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儿童乳牙龋病相关因素调查及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的龋病的发病情况,便于护理干预及预防保健。方法对本院辖区3所幼儿园340名儿童的龋病发病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儿童患龋率随年龄的增长逐年上升。两组是否坚持早晚刷牙患龋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是否采用正确方法刷牙患龋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有无夜间进食甜食生活习惯的患龋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夜间进食甜食的生活习惯与儿童乳牙患龋率的关系非常密切。预防乳牙龋齿必须采用有效的刷牙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幼儿园2~6岁儿童乳牙龋病情况,为今后的儿童防龋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北京市东城区5所幼儿园中,共1 512例在园儿童进行龋齿检查,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和统计学分析。结果北京市东城区2~6岁儿童乳牙患龋率为35.12%,龋均3.3颗。性别与儿童乳牙龋齿发生率无相关关系(P>0.05);年龄、刷牙次数、吃甜食习惯和看护人与儿童乳牙龋齿发生率有相关关系(P<0.05)。结论按时刷牙、少吃甜食是预防龋齿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学龄前儿童龋齿的发病原因进行分析,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降低儿童龋齿的发生率。方法选取珠海市香洲区梅华街道辖区7所幼儿园于2014年4月~2018年4月在本院体检的6512名3~6岁儿童体检资料为分析对象,对患龋齿的儿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学龄前儿童龋齿的危险因素。结果调查的6512名儿童中,患龋齿的儿童有2056人,龋患率为31. 5%。不常进食甜食的儿童龋患率显著低于经常进食甜食的儿童(P 0. 05),进食后漱口的儿童龋患率显著低于进食后不漱口的儿童(P 0. 05),睡前刷牙的儿童龋患率显著低于睡前不刷牙的儿童(P 0. 05)。结论儿童龋齿的危险因素主要是经常进食甜食、进食后不漱口、睡前不刷牙。因此,应关注儿童的饮食习惯、生活习惯,定期口腔检查,降低儿童龋齿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小学生口腔疾病患病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小学生口腔疾病综合有效干预防治模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深圳市罗湖区小学生1991名进行常规口腔检查,并以广东省口腔健康知识调查问卷进行患病因素的调查。结果调查对象龋患率68.21%,龋齿平均2.86颗从,其中恒牙龋患率为17.43%,龋齿平均0.45颗从;乳牙龋患率51.33%,龋齿平均2.43颗/人。牙结石患病率为10.8%,牙龈炎患病率22.1%。65.00%的小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52.99%小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和饮食习惯。结论深圳市罗湖区小学生口腔疾病患病率高,状况令人担忧。普及口腔健康知识,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采取切实有效的干预措施等是预防小学生口腔疾病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上海市金山区12岁学生恒牙龋病的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10年对金山区27所中学的4 052例12岁学生进行全口恒牙牙冠龋病情况检查,并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人口统计学资料、口腔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等。结果:上海市金山区12岁学生恒牙患龋率、龋均、龋齿充填率分别为30.16%、0.46和43.55%,显著性龋均指数(significantcaries index,SiC)为1.61。