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习护生针刺伤后处理情况及防护知识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护生实习期间发生针刺伤后处理情况及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并探讨相应的防护对策。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106名完成10个月临床实习的护生进行调查。结果77.88%的护生发生过针刺伤;针刺伤后93.83%的护生不知道标准处理方法;不知道标准预防的护生占83.65%。结论实习护生自我防护知识缺乏,防护意识淡薄,针刺伤后处理不正确,应该引起卫生行政管理机构、护理教育部门、实习医院护理管理者和带教老师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实习护生针刺伤及防护行为的现状。方法选取431名实习护生作为调查对象,调查护生实习10个月内发生针刺伤的情况以及防护知识及防护行为。结果 76.10%的实习护生发生过针刺伤,只有77.03%的实习护生在实习医院接受过职业防护教育,发生针刺伤的实习护生对针刺伤相关职业防护知识和防护行为及依从性得分低于未发生针刺伤的实习护生(P0.01或P0.05)。结论实习护生针刺伤发生率高,对针刺伤防护知识缺乏,防护行为不规范,临床需要加强防护知识的培训,改善职业防护行为。  相似文献   

3.
实习护生针刺伤发生情况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某校2002级实习护生实习期间针刺伤及发生情况,为制定实习护生职业防护培训计划提供依据。方法:对2002级184名实习护生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实习护生中82.6%曾被针刺伤,发生两次以上的占64.5%,共受伤324人次,被污染针头刺伤的占71.0%,被安瓿割伤的占65.8%;发生针刺伤后正确处理者占5.3%;认为针刺伤可感染HIV、HBV、HCV者占6.5%;防护知识来源于临床带教老师的占72.2%;接触患者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时不戴手套的占44.5%,49.5%未接种乙肝疫苗。结论:实习护生针刺伤发生率高,防护意识淡薄,应对护生加强职业防护知识培训。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实习护生发生针刺伤的原因,提出干预对策。方法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155名实习护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88人次发生针刺伤,针刺伤后能正确处理伤口占34.09%。实习护生发生针刺伤与防护意识薄弱、护理操作不熟练等有关。结论护生实习期间可因多种因素发生针剌伤,学校及医院应对实习护生加强职业安全防护教育,重视技能培训。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 了解护生在临床实习期间的针刺伤发生率,刺伤原因、环节,自我防护意识,处理程序知晓情况等,以引导护生采取正确有效的防护措施,保证护生身心健康。 方法 采取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1~2012年在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实习的120名护生针刺伤的发生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实习护生针刺伤的发生率为76.7%,其中87.6%为污染针头。64%的针刺伤发生在回套针帽和整理用物时,其中只有6.7%的护生向预防保健科报告。结论 实习护生针刺伤发生率高,实习护生防护知识欠缺、防护意识薄弱,应加强职业防护知识教育,通过必要的正性强化方法,养成安全操作的职业行为。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在毕业实习期间发生针刺伤的情况,探讨容易发生针刺伤的受伤环节.方法对432名毕业于26所护理学校的2001届护理毕业生进行了回顾性问卷调查.结果在毕业实习期间,432名实习护生在10个月实习期间发生针头刺伤总计967次;在回套针头帽这一环节发生针刺伤的情况最多,占27.9%.结论不正确的操作习惯是针刺伤发生的主要原因;绝大多数学生上岗前未接受过系统的有关针刺伤的防护教育及培训.  相似文献   

