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观察高糖对原代肾小管上皮细胞Snail1和蛋白激酶B/糖原合成酶激酶3β(Akt/GSK-3β)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糖尿病肾病时Snail1表达的调节机制。方法:原代培养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RTECs),随机分为正常糖对照组、高渗组和高糖组。Western blotting检测不同处理组 RTECs不同培养时点(30 min、2 h、12 h、24 h、48 h和72 h)Snail1、Akt1、GSK-3β、磷酸化Akt(p-Akt,Ser473)和磷酸化GSK-3β(p-GSK-3β,Ser9)蛋白的水平。RT-PCR检测Snail1、Akt1和GSK3β mRNA的表达。RTECs以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抑制剂LY294002(25 μmol/L)预处理50 min,再与高糖共同培养24 h,Western blotting检测上述指标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糖对照组比较,高糖组RTECs Snail1和Akt1蛋白和mRNA的表达上调,p-Akt及p-GSK-3β蛋白表达增加,但总GSK-3β蛋白和mRNA表达无变化。以LY294002处理后,高糖组RTECs Snail1、p-Akt及p-GSK-3β蛋白表达水平较未处理高糖组明显下降,但LY294002不影响总Akt1和GSK-3β蛋白表达。结论:Akt/GSK-3β可能介导了高糖诱导的RTECs锌指转录因子Snail1的表达上调。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小干扰RNA(siRNA)对预分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β2-微球蛋白(β2M)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BMSCs成软骨诱导液预分化21 d后,将β2M siRNA用Lipofectamine 2000转染BMSCs、分为转染组、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应用实时定量PCR、Western blotting、激光共聚焦显微观察等方法检测siRNA对预分化BMSCs的β2M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甲苯胺蓝和Ⅱ型胶原免疫荧光检测预分化BMSC的蛋白聚糖多聚体和Ⅱ型胶原分泌情况。结果:实时定量PCR、Western blotting和激光共聚焦显微观察结果显示siRNA成功抑制β2M mRNA和蛋白的表达,甲苯胺蓝和Ⅱ型胶原免疫荧光结果显示siRNA不影响预分化BMSCs蛋白聚糖多聚体和Ⅱ型胶原蛋白的分泌。结论: RNAi干扰β2M可降低BMSCs中β2M mRNA和蛋白的表达,但不影响预分化BMSCs的软骨细胞特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抑制剂(2'Z,3'E)-6-溴靛'-3'-肟(BIO)对结肠癌SW480细胞β-catenin 、Bcl-2蛋白表达及细胞周期、凋亡的影响。方法: 应用不同浓度BIO作用于结肠癌SW480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Western blotting检测β-catenin 和Bcl-2蛋白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检测β-catenin 及cyclin D1的表达,HE染色观察细胞形态。结果: 与BIO处理前SW480细胞相比,BIO处理组SW480细胞β-catenin蛋白表达明显上调并出现部分细胞核移位,cyclin D1蛋白表达及S期和G2/M期细胞不同程度增多,Bcl-2蛋白表达有所下调,细胞凋亡率明显下降,并出现细胞形态改变。结论: GSK-3β抑制剂BIO作用于结肠癌SW480细胞呈现促增殖及抑凋亡作用,其机制主要与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激活以及与Bcl-2调控通路的平衡有关,其中β-catenin上调可能是影响结肠癌SW480细胞转归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RNA干扰技术探讨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对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keloid fibroblasts,KFB)的抑制效果。方法:将针对人GSK-3β基因设计合成的3对特异性小干扰RNA(siRNA)分别转染体外培养的人KFB,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筛选出干扰人KFB GSK-3β基因表达的最佳siRNA,进而转染人KFB,并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GSK-3β及相关蛋白的m RNA和蛋白表达。结果:1434序列具有最佳的GSK-3βm RNA和蛋白抑制效率。转染GSK-3βsiRNA后,KFB的β-catenin、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p-GSK-3β和Wnt2的蛋白水平下降,KFB活力下降,且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细胞生长受抑制程度增大,细胞倍增时间明显延迟。