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连解毒汤及其不同配伍组方成分溶出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黄连解毒汤(黄连、黄芩、黄柏、栀子)水提物的指纹图谱分析方法,结合黄连解毒汤16个全排列,评价不同配伍组方对黄连解毒汤成分溶出的影响。方法 HPLC法,反相C18柱,体积流量为1.0 mL/min,UV检测器(λ=254 nm),流动相为甲醇-水(含0.1%醋酸),梯度洗脱。结果分析、比较黄连解毒汤及其不同配伍组方的高效液相图谱,黄芩与黄连、黄柏配伍产生沉淀使生物碱溶出降低;黄芩与栀子配伍使环烯醚萜类成分溶出降低,但四药配伍溶出增加为112.6%;不同配伍组合黄酮类成分溶出增加降低不尽相同,但四药配伍增加为480.7%。结论 方法全面准确可靠,可作为黄连解毒汤体外成分分析研究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葛根芩连汤配伍抗腹泻药效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对葛根芩连汤各配伍与抗腹泻药效之间关系来探讨其配伍规律.方法:运用正交设计方法,用墨汁为显色剂,小鼠小肠推进率为指标;用番泻叶造成小鼠腹泻模型,以腹泻次数为指标,观察葛根芩连汤各配伍与药效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葛根芩连汤配伍降低小肠推进率的影响中,以黄连与炙甘草作用为主,葛根与黄芩能拮抗黄连的作用,炙甘草则增强黄连的作用.减少腹泻小鼠DI,主要作用药物为黄连,黄芩拮抗黄连,葛根能增加黄芩的作用,而炙甘草与黄芩黄连配伍后能增强黄连的作用.结论:在葛根芩连汤的抗腹泻药效中,其最佳组合为黄连炙甘草.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黄连-苦参药对不同配伍比例的的指纹图谱,探讨黄连-苦参不同的配伍比例的含量差异。方法 采用APS-2 HYPERSIL氨基柱;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20 nm,柱温室温;进样量:20 μL,建立黄连-苦参不同比例的指纹图谱,研究有无新成分的产生和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建立了不同比例配伍的黄连-苦参药对的指纹图谱,结果 各共有峰的分离度良好,并对共有峰进行了归属。通过HPLC法测得黄连-苦参配伍1:1时主要生物碱含量最高。结论 该研究建立的黄连-苦参指纹图谱测定方法,揭示了药对配伍的量效关系,为药对配伍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黄连、连翘抗炎作用的最佳配伍比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索黄连、连翘药对抗炎作用的最佳配伍比例。方法:对黄连、连翘药对不同配伍比例采取测量蛋清致大鼠足趾肿胀的方法进行抗炎研究,分别给予黄连、连翘、各比例药对、阿司匹林以及生理盐水,分别于5,30 min,1,2,4,6 h测量足趾体积,计算肿胀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比例药对中咖啡酸、连翘酯苷、芦丁、连翘苷、药根碱、黄连碱、巴马汀、小檗碱含量,计算综合评分。结果:黄连、连翘药对配伍各比例均有一定抑制肿胀的作用,经过分析比例为1∶1的药对各时间点肿胀率最低,抗炎效果最好;将各比例药对按照设定好的权重计算综合评分,得到黄连、连翘药对配伍比例为1∶1时指标性成分的综合评分最高。结论:黄连、连翘药对抗炎作用的最佳配伍比例为1∶1。  相似文献   

5.
以MIC相对值为指标,观察黄连、黄芩、甘草煎液单味或不同比例配伍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黄连与黄芩配伍,黄芩的抑菌作用有所降低,但黄连则未见降低;黄芩多于黄连时,黄连的抑菌作用似有增强。黄连与甘草配伍,无论比例如何,配伍后的抑菌作用均呈降低趋势。当三药同时配伍时,黄连、甘草的抑菌作用不变,或反增强,只有黄芩的抑菌作用有减弱趋势。黄连与黄芩、甘草两两配伍,单独使用时,其抑菌作用似不如组成三药配伍。其机制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戴克敏 《山西中医》2011,27(1):7-8,10
黄柏是常用清热燥湿药,味苦,性寒,能泻火解毒。黄柏清热燥湿之力,与黄芩、黄连相似,但以除下焦之湿热为佳。笔者随师应诊时,目睹姜老临床配伍运用黄柏的经验:如黄柏配伍黄连或黄芩,治痢疾;配伍栀子、甘草,治黄疸;配伍知母,用于清下焦湿热,治淋证、泄泻;配伍苍术、牛膝,  相似文献   

7.
