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8):3527-3528
探讨优质护理对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鼻内窥镜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满意度的影响。收集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行鼻内窥镜手术治疗的82例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病历资料,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41例,行优质护理干预,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对行鼻内窥镜手术治疗的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措施能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同时可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
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鼻窦炎内窥镜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左丹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2):2172-2173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对慢性鼻窦炎内窥镜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式,研究组按照临床路径表,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患者实施护理,观察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护理满意度、健康教育掌握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护理满意度、健康教育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鼻窦炎鼻内窥镜术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减少住院费用,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和健康教育掌握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护理路径表在尿毒症患者腹膜透析( PD)置管术后自我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PD置管患者140例按照置管顺序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7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置管术后常规护理结合PD护士7 d培训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责任护士与PD护士实施全程护理路径表的方法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1个月腹膜炎发生率及患者健康教育知晓度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3.53±2.52)d,住院费用为(1.83±0.49)万元,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97±3.99)d,(2.367±0.51)万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630,4.579;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得分为(97.44±1.31)分,健康教育合格率为91.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96.19±1.71)分及7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χ2值分别为-3.654,5.016;P<0.05)。结论采用PD置管术全程护理路径表对尿毒症患者进行护理管理可明显减少患者住院费用及术后1个月的腹膜炎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及健康教育合格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表格式健康教育路径对评估、预防、宣教等安全管理环节进行改进,提高手术患者的安全管理及护理质量。方法将2013年7至9月收治的普通外科手术患者92例作为对照组,沿用常规的健康教育方法,同期应用循证理论,在借鉴同行实施健康教育路径的相关经验的基础上,编写普外科健康宣教路径表,以2013年10至12月收治的普通外科手术患者94例作为观察组,按照健康教育路径表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接受健康教育情况、术后安全风险发生率、患者满意度以及表格式健康教育路径实施前后护理工作质量变化。结果观察组健康教育知晓率优良率为88.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9.78%( P<0.01),观察组健康教育评分为(91.35±8.31)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54±8.02)分(P<0.01);观察组术后安全风险发生率为2.1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96%(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率为96.8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9.13%(P<0.05);表格式健康教育路径实施后各项护理工作质量均较实施前显著提高( P<0.01)。结论应用表格式健康宣教路径提高了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减少了术后安全风险发生率,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并且有助于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有利于“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专职护理干预对鼻内镜下治疗鼻窦炎与鼻息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0月-2012年6月收治的鼻窦炎和鼻息肉患者110例,按照数字随机排序分类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两组患者均行鼻内镜下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治疗前后均给予专职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 )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 )分析患者心理状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4%(53/55),高于对照组83.6%(46/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3,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5%,低于对照组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分别为(41.7±4.23),(40.6±4.10)分,均低于对照组干预后的(55.8±3.92),(56.2±4.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0.70,11.49;P<0.05)。结论专职护理干预能够提高鼻内镜下治疗鼻窦炎与鼻息肉的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心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慢性鼻-鼻窦炎行鼻内镜术患者的优质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120例慢性鼻-鼻窦炎行鼻内镜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36项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治疗有效率、术后14 d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可改善慢性鼻-鼻窦炎性鼻内镜手术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在慢性鼻-鼻窦炎患者术后健康教育中引入思维导图的实践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鼻-鼻窦炎手术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围术期健康教育,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引入术后思维导图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疾病健康知识知晓度、生活质量、自护能力变化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术后第3天,观察组患者慢性鼻-鼻窦炎治疗知识、术后康复注意事项、出院后康复及复诊知识知晓度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个月,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总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自护能力各维度评分、总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慢性鼻-鼻窦炎术后健康教育中引入思维导图可提高患者对疾病健康知识知晓度,改善其生活质量及自护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个案循环跟进护理在功能性鼻内窥镜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168例行功能性鼻内窥镜术的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个案循环跟进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健康教育知晓率、复查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 0. 