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临床一线护士安全感现状,分析安全感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安全感量表对341名临床一线护士进行调查分析,提出相关的建议和对策。结果临床一线护士的安全感总分(56.10±10.88)分,人际安全感(28.56±5.60)分,确定控制感(27.53±5.90)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在编护士的安全感总分(58.11±11.51)分,高于聘用护士的(55.00±10.6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65,P<0.05)。大专护士的安全感总分为(54.71±10.52)分,低于本科护士的(58.64±11.6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55,P<0.05)。大专、合同制护士的安全感分值偏低。结论护理管理者应积极采取相应措施提高临床一线护士的安全感,从而保证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对心电事件监护能力的掌握情况,发现薄弱环节,为提高临床护士心电监护能力培训提供依据。方法对10家医院479名ICU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ICU护士对心电事件判断能力的评分从高到低依次为常见心律失常(4.01±0.76)分,假报警(3.87±0.67)分,恶性心血管事件(3.65±0.8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7.881,P<0.05)。其中,以判断偶发室性期前收缩能力最强,为(4.23±0.81)分,判断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的能力最差,为(3.24±0.98)分。结论应着重加强ICU护士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护士能级管理的实践效果,以增强各级护士的质量意识,提高医院护理整体质量。方法(1)采用问卷调查法和现场访谈法,对医院病房各级护理人员进行调查,评估目前护理质量管理存在的不足。(2)应用护士能级管理模式,2年后对护理质量再次进行问卷调查和现场评估。结果基础护理由实施前的(95.62±0、73)分上升到(99.10±0.44)分;消毒隔离由实施前的(94.47±1.34)分上升到(99.65±0.32)分;护理文件书写由实施前的(95.59±0.46)分上升到(99.66±0.17)分;病房管理由实施前的(94.24±0.95)分上升到(99.50±0.28)分;物品、设备功能完好由实施前的(93.21±0.46)分上升到(99.88±0.17)分;患者满意度由实施前的(94.00±0.99)分上升到(97.00±0.00)分(P〈0.05)。结论开展护士能级管理是体现以人为本,全面提高护理质量管理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护士绩效考评与绩效奖金分配在神经内科的实践效果。方法制订护士绩效考核评价标准和绩效量化管理方案,将绩效评价管理与量化管理相结合对神经科护士工作业绩进行评定,并按绩效量化指标进行奖金分配。比较实施前后病人对护士工作满意度、护理工作质量综合评分、护理投诉、护理缺点及护理科研情况。结果病人满意度由实施前92.00%提高到实施后99.00%,前后比较,χ2=46.60,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工作质量综合评分由实施前(90.42±1.36)分提高至实施后(97.42±1.37)分,前后比较,t=8.86,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由实施前全院工作服务质量评比第11名提高至实施后获全院第1名;护理投诉、护理缺点较实施前明显下降,护理科研较实施前明显提高。结论护士绩效考评与绩效奖金分配在神经内科中应用,能充分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增强护士责任心,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精神科护理人员关怀能力的现状。方法采用关怀能力量表( CAI)对北京市某三级甲等精神卫生专科医院的147名精神科护士的关怀能力进行调查。结果共发放调查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47份,有效回收率为98%。本组精神科护士关怀能力总分为(180.99±19.48)分,其中理解维度得分为(70.56±9.37)分,鼓励维度得分为(54.99±8.86)分,耐心维度得分为(55.44±6.99)分;不同性别、职务、文化程度的护士关怀能力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科护士的关怀能力有待提高。精神科护士应注重自身人文关怀素养和沟通技巧的培养,提高关怀意识,将有助于改善对患者的关怀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护士培训模式的转变对提高医院优质护理内涵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名护士分为两组(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护士接受院内常规护理培训模式培训,观察组护士采用转变的护理培训模式进行培训。对两组护士在培训前后从护理工作的模式、服务流程、文书书写以及护士绩效考核等方面对优质护理工作质量的改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护士在对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过程中,主动性显著增强,能主动巡视患者,观察组患者平均满意度为(95.15±5.1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23±5.03)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人员满意度为(3.25±0.55)分,观察组的护理人员满意度上升为(4.01±0.4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培训模式的转变能提高护士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的工作效率及质量,能明显增进医患沟通,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护士的培训中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能级进阶模式在ICU的实施效果。