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两种体外测量PICC置管长度的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两种体外测量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PICC)置管长度的方法。方法选择2008年6月~2009年10月本院胃肠外科行PICC置管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从穿刺点至右胸锁关节再向下反折至第3肋间的L型测量法,实验组采用从穿刺点至右胸锁关节一字型测量法,在测量数值的基础上加上3cm为总置管长度。置管成功后予胸片定位,比较两组患者PICC置入上腔静脉的成功率。结果实验组PICC置入上腔静脉的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ICC置管采用一字型的测量方法,可以保证导管置入上腔静脉,提高了置管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寻一种将前修剪PICC导管尖端准确定位的方法。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在医院置管室行PICC置管的患者180例,按入选进组顺序的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观察组置管前在电脑中调取患者入院后所拍胸片,测量右胸锁关节至气管隆突下1.5个椎体的距离,代替传统测量方法中从体表测量胸锁关节到第三肋间的距离;对照组置管前按传统方法测量预置入导管长度,两组患者均在置管过程中通过腔内ECG对导管尖端进行定位,置管完成后两组患者均行导管尖端X线定位,比较两组患者导管尖端位置情况。结果观察组导管尖端位置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修剪PICC置管先调取患者胸片进行预测量联合置管中ECG定位的方法可实现更好的精准性,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改良的通过上肢静脉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置入导管长度测量的方法对提高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下段与卡沃-心房交接处(CAJ)以上位置的准确率的效果。方法将接受PICC的1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80例与改良组80例。对照组测量方法为从上肢预穿刺点沿静脉走向到右胸锁关节外侧缘至第三肋间;改良组测量方法为从上肢预穿刺点沿静脉走向到右胸锁关节外侧缘至胸骨角末端终点(胸骨角向下2. 00 cm)。置管成功后,根据患者的X胸片确定导管尖端位置,比较2组测量方法使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下段与CAJ以上的准确率。结果改良组PICC导管置入患者的上腔静脉下段与CAJ以上的位置准确率是95. 00%,高于对照组68. 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改良组的测量方法能够使经上肢PICC的留置长度预测更加准确,有效提高导管尖端到指定位置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3种PICC体外测量的置管长度,探讨最佳的测量方法.方法 分析446例成功行PICC的患者资料,根据体外测量方法分为3组.A组从穿刺点至右胸锁关节再向下反折至第3肋间为置管长度;B组从穿刺点至右胸锁关节再加2 cm为置管长度;C组从穿刺点至右胸锁关节再加3 cm为置管长度.分析3组患者的X线定位结果、置管长度及导管漂移情况.结果 C组置入理想位置的概率为61.8%,高于A组和B组,置管期间无发生导管漂移,其置管理想位置明显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从穿刺点至右胸锁关节再加3 cm为置管长度的体外测量方法较准确,可提高PICC置入理想位置的成功率,且置管比较安全,不易受活动影响发生导管头端漂移.  相似文献   

5.
高玲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19):2332-2334
目的探讨PICC导管末端置于体内最适位置的最佳体外测量方法。方法将86例行PICC置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采用从右上肢穿刺点至右胸锁关节+4cm,或者从左上肢穿刺点至右胸锁关节+4cm的测量法,对照组采用从穿刺点至右胸锁关节,再向下反折至第3肋间的测量法,置管到达测量长度后,摄胸部X线片定位。比较两组PICC导管末端置入上腔静脉及置于最适位置的成功率、置管长度。结果观察组置入最适位置36例,成功率92.31%,置入上腔静脉39例,成功率90.70%;对照组置入最适位置12例,成功率38.71%,置入上腔静脉31例,成功率72.09%。观察组PICC导管置入上腔静脉及最适深度的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3.785,4.572;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测得置管长度分别为(48.43±3.20),(50.46±3.20)cm,与实际置管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024,1.509;P〉0.05)。结论采用从右上肢穿刺点至右胸锁关节+4cm,从左上肢穿刺点至右胸锁关节+4cm的测量方法准确,可提高PICC置管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外周中心静脉置管长度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中简便、准确估计最佳置管长度的测量方法.方法 将58例行PICC置管的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9例.实验组采用从穿刺点沿静脉走向至锁骨头下缘距离+右侧4 cm或左侧7 cm为置管长度的测量法,对照组按照PICC常规操作步骤,采用从穿刺点至右胸锁关节再向下反折至第3肋间为置管长度的测量法,置管到达测量长度后,经胸部X射线摄片定位,比较两组PICC导管置入上腔静脉的成功率、置管长度.结果 实验组PICC导管置入上腔静脉的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对照组测得置管长度分别为(48±3.5)cm、(50.5±3.5)cm,与实际置管长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采用体外测量法测量准确,可提高PICC导管置入上腔静脉的成功率,且测量方法 简便,置管比较安全.  相似文献   

7.