7.
护生实习及预防针刺伤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预防针刺伤的对策。针刺伤是医护人员最常见的一种职业性伤害,多种经血液传播的疾病经此途径传播。由于实习护生操作技能不熟练,缺乏临床经验及相关专业知识,可能发生针刺伤的机会更多。方法 对189名实习护生在实习期间发生针刺伤的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生针刺伤67人次,发生率为35.4%。结论:护生实习前做一些防护及岗前职业安全教育,增强防护意识,加强安全操作技能训练,规范操作行为可降低针刺伤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为观察评价“防范针刺伤操作行为规范视频”在护生岗前培训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便利抽取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度实习护生100名为研究对象,采取抽签法确定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名。对照组按医院常规进行岗前理论知识培训,实验组除按常规岗前理论知识培训外增加防范针刺伤操作行为规范视频演示与训练。两组护生培训后均接受自制“护生防范针刺伤知识问卷”调查(问卷共16个项目按Likert5级评分法计分),比较两组护生对防范针刺伤知识的掌握度及实习期间针刺伤的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对防范针刺伤理论知识、操作行为知识掌握较好的护生占比(问卷各项得分≥4分)多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生实习期间针刺伤发生率2.0%也低于对照组的18.0%(P<0.05)。结论 防范针刺伤操作行为规范视频在护生岗前培训中应用,能有效提高护生对针刺伤防范知识和操作行为规范的掌握,降低针刺伤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 了解护生实习期间发生针刺伤后伤口处理情况,为制订针刺伤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完成10个月实习的140名护生进行实习期针刺伤后伤口处理情况调查。结果 85.71% 护生发生针刺伤,针刺伤后61.66%护生未经消毒处理,36.67%护生经消毒处理(其中行规范消毒处理者仅占5.00%);针刺伤后续处理中,53.34%护生未行后续处理,仅0.83%护生进行血液检测。结论 护生自我防护意识淡薄,针刺伤后伤口处理不规范,须增强职业防护教育和管理,以减少锐器伤发生率。关键词:学生,护理; 针刺伤; 自我保护; 数据收集中图分类号:R47;G46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52(2007)01-0051-02  相似文献   

10.
实习护生发生针刺伤的相关因素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了解护生实习期间针刺伤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以采取针对性防护措施。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94名在三级医院实习的护生进行调查。结果294名实习护生中,发生针刺伤者占86.7%,共发生1299例次,平均4.4例次/名;发生针刺伤的地点以外科、内科为主,分别占39.6%和29.4%;针刺伤主要发生在针头回收毁形环节,占37.8%;受伤后没有报告者占72.2%;采取预防血源性疾病措施的比例低,仅占3.5%;32.3%的护生接受过学校或医院的安全注射教育;防护知识的答对率为50.6%。结论不同科室、环节、防护知识以及防护教育是影响实习护生发生针刺伤的相关因素,护士学校及实习医院应建立完善的伤前防护系统和伤后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11.
毕业实习护生针头刺伤的受伤环节探讨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目的 了解实习护生在毕业实习期间发生针刺伤的情况,探讨容易发生针刺伤的受伤环节。方法 时432名毕业于26所护理学校的2001届护理毕业生进行了回顾性问卷调查。结果 在毕业实习期间,432名实习护生在10个月实习期间发生针头刺伤总计967次;在回套针头帽这一环节发生针刺伤的情况最多,占27.9%。结论 不正确的操作习惯是针刺伤发生的主要原因;绝大多数学生上岗前未接受过系统的有关针刺伤的防护教育及培训。  相似文献   

12.
护生实习前职业防护知识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了解护生实习前对职业防护知识的了解情况。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270名护生实习前职业防护知识进行调查,每人独立完成调查问卷。结果85.6%的护生在学校学习过职业防护知识,95.9%的护生实习前注射过乙肝疫苗,85.8%的护生表示为患者抽血、注射时关注患者是否患有血源性传播疾病;对针刺伤、抗肿瘤药物、艾滋病防护知识了解的愿望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0);对三者的学习兴趣程度差异无显著意义(P=0.103)。结论护生实习前职业防护培训的深度和广度仍需要加强。  相似文献   

13.
我校实习护生职业损伤情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了解2002级护生实习期间职业损伤情况,对护生的职业防护培训制定相应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2级184名实习护生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82.6%实习护生发生锐器伤,发生两次以上者占53.3%,共受伤324例次,被污染针头刺伤者占58.7%,安瓿割伤者占30.9%;发生锐器伤后正确处理者占5.3%;认为锐器伤可感染HIVHBV、HCV者占6.5%;防护知识来源于临床带教老师者占63.6%;接触患者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时不戴手套者占44.6%;未接种乙型肝炎疫苗者占49.5%。结论实习护生锐器伤发生率高,防护意识淡薄,护理教师应加强护生临床实习前职业防护知识培训。  相似文献   