方法以Benner“从新手到专家”理论实践为基础,实行ICU护士能级管理,制定各能级进阶模式。对实施能级进阶模式前后护士理论及急救技能考核成绩、护理质量、护理科研论文数量、护理工作满意度等指标进行评价。结果实施能级进阶模式后,ICU护士理论与急救技能考核成绩明显提高,理论平均分从实施前的(80.25±2.52)分提高至(87.56±2.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52.86,P<0.01)。操作平均分从实施前的(85.54±1.87)分提高至(92.35±3.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45.28,P<0.01)。发表论文及科研立项明显增多,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由实施前的(60.05±2.53)分提高至(67.74±2.7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6.00,P<0.01)。结论实施能级进阶模式可有效提高ICU护士的核心能力,还可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工作满意度,为临床护士提供展示能力的舞台,达到持续发展护理队伍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责任护士负责制在心血管外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以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根据能级管理原则,心血管外科病房实施护士长领导下的责任护士负责制,比较实施前后护理综合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前护理综合质量得分为(90.5±2.1)分,实施后得分为(98.6±1.2)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7,P〈0.05);实施前患者满意度为(80.2±4.1)%,实施后为(95.0±1.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83,P〈0.05)。结论责任护士负责制的管理模式,使护理人力资源得到合理配置,是提高护理质量管理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改进重症监护室(ICU)护士能级进阶培训模式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方法:构建重症监护室护士能级进阶培训模式,并采取该模式对20名护士实施培训,对改进培训模式前后护士的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ICU护理质量检查评分及护士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改进后护士的理论考核成绩由(85.65±3.79)分提高到(95.20±2.14)分,操作考核成绩由(89.60±2.80)分提高到(96.80±1.85)分,与改进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满意度由培训前的70%上升到培训后的100%。结论:实施能级进阶培训模式,能有效提高护士的护理水平和为患者服务的能力,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手术室实行信息化绩效管理,为管理人员对护士进行绩效考核提供科学、便捷、有效的方法。方法利用手术麻醉临床系统、绩效考核软件以及结合护士年资、岗位、能级等,建立手术室信息化绩效管理体系,比较实行绩效考核前后各年度护士总请假天数;采用自行设计的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信息化的绩效管理使护士配合排班意识增强,年请假天数由989 d下降至312 d;护士职业满意度达100%;手术患者满意度由79.69%上升为98.23%;绩效考核的平均时间由以前的(5.84±0.27)d下降为(1.04±0.64)d。结论手术室信息化绩效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应用,调动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保证了临床护理质量,提高了护士职业满意度以及麻醉医师、手术医师、手术患者的满意度,节约了绩效统计时间,提高了绩效考核效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护士临床工作能力的影响,为提高护理人才资源的利用效率提供科学指导。方法根据护理人员的职称、学历和工作能力,将其分为护士长、护理组长、高级责任护士、初级责任护士、助理护士5个层级进行管理,比较实施前后各层级护理人员理论知识、专业技术、综合能力的考核得分,并调查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分层级管理后,护士长、护理组长、高级责任护士、初级责任护士、助理护士的理论知识考核均优于实施前(t分别为7.133,6.112,10.434,17.168,9.799;P〈0.01),专业技术考核均优于实施前(t分别为5.056,3.289,6.042,13.507,10.965;P〈0.05),综合能力考核优于实施前(t分别为4.895,5.333,8.901,10.981,6.854;P〈0.01);实施后患者与家属满意度得分为(93.32±5.61)分优于实施前的(88.76±8.7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961,P〈0.05)。结论实现护士分层级管理,体现了护士的知识价值,有利于护理人才的培养,完善和健全医院护士培养机制,促进护士知识技能的巩固、提高和扩展,护士临床工作能力的提高,发挥了各层级护士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行为导向教学模式在提高医院实习护生整体护理能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某院参加实习的护生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护生在实习过程中采用行为导向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分别于来院实习开始及结束时,应用护士核心胜任力测评问卷和评判性思维能力问卷( CTDI-CV)由各科室带教老师对护生的整体护理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进行评价。