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理康复支持对产后抑郁单亲产妇泌乳和产后子宫复旧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住院分娩的单亲产妇1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实验组接受产后心理康复支持。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产后泌乳量和子宫复旧情况。结果产后第1周两组泌乳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产后第2~3周实验组泌乳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产后2~3周,实验组产妇子宫三径之和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3周后产妇子宫恢复正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疏导单亲产妇产后减压,正确管理情绪,重塑自我形象等为主要内容的心理康复支持,有利于单亲产妇重建生活自信,促进产后泌乳和子宫复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支持性心理治疗对老年抑郁症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门诊老年抑郁症患者10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例,两组均采用抗抑郁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指导,干预组接受支持性心理治疗,治疗时间为8周。治疗前后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健康评定量表(SF-36)评定两组疗效及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结果干预8周后,干预组患者HAMD总分为(5.3±2.2)分,对照组为(8.2±2.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243,P<0.01)。干预组治愈率为54.9%,对照组为3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484,P<0.05)。治疗8周后,干预组SF-36量表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其中干预组患者躯体疼痛得分为(13.7±3.3)分,总体健康得分为(8.5±1.2)分,社会功能得分为(8.6±3.3)分,精神健康得分为(5.6±2.0)分,对照组分别为(6.3±2.4),(4.3±0.9),(3.7±1.0),(3.3±0.8)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2.6035,19.4704,9.7711,7.3578;P<0.05)。结论支持性心理治疗有利于提高老年抑郁患者的疗效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健康教育方案对妇科肿瘤手术患者婚姻质量和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3年5月86例妇科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强自我效能的健康教育,所有患者教育6个月后进行自我效能感量表、婚姻质量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的评价比较。结果健康教育6个月后,观察组自我效能感量表评分为(29.14±6.12)分,对照组为(22.76±6.2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4.716,P<0.05)。观察组婚姻状况评分中角色平等(37.39±5.67)、夫妻交流(35.41±6.06)、性生活(38.19±5.73)和婚姻美满度(37.52±5.49)分与对照组相应分值[(30.15±5.22),(28.47±5.87),(32.63±5.91),(30.16±4.96)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519,4.117,2.399,4.826;P<0.05)。健康教育6个月后,观察组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为(47.87±5.02)分,与对照组(55.54±4.95)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6.384,P<0.05)。结论自我效能健康教育方案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婚姻质量,还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低频电流治疗对促进剖宫产产妇泌乳及子宫复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产妇行低频电流刺激对促进泌乳及子宫复旧的作用。方法:94例行剖宫产术分娩的产妇分为2组。观察组46例使用低频电流刺激进行催乳及子宫复旧治疗。对照组48例按常规给予护理。产妇产后48h观察2组泌乳有效率及子宫复旧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48h泌乳有效率为84.8%。子宫复旧率为80.4%;对照组分别为37.5%和25.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低频脉冲电流治疗能促进剖宫产术后产妇的泌乳及子宫复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产后综合康复护理对剖宫产产妇术后泌乳功能和子宫复旧的影响。 方法:选取 2018 年 5 月 ~2020 年 3 月收 治的 92 例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6 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 采用产后综合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泌乳功能、子宫复旧、胃肠功能及纯母乳喂养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后 48%h 泌乳量多于对照组,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 两组产后 6%h 宫底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观察组产后 48%h 宫底高度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观察组产后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纯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P <0.05 )。结论:产后综合康复护理能够提升剖宫产产妇产后泌乳量,促进子宫复旧,加快胃肠功能恢复,提高纯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6.
