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参与早期发展促进课程(早期课程)的婴幼儿智能发育的影响因素,为提高早期课程效果、促进婴幼儿智能发育提供对策。方法 对2013-2015年间参加该院早期课程的252个家庭,调查婴幼儿和实际带养者的情况,对婴幼儿进行1次/周的早期课程,并分别于参加早期课程前、6个月后、12个月后测查婴幼儿的发育商(DQ)。结果 婴幼儿参加早期课程12个月DQ值提高了11.48±4.12(t=23.58,P<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婴幼儿参加早期课程月龄、出生Apgar评分、实际带养者与婴幼儿关系、家庭月收入、课程参加率、课后家庭训练率以及早期发展促进知识得分是参与早期课程的婴幼儿智能发育的影响因素(F=18.649,P<0.01)。结论 尽早让婴幼儿参加早期课程、加强早期课程管理以及重视对早期发展促进的宣传,能提高早期课程效果,促进婴幼儿智能发育。  相似文献   

2.
程洪  余红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0):1504-1505
目的:了解婴幼儿智能发育状况及环境对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0~6岁发育筛查测验"(DST)对婴幼儿进行测验。结果:不同月龄及不同季节出生的婴幼儿智能发育存在显著差异。结论:抚养方式与季节影响小儿的智能筛查结果;在儿童系统管理中常规进行智能发育筛查可以早期发现小儿智能发育偏离,早期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3.
大量科学证实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会受到遗传、环境、教育、营养与疾病等许多因素的影响.人每日摄入的营养素量,80%用于神经系统的发展和大脑活动.妊娠期母亲的营养摄入和婴儿出牛后早期的营养对婴幼儿神经系统的发育具有极其苇要的意义.许多研究结果显示,DHA在婴幼儿脑发育和视觉功能发育当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关于DHA对婴幼儿神经发育的影响已成为儿童保健学与营养学界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4.
杨晶群  余红 《浙江预防医学》2011,23(8):61-61,69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儿童的早期心理行为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婴幼儿期是智能发展的关键期,影响该阶段智能发育的内外界因素很多。智能发育筛查作为心理测试的1种,早已广泛应用于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镇江市婴幼儿智能发育状况。方法采用0~6岁发育筛查量表,对儿保门诊健康体检的9 783例婴幼儿进行智能发育筛查测试。结果婴幼儿发育商均值(100.72±15.25)分;可疑及异常检出率中,6~12月龄婴儿最高,占73.9%;夏秋两季出生的婴幼儿明显高于春冬两季。结论镇江市婴幼儿整体智能发育状况良好,出生季节对儿童智能存在一定的影响,应重点做好夏秋两季出生婴儿的早期智能开发指导工作。  相似文献   

6.
正0~3岁是婴幼儿大脑发育最快,可塑性最强的时期~([1]),同时也是婴幼儿身心发展和智能发育的关键时期。因此,0~3岁儿童大脑发育是否正常,对以后的人生影响较大,及早地发现智力发育落后的儿童并对其进行早期干预至关重要。有关婴幼儿智力发育水平的研究报道较多,但合肥市近几年未见类似报道,合肥市妇幼保健所收集609名0~3岁婴幼儿,开展了智能发育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1儿童生命早期营养的重要性随着科学深入发展,表观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和脑发育等生命科学领域的实验研究成果,都为胎儿和婴幼儿期的营养状况对远期健康影响提供了科学依据。人们的营养学观念正在发生着重大转变,对儿童生命早期营养的重要性有了进一步新的认识。营养不仅仅只为满足胎儿、婴幼儿体格发育增长的单纯需求,实际上营养素已超越营养的作用:良好的营养可以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率。在胎儿形成-出生-儿童发育成熟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胆红素血症对婴幼儿神经行为及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收集80例高胆红素血症的婴幼儿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同时期的正常足月新生儿80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婴幼儿治疗前、治疗后1 d、1周及2周的行为神经评分、血清胆红素及出生半年及1年后的智能发育情况。结果治疗前、后高胆红素血症婴幼儿的行为神经评分明显低于正常婴幼儿(P0.05);治疗后半年高胆红素血症婴幼儿的智能发育也明显低于同时期的正常婴幼儿(P0.05)。结论高胆红素血症对婴幼儿的行为神经及智能发育均有明显的影响,因此,要对高胆红素血症的婴幼儿进行早期有效的干预,以免对婴幼儿的生长造成损伤。  相似文献   