黎容清  江岱琪  蓝幸 《护理研究》2013,27(14):1369-1370
[目的]探讨左上肢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时改良一字法外测量的长度。[方法]将106例左上肢行PICC置管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一字法,即病人平卧,左上肢外展90°,由穿刺点呈水平线一次测量至右侧胸锁关节锁骨的胸骨端外侧缘;观察组在一字法基础上,视病人皮下脂肪厚度加0.5cm~1.5cm。置管后拍胸部X线正位片,观察导管尖端位置。[结果]观察组77.4%导管尖端达第3肋软骨或第6胸椎,对照组均在第2胸肋间隙或第5胸椎及以上。[结论]在左上肢行PICC置管时将一字法外测量所得数据视个体皮下脂肪厚度加0.5cm~1.5cm作为置管长度,可使导管尖端达到合适的上腔静脉位置。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两种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预测量方法对导管末端位置预估的准确率。[方法]选择需行PICC的病人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体外测量方法,即病人平卧位,外展手臂90o,采用从穿刺点至右胸锁关节再向下反折至第三肋间的体外测量法。观察组采用从穿刺点测量至右胸锁关节的距离加上在CT下测量的胸锁关节至心影右上缘垂直距离。比较两组一次性尖端到位率、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病人满意度。[结果]两组病人一次尖端到位率、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利用CT预测量PICC导管长度相比利用单纯的体表位置精确度更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时穿刺点距肘横纹的不同距离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效果。方法选取PICC门诊中经上臂置入PICC导管的患者150例,分为对照组75例与观察组75例,对照组选择距肘横纹上3~5 cm区域内穿刺置管,观察组选择距肘横纹上6~8 cm区域进行穿刺置管,比较两组患者导管留置期间手臂舒适度、外露导管有无折叠及导管移位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带管期间手臂的舒适度优于对照组(P0.01),患者外露导管折叠发生率和导管移位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上臂PICC置管时穿刺点选择距肘横纹上6~8 cm区域内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能提高患者带管舒适度,减少外露导管折叠和导管移位的发生,利于导管长期安全留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留置外周中心静脉导管测量长度方法改进的效果。方法对本科经外周留置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顺利者126例分成对照组29例和实验组97例进行比较。2组患者都采用体外测量长度的方法,予取平卧位,上肢外展90°,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测量,即从穿刺点量至右胸锁关节再向下反折至第3肋间为导管置入长度;实验组采用从穿刺点量至右胸锁关节再加1cm为导管置入长度。置管后进行常规胸部DR定位检查,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中下段为位置适合,位于上腔静脉下端或进入右心房者为置管过深。结果2组患者长度测量的方法不同对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位置的准确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科实践的新测量方法留置PICC,经胸部DR定位检查,导管尖端大多数位于上腔静脉中下段,此位置患者活动时导管尖端不易漂移,又不易因导管置入过深刺激到上腔静脉丛,引起心律失常,大大提高置管的安全性和尖端位置的稳定性,安全可靠,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PICC正确置管长度的最佳体外测量方法。方法将90例行PICC置管患者随机分为传统组和改良组各45例,患者平卧位,外展90°。传统组采用从穿刺点至右胸锁关节再向下反折至第2—3肋的PICC体外测量法,改良组采用从穿刺点至右胸锁关节直接延长2~3cmPICC体外测量法,置管到达测量长度后,予胸部x线摄片定位,比较两组PICC管置入上腔静脉的成功率、置管长度。