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服务营销理念在无偿献血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胡宇 《护理学报》2007,14(3):54-56
目的探讨服务营销理念在无偿献血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服务营销的理念引入无偿献血护理工作中,包括无偿献血的宣传招募、献血全过程护理、献血后回访等方面,创新和优化献血服务。观察应用此理念后2006年1-10月无偿献血者献血反应发生情况、固定献血者人数以及一次性献血400m1人数,并与2005年同期进行比较,观察服务营销理念应用的效果。结果在无偿献血护理中引入服务营销理念后献血反应发生率由开展前的1.798%下降至0.499%;一次性献血400ml人数占献血者比例由14.878%增加至57.055%;固定献血者比例由3.448%增加到10.75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将服务营销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运用于无偿献血护理工作中,可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率和降低献血反应的严重程度,并提高一次性献血400ml的人数,稳定和扩大固定无偿献血者队伍。  相似文献   

2.
莆田市无偿献血人群HCV感染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莆田市无偿献血人群中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感染情况,确定低危献血人群,确保安全输血。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2003~2007年62488位无偿献血者的血液进行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检测,并做χ^2检验。结果莆困市无偿献血者抗-HCV阳性率为0.338%,2003~2007年抗-HCV阳性率分别为:0.354%、0.267%、0.216%、0.181%、0.1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8.861,P=0.001),男性抗-HCV阳性率0.331%,女性抗-HCV阳性率0.347%,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12,P=0.738);自愿无偿献血人群抗-HCV阳性率0.302%,计划指令性献血人群抗-HCV阳性率0.5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3.477,P=0.000);一次献血人群抗-HCV阳性率0.399%,二次以上献血人群抗-HCV阳性率0.196%,两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6.000,P=0.000);不同职业中,学生和军人的抗-HCV阳性率为0.221%,公务员的抗-HCV阳性率为0.244%,比其它职业的0.560%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5.174,P=0.000)。结论扩大自愿无偿献血队伍,选择献血人群时最好以多次献血者、学生、军人和公务员为主。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临汾地区参加无偿献血人群经血传播疾病的感染状况,为选择合理的献血模式以及招募安全血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临汾市中心血站2006-2010年9万多份无偿献血者的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0390万份标本中,HBsAg阳性共316例(0.35%),抗-HCV阳性共275例(0.31%),抗-HIV阳性79例(0.08%);TP阳性494例(0.55%),ALT不合格者3413例(3.78%)。结论首次无偿献血者与2次以上献血者的不合格率的差异元统计学意义。男性献血者是无偿献血的主体。  相似文献   

4.
目的降低脑力劳动者的献血反应率,保障献血者的生理和心理安全,使无偿献血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方法对山西省运城市脑力劳动者发生献血反应l52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力劳动者献血反应率为3.5%,与其他献血人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53,P〈0.05);诱发因素中,精神因素占65.0%,生理因素占27.0%,环境因素占8.0%。结论脑力劳动者献血反应率高于其他人群,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有效减少其献血反应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献血者参加无偿献血的原因,比较献血者影响圈和关注圈的献血行为对其参加无偿献血的影响,为无偿献血的招募、宣传工作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北京市城区的1 585名献血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86.1%的献血者是通过身边的献血者了解无偿献血,其中11.2%的献血者能够参与无偿献血的主要原因是"身边有人参加了无偿献血"。献血者影响圈内朋友参加献血的最多,同时朋友献血对献血者参加献血影响也最大。献血者对影响圈献血行为的知晓情况与献血行为能够影响献血者参加献血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51.4%的献血者认为明星献血对献血宣传有一定效果,但明星献血对献血者参加献血影响最小。结论影响圈比关注圈对献血者的献血行为影响更大。