向玉清 《护士进修杂志》2014,(13):1161-1163
目的:探讨配偶纳入健康教育路径在初产妇围产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10月在我院产科顺产的初产妇2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各120例,对照组对初产妇实施健康教育路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配偶实施健康教育路径,观察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子宫复旧、恶露、泌乳、产妇早期并发症及新生儿发生疾病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妇较对照组产妇子宫复旧快(P<0.01),乳汁充足较多(P<0.01),恶露量较少(P<0.01);观察组产妇较对照组产妇并发症少(P<0.05);观察组发生新生儿疾病明显较对照组少((P<0.05)。结论配偶纳入健康教育路径可改善产妇身心休养环境,使产妇及新生儿得到更好的照护,对促进产妇康复、降低产妇并发症及新生儿疾病发生率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医用隐形抗菌膜治疗Ⅱ、Ⅲ期压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Ⅱ、Ⅲ期压疮住院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一般护理、治疗前创面处理的基础上,治疗组使用医用隐形抗菌膜,对照组使用美宝疮疡贴。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例数均为29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565,P>0.05);治疗组Ⅱ期和Ⅲ期压疮的痊愈时间分别为(4.05±1.89),(8.73±1.60)d,短于对照组的(7.89±1.99),(15.75±2.1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5.740,-8.243;P<0.01);治疗组的换药次数为(5.82±1.24)次,少于对照组的(9.97±2.58)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6.396, P <0.01),治疗组的治疗费用为(184.21±21.49)元,低于对照组的(491.41±79.92)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9.972,P<0.01)。结论医用隐形抗菌膜治疗压疮效果显著,疗程短,费用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19):3496-3498
目的研究袋鼠式护理对剖宫产初产妇泌乳、子宫复旧、产后抑郁的影响。方法以收治的符合剖宫产指征的82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袋鼠式护理,比较两组产妇泌乳、子宫复旧及产后抑郁情况。结果两组产妇产后1d泌乳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产后2d、3d及出院后2周的泌乳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产后2d耻骨联合上缘至子宫底的距离明显低于对照组,子宫复旧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产后1d,两组EPSD抑郁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出院后2周,观察组EPSD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袋鼠式护理的应用,可有效促进剖宫产初产妇产后康复,降低产后抑郁的发生,利于新生儿生长,值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西医护理联合干预对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控制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4月行髋关节置换手术的68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疼痛护理干预,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耳穴联合腕踝针联合干预。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不良反应、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及术后2周髋关节活动度。结果实验组术后各时间段疼痛程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率为11.7%,住院天数为(12.32&#177;3.42)d,住院费用为(38561.46&#177;3247.02)元,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5%,(16.78&#177;4.76)d及(42512.87&#177;3853.23)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452,3.227;P<0.05)。试验组患者满意度为94.3%,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32;P<0.05)。试验组术后2周髋关节主动活动为(97.86&#177;6.56)&#176;,被动活动功能为(113.76&#177;7.76)&#17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90.14&#177;6.23),(101.31&#177;7.12)&#1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227,-3.216;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护理联合干预能有效缓解髋关节置换患者的术后疼痛,有利于关节功能康复,从而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产后综合康复护理对产妇产后抑郁及子宫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产妇,观察组产妇采用产后综合康复护理法进行护理,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的护理法进行产后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方法对产妇产后抑郁及子宫康复情况的影响。结果对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护理产妇产后抑郁和子宫康复情况进行比较,对照组产妇的抑郁率(70.00%)明显高于观察组产妇的抑郁率(30.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子宫恢复良好率(70.00%)明显好于对照组的子宫恢复良好率(35.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产妇进行产后护理时采用产后综合护理的方法可以降低产妇产后抑郁情况的发生,促进子宫的康复,能够提高产妇和婴儿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的护理工作中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肖婷 《妇幼护理》2022,2(22):5103-5105
