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观察小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早期的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60例患有糖尿病肾病的早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控制其常规的治疗,疗程为12周.在治疗组患者的治疗中加入小剂量的阿托伐他汀(10mg),且1次/d.监测和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情况,并观察有无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比较治疗前后,治疗组的UAER、TC、Scr、TG、LDL-C、HbA1c、FBG明显降;对照组的FBG、UAER、HbA1c明显降低;治疗组在UAER、TG、TC、Scr上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小剂量的托伐他汀能够明显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炎症反应、血脂、尿蛋白等,有效减缓糖尿病肾病的恶化.  相似文献   

2.
焦爱玲 《智慧健康》2022,(2):106-108
目的 分析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治疗效果与价值。方法 本研究将2020年1月-2021年1月到我院诊治的慢性肾炎患者进行分析。将3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15例对照组患者仅采用缬沙坦治疗,15例观察组患者将阿托伐他汀与缬沙坦联合应用于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24h尿蛋白量、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指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53.33%)(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24h尿蛋白量、血肌酐(Scr)及血尿素氮(BUN)指标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24h尿蛋白量、血肌酐(Scr)及血尿素氮(BUN)指标低于同组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的24h尿蛋白量、血肌酐(Scr)及血尿素氮(BUN)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之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观察组患者明显更低(P<0.05)。结论 对慢性肾炎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进行治疗能够取得更好的疗效,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对慢性肾炎的肾脏保护作用。方法将52例轻、中度肾功能损害(血肌酐165~263umol/L)的慢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采用低盐、优质低蛋白饮食,蛋白质摄入量为0.8g/(kg·d),据病情需要给予控制感染、利尿、活性维生素D等处理措施。对照组应用缬沙坦160mg/d,在此基础上治疗组不论血脂是否增高均加用阿托伐他汀20mg/d,睡前服药,两组血压均控制于130/80mmHg以下。观察治疗1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蛋白尿水平和血肌酐、尿素氮。结果两组治疗后蛋门尿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治疗后下降更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血肌酐、尿素氮均有所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下降明显,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用缬沙坦或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均能降低蛋白尿,并存一定时期内稳定肾功能,联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针对于冠心病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的治疗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本院接收的84例冠心病患者进行研究,根据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的使用药物为缬沙坦,观察作者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患者心功能指标、炎性因子变化情况、纤维斑块的面积的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95%,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前,两组患者血脂水平指标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以及总胆固醇明显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则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情况治疗前,数据无差异;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每搏输出量、心输出量、左室射血分数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而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两组数据则无差异(P>0.05)。结论:针对于冠心病的患者,采用缬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的效果较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112例早期DN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A组、B组各56例,A组患者给予厄贝沙坦治疗,75 mg/次,1次/d,B组患者给予厄贝沙坦+阿托伐他汀(20 mg/次,1次/d)治疗,治疗2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观察指标LDL-C、Upro、FBG、PBG、UAER水平和炎症标志物CRP、IL-1、IL-6、TNF-α水平。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观察指标和炎症标志物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降低,其中A组LDL-C、Upro、FBG、PBG、UAER、CRP、IL-1、IL-6、TNF-α[(5.02±1.25)mmol/L、(0.15±0.11)g/24 h、(7.02±1.0)、(9.55±1.98)mmol/L、(78.91±34.87)μg/min、(4.94±1.99)mg/L、(14.86±3.94)、(16.87±2.01)pg/ml、(31.20±4.03)ng/ml]与B组[(4.29±1.21)mmol/L、(0.13±0.09)g/24 h、(6.62±1.01)、(8.53±1.76)mmol/L、(67.54±32.76)μg/min、(3.42±1.19)mg/L、(11.08±3.41)、(12.87±2.10)pg/ml、(25.38±3.89)ng/m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存在微炎症的早期DN患者给予厄贝沙坦和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微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采取阿托伐他汀联合门冬胰岛素30予以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受诊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样本量一共抽取了80例,分成两个组别,40例常规组采取门冬胰岛素30干预治疗,另外一组研究组实施阿托伐他汀和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予以治疗。在统计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过程中,同时对比了干预前后患者的血糖水平、血脂水平、肾功能指标以及发生不良反应的实际情况,最后统计对比患者治疗效率。结果:统计评估各组之间血糖水平后得出,研究组实际水平比常规组更优(P<0.05);研究组的血脂情况比常规组要好得多(P<0.05);研究组肾功能指标变化情况比常规组更好(P<0.05);常规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所占概率更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研究组概率为97.50%明显比常规组80.00%要高(P<0.05)。结论:采取阿托伐他汀和门冬胰岛素30联合进行治疗糖尿病肾病,对患者的血糖和血脂水平能够充分改善,调节其肾功能,同时患者在治疗之后所发生的并发症概率也比较低。  相似文献   

7.