14.
王秀菊  刘娜  唐翠卿 《家庭护士》2009,7(14):1303-1304
[目的]调查实习护生针刺伤发生率及引起针刺伤的主要原因,以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 对2007年6月-2008年7月在我院完成毕业实习的166名护生做问卷调查,收集并分析问卷.[结果]被调查护生中132名护生发生过针刺伤,占79.52%;拔下和回套针帽为发生针刺伤的主要原因,占43.55%.[结论]护生初到病房实习,环境生疏、工作压力大、操作技术不熟练、经验不足、缺乏相应的职业防护知识是发生针刺伤的主要原因.加强护生岗前及临床的防护教育,严格规范护理操作是减少针刺伤的有效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5.
护生职业防护现状调查   总被引:75,自引:11,他引:75  
王红红 《护理研究》2002,16(6):331-333
为了解实习护士职业防护现状,采用问卷对215名实习护士进行经血液传播疾病的知识、职业防护行为及医疗锐器刺伤发生率的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有关经血液传播疾病的知识、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手套使用情况、污染针头的处理、洗手技术、医疗锐器刺伤及其处理。结果:护生对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危害有一定的认识,但防护措施不力,有48.8%的护生在临床实习时未接种乙肝疫苗,在做可能接触血液、体液的操作时戴手套的频率低。护生在操作中被针刺伤率达72.6%,与针刺意外相关的操作有将针头套回针帽、处置用过的针头、注射及冲洗针头时。提示,为避免护生职业感染的危险,对她们进入临床实习前进行经血液传播疾病的职业防护培训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护生防范针刺伤操作行为规范视频创建与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便利抽取我院2017年度实习护生100名为研究对象,采取抽签法确定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医院岗前理论知识培训,观察组采用传统的医院岗前理论知识培训和护生防范针刺伤操作行为规范视频演示培训,2组护生培训后均接受自制“护生防范针刺伤知识问卷调查表”调查,比较2组护生对防范针刺伤知识的掌握及实习期间针刺伤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护生对防范针刺伤知识的掌握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生实习期间针刺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生防范针刺伤操作行为规范视频创建与临床应用,有效提高护生对防范针刺伤知识的掌握,操作行为规范,降低针刺伤发生率,保障职业健康,值得医院与学校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实习护生护理操作中发生针刺伤情况的调查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段慧  吕卫华 《天津护理》2004,12(6):341-342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在临床护理操作中发生针刺伤的发生率,刺伤原因及针刺伤后的处理方法;探讨防护措施施.方法:对实习的47名护生,8个月实习期间发生针刺伤的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发生针刺伤37人,发生率为78.7%,其中28人被污染针头刺伤占75.6%.发生针刺伤不同环节的刺伤率分别是穿刺前占29.4%,穿刺中占7.3%,穿刺后占63.2%.结论:实习护生防护意识淡漠,技术操作欠规范,针刺伤发生率高.因此,加强岗前职业安全教育、增强防护意识、强化规范操作行为,降低针刺伤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吴莉刘义兰  阮满真 《护理研究》2007,21(10):2718-2719
加强实习护生职业防护意识培养和技能培训,是降低护士职业伤害、预防感染、保障护士身心健康的有效措施。由于实习护生操作不熟练,缺乏实践经验及自我防护意识,针刺伤发生率较高。据报道,实习期间护生针刺伤的发生率高达93.3%,因此,我院在实习护生进入临床前,集中进行强化训练。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实习护生针刺伤调查分析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544名实习护生针刺伤的发生情况,探讨有效的预防措施,为实习护生的职业防护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新疆3所卫护校544名护生实习6个月发生针刺伤的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52.76%实习护生在实习过程中发生了针刺伤,发生2次以上的占34.45%。其中64.81%发生于白班,78.05%在发生针刺伤时未戴手套。42.16%发生针刺伤后向护士长汇报。结论:实习护生针刺伤发生率高,防护意识淡薄。应增强防护意识。加强安全操作技能的培训。  相似文献   

20.
实习护生职业危害与防护知识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职业危害与职业防护知识现状,分析护生职业危害发生的原因.[方法]自行设计实习期间护生职业危害与防护知识调查表,对138名实习护生在实习结束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习期阃皮肤损伤发生率高达94.9%;而护生掌握职业防护知识的总体情况不理想,知道"标准预防"的护生只占17.4%;发生职业危害及发生职业危害后未正确处理的护生,其职业防护知识掌握程度明显欠缺(P<0.05);护生职业防护知识来源于学校教育者只占31.2%.[结论]实习护生发生职业危害较严重,防护知识极度匮乏,护理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缺陷.学校应加强护生职业危害与防护知识教育,防止或减少职业危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