女性学生、日刷牙频率小于2次、喜欢吃甜食、睡前吃零食者患龋率较高。结论:上海市金山区12岁学生恒牙龋患呈两级化分布,应进一步完善高危人群的龋病预防保健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东莞市沙田镇虎门港托幼儿童龋齿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16年1~12月抽取本镇区14所幼儿园4~6岁共5511名幼儿进行乳牙龋齿流行病学调查,并应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多因素分析影响本地区儿童龋齿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5511名儿童中共筛查出3162人有龋齿,龋齿率57.38%。经单因素分析显示,儿童年龄、儿童既往龋齿发生情况、家长文化水平、家庭经济水平、每周进食甜食次数、每周进食碳酸饮料次数、开始刷牙年龄、每天刷牙次数、是否用含氟牙膏、家长检查幼儿刷牙频次、家长对牙齿健康知晓率等因素均影响本地区儿童龋齿的发生。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家长文化水平初中或以下、每周进食甜食次数≥3次、每周进食碳酸饮料次数≥3次、开始刷牙年龄≥4岁、每天刷牙次数≤1次是本地区儿童龋齿发生的危险因素,而儿童既往龋齿发生、应用含氟牙膏、家长对牙齿健康知晓率则是儿童龋齿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本地区儿童龋齿发生率较高,应加强家长及幼儿园老师口腔卫生知识宣教,改变儿童不良饮食习惯,以降低本地区儿童龋齿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邯郸市区内1990名7-9岁小学生牙齿疾患及口腔卫生习惯等状况的调查,为小学保健医师开展龋齿防治、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基线资料。 方法:实验于2004~09112随机抽取邯郸市区6所小学的l~3年级健康的学龄儿童l990名,年龄7-9岁,男975名,女l015名。调查包括口腔检查、问卷调查两部分。口腔检查于2004—09/12在一所市级医院口腔科进行,按卫生部龋病全国统一标准,由口腔科医师进行调查。采用自然光结合人工照明,使用平面口镜、双弯牙科探针、镊子等,依象限顺序逐牙视诊和探诊。记录受检者各乳、恒牙位龋、失、补情况,以及其他各牙病情况。问卷调查在各班教室进行,当场发放问卷1990份,当场全部回收。内容包括:①学生来源:城市或乡村。②刷牙习惯:每天刷牙的时间:只在早晨刷牙、只在晚上刷牙、早晨晚上各刷牙一次、不刷牙;刷牙方法是否为竖刷法;是否每3个月换牙刷。③个人卫生习惯:是否经常(2次以上/d)吃零食、是否经常(2次以上/d)喝饮料(包括糖水)、是否经常(2次以上/d)喝白开水。每张问卷不计总分,对每项问题的答案“是”或“否”进行计数资料的统计分析。 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参与问卷调查的l990名学龄儿童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不同年龄组的龋患率与龋均情况:在各年龄组中,龋患率、乳牙龋患率以8岁组最高,分别为86.26%和82.99%,组问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χ^2=27.86~17.91,P〈0.005);恒牙龋患率以9岁组最高(4.52%),组间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χ^2=17.31,P〈0.005)。②性别与龋患率及龋均的关系:龋患率在性别间无显著性差异(χ^2=1.39,P〉0.1)。③患齿病种及构成比情况:受检者所患牙病中,除龋齿外,以牙颌畸形(构成比39.3%)、牙髓炎(构成比19.65%)检出率高。④龋齿率及填充率与学生来源的关系:城市与乡村比较,龋患率、龋齿填充率均明显增高(χ^2=127.08,54.94,P〈0.005)。⑤刷牙习惯与学生来源的关系:早晨晚上刷牙率、正确的刷牙方法一竖刷法的采用率城乡之间也有显著性差异(χ^2=5.7,P〈0.025;χ^2=117.38,P〈0.005),以城市学生较高。早晨或晚上刷牙率、不刷牙率、3个月换牙刷率等指标城乡之间基本相近(χ^2分别为3.49,0.52,1.06,0.15,P均〉0.05)。⑥生活习惯与龋齿的关系:经统计分析,经常喝饮料、经常喝白开水、经常吃零食这三项指标在是否患有龋齿上差异显著(χ^2=-77.36,77.21,50.99,P均〈0.005)。 结论:调查发现,邯郸市7-9岁小学生总龋患率80.05%,龋均2.66颗,龋患率高低与性别无明显关系,龋齿、牙颌畸形、牙髓炎的检出率高于其他牙病,龋患率因学生来源、刷牙习惯及个人卫生习惯等不同而有差异。  相似文献   

8.