结论:转染靶向GSK-3β的siRNA可有效降低该基因在KFB内的表达,从而抑制了瘢痕疙瘩生长,具有潜在的治疗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小干扰RNA(siRNA) 干扰WT1基因表达的小鼠足细胞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变化及其对足细胞活力和nephrin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RPMI-1640培养基在33 ℃条件下传代培养足细胞,在37 ℃条件下诱导足细胞分化。应用WT1基因的siRNA转染分化成熟的小鼠足细胞,用MTT法测定细胞活力,用实时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分别检测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RNA干扰WT1可诱导小鼠足细胞Wnt1 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p-β-catenin水平降低及足细胞活力下降,伴有足细胞nephr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下调。结论: 沉默WT1基因的表达可诱导足细胞活力下降和nephrin表达下调,可能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溶血磷脂酸(LPA)在体外对整合素β6(ITGB6)表达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LPA诱导的活化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原代培养的正常人支气管上皮(NHBE)细胞接种于6孔板中,经LPA诱导,收集细胞,分别利用RT-PCR和流式细胞术检测ITGB6 mRNA及细胞表面蛋白的表达;利用转染有TGF-β应答性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启动子片段并融合萤火虫荧光报告基因片段的转化貂肺上皮细胞(TMLC)作为TGF-β活性报告细胞检测活化的TGF-β。结果: (1) 10 μmol/L LPA诱导2 h后,ITGB6 mRNA在上皮细胞中表达显著增加,具有明显的时间依赖性。(2) 10 μmol/L LPA诱导4 h后,上皮细胞表面ITGB6蛋白表达明显增加。(3) 抗αVβ6抗体可阻断LPA诱导的活化TGF-β,但不能阻断LPA诱导的ITGB6 mRNA的表达。结论: (1) LPA可诱导上皮细胞ITGB6 mRNA和细胞表面蛋白的表达。(2) LPA诱导的ITGB6 mRNA 表达不依赖LPA 诱导的TGF-β活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在脑出血大鼠出血灶周围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对神经炎症反应的调控作用。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脑出血模型组(ICH)和GSK-3β抑制剂组(SB216763)应用自体血右侧基底节区注入法建立大鼠脑出血模型,GSK-3β抑制剂组于手术前通过侧脑室注入抑制剂SB216763,用干湿重法检测脑组织含水量,ELISA法检测大鼠脑脊液中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1β及IL-6的含量,real time RT-PCR法检测脑出血大鼠出血灶周围组织中GSK-3β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GSK-3β、p-GSK-3β(tyr216)和β-catenin的蛋白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大鼠相比,脑出血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增加,脑脊液中TNF-α、IL-1β及IL-6的含量明显增加,出血灶周围组织中GSK-3βmRNA和蛋白表达增加,p-GSK-3β(tyr216)的水平明显升高,β-catenin蛋白表达显著下降。与脑出血模型组相比,SB216763处...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垂盆草(SSB)提取物对马兜铃酸(AA)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表型转化和胶原累积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分为:(1) 溶剂对照组:未加入SSB和AA;(2) AA损伤组:只加AA,浓度为1~100 mg/L;(3) SSB提取物干预组:在加入10 mg/L AA基础上,同时加入SSB提取物(10~2 000 mg/L)。细胞培养24 h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含量;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肌成纤维细胞标志物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上皮细胞标志物E-cadherin和基质成分III型胶原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α-SMA、E-cadherin、骨形成蛋白7(BMP-7)和I型胶原mRNA的表达。