9.
儿童早期发展对个体的身体发展、大脑发展、心理健康有着长远影响,甚至影响下一代的健康和福祉。但是仍有相当一部分的儿童还处在发育不良的风险中。养育照护的实施能有效提高婴幼儿的早期发展潜能,促进儿童的健康和营养,保护儿童免受威胁,并为其提供早期学习的机会,这种照护可以影响终身甚至下一代。因此,本文将系统地介绍婴幼儿养育照护的框架和策略,以期为进一步的临床和科研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儿童早期发展对个体的身体发展、大脑发展、心理健康有着长远影响,甚至影响下一代的健康和福祉。但是仍有相当一部分的儿童还处在发育不良的风险中。养育照护的实施能有效提高婴幼儿的早期发展潜能,促进儿童的健康和营养,保护儿童免受威胁,并为其提供早期学习的机会,这种照护可以影响终身甚至下一代。因此,本文将系统地介绍婴幼儿养育照护的框架和策略,以期为进一步的临床和科研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进一步了解早期教育对婴幼儿智能、体能等方面的影响。方法:对47例足月正常新生儿进行早期潜能开发的指导和训练,设立对照组。两组儿童每年进行一次婴幼儿智能发育量表测试。结果:两组儿童体格发育指标发育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儿童智能发育指数和运动发育指数差异显著,早教组智能发育和运动发育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教育对婴幼儿智能发育有非常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全血微量元素铁缺乏对6-18月婴幼儿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儿童保健门诊174名微量元素铁缺乏的6—18月婴幼儿为病例组,同时参考120名微量元素铁正常组为对照组,使用盖塞尔发展诊断量表评估婴幼儿智能发育情况。结果:微量元素铁缺乏对6—18月婴幼儿智能各项能区发育有影响,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微量元素铁缺乏可影响婴幼儿智能发育。  相似文献   

13.
林文璇 《现代医院》2007,7(7):155-156
目的探讨婴幼儿智能发育优化模式中各项智力发展因素对整体智力发展评分结果的影响。方法在广州市内调查年龄在2岁半以下婴幼儿486例,采用统一的问卷表,用线性回归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婴幼儿智力发展因素对婴幼儿整体智力发展评分按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适应能力、个人社交、语言、精细动作、大运动。适应能力、个人社交对婴幼儿整体智力发展评分有显著影响。结论区分智力发展各因素的影响权重对母亲参与婴幼儿智能发育优化模式设计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进一步了解早期教育对婴幼儿智能、体能等方面的影响.方法:对47例足月正常新生儿进行早期潜能开发的指导和训练,设立对照组.两组儿童每年进行一次婴幼儿智能发育量表测试.结果:两组儿童体格发育指标发育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儿童智能发育指数和运动发育指数差异显著,早教组智能发育和运动发育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教育对婴幼儿智能发育有非常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婴幼儿智能发育测验资料的分析,对发育迟缓的儿童做到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对生长发育正常儿童开展早期教育和潜能开发。方法:采用Gesell智能发育测试工具对121例婴幼儿进行智能发育测试并进行临床分析。结果:121例婴幼儿中大运动、精细运动、认知、言语和个人-社交5个能区的DQ均大于85的110例(90.9%),5个方面的DQ在75~85的8例(6.6%),5个方面的DQ均小于75的3例(2.5%)。结论:对婴幼儿进行智能发育测试尤其是对早产儿等高危儿童进行测试并进行早期干预对其智能发育尤为有利。  相似文献   