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影响圈和关注圈的作用,提高招募、宣传的效果,不断扩大无偿献血队伍。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献血者所了解无偿献血的途径及对参与无偿献血的影响情况。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采用便利抽样的方式,对北京市街头1 585例献血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最有效的宣传方式分别是"献血车的工作人员(志愿者)宣传",44.1%;其次是"与有献血经历的人交流",42.0%;"互联网(新媒体)",21.6%;"明星献血",14.5%;"地铁公交广告",10.9%。结论能传递更多献血知识的宣传方式更能促进和参与无偿献血。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街头献血者献血前进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初筛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对盐城市中心血站2012年7~12月经干式生化分析仪ALT初筛合格的献血者34526人的血液复检结果进行统计,并与未实施ALT初筛的2011年和2010年同期血液复检结果进行梅毒(TP)、乙型肝炎(HBV)、丙型肝炎(HCV)、艾滋病(HIV)等疾病检出率对比分析。结果献血者献血前经ALT干式生化法初筛后,其ALT不合格率从2010年的2.28%、2011年的2.29%下降到2012年的1.26%,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检测不合格率从2010年的0.21%、2011年的0.24%下降到2012年的0.17%,其中2010年与2012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1年与2012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V检测不合格率从2010年的0.15%、2011年的0.12%下降到2012年的0.07%,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献血者在献血前经过ALT干化学法初筛会大大降低因单纯ALT升高导致的血液报废,同时通过ALT的初筛也会不同程度地降低HBV、HCV检测不合格血液报废率。ALT干式生化法对献血者献血前进行初筛是可行的,适合于献血前的初筛应用和推广,这对节约宝贵血液资源,减少检测成本支出,进一步保障临床血液供应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参与手术的医务人员对深静脉血栓(DVT)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术中预防意识及预防措施落实情况。方法采用调查问卷方法调查195名参与手术的医务人员对下肢DVT相关知汉的掌握程度、术中预防意识及措施落实情况。结果共发放问卷195份,回收有效问卷192份,回收有效率为98%。参与手术的医务人员DVT知识平均得分为(14.00±3.26)分,其中DVT发病机制、术中DVT危险因素分项的得分较高,分别为(0.72±0.20),(0.67±0.23)分,DVT临床表现和术中有效预防措施得分较低,分别为(0.56±0.21),(0.62±0.23)分;不同科室、职称、年龄的调查对象DVT知识得分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5.090,5.113,3.493;P〈0.05);不同学历的调查对象DVT知识得分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13,P〈0.05);192名医务人员DVT知识的来源分别为工作经验、自学理论、专业培训,分别为59.9%,35.4%,27.6%的医务人员希望通过课堂讲授、病例讨论、实战训练的方式得到DVT知识。结论应在继续教育中加强手术医务人员DVT知识培训,制定出统一的预防方案和指南,进一步完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分析桂林市无偿献血者的健康状况、血液不合格原因,探讨血液安全现状,为加强献血者招募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4~2013年无偿献血者年龄、性别、献血次数及4项传染病指标的检测结果(包括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梅毒螺旋体抗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等资料。分析各项指标的阳性率与年龄、性别、献血次数的关系。结果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的检测男性不合格率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项血液检测结果首次献血不合格数与2次以上献血不合格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4~2013年10年间桂林市无偿献血者4项传染病指标检测不合格率年均为1.63%。结论多次自愿无偿献血者应作为无偿献血的主要招募对象,同时要采用先进的检测手段提高检出率,确保用血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洛阳地区人群无偿献血行为的相关影响因素,为促进本地区无偿献血工作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知信行(KAP)模式理论设计问卷调查表,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4个市区采血屋、6个县区采血屋为调查地点,随机向被调查者发放问卷调查表,发放问卷3 200份,回收有效问卷2 798份,对被调查者的一般情况、献血认知和态度、献血动机和行为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 798份被调查者中献血者1 472份、未献血者1 326份;两者比较,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P值均0.05;献血者中男性比例58.91%高于女性41.09%;25-34周岁年龄段参与献血最多为32.40%;职业划分,农民占比例最高为30.43%;被调查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最高是71.77%,献血者和未献血者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了解献血知识的来源途径方面,以街头献血屋和献血车为最高占56.83%;献血者献血动机以奉献爱心比例最高占70.99%;献血者对专业技能的满意率最高为87.64%;愿意再次参加献血的比例为86.14%;首选到固定采血点献血的比例为66.24%;48.85%的献血者献血目的是奉献爱心不需要回报。