目的:从配伍规律与炮制方法两个方面探讨《丹溪心法》中黄连的用法,为客观评价朱丹溪学术思想及临床应用黄连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丹溪心法》中含有黄连的内服方剂,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利用方剂分析功能,分析朱丹溪应用黄连的配伍规律;同时分析《丹溪心法》中黄连的炮制方法,结合文献研究,探讨黄连临床应用的炮制特点。结果:共纳入方剂147首,除黄连外,涉及中药175味。频次≥10次的药物有30味;发现95组常用药物组合,涉及20味药,86组关联规则;黄连的核心配伍中药有甘草、黄芩、陈皮、当归、白术、半夏、人参、芍药、生姜。黄连的炮制方法有用吴茱萸、生姜、酒、益智仁、土炮制以及蒸、炒。结论:《丹溪心法》应用黄连注重配伍和炮制,讲究寒温同用、攻补兼施。经配伍与炮制后,黄连可广泛应用于"气、血、痰"诸证的治疗。现代临床亦应充分重视配伍和炮制的重要作用,以全方位把握中药性能和功效,更好地指导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不同比例黄连配伍对肉桂效应成分肉桂酸生物利用度的影响,探讨寒热并用复方交泰丸的药物配伍机制。方法将不同比例黄连配伍肉桂后灌胃小鼠,采用HPLC测定小鼠血清中肉桂酸的血药浓度,以单用肉桂为对照,计算不同比例配伍组成的复方中肉桂酸的相对生物利用度。结果肉桂酸在小鼠体内的药动学过程符合二室模型,不同比例黄连配伍肉桂后,交泰丸中肉桂酸的平均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176.24%(肉桂-黄连=1∶2)、205.09%(肉桂-黄连=1∶4)。交泰丸与单药肉桂ρmax,AUC0~∞tmax存在差异,其中交泰丸(肉桂-黄连=1∶4)ρmax,AUC0~∞最大。结论温里药肉桂与清热解毒药黄连配伍,能提高肉桂主要效应成分肉桂酸的生物利用度;且随黄连量的增加,肉桂酸的生物利用度相应提高。本实验从复方效应成分生物利用度的角度揭示了寒热并用复方配伍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吴茱萸对黄连生物碱成分煎出和的大鼠小肠吸收的影响,探讨黄连吴茱萸药对配伍的机理。方法:以HPLC测定黄连生物碱成分含量,采用大鼠非翻转肠囊实验和翻转肠囊实验,考察吴茱萸对黄连生物碱小肠吸收和转运的影响。结果:随吴茱萸配伍比例的增加黄连煎液中生物碱成分含量呈下降的趋势,黄连配伍吴茱萸后可使小肠吸收黄连生物碱作用得到改善,当黄连与吴茱萸配比为6:1时,黄连生物碱成分的小肠吸收最为明显。结论:黄连吴茱萸配比为6:1时,吴茱萸促进黄连生物碱的小肠吸收最强,小肠吸收是黄连吴茱萸配伍作用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0.
颜乾麟教授为海派颜氏内科第三代传人,临证常将辛开苦降法应用于五脏疾病的治疗中,配伍新奇,思路独特。擅用以下5组辛开苦降药对:麻黄配伍葶苈子,宣肃肺气治咳喘;肉桂配伍黄连,交通心肾疗心悸;苏叶配伍黄连,和胃降逆平呕吐;川芎配伍黄芩,凉肝活血息眩晕;肉桂配伍黄柏,化浊温阳逐癃闭。临证使用多获佳效,附验案2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11.
含黄连方剂及黄连配伍药的文献统计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陈馥馨  高晓山 《中成药》1997,19(8):40-41
统计13部宋以前方书的处方.方中含黄连的约占5%左右,而单味黄连的处方只占其中的2%左右,最多不超过6%.常与黄连配伍的药大约只有20几种.其中最常见的两药配伍分别为黄连与黄芩、甘草、黄柏、大黄相配;三味药配伍为黄连、黄芩、甘草或黄连、黄芩、大黄。结合现代报道,对黄连与诸药配伍产生沉淀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认为:产生沉淀似乎不能直接视为内服方药配伍禁忌的指征。  相似文献   

12.