金承江  金云燕 《健康研究》2015,(1):38-39,42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8例慢性肾炎患者随机分入A组与B组,两组患者均接受慢性肾炎常规治疗。A组患者同时接受口服缬沙坦,B组患者接受缬沙坦及阿托伐他汀口服,疗程12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24 h尿蛋白定量、超敏C反应蛋白、肾小球滤过率(GFR)、血脂、血压、肝功能及肌酶等差别。结果治疗12个月后,B组hs-CRP、24h尿蛋白显著优于A组(P<0.05),B组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显著降低(P<0.05),两组收缩压、舒张压、肝功能、肌酶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肾炎可显著降低CRP水平并减少尿蛋白,有利于延缓病情。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厄贝沙坦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患者血清促炎和抑炎因子的影响及疗效。方法纳入2011年1月2013年8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符合糖尿病肾病诊断患者64例,按照随机法将其分为单纯厄贝沙坦组32例和阿托伐他汀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组32例。分别观察治疗前及治疗16周后两组患者血脂血糖、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血肌酐及血尿素氮变化,并检测治疗前后所有入选患者空腹血清中促炎因子CRP、IL-6及抑炎因子IL-10、TGF-β表达水平。结果经16周治疗,联合用药组TC、TG、LDL及UAER水平较厄贝沙坦组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厄贝沙坦组比较,联合用药组血清促炎因子CRP、IL-6表达下降更明显,而抑炎因子IL-10及TGF-β表达升高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N患者在厄贝沙坦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能显著抑制炎症,纠正促炎和抑炎失衡,发挥其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患者常见而难治的远期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的重要死亡原因。随着糖尿病治疗方法的不断改进,患者的生命明显延长,但糖尿病的各种慢性并发症,包括DN的发生率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血脂水平、炎症反应、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以及神经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2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42例。A组给予10 mg/d阿托伐他汀联合100 mg/d阿司匹林;B组给予20 mg/d阿托伐他汀联合100 mg/d阿司匹林;C组给予10 mg/d的瑞舒伐他汀联合100 mg/d阿司匹林,三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于治疗前后检测并比较三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同时记录患者的高、低回声斑块及混合回声斑块数,观察并比较三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 (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及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三组患者神经功能。记录患者转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三组TC、TG及LDL-C均显著性降低(P<0.05),而HDL-C无显著性改变(P>0.05);B组TC水平显著性低于A组,C组TC、TG和LDL-C水平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hs-CRP、IL-1β、IL-6及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且B组和C组均明显低于A组(P<0.05);治疗后,B组和C组IMT分别为(1.67±0.45)、(1.52±0.71) mm,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低回声斑块显著性降低,C组混合回声斑块显著性降低。治疗后,三组NIHSS和mRS评分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且B组和C组均明显低于A组(P<0.05)。B组及C组患者的心血管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A组,且C组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可显著性降低脑梗死患者的血脂水平,降低炎症反应,逆转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以及改善神经功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并且20 mg/d阿托伐他汀和10 mg/d瑞舒伐他汀的效果优于10 mg/d的阿托伐他汀。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效果。方法:94例AMI病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7例,均在发病6h内给予常规及溶栓疗法,观察组溶栓后6h内加服阿托伐他汀,20mg/d,连用5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CRP、ET-1各项指标改变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5个月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阿托伐他汀早期应用于治疗AMI患者,可通过显著的调脂作用及非调脂作用,有效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且安全有效,适合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小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高龄动脉硬化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对我院2009年6月-2010年6月之间收录的46例高龄动脉硬化患者随机的分为两组,对照组不给予任何治疗,而观察组给予小剂量的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通过对患者的治疗分析,观察组的患者治疗后的血脂水平和PWV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本组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无1例出现恶心和呕吐以及肌肉疼痛的不良反应情况出现,而且在对患者血常规和肝、肾功能复查中等均无异常情况出现。对照组无任何改变。