05)。两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干预前(P 0. 05),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个案循环跟进护理可提高功能性鼻内窥镜术后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及复查依从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慢性鼻窦炎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以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慢性鼻窦炎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干预,比较两组健康知识知晓情况、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健康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实施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评分均有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护理满意度为88.89%与68.89%,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给予临床慢性鼻窦炎患者健康教育护理,可以增强其对疾病及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提高其依从性,改善其生活质量,并获得更高护理满意度,在临床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纳入临床路径的慢性鼻窦炎行鼻内镜手术的病人进行分阶段健康教育,使病人全面地了解疾病相关知识,提高服务服务质量。[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82例行鼻内镜手术的慢性鼻窦炎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育方法,实验组按照临床路径要求采用分阶段健康教育对病人实施健康教育。调查两组病人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及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两组病人健康教育知晓率、对护士工作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或P(O.01)。[结论]临床路径指引下的分阶段健康教育有利于优化护理程序,提升服务品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临床健康教育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腹腔镜子宫全切术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子宫肌瘤患者腹腔镜子宫全切术围术期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观察组采用临床健康教育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进行传统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平均住院日。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度为95.0%,满意度为97.5%,均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5%,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8.46,72.97,7.35;P<0.01)。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4.56±1.48) d,对照组为(6.91±1.33)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2,P<0.05)。结论健康教育路径应用于医院子宫肌瘤患者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围术期患者护理,可缩短住院天数,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自然分娩临床护理路径提高产科健康教育的效果,以规范护理人员的健康教育行为.方法 将160例自然分娩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产妇由责任护士按照自然分娩临床路径护士版和患者版表格上的时间和内容进行健康宣教.两组宣教完毕均进行效果评价,按照产妇掌握程度将结果记录在与路径内容一致的健康宣教评价表上.比较两组产妇在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相关知识掌握度、产妇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方面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妇平均住院日分别为(3.24±1.22)d,(6.32±1.23)d;两组平均住院费用分别为(1 451.03±75.05)元,(1 931.76±134.70)元;相关知识掌握度分别为(97.26±1.23)%,(90.46±2.52)%;产妇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分别为(97.68±1.94)%,(88.56±2.1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2.514,P <0.05;t值分别为8.074,3.759,5.427;P <0.01).结论 应用自然分娩临床护理路径实施健康教育可以调动护士的工作主动性,促进产妇的主动参与意识,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健康教育效果及优质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将200例冠心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建立冠心病患者住院期间临床护理路径表,严格按临床护理路径表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发生便秘和心脏事件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日、家属满意度评分、健康教育时间、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便秘、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及猝死发生例数分别为4,10,8,0例,均少于对照组的22,18,16,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16.05,8.27,7.93,9.58;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及健康教育时间分别为(8.2±3.1)d,(11.5±4.1)h,均少于对照组的(15.1±3.8)d,(23.1±3.5)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3.1,7.5;P<0.05)。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知识得分、满意情况评分分别为(92.3±4.5),(98.2±4.1)分,均优于对照组的(76.2±3.3),(90.7±3.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2.34,-10.22;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冠心病患者,可改善患者便秘状态,减少心脏事件发生,显著提高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在四肢骨折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某院住院的100例四肢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研究组按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实施临床护理、康复指导以及健康宣教。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率、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以及住院时间、健康教育时间。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健康教育时间分别为(7.2±1.1)d,(11.5±4.1)h,低于对照组的(9.1±1.8)d,(23.1±3.5)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6.23,7.51;P〈0.05);研究组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98.2±4.1),(92.3±4.5),(165.9±20.3)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90.7±3.9),(76.2±3.3),(102.7±21.