16.
锌缺乏对婴幼儿智能发育的影响及早期干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锌缺乏对婴幼儿智能发育的影响及早期干预的作用。方法:采用纵向追踪研究的方法,对我院系统管理中出生后1个月的足月正常婴儿进行Gesell发育诊断量表测试,从中选择600例智能发育正常的婴儿作为研究对象,于生后6个月进行末梢血微量元素锌的检测,并根据血锌水平将其分为锌缺乏组和正常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对锌缺乏组婴幼儿进行干预性补锌3个月后,分别于生后9、12和18个月各进行1次Gesell发育诊断量表测试和末梢血微量元素锌的检测。结果:婴幼儿锌缺乏的发生率为35.50%,且锌缺乏组婴幼儿智能发育水平明显落后于正常对照组,尤其是在适应性、语言和个人社交3个能区,两者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对锌缺乏组婴幼儿进行干预性补锌后,其智能发育水平逐渐改善,9个月时两组间差异缩小,12个月时其智能发育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近,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锌缺乏将阻碍婴幼儿的智能发育,而早期干预能明显改善锌缺乏对婴幼儿智能发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营养包对早期婴幼儿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早期儿童营养包干预远期效果项目"中覆盖县河南嵩县和未覆盖县对照县汝阳县,采用按规模大小成比例的概率抽样法抽中3~5个样本村,对抽中样本村中所有6~24月龄婴幼儿采用随机等距抽样方法,最终抽取118例婴幼儿为调查对象,其中嵩县60例,汝阳县58例。于2018年9月体检时收集调查对象粪便,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肠道菌群构成与丰度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2~24月龄婴幼儿营养包干预组的肠道菌群Alpha多样性显著高于对照组;6~24月龄婴幼儿营养包干预组厚壁菌门呈上升趋势;6~11月龄婴幼儿营养包干预组普雷沃氏菌(Prevotella)丰度显著低于对照组;12~17月龄婴幼儿营养包干预组粪杆菌属(Faecalibacterium)和拟杆菌属(Bacteroides)丰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和普雷沃氏菌丰度显著低于对照组;18~24月龄婴幼儿营养包干预组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丰度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营养包可改善肠道菌群多样性,对促进婴幼儿肠道菌群平衡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婴幼儿心理行为发育与产后抑郁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400例婴幼儿心理行为发育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探讨了产后抑郁对婴幼儿心理行为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出生的正常健康婴幼儿400例,母亲有产后抑郁的200例,没有产后抑郁的200例,进行婴幼儿的一般情况调查,并采用0~6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测验方法,对婴幼儿发育商进行评价。结果:研究显示,母亲产后抑郁是婴幼儿发育商偏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母亲有产后抑郁组的婴幼儿单项发育商低于母亲没有产后抑郁组的婴幼儿,五项单项发育商差异显著(P<0.01),前者的总发育商低于后者10.94分,差异显著(P<0.01)。结论:产后抑郁对婴幼儿心理行为的发育有较大影响,应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及早进行早期教育,早期智能开发,从而促进儿童早期综合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0~3岁婴幼儿智能发育情况, 为早期综合发展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2年12月在清远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婴幼儿, 采用0~3岁智能发育评估表, 评估婴幼儿发育成熟的水平。结果 不同性别婴幼儿在智能发育的5个功能区评分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年龄越高, 评估得分越高;发育商在85以上的占91.63%, 低于75的占1.85%。结论 清远市婴幼儿智能发育状况有待提高, 应建立有效的婴幼儿保健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早期教育对婴幼儿智能发育的影响,为早期开发婴幼儿智能发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按照鲍秀兰编写的《挖掘儿童潜能始于0岁》中的0~3岁教学大纲要求对早教组进行干预训练,定期随访,用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测查(首都儿研所研制)的方法,定期对早教儿童进行发育商测试。结果:参加早期教育儿童的发育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教育对婴幼儿智能发育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