结果改良组PICC管置入上腔静脉的中下段的例数比传统组高,两组置管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改良组采用的测量方法容易定位,测量方法准确,比传统组测量方法更加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改良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长度体外预测量方法的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09年9月某院需行PICC的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的体外测量法,即患者平卧位,外展手臂45°,采用从穿刺点至肩峰再由肩峰至右侧锁骨头的体外测量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体外测量法,即患者平卧位,外展手臂90°,采用从穿刺点至右胸锁关节再向下反折至第三肋间的体外测量法。比较两种体外测量方法的偏差率及不同测量方法对PICC置管位置的影响。结果应用改良法测量的偏差次数较少,观察组的偏差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7%vs41.7%,χ2=5.55,P〈0.05)。观察组患者PICC导管末端位置的准确率(95%)高于对照组(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99,P〈0.05)。结论改良的PICC体外测量方法可降低PICC置管体外预测量的客观和主观误差,有效提高PICC管置入上腔静脉的准确率,提高置管的准确性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潘爱君  袁微微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1):1037-1039
目的 探讨改良PICC外测量法对放置导管末端于上腔静脉下段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12月~2011年4月我放疗科需行PICC的63例患者为对照组,2011年5~9月的76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从穿刺点至右胸锁关节再向下反折至第2肋的PICC外测量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体外测量法,即根据患者身高计算标准体重,然后计算实际体重和标准体重比,每10%的体重比变化代表1 cm置管深度变化,再测量穿刺点至右锁骨头再由右锁骨头向下至胸骨角正中的距离,对右锁骨头至胸骨角正中的距离进行加减,如超重10%,减1 cm;体重比下降10%,增(1±3)cm.比较两种测量法对PICC置管位置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患者PICC导管末端处于上腔静脉下段位的准确率(92.11%)高于对照组(69.84%),差异有显著意义(x2=11.575,P<0.01).结论 改良外测量法可有效提高PICC管置入上腔静脉下段位的准确率,提高置管的准确性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改进新生儿经右上肢静脉置入PICC导管长度的测量方法。方法便利选取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在罗湖区人民医院新生儿科行PICC置管的患儿,按时间顺序分为传统组和改良组,传统组测量路线从预穿刺点至右胸锁关节再向下至第3肋间;改良组测量路线从预穿刺点沿静脉走向至右胸锁关节,体质量≥2500g的足月儿加1cm。置管成功后,根据X线胸片确定导管头端的到位情况,比较两组测量方法的准确性。结果改良组PICC置入上腔静脉下1/3处的准确率为92.39%,明显高于传统组的15.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改良的测量方法,为新生儿经右上肢静脉置入PICC导管,长度更为准确,能有效提高导管头端到位的准确率,确保PICC置管质量和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PICC置管时肘上最佳穿刺区域选择法ZIM(Zone Insertion Method)联合心电监护ECG(Electrocardiography)导管尖端定位对PICC留置期间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观察组选取在超声引导下采用最佳穿刺区域选择法联合置管中心电监护导管尖端定位方法进行PICC置管的患者100例,对照组选取在超声引导下由操作者凭借自身经验选择穿刺区域的方法进行PICC置管的患者116例,两组患者在置管后均采用X线胸片确定导管尖端位置,比较两组患者导管留置期间相关性并发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形成,穿刺点渗血、渗液,导管移位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最佳穿刺区域选择法联合心电监护定位为超生引导下PICC置管穿刺区域的选择和导管尖端定位提供了更加标准便捷的方法,对降低导管留置期间相关性并发症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成年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长度外测量改良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6例经右侧上肢或左侧上肢行PICC置管患者126例按置管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观察组采用改良传统法(四点法):穿刺侧上肢与躯体在同一水平面并且成30°角,取穿刺点、穿刺侧上肢与躯体成30°角的顶点、同侧锁骨中点的下缘、右侧第三肋间隙(此点与右胸锁关节在一条直线上),用软尺依次测量所得三个测量值之和为置管长度;置管后拍X胸部正位片时同样采取:置管侧上肢与躯干成30°角的体位。