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7.22,12.51,9.03;P〈0.05)。结论实施中医护理临床路径管理,令患者医疗成本降低,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递进互动式健康教育模式在提高卒中后鼻饲患者家庭照护水平上的有效性。方法选择卒中后伴吞咽功能缺损接受鼻饲护理患者的主要家庭照护者60名,随机分为实验组(n=30)和对照组(n=30)。实验组为递进互动式健康教育组,患者人院1~5d内护士讲解鼻饲相关知识和演示操作过程;6~10d讲解操作注意事项,主要照顾者演示操作过程;11—15d由主要照顾者讲解操作注意事项并在护士辅助下完成操作过程。对照组为常规健康教育组。分别在留置胃管后第15d评价两组主要家庭照护者的鼻饲技术、鼻饲相关护理知识、护理满意度,在患者出院后28d内电话随访胃管留置情况。结果实验组主要照顾者鼻饲护理知识(8.23±1.01)分,对照组(5.73±0.9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75,P〈0.01);实验组鼻饲护理技术掌握评分(38.07±2.63)分,对照组(24.53±3.4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25,P〈0.01);出院28d内胃管留置情况电话随访结果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护理满意度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递进互动式健康教育可以提高鼻饲患者主要照顾者的护理技能,改善护理技术和流程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医体质辨识理论对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健康教育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中医体质辨识方法,对患者先进行中医体质类型评估,再根据痰湿质、阳虚质、阴虚质、气虚质、气郁质施予个体化健康教育,并与常规健康教育结合。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疾病知识得分(86.6±1.6)分,养生及保健知识得分(83.2±1.9)分,健康教育评分为(95.2±2.0)分,分别优于对照组的(71.9±1.7),(76.1±2.1),(81.3±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8.774,19.419,41.018;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总体健康评价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00,P〈0.05)。结论针对不同患者的中医体质进行健康教育,是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有效健康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短信群发平台对社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健康教育的辅助效果,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抽取社区100例诊断为慢性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通过短信群发平台每周发送慢性心力衰竭相关知识。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依从性与慢性心力衰竭相关知识的知晓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34例,一般13例,不满意3例,对照组分别为24,16,1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304,P<0.05)。观察组患者依从性评分(10.33±1.56)分,高于对照组的(7.84±1.6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53,P<0.05)。观察组患者对慢性心力衰竭的危害、治疗目的和目标、心力衰竭基本知识、基本药物使用方法、饮食控制与运动控制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分别为45(90.0%),42(84.0%),40(80.0%),41(82.0%),40(80.0%),42(84.0%),分别高于对照组的32(64.0%),28(56.0%),30(60.0%),32(64.0%),30(60.0%),30(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9.542,9.333,4.762,4.120,4.762,7.143;P<0.05)。结论短信群发平台可有效改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在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心力衰竭相关知识知晓率的同时也提高了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和健康教育相结合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2年12月在某院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12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循证护理和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方式。结果干预组干预后护理技能、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健康知识水平及自我护理能力总分分别为(26.91±5.60),(20.08±3.01),(19.41±2.98),(47.84±7.41),(113.91±13.42)分,明显优于干预前的(24.67±5.90),(18.46±2.92),(17.46±2.93),(43.28±5.77),(103.87±11.2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150,2.912,2.033,3.311,2.875;P<0.05),而对照组干预前后仅自我责任感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其他维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3个月、6个月后干预组ALT值分别为(67.2±26.3),(43.7±13.6)U/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5.8±31.1),(72.4±17.5)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3.020,-3.206;P<0.05)。结论循证护理和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9.
刘畅  王理瑛  赵萍  王梅新 《全科护理》2012,10(10):868-869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肝囊型包虫病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方法]将80例住院肝囊型包虫病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按照临床护理路径健康教育表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病人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和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肝囊型包虫病病人健康教育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提高病人对疾病健康知识的掌握和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路径式综合护理在慢性盆腔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80例在妇科进行治疗的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路径式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治疗效果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身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及情感职能维度的评分分别为(65.9±11.1),(67.8±11.3),(68.1±10.0),(77.2±12.6),(70.8±11.0),(78.0±11.5),(77.6±11.3),(80.4±10.7)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983,9.042,10.819,19.037,13.820,25.174,17.358,28.974;P<0.01)。观察组患者痊愈36例,显效21例,有效30例,无效3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858,P<0.05)。观察组患者对治疗非常满意77例,满意11例,不满意2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 =6.678, P <0.05)。结论路径式综合护理对于慢性盆腔炎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治疗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