目的 探讨互联网产科健康教育对高龄剖宫产产妇产后抑郁及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产科 2021 年 6 月至 2022 年 6 月 收治的 60 例高龄剖宫产产妇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 30 例和观察组 30 例。对照组采用产科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 的基础上采用互联网产科教育。比较两组产妇产后抑郁情况及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后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低于 对照组,抑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子宫复旧时间短于对照组,产后泌乳启动时间短于对照组,产后 42d 纯 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互联网产科健康教育能够减轻高龄剖宫产产 妇的产后抑郁,促进产后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结肠癌根治术手术患者术中采用充气式保温毯预防术中体温下降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择期行全身麻醉的结肠癌根治术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保温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室温下手术,除手术期间加温静脉用液、血和加温腹腔冲洗液外,没有加用充气式保温毯。保温组患者除手术期间加温静脉用液、血和加温腹腔冲洗液外,加用充气式保温毯,观察两组患者体温、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PT)、部分激活凝血活酶时间( APTT)、纤维蛋白原( FIB)、PLT的变化。结果对照组与保温组,手术开始时体温分别为(36.4&#177;0.3),(36.3&#177;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19,P>0.05),手术结束时对照组体温为(35.5&#177;0.4)℃,明显低于保温组的(36.5&#177;0.3)℃(t =4.984,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6 h PT、APTT分别为(14.1&#177;1.3),(35.6&#177;4.3) s,明显长于术前的(10.5&#177;1.6),(28.1&#177;4.1)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897,6.654;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6 h FIB、PLT分别为(2.7&#177;0.2)g/L,(135.7&#177;31.9)&#215;109/L,显著低于术前的(3.2&#177;0.2)g/L,(213.1&#177;36.1)&#215;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7.574,4.753;P<0.05)。保温组患者术后6 h PT、APTT分别为(10.8&#177;1.2),(29.0&#177;2.8)s,与术前的(10.6&#177;1.4),(28.3&#177;3.7)s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564,0.975;P>0.05),保温组患者术后6 h FIB、PLT分别为(3.2&#177;0.2)g/L,(198.6&#177;36.3)&#215;109/L,与术前的(3.2&#177;0.1) g/L,(211.1&#177;33.2)&#215;109/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879,0.654;P>0.05)。结论结肠癌根治术中使用充气式保温毯可减少围手术期低体温及低体温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羊静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3):385-385,387
目的:探讨耳穴贴压联合早期乳房按摩对初产妇产后康复和泌乳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自然分娩初产妇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早期乳房按摩,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耳穴贴压,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康复情况(产后48 h子宫复旧、产后3 d阴道出血量)和泌乳功能(泌乳始动时间、产后48 h泌乳量)。结果研究组产后48 h子宫复旧好者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产后3 d阴道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泌乳始动时间早于对照组,产后48 h泌乳量充足者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穴贴压联合早期乳房按摩可有效促进初产妇产后康复,改善泌乳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产后综合护理干预在产妇产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2012年1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100例结束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产后治疗方法均相同,对照组采用常规产后指导,观察组采用产后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产妇子宫复旧恢复情况、产后感染、产后抑郁情况、社会支持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子宫入骨盆的时间、产后恶露时间、产后感染的发生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产后抑郁评分( EPDS评分、SDS评分)显著少于对照组,社会支持度和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产后综合护理干预使产后护理更加全面、更有针对性,能够有效减少产妇产后抑郁的发生,促进子宫恢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 EG F )、白细胞介素-6(IL-6)、糖链抗原(C A )125子宫肌瘤合并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03年1月至2013年1月重庆市北部新区第一人民医院20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子宫肌瘤合并子宫内膜癌患者68例为观察组,单纯子宫肌瘤患者68例为对照组,女性健康体检者68例为健康对照组,分析各组患者血清VEGF、IL-6、CA-125的水平。结果观察组VEGF、IL-6、CA125水平分别为(1.38&#177;0.62)μg/L ,(16.89&#177;6.88)ng/L ,(58.4&#177;8.96)μg/L ,高于对照组的(0.86&#177;0.36)μg/L ,(8.12&#177;3.64)ng/L,(22.3&#177;6.26)μg/L(P<0.05),也高于健康对照组的(0.25&#177;0.16)μg/L,(6.58&#177;2.48)ng/L,(18.6&#177;4.68)μg/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及健康对照组中2项阳性率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1);观察组中3项均阳性患者占64.30%,而对照组及健康组均未发现3项阳性患者。