结果实习期结束后,观察组护生护士核心胜任力5个维度评分分别为(36.8±2.6),(56.1±8.4),(22.1±2.3),(16.7±2.1),(52.3±5.6)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509,2.190,2.067,2.360,2.237;P<0.05);观察组护生评判性思维的7个方面特质的评分及总评分分别为(38.2±6.4),(42.8±5.7),(47.9±4.6),(43.8±5.1),(45.7±5.4),(48.4±5.7),(40.3±6.1),(307.8±25.4)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分别为2.223,2.079,2.963,2.231,2.029,3.245,2.226,3.201;P<0.05);另外观察组护生表现为正向性评判性思维能力及强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护生占比例分别为95.5%和52.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5.491,4.013;P<0.05)。结论行为导向教学模式不仅能有效提高护生所应具备的各项临床护理能力,而且能有效提高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有利于开放护生视野,提高护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护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责任包干制整体护理模式联合临床护理路径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50名护士进行自身前后对照,比较实施责任包干制整体护理模式联合临床护理路径前后护士专业成就感、考试成绩、护理质量、护理投诉、护理缺陷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责任包干制整体护理联合临床护理路径工作模式后,150名责任包干护士专业成就感分数由(6.91±1.79)分提高至(11.92±2.39)分,理论考试成绩由(89.04±8.34)分提高至(95.17±5.45)分,技术操作成绩由(86.03±11.01)分提高至(94.25±12.1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0.41,6.33,6.89;P〈0.05);1年中护理投诉由0.22%降低到0.09%,护理缺陷由0.43%降低到0.25%,患者满意度由92.31%上升至98.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28.871,1.190,17.419;P〈0.05);实施后护理质量中基础护理、病房管理、护理文书、消毒隔离4方面得分均较实施前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责任包干制整体护理联合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激发了护士的工作热情,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提高了患者满意度,降低了护理投诉及护理缺陷,促进了优质护理的落实。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Orem自理护理模式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老年脑梗死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Orem自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的认知功能、治疗和行为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结果出院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5.4±3.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7±4.6)分;MOCA评分为(24.6±4.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1.7±4.6)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值分别为5.827,3.684;P<0.01)。观察组治疗及行为依从性平均评分为(16.8±2.4)分,Barthel 指数为(62.4±16.9)分,均高于对照组的(15.6±2.8),(56.3±17.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值分别为2.603,1.988;P<0.05)。结论 Orem自理护理模式不仅能有效改善老年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提高治疗及行为依从性和日常生活能力,而且明显提高出院后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理绩效动态分配方案在眼科专科护士绩效考评中的应用。方法:2019年1~6月利用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及计算机软件建立医院绩效考核信息化平台,收集眼科护士工作效率数据,综合考虑眼科护士护理工作质量及科室效益,根据各层级护士能力、岗位责任、班次综合考核护士的个人能力,并利用信息化平台实施绩效分配,比较实施前(2018年7~12月)及实施后(2019年1~6月)眼科专科护士绩效考评总评分、护理质量及护士对考核满意度评分。结果:实施后眼科护士绩效考核总评分、护理质量总评分及考核满意度总评分高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护理绩效动态分配方案可优化眼科专科护士绩效考评体系,量化护士工作量,提高眼科护士护理管理效率,充分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及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护士护理服务质量及其对考核的满意度,实现持续质量改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体检肿瘤指标阳性老年人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原有的工作模式下体检首次发现肿瘤指标阳性的78例老年患者的复诊率、健康教育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作为常规组。另78例首次发现肿瘤指标阳性的老年患者作为干预组实施延续护理模式,即:由团队确立复查方案,面对面或电话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帮助患者预约检查时间并收集结果,及时反馈给主管医师,3个月后对入组患者进行评价。