结论针对不同人群制定多样化的宣传策略,多渠道全方位的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广大人群对无偿献血知识的知晓率,创建更安全、卫生、温馨的献血场所,营造良好的献血氛围,吸引更多的人群加入到无偿献血队伍中来。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红细胞内肌酸的酶测定方法,观察人红细胞内肌酸在血液贮存期间的变化量及其与无偿献血次数的关系。方法分组测定不同无偿献血次数者及库存不同时间血液的红细胞内肌酸的含量。结果血液库存期间,红细胞内肌酸的变化范围为:0%~72.5%(4℃库存0~42d)、0%~51.8%(室温储存0~28d)。不同无偿献血次数的献血者红细胞内肌酸测定结果经方差分析,各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红细胞内肌酸随血液库存时间延长红细胞衰老而降低,降低幅度与红细胞衰老程度呈正比,通过红细胞内肌酸降低的程度,可估计红细胞在库存期间的衰老变化程度;不同无偿献血次数的献血者红细胞内肌酸含量无明显差异,科学合理献血对献血者红细胞无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自助献血登记系统在无偿献血服务中运用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方法设计开发自助献血登记系统.献血者通过点击轻松完成献血登记过程。随机各抽取120名初次献血者.将使用自助献血登记系统进行献血登记的献血者设为试验组,使用手工填写方式进行献血登记的献血者设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试验组与对照组中,信息录入准确人数存在差异性睁4.07,P〈0.05),献血者献血登记时间(u=7.78,P〈0.01)和人均信息录入时间(u=23.18.P〈0.01)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自助献血电子登记系统的建设与应用能有效缩短献血登记时间.信息录入准确快捷.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明显提升,在无偿献血服务中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九江地区无偿献血人群结构和血液检测结果,为更好地做好招募和宣传提供参考,以促进九江地区无偿献血事业的健康发展。方法分析2013年无偿献血情况及其血液HBsAg、抗-HCV、抗-HIV和抗-TP的检测结果,分别按性别、年龄、职业、学历和献血者类型进行分类,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二者的关系。结果37230例献血者血液检测不合格率(1.6%)随着文化程度的降低而增加,与献血者的年龄、职业和类型相关;18~34岁的献血人群占50.23%,其不合格率远低于34岁以上献血人群;献血人群中农民的不合格率最高(2.66%),远高于其他职业;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献血人群占79.05%,其不合格率远低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献血人群;首次献血者人数多于重复献血者,其不合率远高于重复献血者。结论针对不同的献血人群应进行有针对性的征询和宣传;年轻人、高文化程度者和重复献血者是较安全的献血人群,应对农民、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献血者和首次献血者开展无偿献血知识和传染病防治知识的教育。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茂名市无偿献血者 HCV 感染人群特征,为无偿献血者招募和 HCV 感染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茂名市中心血站无偿献血者标本,采用不同厂家试剂、不同操作人员进行 HCV 抗体检测。对初次检测具反应性标本采用双孔进行复试确认,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茂名地区无偿献血者 HCV 感染率为0.74%;女性感染率略高于男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公务员及医务人员感染率相对较低;重复献血者 HCV 感染率明显低于首次献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茂名地区无偿献血人群 HCV 感染率处于较低水平,符合献血条件的小于35岁人群 HCV 感染风险较低,建立一支固定的无偿血者队伍,有利于保障临床用血安全。宜加强对于公务员和医务人员之外的群体进行 HCV 知识的宣教和防控,有效控制人群 HCV 感染。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分析不同类型无偿献血者献血反应的发生情况,探讨影响献血反应发生的主要因素.方法 选择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于东营市中心血站献血的45 628例无偿献血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整理献血者一般资料,比较不同性别、年龄、职业、学历无偿献血人群之间献血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本组45 628例无偿献血者中,共954例发生献血反应,总献血反应发生率为2.09%.