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Orem自护理论在骨科手术切口感染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0年1月-2012年10月收治的骨科手术老年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采用Orem自护理论的3个护理体系帮助患者逐渐实现自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率和护理满意度。所得数据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患者满意度比较采用t检验,切口感染发生率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对照组患者满意度评分为(84.23±177;5.52)分,观察组为(97.98±177;6.0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980,P<0.05)。对照组有3例发生切口感染,观察组无一例发生切口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412,P<0.05)。结论 Orem自护理论在骨科手术切口感染护理中的应用能够帮助患者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应用于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10月诊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6.0%,对照组8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12.0±5.0)分,对照组(18.5±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4,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4,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期间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分层级责任制护理在普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普外科实施医护一体化分层级责任制护理,选取实施前后各9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满意度。结果实施医护一体化分层级责任制护理后基础护理质量从(90.82±2.61)分提高至(95.24±2.0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5.532,P<0.01);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26%,低于对照组的9.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38,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0.35±2.32)d,短于对照组的(12.82±2.1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06,P<0.01);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7.83%,高于对照组的90.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38,P<0.05)。结论普外科实施医护一体化分层级责任制护理模式,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妇科宫腔镜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将400例妇科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02例患者,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对照组:198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并发症、住院时间、VAS评分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术后1、3、5、7 d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9.8897,P=0.0000)。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对宫腔镜手术患者采取早期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节约治疗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行腰椎髂骨固定螺钉治疗的腰椎骨折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行腰椎髂骨固定螺钉治疗的腰椎骨折患者15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8例。对照组患者术后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愈合时间为(14.1±2.3)周,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6.2±2.0)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85,P<0.05);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关节功能(Neer)评分分别为(52.9±3.5),(85.4±3.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2±3.9),(81.5±2.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247,8.101;P<0.05);观察组患者总治疗有效率为8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57,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为1.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43,P<0.05)。结论对行腰椎髂骨固定螺钉治疗的腰椎骨折患者实施术后综合护理,可以改善手术疗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探讨优化护理在泌尿外科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泌尿外科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常规护理+优化护理的方法。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焦虑程度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满意度为70.0%,明显高于对照组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手术持续时间(57.3±2.9)min、术中出血量(23±0.6)ml、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7%、住院时间(6.6±0.8)d,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优化护理利于泌尿外科手术患者预后,改善心理焦虑问题,能够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优化护理在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围术期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围术期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有效的优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置管引流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对照组为4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1,P<0.05);观察组置管引流时间(20.37±4.49)h,导尿管留置时间(3.67±3.07)h,术后住院时间(4.57±2.56)d,均低于对照组的(34.08±5.68)h,(25.89±2.64)h,(7.77±3.8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1.96,34.71,4.35;P<0.05)。结论对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术期给予综合有效的优化护理措施,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及早日康复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脑肿瘤术后患者并发症风险因素与护理对策。方法选取的144例术后脑肿瘤患者,并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常规护理+针对性护理。并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27.78% VS 8.33%),(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97.23% VS 76.39%),( P<0.05)。结论只有对脑肿瘤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深入分析,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才可以促使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有效降低,并提高其护理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9月我院行骨科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将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临床骨科疾病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疾病认知度为94.0%,康复训练掌握度为96.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观察组患者骨科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0%,对照组为36.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不良情绪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在出院时进行临床护理满意度调查中的临床护理总满意度为9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作为一种全新的护理模式,不仅能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使患者获取最佳的护理,同时还有效地提升了护患之间的沟通效果,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及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妊娠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剖宫产围手术期舒适护理,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将82例妊娠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观察组进行舒适护理,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住院天数、焦虑程度、产妇满意度。结果舒适护理组患者住院天数为(10±3.2)d,少于常规护理组(14±2.7)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625,P<0.05)。两组患者焦虑评分均随术后时间延长呈降低趋势,舒适护理组在各时间点焦虑程度均低于常规护理组(t值分别为18.265,25.365,34.589,12.365,9.654,21.412;P<0.05)。舒适护理组产妇心理、生理、护理满意度得分分别为(87±4.5),(93±4.6),(96±5.6)分,均高于常规护理组(80±2.4),(88±3.6),(91±4.6)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8.956,12.548,15.156;P<0.05),两组患者对环境及设备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合并心衰患者行舒适护理,可提高围手术期护理效果及产妇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切治疗乳腺良性肿块及护理配合对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乳腺良性肿块患者10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4例,分别采用全面护理和常规护理进行配合。比较两组术后各项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手术旋切次数、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手术时间分别为(8.18±0.73)次,(24.21±3.03) ml,(5.29±1.04)d,(23.68±1.64) min,均优于对照组的(11.73±1.21)次,(50.11±5.47) ml,(8.26±1.57)d,(45.52±2.17)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4.835,5.126,5.026,4.517;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分别为5.56%,98.15%,均优于对照组的18.52%,74.