结果干预组的复诊率为91.03%(71/78),明显高于常规组的62.82%(49/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478,P<0.01);干预组健康教育后知识水平得分(14.82&#177;2.88)分,明显高于健康教育前的(6.76&#177;0.7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8.104,P<0.01);干预组实施延续护理后护理满意度得分为(34.10&#177;1.19)分,明显高于实施前的(29.76&#177;1.6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1,P<0.01)。影响复诊依从性的因素是行动不便、健康教育以及患者对有创检查的抵触。92.3%(72/78)的患者认为护士有必要提供复查方面的健康教育服务,96.2%(75/78)的患者认为护士有必要提供复查的预约服务。结论抓住切入点对体检发现肿瘤指标阳性老年人实施延续护理,可满足患者的需求,提高患者的相关知识水平、满意度和复诊依从性,把体检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目的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家庭中心式护理对脑瘫患儿家长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脑瘫患儿家长104名,将2011年2-5月抽取的52名脑瘫患儿家长作为干预组,2010年10月-2011年1月抽取的52例脑瘫患儿家长作为对照组。对干预组家庭实施家庭中心式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普通护理模式。干预前后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 WHOQOL-BREF )和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 NSNS)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 WHOQOL-BREF 各领域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干预后,干预组WHOQOL-BREF各领域得分为生理领域(62.64&#177;13.63)分,心理领域(59.46&#177;14.15)分,社会关系领域(63.41&#177;13.40)分,环境领域(48.52&#177;15.20)分,NSNS得分(57.15&#177;6.38)分,均要高于对照组的(54.40&#177;13.22),(47.12&#177;16.16),(53.98&#177;13.52),(42.43&#177;13.35),(51.42&#177;7.9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分别为-3.139,-4.136,-3.792,-2.232,-4.725;P<0.05);干预组自身对照,干预后WHOQOL-BREF各领域得分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分别为-4.213,-4.068,-3.299,-4.160;P<0.05)。结论家庭中心式护理模式可以提高脑瘫患儿住院康复治疗期间患儿家长的生存质量,并提高他们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方法解决围手术期护理过程中的不规范护理行为,提高围手术期护理质量。方法按照围手术期护理常规及护理质量检查标准,制定围手术期护理质量效果调查表,在持续质量改进前后对10个病区的术后康复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效果调查,并对病区围手术期护理质量进行检查。结果通过持续质量改进,各病区围手术期护理质量均有提高,其中神经外科从(78.7&#177;3.25)分提高至(96.3&#177;1.29)分,心胸外科从(70.1&#177;4.31)分提高至(98.2&#177;1.09)分,与改进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19.86,18.87;P<0.01)。持续质量改进前后围手术期护理存在问题下降,手术室护士术前未访视从25.4%下降至3.6%,术后腕带保存不当从10.6%下降至3.6%,与改进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3.72,9.13;P<0.01)。结论通过围手术期持续质量改进有效地提高了围手术期护理质量,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提高了住院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护士专业承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提出可行性建议,以提高护士整体专业承诺水平,稳定医院的护理人力资源。方法应用护士专业承诺量表对216.g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士专业承诺总分为(71.53&#177;13.24)分,为专业努力意愿(24.41&#177;6.23)分,专业生涯步入意愿(15.77&#177;3.58)分,专业生涯正向评价(14.07&#177;3.07)分,专业价值认同(17.28&#177;2.57)分。专业承诺各维度受职务、编制、职称、轮班、月收入因素的影响(p均〈0.05)。结论医院护士专业承诺属于中等水平,护理教育者应加强在校护生专业价值观教育,护理管理者需开拓多轨职业生涯发展路径,消除高年资护士的职业疲惫感,建立激励机制以提高护士的专业承诺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应用造口伤口数据库对伤口造口专科护士个案护理培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伤口小组成员分为两组进行培训,每组学员23例,常规组在个案护理培训时通过到病房临床实践伤口护理或观看以往收集的案例照片进行学习。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通过造口伤口数据库中的资料进行个案分析的学习,培训结束后,对两组学员进行理论和实践考核,比较两组培训效果。结果培训结束后,观察组考核成绩总分为(94.24&#177;3.01)分,常规组为(80.87&#177;1.8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19,P<0.05)。观察组学员对培训的满意度为78.26%,常规组为34.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483,P<0.05)。结论在伤口造口专科护士个案护理培训应用数据库进行学习有助于节省学员的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