结果:AA可诱导NRK-52E细胞呈现纤维化样改变;1 mg/L和10 mg/L AA不仅可增加基质成分I型和III型胶原的表达量,同时也可促进α-SMA表达,抑制E-cadherin的表达。用SSB提取物干预后,AA所致的纤维化改变明显减轻;SSB提取物下调了α-SMA、I型和III型胶原的表达,并且促进E-cadherin和BMP-7的表达。此外,SSB提取物也抑制TGF-β1的分泌,并呈浓度依赖性。结论:应用SSB提取物干预可明显降低AA所致的肾纤维化效应,可能的机制为SSB提取物降低TGF-β1的表达,抑制小管上皮细胞的表型转化,进而抑制胶原的累积。  相似文献   

9.
背景:作者前期研究发现川芎嗪可以通过抑制肝星状细胞的增殖、阻抑p38MARK信号通路、下调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表达等多途径发挥抗肝纤维化的作用。一般认为转化生长因子β1是促进纤维化发生最重要的细胞因子,结缔组织生长因子是转化生长因子β1的下游效应介质,siRNA靶向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1可能成为治疗肝纤维化的新方法。 目的:观察川芎嗪及化学合成的siRNA转化生长因子β1对大鼠肝星状细胞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肝星状细胞,从3条siRNA转化生长因子β1中筛选一条有效的基因沉默片段,然后利用脂质体转染试剂共同转染培养24 h的细胞作为转染组,并设计空白对照组、转染试剂组、川芎嗪组及联合治疗组。 结果与结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转染组、川芎嗪组、联合治疗组Ⅰ、Ⅲ型胶原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mRNA表达均下调(P < 0.05)。在转染组、川芎嗪组及联合治疗组,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蛋白表达均下调(P < 0.05);培养上清液中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含量均降低(P < 0.05)。结果表明,siRNA 沉默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能下调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表达,减少Ⅰ、Ⅲ型胶原的表达。川芎嗪也能下调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表达,但对Ⅰ、Ⅲ型胶原表达的抑制作用更加显著,提示川芎嗪抗肝纤维化可能是多种作用靶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硫化氢对高糖诱导的小鼠足突细胞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小鼠足突细胞系MPC5分为高糖组、正常糖组、正常糖+DL-炔丙基甘氨酸(PPG)组和高糖+NaHS组。处理后,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细胞胱硫醚γ-裂解酶(CSE)、紧密连接蛋白2(ZO-2)、裂孔蛋白(nephrin)及β-连环蛋白(β-catenin)蛋白水平表达差异。结果: (1)高糖显著降低CSE、nephrin和ZO-2表达(P<0.05),而β-catenin的水平明显增高(P<0.05),4种蛋白变化均表现出时间依赖性;(2)正常糖培养加不同浓度PPG可显著抑制ZO-2和nephrin的表达(P<0.05),显著提高β-catenin的水平(P<0.05),3种蛋白变化呈浓度依赖性;(3)高糖诱导的足突细胞加NaHS培养后,ZO-2和nephrin表达可部分恢复(P<0.01),β-catenin表达可被部分抑制(P<0.01)。结论: 本研究结果提示高糖诱导的足突细胞CSE表达降低可能是足突细胞损伤的重要机制之一。而外源性硫化氢对高糖诱导的足突细胞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加ZO-2表达、抑制Wnt/β-catenin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分泌蛋白Dickkopf-1(DKK1)在人胃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胃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以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DKK1在人胃黏膜细胞(GES-1)和胃癌细胞(MKN-45和SGC-7901)中的表达水平;以RNA干扰法沉默DKK1,沉默效果以real-time PCR、Western blot及ELISA法验证;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以丝裂霉素C抑制细胞增殖;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E-钙黏蛋白(E-cadherin)、N-钙黏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及β-连环蛋白(β-catenin)水平。