男性与女性献血者的献血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05%(525/25 548)和2.15%(431/20 080),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54,P>0.05);不同年龄段献血者的献血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68.99,P<0.01),其中18~25岁年龄段献血者的献血反应发生率最高,达3.58%(545/15 209);不同职业献血者的献血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746.20,P<0.01),其中学生献血反应发生率最高,达5.87%(520/8 854),军人献血反应发生率最低,为0.24%(10/4 120);不同学历献血者的献血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3.43,P<0.01),其中低学历献血者献血反应发生率最高,达3.75%(92/2 454).结论 18~25岁年龄段、学生、低学历无偿献血人群发生献血反应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在采血时应引起注意,给予减慢采血速度、心理疏导、口服葡萄糖酸钙、创造良好的采血环境等干预措施,以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驻香港部队无偿献血情况和广大官兵对无偿献血相关知识的掌握及将来献血意愿,为军队无偿献血工作的改进和优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 610名驻港部队无偿献血者发放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内容包括献血者的基本情况、献血动机、了解献血知识的渠道等信息资料,通过调查发现,奉献爱心方面多次献血者(67.3%)高于初次献血者(54.1%),对于是否影响健康的顾虑未献血者(71.8%)明显高于献血者(29.8%)。结果驻香港部队无偿献血者年龄主要分布在18~35岁年龄层,占献血者总人数的87.6%。"奉献爱心"是军人献血的主要原因,初次献血和多次献血者分别为54.1%、67.3%,"部队宣传"是无偿献血者了解献血知识的主要渠道(70.4%),通过感受献血现场氛围或参与献血,愿意下次继续献血的分别占60.0%、98.1%。结论应有长期坚持无偿献血宣传,不断完善采血服务保障措施,强化采血现场的氛围布置,加大人文关怀与沟通交流,建立一支固定的自愿无偿献血队伍,促进无偿献血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献血者忠诚度及其影响因素.为培育和发展忠诚献血者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213名献血者进行调查。结果(1)对无偿献血事业总体看法很好的男、女性比率分别为55.8%、47.6%。(2)认为花费时间和精力献血很值得的18~29岁、30~39岁40-60岁年龄的比率分别是67.6%、58.2%、44.4%。(3)认为采供血机构诚信服务完全可信任的献血1.2次、3~4次、5-6次、7次以上献血者比率分别是73.0%、64.4%、40.9%、39.5%。结论不同性别、年龄及献血经历献血者对无偿献血公益事业总体看法、花费时间和精力献血的认同以及对采供血机构诚信服务的信任度有差异。应综合考虑不同献血者感知价值、服务质量、关系信任、成本转换等因素,针对性地做好工作。  相似文献   

18.
献血工作中的理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保证无偿献血制度可持续性发展和临床用血的需要与安全。方法 采用对无偿献血者、有偿献血者和非献血者的心理调查与分析以及献血工作者对献血工作的建议情况进行比较的方法。结果 无偿献血者和有偿献血者在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月收入、献血史等基本构成以及献血的心理状况方面均存在很大的差别。1000名非献血者中82.4%认为有参加无偿献血的必要,84.3%认为应给予无偿献血者以精神鼓励。528名献血工作者中88.1%认为应增加无偿献血经费投入,86.9%认为应加强宣传力度。结论 应加强《献血法》及血液生理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尤其是领导层宣传;提高无偿献血者的义务感和光荣感,给予献血者一定的政治荣誉和用血时的方便。  相似文献   

1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3):5489-5490
通过电视、电台、报纸、短讯、网络微博、街头广告等多种媒体宣传联合发布无偿献血相关知识等方式进行宣传,统计2014年1月~9月六次大型采血活动血液采集情况,并对参与的4368位献血者进行宣传前后的统计分析。统计学分析发现在采用多种媒体宣传方式前后献血人群性别、年龄、文化层次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多种媒体宣传,对血库告急的情况进行及时宣传后,有效增强献血者献血积极性,吸引更多群众参与无偿献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社会营销概念应用在社区无偿献血者招募工作的有效性。方法:通过建立1个试点社区,应用社会营销概念在社区开展无偿献血招募工作,比较开展前后社区常驻人口无偿献血知识普及率,社区健康适龄的人员参加无偿献血率,三次以上固定献血者献血率。结果:应用社会营销概念通过2年的宣传招募,使社区无偿献血知识普及率达到89.0%,社区健康适龄的人员参加无偿猷血89.8%,三次以上固定献血者献血率59.9%。结论:应用社会营销的概念在社区持久地开展无偿献血者的招募工作,借助社会营销的思维和方法对无偿献血招募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