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探讨支持性心理治疗对老年抑郁症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门诊老年抑郁症患者10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例,两组均采用抗抑郁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指导,干预组接受支持性心理治疗,治疗时间为8周。治疗前后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健康评定量表(SF-36)评定两组疗效及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结果干预8周后,干预组患者HAMD总分为(5.3±2.2)分,对照组为(8.2±2.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243,P<0.01)。干预组治愈率为54.9%,对照组为3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484,P<0.05)。治疗8周后,干预组SF-36量表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其中干预组患者躯体疼痛得分为(13.7±3.3)分,总体健康得分为(8.5±1.2)分,社会功能得分为(8.6±3.3)分,精神健康得分为(5.6±2.0)分,对照组分别为(6.3±2.4),(4.3±0.9),(3.7±1.0),(3.3±0.8)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2.6035,19.4704,9.7711,7.3578;P<0.05)。结论支持性心理治疗有利于提高老年抑郁患者的疗效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影响喉癌术后患者负性情绪的相关因素,采用临床心理方法进行干预并评价其效果。方法将128例喉癌患者按入院日期单双号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术前心理评估。干预组68例,在术后进行心理社会因素分析,并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60例术后进行常规护理。对喉癌患者手术前后焦虑、抑郁、反社会等负性情绪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手术前两组喉癌患者存在较严重的焦虑、抑郁、恐惧情绪,两组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心理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焦虑、抑郁及恐惧评分分别为(36.89±5.17),(47.49±5.44),(44.38±1.78)分,对照组分别为(49.23±5.87),(56.37±4.87),(66.27±2.51)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8.598,6.876,7.553;P<0.05)。结论对喉癌患者进行围术期心理护理干预,可减轻患者心理压力,有利于疾病的恢复及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Orem自理护理模式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老年脑梗死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Orem自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的认知功能、治疗和行为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结果出院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5.4±3.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7±4.6)分;MOCA评分为(24.6±4.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1.7±4.6)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值分别为5.827,3.684;P<0.01)。观察组治疗及行为依从性平均评分为(16.8±2.4)分,Barthel 指数为(62.4±16.9)分,均高于对照组的(15.6±2.8),(56.3±17.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值分别为2.603,1.988;P<0.05)。结论 Orem自理护理模式不仅能有效改善老年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提高治疗及行为依从性和日常生活能力,而且明显提高出院后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家庭中心式护理对脑瘫患儿家长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脑瘫患儿家长104名,将2011年2-5月抽取的52名脑瘫患儿家长作为干预组,2010年10月-2011年1月抽取的52例脑瘫患儿家长作为对照组。对干预组家庭实施家庭中心式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普通护理模式。干预前后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 WHOQOL-BREF )和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 NSNS)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 WHOQOL-BREF 各领域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干预后,干预组WHOQOL-BREF各领域得分为生理领域(62.64±13.63)分,心理领域(59.46±14.15)分,社会关系领域(63.41±13.40)分,环境领域(48.52±15.20)分,NSNS得分(57.15±6.38)分,均要高于对照组的(54.40±13.22),(47.12±16.16),(53.98±13.52),(42.43±13.35),(51.42±7.9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分别为-3.139,-4.136,-3.792,-2.232,-4.725;P<0.05);干预组自身对照,干预后WHOQOL-BREF各领域得分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分别为-4.213,-4.068,-3.299,-4.160;P<0.05)。结论家庭中心式护理模式可以提高脑瘫患儿住院康复治疗期间患儿家长的生存质量,并提高他们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护士培训模式的转变对提高医院优质护理内涵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名护士分为两组(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护士接受院内常规护理培训模式培训,观察组护士采用转变的护理培训模式进行培训。对两组护士在培训前后从护理工作的模式、服务流程、文书书写以及护士绩效考核等方面对优质护理工作质量的改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护士在对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过程中,主动性显著增强,能主动巡视患者,观察组患者平均满意度为(95.15±5.1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23±5.03)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人员满意度为(3.25±0.55)分,观察组的护理人员满意度上升为(4.01±0.4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培训模式的转变能提高护士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的工作效率及质量,能明显增进医患沟通,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护士的培训中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结肠癌根治术手术患者术中采用充气式保温毯预防术中体温下降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择期行全身麻醉的结肠癌根治术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保温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室温下手术,除手术期间加温静脉用液、血和加温腹腔冲洗液外,没有加用充气式保温毯。