正交设计探讨黄连解毒汤组方配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黄连解毒汤的组方原理.方法:以小鼠为研究对象,以急性毒性(死亡率)为指标,运用正交设计研究黄连解毒汤各药物(黄连、黄柏、黄芩、栀子)在处方中地位及其相互作用.结果:黄连是该方中的主要毒性药物,黄柏的毒性作用较弱,而黄芩和栀子无明显毒性作用;其中黄芩在处方中主要起解毒作用,处方中的黄连与黄芩配伍其毒性明显降低,而黄连与黄柏、栀子的交互作用较弱;黄柏、栀子及黄芩三药间无明显的交互作用.结论:在黄连解毒汤中,配伍黄芩起到了降低黄连的急性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黄连与吴茱萸配伍后黄连生物碱含量的变化规律。方法 黄连、吴茱萸分别按1:1、1:2、1:4、1:8、1:16、1:32比例配伍,水煎制得水提液,用柱层析-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配伍方剂水提液中黄连生物碱的含量,实验数据进行配伍比例与黄连生物碱含量的变化之间的相关分析。结果 黄连配伍吴茱萸可引起其生物碱含量的减少,其损失率与吴茱萸的配伍剂量线性相关,经统计学检验 P <0.01。结论 在现代制药工艺设计中应考虑黄连、吴茱萸的配伍对黄连生物碱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黄连在《普济方》数据库管理系统中治疗消渴及其相关病症的应用规律,为现代应用黄连治疗该病提供参考。方法:应用《普济方》数据库管理系统全面检索黄连在古代治疗消渴及其相关病症的方剂,记录方剂名称以及药味组成,并运用统计学方法计算其用药频次,探讨其配伍规律。结果:黄连治疗消渴及其相关病症方剂共计169首;黄连在古代治疗消渴及其相关病症排名前五位的分别为:消渴、消中、消渴饮水过度、消渴口舌干燥以及虚热渴。与黄连配伍频率较高的药物分别是:天花粉、麦冬、知母、人参、牡蛎。结论:以黄连为主复方在古代主要用于治疗上、中二消;与黄连配伍的药物以清热药为主,其次为补益药,体现了消渴病清热润燥,养阴生津的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5.
香连丸中黄连、木香配伍比例的最佳优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琳琳  张振秋  王永振  陈有强 《中药材》2008,31(12):1898-1900
目的:确定黄连、木香的最佳配伍比例。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黄连与木香不同配伍比例中盐酸小檗碱含量,采用小鼠醋酸扭体反应进行镇痛实验,采用小鼠二甲苯耳壳炎症进行抗炎实验,以及试管两倍稀释法进行抑菌实验。结果:黄连与木香的最佳配伍比例为5∶1。结论:本实验综合评估优选出了黄连、木香的配伍比例。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配伍比例及p H值环境对黄连-大黄配伍后4种生物碱成分溶出的变化规律。方法在一测多评法的基础上,采用HPLC法测定小檗碱、巴马汀、黄连碱及表小檗碱的量。结果黄连-大黄合煎组及分煎合并组中4种生物碱的量及相对溶出率随着大黄比例增加均有相似的降低趋势,2组黄连与大黄配伍比例为1∶2时,4种生物碱的量及相对溶出率均达到最大值;且配伍比例与4种生物碱的量及相对溶出率无效应关系;盐酸溶液单煎黄连组p H值为5.2时,4种生物碱的量及相对溶出率达到最大值,p H值与4种生物碱的量及相对溶出率无效应关系。结论 p H值环境对黄连-大黄配伍后4种生物碱成分的量有影响,且不同比例黄连-大黄配伍后形成的p H值环境与用盐酸调配的p H值环境对生物碱成分的溶出产生的影响不一致。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检索中医方剂数据库,提取方中含有黄连-半夏的方剂,分析这些方剂配伍黄连、半夏的作用及主治,并结合古代文献的相关论述、临床报道和实验研究,对黄连-半夏对药配伍作用进行归纳总结,以期更进一步丰富对药的配伍理论,为临床运用黄连-半夏对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黄连-厚朴酸碱药对不同配伍剂量对小檗碱类生物碱成分煎出率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连-厚朴药对煎煮液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结果 小檗碱和总生物碱的煎出率随着药对中黄连配伍剂量增大而升高,并且当黄连配伍剂量开始大于厚朴剂量时,生物碱煎出率升高趋势减缓.结论 黄连-厚朴配伍时,黄连:厚朴≥1:1时有利于黄连生物碱成分的溶出.  相似文献   

19.
黄连解毒汤交叉配伍对氧自由基清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谢云峰  龙盛京  刘露军  温向丽 《中成药》2000,22(10):677-681
目的:观察黄连解毒汤交叉配伍对活性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方法:用化学发光法研究了黄连解毒汤交叉配伍对H2O2及由碱性邻苯三酚体系产生的O2^-清除作用,并观察了黄连解毒汤交叉配伍pH值变化。结果:黄连解毒汤及交叉配伍提取液对H2O2及O2^-均具有清除作用,而且黄连解毒汤全方与单味药及交叉配伍相比较,其清除作用最强。黄连解毒汤交叉配伍其pH值变化不大。结论:黄连解毒汤具有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20.
《辽宁中医杂志》2015,(11):2242-2245
辛开苦降属中医性味配伍法之一,而黄连吴茱萸配伍是辛开苦降配伍的代表,临床广泛应用于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文章从二者配伍的理论基础、古代文献研究、现代化学和药理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合理应用黄连吴茱萸配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