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5.006,5.308;P<0.05)。结论通过全面护理配合可显著提高麦默通乳腺旋切系统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疗效,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局部持续冷敷护理应用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共100例,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术后护理基础上增加局部持续冷敷护理,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局部肿胀情况以及出血情况等。结果术后48 h对照组患者的平均疼痛评分为(7.1±2.6)分,观察组为(4.7±1.3)分;对照组平均肿胀评分为(2.2±0.6)分,观察组为(1.1±0.4)分;对照组出血量为(608.7±49.8)ml,观察组出血量(431.6±24.1) ml;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分别为6.784,3.862,64.852;P <0.05)。术后观察组中1例行关节腔穿刺,抽出积液8 ml,对照组中7例行关节腔穿刺,抽出积液平均(13.7±1.9)ml。对照组平均满意度为(98.7±0.4)%,观察组平均满意度为(99.6±0.2)%,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76,P<0.05)。结论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给予持续冰敷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所受痛苦,减轻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设计适用于颈椎前路手术的临床护理路径,评价临床护理路径在颈椎前路手术中应用效果.方法 2010年4月-2013年3月156例拟行颈椎前路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8例),观察组按照自制的临床护理路径观察表进行手术护理,对照组按照常规处理,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等指标的改变.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144.67 ±70.64) ml、手术时间(111.67±53.46) min均少于对照组(189.33 ±74.60)ml,(260.01±72.11) 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5.931,-2.862;P <0.05);观察组出现声嘶2例(2.56%)、呛咳14例(17.95%)、咽部疼痛10例(12.82%),均明显少于对照组(14.10%,41.03%,35.9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6.797,9.989,11.272;P <0.05);观察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服务工作的满意度平均得分(4.59±0.9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3.06±1.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50,P<0.05).结论 按照自制的颈椎前路手术临床护理路径表对颈椎前路手术患者进行手术配合可减少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对全喉切除术患者实施手术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选取实施全喉切除术患者6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术前访视、术中配合的护理方法;干预组实施手术临床护理路径,即术前访视路径、手术日支持路径及术后回访路径为一体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模式。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比较两组患者焦虑状况,比较两组手术开始时间、术中出血量、麻醉复苏时间、麻醉复苏期并发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者手术前1d、麻醉前SAS评分分别为(46.37±4.78)分和(49.85±5.60)分,均低于对照组(50.75±5.82)分和(53.96±6.9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3.371,2.669;P〈0.01);术中出血量[(299.63±46.71)Hd比(340.65±59.68)ml]、麻醉复苏时间[(26.10±5.08)min比(34.50±6.75)min]、住院时间[(15.02±2.74)d比(19.76±3.62)d]和患者满意度[(4.53±0.46)分比(3.07±0.55)分]等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3.138,3.021,6.055,11.800;P〈0.01)。结论全喉切除术患者实施手术临床护理路径,能有效缓解患者的术前焦虑,使手术开始时间提前,麻醉复苏时间缩短,减少术中出血和麻醉复苏期并发症,提高围手术期治疗效果,使患者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并分析其实践价值。方法选择50例患者进行护理风险管理,并与50例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的患者进行比较,比较两组手术穿刺、放射曝光、总手术时间,总结发生护理风险事件的例数,并通过医院绩效考核分数和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分数评价护理风险管理的有效性。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管道脱落、穿刺点出血和术中躁动患者分别为1,1,1例,少于对照组的7,9,11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4.891,7.111,9.470;P<0.05);观察组手术穿刺时间为(1.0±0.3)min,放射曝光时间为(45.6±3.4)min,总手术时间为(55.9±6.3)min,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的(3.6±0.7),(87.3±8.5),(108.6±15.6)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8.633,25.621,55.718;P<0.01);观察组医院绩效考核分数为(93.8±5.4)分,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分数为(95.8±1.8)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5±6.9),(81.6±6.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8.624,18.981;P<0.01)。结论通过加强护理风险管理,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缩短手术时间,提高医院对科室绩效考核分数,是一种有效规避介入手术潜在性伤害及提高医疗满意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临床健康教育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腹腔镜子宫全切术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子宫肌瘤患者腹腔镜子宫全切术围术期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观察组采用临床健康教育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进行传统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平均住院日。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度为95.0%,满意度为97.5%,均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5%,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8.46,72.97,7.35;P<0.01)。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4.56±1.48) d,对照组为(6.91±1.33)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2,P<0.05)。结论健康教育路径应用于医院子宫肌瘤患者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围术期患者护理,可缩短住院天数,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方法选择实施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的8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护理干预),每组各40例,对两组术后并发症、术后膀胱冲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7.5%,低于对照组的40.0%,术后膀胱冲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2.5±0.5),(3.5±0.5),(5.0±1.0)d,均低于对照组的(3.5±1.0),(4.5±1.0),(7.0±2.0)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t分别为4.94,2.19,2.26,2.39;P<0.05)。结论前列腺电切术围术期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治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在骨科老年患者术后精神障碍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将择期手术的60例骨科老年患者按前后时间段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骨科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针对精神障碍的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7 d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抑郁、焦虑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7 d患者 SDS、SAS评分较干预前及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抑郁、焦虑发生率分别为10.00%(3/30)与16.67%(5/3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00%(9/30)与40.00%(12/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科老年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对预防和减少术后抑郁、焦虑的发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护理路径表在尿毒症患者腹膜透析( PD)置管术后自我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PD置管患者140例按照置管顺序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7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置管术后常规护理结合PD护士7 d培训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责任护士与PD护士实施全程护理路径表的方法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1个月腹膜炎发生率及患者健康教育知晓度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3.53±2.52)d,住院费用为(1.83±0.49)万元,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97±3.99)d,(2.367±0.51)万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630,4.579;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得分为(97.44±1.31)分,健康教育合格率为91.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96.19±1.71)分及7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χ2值分别为-3.654,5.016;P<0.05)。结论采用PD置管术全程护理路径表对尿毒症患者进行护理管理可明显减少患者住院费用及术后1个月的腹膜炎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及健康教育合格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