保温组患者除手术期间加温静脉用液、血和加温腹腔冲洗液外,加用充气式保温毯,观察两组患者体温、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PT)、部分激活凝血活酶时间( APTT)、纤维蛋白原( FIB)、PLT的变化。结果对照组与保温组,手术开始时体温分别为(36.4±0.3),(36.3±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19,P>0.05),手术结束时对照组体温为(35.5±0.4)℃,明显低于保温组的(36.5±0.3)℃(t =4.984,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6 h PT、APTT分别为(14.1±1.3),(35.6±4.3) s,明显长于术前的(10.5±1.6),(28.1±4.1)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897,6.654;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6 h FIB、PLT分别为(2.7±0.2)g/L,(135.7±31.9)×109/L,显著低于术前的(3.2±0.2)g/L,(213.1±36.1)×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7.574,4.753;P<0.05)。保温组患者术后6 h PT、APTT分别为(10.8±1.2),(29.0±2.8)s,与术前的(10.6±1.4),(28.3±3.7)s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564,0.975;P>0.05),保温组患者术后6 h FIB、PLT分别为(3.2±0.2)g/L,(198.6±36.3)×109/L,与术前的(3.2±0.1) g/L,(211.1±33.2)×109/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879,0.654;P>0.05)。结论结肠癌根治术中使用充气式保温毯可减少围手术期低体温及低体温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系统性护理干预对改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晚期NSCLC化疗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根据医嘱行肿瘤内科患者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的癌因性疲乏护理干预。应用简易疲乏评估表和FACT-L(V3.0)量表分别在干预前、干预15 d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癌因性疲乏和生存质量评估。结果共发放问卷80份,回收有效问卷80份,有效回收率100%。干预前两组患者疲乏程度及生存质量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程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χ2=8.47,P=0.04)。干预组患者生理状况、社会/家庭状况、与医生的关系、情感状况、功能状况、附加的关注情况及量表总分分别为(32.15±6.08),(35.31±5.33),(12.38±2.67),(28.59±4.53),(34.34±5.86),(43.80±7.76),(186.57±32.23)分,分别高于对照组的(25.45±5.42),(28.68±4.16),(9.95±1.49),(21.87±3.95),(26.21±5.01),(36.63±8.24),(148.79±28.2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20,6.20,5.03,7.07,6.67,4.01,5.57;P<0.01)。结论在常规护理方法基础上予以系统性护理干预,可缓解晚期NSCLC化疗患者疲乏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西医护理联合干预对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控制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4月行髋关节置换手术的68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疼痛护理干预,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耳穴联合腕踝针联合干预。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不良反应、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及术后2周髋关节活动度。结果实验组术后各时间段疼痛程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率为11.7%,住院天数为(12.32±3.42)d,住院费用为(38561.46±3247.02)元,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5%,(16.78±4.76)d及(42512.87±3853.23)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452,3.227;P<0.05)。试验组患者满意度为94.3%,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32;P<0.05)。试验组术后2周髋关节主动活动为(97.86±6.56)°,被动活动功能为(113.76±7.7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90.14±6.23),(101.31±7.1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227,-3.216;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护理联合干预能有效缓解髋关节置换患者的术后疼痛,有利于关节功能康复,从而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对心电事件监护能力的掌握情况,发现薄弱环节,为提高临床护士心电监护能力培训提供依据。方法对10家医院479名ICU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ICU护士对心电事件判断能力的评分从高到低依次为常见心律失常(4.01±0.76)分,假报警(3.87±0.67)分,恶性心血管事件(3.65±0.8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7.881,P<0.05)。其中,以判断偶发室性期前收缩能力最强,为(4.23±0.81)分,判断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的能力最差,为(3.24±0.98)分。结论应着重加强ICU护士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责任护士能级量化考核法对护士绩效的影响。方法运用责任护士能级量化考核法,将责任护士分成四个护理能级。按护理能级不同,责任护士承担相应的临床护理工作,并将护士能级与护士绩效工资分配挂钩,评价实施责任护士能级量化考核前后患者满意度、护理服务质量及护士自身素质水平。结果实施责任护士能级量化考核后,出院患者满意度得分由实施前(96.56±2.72)分提高到(99.06±1.72)分,护理综合质量总分由(91.56±1.92)分提高到(95.56±1.90)分,护士理论考试成绩由实施前(81.56±1.62)分提高到(88.56±1.72)分,护理操作考试成绩由实施前的(79.56±1.82)分提高到(84.56±1.93)分,护理科研论文发表数量由实施前7篇提高到23篇,护理不良事件上报例数由实施前的11例减少到3例,实施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χ2值分别为7.624,4.680,7.740,8.610,4.320,4.116;P<0.05)。