式进入实习阶段的2009级四年制护理本科生246名,按进入血透室实习时间划分试验组(单月)126名,对照组(双月)120名。对照组采取"一带一"教学法,试验组采用PBL教学法,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试验组学生血液透析理论知识、技能操作优良率分别为79.37%、88.10%,高于对照组的68.34%和79.17%(P<0.05);试验组解决问题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得分分别为(38.69±6.01)分、(109.45±21.31)分,高于对照组的(19.87±2.33)分、(68.57±14.07)分(P<0.05)。结论 PBL教学法在提高护理实习生血液透析知识的认知和技术能力上有益,在培养其在工作环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构建其自主学习的意识上有帮助。  相似文献   

16.
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6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认知干预、饮食指导、心理干预、运动干预、关注社会和家庭支持,采用KDQOL-SFTM量表进行生存质量评分,于护理干预前后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的生存质量在KDTA和SF-36总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KDTA的7个分支领域和SF-36的6个分支领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护理干预措施可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全人照护管理模式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数表法将本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诊治的100例肺炎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分别给予全人照护管理模式和常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前后情绪状况、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并统计患儿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内化行为、外化行为和失调分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能力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儿主客观依从性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儿主观依从性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客观依从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肺啰音和咳嗽消失时间、退热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儿生活质量各项维度分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儿各维度分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全人照护管理模式应用于肺炎患儿的护理中,可有效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改善负面情绪,促进症状改善,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血液透析患者按照透析先后顺序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系统的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评价实验组患者干预前后生存质量差异性,比较2组干预前后在运动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方面的改变.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在运动功能、心理功能维度、社会功能、物质生活及总体评价方面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血液透析患者的不适,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其生活质量.护理干预与患者生存质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层级对应管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12月在我院血液透析护理管理中实施层级对应管理,将2017年9—11月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17年1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60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层级对应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质量及护理依从性。结果观察组基础护理、穿刺护理、内瘘护理、照护指导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层级对应管理在血液透析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能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可提高护理依从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实效性。 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4 年1月收治的200例血液透析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 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整体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情感指数、健康指数、感情指数、生活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14.742,P<0.01);观察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Z=-2.544,P<0.05)。 结论 整体护理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