结果:DKK1在MKN-45和SGC-7901细胞中的表达明显高于GES-1细胞,表明DKK1在胃癌细胞中表达显著升高;DKK1在MKN-45和SGC-7901细胞中被成功沉默后,细胞侵袭能力显著下降,并具有时间依赖性,同时伴随E-cadherin表达增高及N-cadherin和vimentin表达下降,表明DKK1沉默能够显著抑制胃癌细胞侵袭和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经外源性重组DKK1(r DKK1)转染肿瘤细胞后,进一步证实DKK1具有促胃癌细胞侵袭的作用,并可促进EMT进程;DKK1沉默通过下调β-catenin水平来实现其对胃癌细胞侵袭及EMT的抑制作用。结论:DKK1在人胃癌细胞中表达显著增高,且DKK1沉默能够通过下调β-catenin水平抑制胃癌细胞侵袭及EMT过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糖尿病(DM)溃疡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表达的变化,探讨该信号通路在糖尿病难愈性溃疡中的作用。方法:雌性Wistar大鼠采用高脂高糖饲料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液腹腔注射法制备糖尿病模型。分别取正常对照组与DM组制作溃疡模型。观察创面造模后第3天、第7天和第14天对照组及DM组创面愈合情况的变化,并采用HE染色法检测创面组织形态结构的变化,采用ELISA法和RT-PCR法检测创面组织中β-catenin、GSK-3β和Rspo-3蛋白及mRNA的变化。结果:DM组大鼠的创面愈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其创面组织中含有较少的炎性细胞、纤维母细胞及新生毛细血管。DM组大鼠创面组织中β-catenin和Rspo-3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GSK-3β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Wnt/β-catenin通路的下调有可能导致了糖尿病溃疡的难愈,而该通路的下调可能源自于Rspo-3蛋白表达的下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胡桃醌对人前列腺癌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培养人前列腺癌LNCaP细胞,实验设置对照组(无胡桃醌)、12. 5μmol/L胡桃醌组和25μmol/L胡桃醌组,后2组用胡桃醌作用LNCaP细胞24 h。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 Western blot实验检测上皮钙黏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β-连环蛋白(β-catenin)和Snail的蛋白表达水平;使用LiC l和胡桃醌联合作用LNCaP细胞后,Western blot实验检测Snail和E-cadherin的蛋白表达。结果:Transwell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胡桃醌作用LNCaP细胞后侵袭能力下降(P 0. 01)。Western blot的结果表明,胡桃醌作用LNCaP细胞后E-cadherin的蛋白表达升高,vimentin和Snail及细胞核中β-catenin蛋白的表达降低(P 0. 01)。与胡桃醌组比较,胡桃醌与LiC l联合作用LNCaP细胞后Snail蛋白表达升高,E-cadherin蛋白表达降低(P 0. 01)。结论:胡桃醌可能通过抑制Wnt/β-catenin/Snail信号通路而抑制LNCaP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信号肽-CUB-EGF结构域蛋白2(SCUBE2)对结直肠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首先,用real-time PCR与Western blot法检测人结直肠癌HCT116细胞和正常人结直肠上皮FHC细胞SCUBE2的表达;HCT116细胞转染GV144-SCUBE2质粒过表达SCUBE2后,MTT、Transwell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其对细胞活力、迁移和凋亡的影响。转染GV144-SCUBE2质粒6 h后加入10μg/L重组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蛋白继续培养48 h,real-time PCR或者Western blot法检测EMT标志物[E-钙黏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和Snail]、β-catenin、c-Myc和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的表达。随后,在HCT116细胞中使用Wnt/β-catenin通路激活剂氯化锂(Li Cl)或抑制剂XAV93920并加入TGF-β1且过表达SCUBE2,检测Wnt/β-catenin通路激活或阻断后对HCT116细胞EMT的影响。结果:HCT116细胞中SCUBE2的表达明显低于FHC细胞;过表达SCUBE2能够抑制HCT116细胞的活力与迁移,但是对其凋亡影响不大;SCUBE2增加了E-cadherin的表达,降低了TGF-β1诱导的vimentin、Snail、β-catenin、c-Myc和cyclin D1的表达,XAV93920增强了SCUBE2对EMT的影响,而Li Cl阻碍SCUBE2对EMT的影响。