结论血清VEGF、IL-6、CA125检测有助于子宫肌瘤合并子宫内膜癌的术前诊断,3项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采用穴位按摩配合足浴疗法对改善胃肠功能紊乱患者焦虑的临床效应。方法将86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心理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穴位按摩配合足浴疗法进行治疗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并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对两组患者入院时和出院前焦虑情况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95.3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4,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入院时的SAS评分分别为(53.42&#177;5.81),(53.33&#177;5.73)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7,P>0.05),出院前分别为(40.37&#177;4.32),(50.23&#177;5.62)分,观察组患者的SAS焦虑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12,P<0.01)。结论穴位按摩配合足浴疗法有助于消除患者的焦虑情绪,简单易行,患者痛苦小,可提高患者配合治疗的积极性,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产妇产后0—4d接受康复按摩促进子宫复旧的效果。方法选择接受常规产后护理,同时还接受康复按摩的产妇253例为实验组,于产后12—48h进行康复按摩,每天1次;选择只接受常规产后护理的产妇262例为对照组,观察2组产妇子宫复旧的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产妇子宫底高度、子宫内膜厚度、血性恶露、晚期产后出血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康复按摩有效地促进子宫复旧,加速产妇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产后按摩在产妇产后泌乳及产后康复中的应用.方法 将86例在我院生产的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产后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产后按摩,比较两组产妇的产后泌乳情况和子宫复旧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后母乳喂养满足新生儿的比例、母乳喂养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泌乳始动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子宫底的高度、子宫内膜的厚度、产后恶露的性质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产后按摩是一种较好的产后护理保健模式,能够有效的促进产后泌乳和子宫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产科VIP门诊通过对孕中晚期初孕妇实施系统运动及饮食干预,促进自然分娩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3月在产科VIP门诊就诊的97例初孕妇作为干预组,同期在同一医院普通门诊进行常规产前检查的274例初孕妇作为对照组,两组孕妇均排除运动禁忌并自愿选择阴道分娩。对照组给予常规的产前检查和健康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接受系统的运动和营养饮食干预。对两组孕妇临产前胎先露高度、宫口扩张程度、孕妇体质量,产程所需时间,分娩方式和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干预组自然分娩率为70.1%,高于对照组的3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788,P<0.01),干预组胎先露高度为(-0.65&#177;1.15)cm,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2&#177;1.10)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5,P<0.05)。干预组总产程、第一产程所需时间分别为(369.10&#177;166.82),(334.72&#177;165.69)min,均短于对照组的(439.48&#177;177.93),(403.06&#177;174.6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57,-2.53;P <0.05);干预组孕妇分娩前体质量和新生儿体质量分别为(74.70&#177;4.80)kg,(3489.00&#177;66.89)g,均小于对照组的(77.80&#177;4.70)kg,(3680.00&#177;54.62)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83,1.12;P<0.05)。结论通过VIP门诊限号诊治患者数,每天接诊15例,孕妇得到系统的运动和营养饮食干预,可控制孕妇体质量增长过度,减少巨大儿发生率,降低剖宫产率,提高自然分娩率,有效缩短产程。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三级甲等医院临床护理单元从业护士诊室血压(OBP)及动态血压(ABPM)监测数据。方法选择参加2012年春季体检的辽宁省人民医院和辽宁省金秋医院临床科室从业护士71名为分析对象,对照组为76名同期参加健康体检的某事业单位女职工。全部入选对象均接受了OBP和24 h-ABPM检测。结果从业护士组的隐性高血压(MH)患病率为14.0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23,P<0.05),而白大衣高血压(WCH)患病率为1.4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61,P<0.05)。 OBP测量指标比较中,从业护士组的OSBP、ODSP平均测量值分别为(125.35&#177;15.14),(76.15&#177;9.67) mmHg,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1.71&#177;16.62),(82.94&#177;11.25)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418,3.907;P<0.05)。 ABPM监测指标比较中,从业护士组的24 h-mSBP、24 h-mDBP分别为(127.34&#177;13.46),(79.47&#177;10.36)mmHg,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21.09&#177;13.73),(75.82&#177;9.18)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781,2.261;P<0.05)。dSBP、dDBP、nSBP、nDBP测量值和负荷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918,3.284,2.547,3.544,2.864,2.561,2.623,2.837;P<0.05)。结论大医院临床护理单元从业护士群体ABPM各类监测指标及血压负荷值较高,OBP测量值较低,并存在着MH患病率增加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