对照组采用传统法(横L法)进行测量,比较两组PICC导管置管长度、导管尖端最佳位置率等。结果四点法测量长度(45.3±2.4)cm;传统方法测量长度(49.6±2.8)c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9.38,P0.01。观察组导管尖端一次到达上腔静脉最佳位置率90.4%,对照组为44.4%,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30.41,P0.01。结论成年患者行PICC置管时,应用改良传统法(四点法)外测量置管长度,杜绝了因置管侧上肢与躯干所成的角度不统一而导致的导管尖端位置的改变;能显著提高导管尖端一次到达上腔静脉最佳位置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置管方式与导管维护对早产儿PICC置管的影响。方法:将行PICC置管的72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测量长度从穿刺点沿静脉走行至右胸锁关节再向下至第3肋间隙,每6 h使用1 U/ml的肝素盐水脉冲式冲管一次,每日输液完毕使用1 U/ml的肝素盐水正压封管;观察组从穿刺点沿静脉走行至右胸锁关节,置管后每6 h使用无菌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一次,每日输液完毕使用1 U/ml的肝素盐水正压封管。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PICC置入深度均符合要求,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X射线下T4-8),出现1例堵管;对照组置入过深9例,进入右心房(X射线下T9-10),出现9例堵管。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早产儿PICC置管测量长度从穿刺点沿静脉走行至右胸锁关节,每6 h使用灭菌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1次,每日封管时使用1 U/ml的肝素盐水正压封管,每周更换1次透明敷料。  相似文献   

18.
吕新娟  胡歆蕾   《护理与康复》2018,17(6):64-65
目的观察肱骨髁测量法在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500例超声引导下行上肢PICC置管的患者进行观测研究,按置管时间先后顺序分为两组,传统测量组250例采用传统测量法测量置管长度,肱骨髁测量组250例采用肱骨髁测量法测量置管长度,比较两组患者PICC头端到达最佳位置率。结果导管头端到达上腔静脉最佳位置率肱骨髁测量组为72.8%,传统测量组为57.6%,两组比较x~2=12.72,P0.01。结论 PICC置管时采用肱骨髁测量法进行置管长度体外测量能显著提高导管头端一次到达上腔静脉最佳位置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入长度的最佳测量方法。[方法]选择2009年4月—2012年11月行PICC置管的肿瘤病人227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按照PICC常规操作步骤进行测量,观察组采用改良"一"字法:采用外测量时从右上肢预穿刺点沿静脉走向到对侧(即左侧)胸锁关节外侧缘加1cm;从左上肢预穿刺点沿静脉走向到对侧(即右侧)胸锁关节外侧缘加2cm。比较两组PICC导管置入上腔静脉的成功率、置管长度、外测量时间、置管后病人的心脏不良反应等。[结果]观察组置管达上腔静脉成功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较对照组的置管长度短、测量时间少、置管后心脏不良反应少。[结论]改良"一"字法是PICC置管至理想位置的最佳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20.
PICC术外测量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王晓娅  徐氚  陈向荣  倪柳琴  李丽 《护理研究》2004,18(13):1184-1184
PICC术以留置时间较长、并发症较少和对肢体活动影响较小等优点[1] 而广泛应用于临床。因导管置入的长度是依据对病人体表的外测量来确定,故测量的准确性程度直接影响导管头端是否能到达上腔静脉。我们发现,个体的左右胸锁关节间距与一侧胸锁关节至同侧第2肋间、第3肋间间距几乎相等,进而设计了“一字形”外测量法(一字法) ,应用于PICC术,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  肿瘤病人45例,男2 6例,女19例,年龄2 1岁~78岁。PICC术15例为置管组,3 0例为志愿组。2 方法  两组均采用一字法与传统的横L形外测量法(横L法)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