结论临床上采取小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高龄动脉硬化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而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阿司匹林肠溶片、阿托伐他汀联合用药对治疗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6月来该院治疗的148例老年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4例患者,对照组给予中药方剂进行治疗,观察组以对照组治疗为基础,加入阿司匹林肠溶片和阿托伐他汀,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低密度蛋白质(LDL)、血脂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经过治疗,观察者患者的TC、LDL、TG明显比对照组低很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出现的几率为9%,对照组产生并发症的概率为42%,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肠溶片、阿托伐他汀联合应用于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治疗中,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血脂,达到稳定患者动脉粥样斑块的目的 ,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进行抽样,选取7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实验组应用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脂血症(TG)、总胆固醇(T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内皮舒张功能(FMD)等变化。结果治疗后实验组LDL-C、TG、TC、hs-CRP水平及LVEF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HDL-C及FMD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临床总有效率(97.30%)明显优于对照组(81.08%),且不良反应发生率(5.40%)显著低于对照组(24.32%),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临床疗效优于阿托伐他汀,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匹伐他汀(2mg)与阿托伐他汀(10mg)治疗高瞻血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阳性对照、单盲的研究方法。将经过4周饮食控制及安慰剂洗脱的高脂血症患者68例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35例)与匹伐他汀组(33例),治疗8周后,观察其血脂水平变化。结果治疗8周后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均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升高,治疗前后血脂变化幅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匹伐他汀在疗效和安全性上不劣于阿托伐他汀。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诺和龙与阿托伐他汀联合用药对更年期女性糖尿病肾病(DN)患者蛋白尿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更年期女性DN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单纯诺和龙治疗组(对照组)和诺和龙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组(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诺和龙,观察组除给予诺和龙外还每日口服阿托伐他汀1次,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的饮食运动治疗,疗程3个月。检测治疗前、后两组DN患者的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4 h尿蛋白排泄率(UAER)、24h尿蛋白定量(UPr)、肾小球滤过率(GFR)。结果治疗后两组更年期女性DN患者的TC、TG、LDL-C、UAER、UPr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FR在两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诺和龙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能更为有效的降低更年期女性DN患者血脂和减少蛋白尿,从而延缓肾功能衰竭发挥保护肾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螺内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1年1月就诊于我院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102例,男性65例,女性57例。随机平均分为2组,每组61例患者,实验组采用缬沙坦联合螺内酯治疗,对照组采用缬沙坦治疗。结果实验组采用缬沙坦和螺内酯联合治疗,有效率91.8%,对照组有效率75.4%,2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AER、Scr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BUN、SBP、DBP、FBG、血钾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缬沙坦联合螺内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效果显著,对肾组织无毒害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6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分别使用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对比其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2.9%>82.2%),对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血脂指标对比差异不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脂指标水平均明显降低,其中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均具有良好的疗效,其中瑞舒伐他汀的疗效更佳,在降脂和保护心功能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I型糖尿病大鼠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8周龄SD雄性大鼠2次腹腔注射STZ诱发实验性I型糖尿病,以不足以产生降血脂作用的小剂量阿托伐他汀对糖尿病大鼠进行干预,检测空腹血糖、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和高密度脂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水平,并观察主动脉壁组织中TNF-α、IL-1β、血管粘附分子-1(VCAM-1)、胞间粘附分子-1(ICAM-1)mRNA的表达。结果实验性I型糖尿病大鼠血中TNF-α、CRP、IL-1β水平分别为(2.118±0.153)μg/L、(2.857±1.032)mg/L和(0.2347±0.1264)μg/L,均高于无糖尿病大鼠对照组(P<0.05)。主动脉壁组织中的TNF-α、IL-1β、VCAM-1、ICAM-1mRNA的表达上调(P<0.05)。糖尿病大鼠阿托伐他汀干预组血中TNF-α、CRP、IL-1β水平分别为(1.602±0.145)μg/L,(2.263±0.691)mg/L和(0.1565±0.037)μg/L,均低于糖尿病大鼠对照组(P<0.05)。主动脉壁组织中的TNF-α、IL-1β、VCAM-1、ICAM-1mRNA的表达下调(P<0.05)。结论低剂量阿托伐他汀能抑制链脲佐菌素诱导的I型糖尿病大鼠炎性反应,其机制与阿托伐他汀降血脂作用无关。  相似文献   

20.
肾脏不仅在血压调节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高血压损害的器官之一,临床上将高血压引起的肾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称为高血压肾损害。临床研究证实他汀类药物可明显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资料显示阿托伐他汀已被证明在减少心血管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方面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