结论:过表达SCUBE2能够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生长与迁移,抑制其EMT的发生,这一过程可能是通过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发挥作用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Raptor是否可以通过Wnt3a/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乳腺癌细胞的侵袭与转移。方法采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乳腺癌细胞MCF-7和MDA-MB-231(MDA231)中Raptor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小RNA(RNAi)干扰技术将质粒转染MDA231,将过表达质粒转染MCF-7;趋化运动实验检测乳腺癌细胞的运动能力;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乳腺癌细胞的侵袭能力;Western blotting检测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EMT)标志物的表达情况;核质分离实验检测β-联蛋白(β-catenin)的转核情况。结果 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结果显示,Raptor在低转移细胞系MCF-7中低表达,而在高转移细胞系MDA231中高表达。转染后,SiRaptor/MDA231细胞组中Raptor蛋白的表达明显下降,MCF-7/Raptor细胞组中Raptor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表明转染成功。用Wnt3a刺激处理后,趋化运动和Transwell侵袭实验结果显示,SiRaptor/MDA231细胞组运动和侵袭能力明显降低,MCF-7/Raptor细胞组运动和侵袭能力明显增强。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结果显示,用Wnt3a和抑制剂Dkk1不同处理后,SiRaptor/MDA231细胞组中上皮-钙黏蛋白(E-cadherin)上调,波形蛋白(vimentin)下调,细胞核中β-catenin的表达降低,而MCF-7/Raptor细胞组中E-cadherin蛋白下调,vimentin蛋白上调,β-catenin蛋白的表达升高。结论 Raptor能通过Wnt3a/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EMT的发生,进而促进乳腺癌细胞的侵袭与转移。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ATP竞争性糖原合成酶激酶3(GSK-3)抑制剂6-溴靛玉红-3'-肟(BIO)作用于食管鳞癌细胞后, 对ATP结合盒(ABC)转运蛋白——P-糖蛋白(P-gp)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MRP2)、凋亡抑制蛋白Bcl-2以及β-catenin表达的影响,探讨它们表达的相互关系,以及对细胞内游离ATP水平和P-gp、MRP2转运功能的影响,进而初步探讨GSK-3抑制剂对食管鳞癌细胞多药耐药的影响。方法: BIO作用于食管鳞癌EC-109细胞后,运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法、流式细胞术以及ATP检测试剂盒分别检测细胞内 MRP2、P-gp、β-catenin和Bcl-2表达的改变、ABC转运蛋白的转运功能以及细胞内游离ATP水平的改变。结果: BIO作用食管鳞癌EC-109细胞后,加药组与对照组相比,β-catenin和Bcl-2在胞浆中的表达增强,并且β-catenin出现胞核内累积,MRP2在胞浆和胞膜中表达增强,P-gp在胞浆和胞膜中表达减弱;细胞内游离ATP水平增加;ABC转运蛋白的转运功能增强。结论: BIO处理食管鳞癌细胞后增强了细胞的多药耐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血糖波动和持续高血糖对糖尿病大鼠肾小球血管内皮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和Bax、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24只,均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持续高血糖组、糖尿病血糖波动组。采用链脲佐菌素(STZ)60 mg/kg腹腔注射诱发糖尿病,血糖波动组每天定时腹腔注射超短效胰岛素类似物诺和锐,并错时给予葡萄糖,造成1 d中血糖浓度大幅度波动模型。制模4周后,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Bcl-2和Bax蛋白表达,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肾小球血管内皮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结果:糖尿病血糖波动组的肾脏凋亡细胞明显多于、肾小球Bcl-2蛋白表达少于、肾小管Bax表达明显多于糖尿病持续高血糖组。结论:糖尿病大鼠血糖明显波动可加速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