日照市东港区中小学生龋齿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掌握东港区中小学生龋齿状况,探讨预防和治疗中小学生龋齿的有效措施。方法:采用整群抽样调查。结果:中小学生乳牙总患龋率为25.77%,恒牙总忠龋率为9.95%。恒牙龋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P〈0.005)。结论:应进一步采取龋齿综合防治策略,特别是加强对小学生的口腔卫生指导,积极预防和早期治疗小学生的口腔疾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声波牙刷刷牙不同时间儿童牙菌斑控制的效果,为临床口腔卫生指导及儿童牙病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年龄4~5岁的儿童32例,在刷牙前进行菌斑染色,采用声波牙刷刷牙0.5、1.0、2.0及3.0min,分别记录菌斑牙面数及菌斑指数,计算菌斑百分率。结果应用声波牙刷刷牙2.0min,菌斑百分率(14.81%)可达基本控制范围内。刷牙0.5、1.0及2.0min时菌斑百分率及菌斑指数与刷牙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91.84~730.80,F=76.692,P〈0.05);刷牙3.0min与刷牙2.0min相比,菌斑百分率及菌斑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声波牙刷对儿童牙菌斑控制有良效;建议儿童在专业口腔卫生指导下用声波牙刷刷牙每次2.0min。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内蒙古锡林浩特市两所中学蒙汉两族12岁年龄组人群恒牙龋病情况,为本市口腔卫生保健提供相关信息。【方法】按照《第3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内蒙古锡林浩特市蒙古族中学12岁年龄组1243人,进行口腔健康状况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蒙族12岁年龄组人群恒牙患龋率37.69%显著低于汉族54.81%(P〈0.05),蒙族恒牙龋均0.88显著低于汉族1.32(P〈0.05);不同性别蒙汉两族12岁年龄组患龋率存在差异(P〈0.05),女生龋均显著高于男生(P〈0.05);当地12岁年龄组患龋率、龋均高于全国水平。【结论】加强口腔健康教育,增强口腔健康知识,饮食习惯对口腔龋齿的发病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1.
平度市农村地区成年人口腔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平度农村地区40岁以上人群口腔健康状况。方法采取分层、系统抽样的方法选取调查对象,按男女性别和年龄分组(每5岁为1组),进行问卷调查和口腔检查,包括刷牙习惯、牙列状况、修复状况以及缺失原因,分析不同性别和年龄段的刷牙习惯、龋失补均数(DMFT)和牙齿缺失原因。结果共调查772例,DMFT随年龄递增,40-45岁组最少(5.46±3.95),65岁以上组最多(18.59±10.07),40-45、46-50和65以上年龄组男女性别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12-3.66,P〈0.05)。各年龄组缺失牙占DMFT的大部分(62.5%-94.7%)。龋损占牙齿缺失原因的53.0%以上。在65岁以下各年龄段人群中,每天刷牙1次的人数占41.1%-53.7%,而65岁以上的老年人几乎不刷牙者占46.2%。结论平度市农村地区成年人DMFT较高,缺牙因素主要为龋损,口腔卫生习惯有待改善。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血友病患者口腔健康状况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2011年2月—2012年9月,对179例血友病患者进行口腔保健知识及行为的问卷调查,并由牙周病专业医生对患者进行口腔检查,包括菌斑指数、牙石指数、出血指数及龋失补指数等口腔健康状况指标。采用多因素分析建回归模型的方法,分析血友病患者口腔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结果口腔保健行为问卷得分及牙石指数与菌斑指数显著相关(P0.05);患者的年龄、龋失补指数、自发牙龈出血、出血指数和菌斑指数与牙石指数显著相关(P0.05);年龄、凝血因子含量、菌斑指数、龋失补指数和牙石指数与出血指数显著相关(P0.05);日常吃软物出血、牙石指数、医保分类与龋失补指数显著相关(P0.05)。