结论在护理管理中实行责任护士能级量化考核法,能提高护士工作绩效和自身素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具有客观有效,操作方便的特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追踪检查法在护理质量管理评价中的应用效果,为制定护理质量整体评估标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传统的质控方法结构式评价模式(对照组)和引进的追踪检查法(观察组),分时间段对医院护理质量进行评价,评估两组各月份护理质量综合分和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应用追踪检查法评价的观察组护理质量综合得分在2012年7-12月分别为(92.5±177;0.7),(93.5±177;0.6),(94.0±177;0.4),(92.5±177;0.6),(93.5±177;0.5),(92.0±177;0.3)分,明显高于应用传统质控方法评价的对照组2011年7-12月的(89.0±177;0.6),(90.0±177;0.6),(91.0±177;0.6),(89.0±177;0.9),(90.5±177;0.8),(88.5±177;0.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570,2.862,2.842,2.670,3.014,2.942;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调查满意238例、基本满意16例、不满意10例,对照组分别为225,15,2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2.5431,P<0.05)。结论追踪检查法用于护理质量管理评价,可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急诊预检分诊现状及采用持续质量改进( CQI )后对分诊准确率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6月我院急诊科未实施CQI前的预检分诊漏诊、误诊及准确率状况,并与2013年1~6月实施CQI后的状况进行比较,评价持续质量改进的实施效果。结果2013实施CQI后,急诊预检分诊率(100%)、准确率(95%)、分诊过程质量考核评分(92.37±3.65)均显著高于2012年未实施CQI前( P<0.05);急诊预检分诊误诊率(2%)、漏诊率(7%)、护理纠纷率(1%)、预检分诊平均时间(35.27±6.31) s明显低于2012年( 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能显著提高急诊预检分诊准确率,提升分诊工作效率,降低误诊、漏诊率,保障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胸部物理治疗联合改良式体位引流方法,应用于食管癌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10月在某院心胸外科行开胸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60例,按时间顺序抽取30例手术患者设为观察组,30例手术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术后在湿化痰液的基础上行常规胸部物理治疗:翻身、叩背、指导深呼吸和正确咳嗽。观察组在湿化痰液、常规胸部物理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改良式体位引流,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胸腔引流管拔除的时间、离床活动的时间、术后肺炎、肺不张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胸腔引流管拔除时间、离床活动的时间分别为(2.433±1.063),(1.950±1.044)d,分别短于对照组的(3.066±1.112),(2.666±1.10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263,3.006;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肺不张发生率为3.3%(1/30),低于对照组的16.7%(5/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3,P<0.05);肺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8,P>0.05)。结论胸部物理治疗联合改良式体位引流能有效地预防术后肺不张,有利于胸腔引流及肺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干预在携T管出院患者中实施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入选条件的病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研究组在出院后给予延续护理干预;对照组出院后予以随机电话随访。以胃肠生存质量问卷表( GIQLI)、焦虑自评量表( SAS)、T管护理知识调查问卷、满意度调查表的评定为主要指标,分别在出院前3d、来院拔管时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研究组GIQLI得分为(123.5±177;10.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3.6±177;1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0,P<0.01)。干预后研究组SAS得分为(48.21±177;3.45)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0.26±177;4.7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7.68,P<0.01)。干预后研究组 T 管护理知识问卷调查得分为(17.5±177;2.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2.5±177;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7,P<0.01)。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护理满意度和出院护理满意度评分分别为(89.50±177;8.55),(90.14±177;7.20)分,分别高于对照组的(82.43±177;7.15),(73.49±177;6.95)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63,10.25;P<0.01)。结论延续护理可以保证患者出院后的生命安全,缓解其焦虑情绪,提高出院后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对构建和谐护患关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体检肿瘤指标阳性老年人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原有的工作模式下体检首次发现肿瘤指标阳性的78例老年患者的复诊率、健康教育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作为常规组。另78例首次发现肿瘤指标阳性的老年患者作为干预组实施延续护理模式,即:由团队确立复查方案,面对面或电话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帮助患者预约检查时间并收集结果,及时反馈给主管医师,3个月后对入组患者进行评价。结果干预组的复诊率为91.03%(71/78),明显高于常规组的62.82%(49/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478,P<0.01);干预组健康教育后知识水平得分(14.82±2.88)分,明显高于健康教育前的(6.76±0.7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8.104,P<0.01);干预组实施延续护理后护理满意度得分为(34.10±1.19)分,明显高于实施前的(29.76±1.6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1,P<0.01)。影响复诊依从性的因素是行动不便、健康教育以及患者对有创检查的抵触。92.3%(72/78)的患者认为护士有必要提供复查方面的健康教育服务,96.2%(75/78)的患者认为护士有必要提供复查的预约服务。结论抓住切入点对体检发现肿瘤指标阳性老年人实施延续护理,可满足患者的需求,提高患者的相关知识水平、满意度和复诊依从性,把体检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目的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