结论口腔保健行为是血友病患者口腔健康程度的重要影响因素,菌斑的发生进一步影响牙石的产生,又进行性发展为牙龈出血,吃软物出血则是患者高发龋失补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深圳市儿童乳牙龋病情况及相关因素,为开展儿童龋病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整群随机抽样调查深圳市6所幼儿园1 610名2~6岁儿童乳牙龋病情况,并对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幼儿饮食嗜好,幼儿及家长的卫生生活、行为习惯等相关因素,将调查数据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6岁儿童总患龋率为51.68%,5岁组儿童患龋率最高,为70.19%,患龋率随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男、女患龋率分别为52.81%和50.40%,男、女儿童患龋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牙龋齿以上中切牙最常见,占32.63%;儿童龋病的发生与其不良饮食习惯、不良口腔卫生习惯、父母口腔卫生习惯和口腔保健意识有关。结论要针对儿童各个生长时期的年龄特点,结合主要家庭影响因素,做好儿童龋齿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西安市学龄前儿童龋病流行情况以及龋病与口腔卫生的关系,以指导今后乳牙龋病防治工作。方法随机在西安市抽取5所幼儿园,按统一标准对2307名4~6岁学龄前儿童进行龋病检查及口腔卫生评估。结果被调查者乳牙患龋率为56.4%,龋均(2.35±3.049),口腔卫生良好者患龋率明显低于口腔卫生差者。结论学龄前儿童仍为龋病高发年龄,口腔卫生和龋齿发病密切相关,需要增强儿童口腔保健意识以达到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口腔修复治疗患者行口腔修复治疗前口腔健康状况,为口腔修复综合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口腔修复治疗的250例初诊患者,通过问卷及口腔检查的方式获得其牙齿龋损、充填、牙齿缺失及修复等口腔健康数据。结果年轻人组患龋率高发区主要在磨牙区人均患龋1颗/人,患龋率67%,老年人组患龋高发区在前牙,人均患龋1.09颗/人,患龋率47%,中年人组有比较高的人均补牙数3.4颗/人。全牙列的患龋概率与身体健康状况有关,身体健康状况自评为良或以下者牙齿患龋风险是健康状况评价好以上者的3.68倍,OR的95%CI(1.83—7.40),P〈0.05,牙弓缺失牙风险与牙齿部位有有关:磨牙区〉前磨牙区〉前牙区。年龄因素与牙列龋病、补牙、牙齿缺失、修复有相关性,年龄越大,有较高的缺失牙数。结论口腔修复治疗患者口内存在多发口腔疾病,合理的口腔修复综合治疗方案应该依据患者口腔健康状况具体分析制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湖南省12岁人群恒牙龋病和牙龈出血、牙石状况。【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湖南省12岁城乡常住人口共732人,其中城市372人,乡村360人。按照《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中临床检查牙列状况的检查方法和标准,使用CPI探针检查全口恒牙牙冠龋病和牙周情况。【结果】12岁人群患龋率为24.59%、龋均为0.42。患龋人群中仅有7.22%曾经治疗,龋齿充填率为6.11%。牙龈出血检出率62.84%,有牙龈出血均数为2.45;牙石检出率78.96%,有牙石均数为6.53。【结论】湖南省12岁人群患龋率较低,且龋齿充填率也很低。口腔卫生状况亟待改进。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传统高速牙钻法、Carisolv(伢典)微创化学机械法、Er,Cr:YSGG激光法去腐后牙本质表面微观形态及去腐时间进行评估。方法30颗根面龋患牙按不同去腐方法分为传统高速牙钻组(牙钻组)、Carisolv(伢典)微创化学机械组(机械组)和Er,Cr:YSGG激光组(激光组),每组各10颗牙。去龋过程中计时,去腐后观察牙本质表面。结果牙钻组与激光组去腐时间((6.8±1.2)rain、(7.1±0.9)min)明显低于机械组((17.4±0.9)min)(P%0.05),牙钻组与激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扫描电镜下,牙钻组玷污层大量分布,牙本质小管栓塞率91.1%;机械组玷污层较少,牙本质小管栓塞率65.6%;激光组有极少量玷污层存在,牙本质小管栓塞率13.3%;3组栓塞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其中激光组栓塞率最低。结论Er,Cr:YSGG激光法去腐可高效去龋、清除牙本质玷污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