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钟永红  万丽华  陈汝 《吉林医学》2006,27(6):630-630
目的:探讨饮食教育对骨科术后病人进食结构的影响,预防便秘的发生。方法:将骨科择期手术的58例术后病人随机抽查,分为术前病人家属组、病人组,术前家属饮食教育28例,病人饮食教育3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饮食教育,跟踪记录病人术后7d内的进食种类、量,饮水情况及排便情况。结果:病人家属组术后第1天主食进量及第7天内蔬菜进食量均高于病人组,术后第3天排便情况,病人家属组23例占82%,病人组22例占73%;与便秘相关的因素显示,术后第1天病人家属配合饮食对预防便秘有着重要的意义。结论:对病人家属和对病人进行术前饮食教育,术后配合饮食指导,能够有效地降低骨科术后病人便秘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饮食教育对剖宫产术后病人进食结构的影响,预防便秘的发生。方法:将在我科行剖宫产术的120例术后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实验组于术后4小时及术后第二天分2次接受专门的饮食教育,对照组接受常规指导。记录病人术后首次排气、排便的时间,及术后前三天的进食种类、量。结果:1.术后第一日进食量均不足膳食最低标准。2.实验组术后前三天平均进食蔬菜、水果量均高于对照组,P<0.005;3.实验组平均肛门排气时间、首次大便排出时间,经x2检验,两者P均<0.05。结论:对病人进行饮食教育,术后4小时早进食,能够有效降低剖宫产术后病人的便秘发生;饮食结构不合理,可能主要与术后水果、蔬菜量不足及术后第一次逆食时间延长及进食量不足所造成的。所以进行饮食教育时,应加强术后适宜的蔬菜、水果量,特别应注意病人术后首次进食的时间及术后第一日的进食情况。  相似文献   

3.
饮食教育对预防剖宫产术后便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饮食教育对剖宫产术后病人进食结构的影响,预防便秘的发生.方法:将在我科行剖宫产术的120例术后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实验组于术后4小时及术后第二天分2次接受专门的饮食教育,对照组接受常规指导.记录病人术后首次排气、排便的时间,及术后前三天的进食种类、量.结果:1.术后第一日进食量均不足膳食最低标准.2.实验组术后前三天平均进食蔬菜、水果量均高于对照组,P<0.005;3.实验组平均肛门排气时间、首次大便排出时间,经x2检验,两者P均<0.05.结论:对病人进行饮食教育,术后4小时早进食,能够有效降低剖宫产术后病人的便秘发生;饮食结构不合理,可能主要与术后水果、蔬菜量不足及术后第一次进食时间延长及进食量不足所造成的.所以进行饮食教育时,应加强术后适宜的蔬菜、水果量,特别应注意病人术后首次进食的时间及术后第一日的进食情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饮食指导对脊柱外科手术后病人进食结构的影响,预防便秘的发生。方法:将脊柱外科择期手术52例病人随机分为指导组和对照组,指导组于术前1 d及术后第2 d两次接受专门的饮食指导,对照组接受常规饮食指导。记录病人术后的进食种类、量及排便情况,比较两组通便效果。结果:指导组通便有效率80%高于对照组24%,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病人家属和对病人进行术前饮食教育、术后配合饮食指导,为预防便秘的发生、改善术后脊柱疾病患者便秘效果较好,促进疾病的恢复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卜亚兰 《当代医学》2016,(7):103-104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预防骨科术后镇痛泵所致尿潴留的效果.方法 本研究选取96例骨科手术患者为对象,术后均应用镇痛泵,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接受预防性护理.对比分析2组患者尿潴留发生率、导尿率和护理满意率.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尿潴留发生率为37.50%,导尿率为12.50%,护理满意率为85.42%;实验组术后尿潴留发生率为10.42%,导尿率为2.08%,护理满意率为100.00%.实验组患者术后尿潴留发生率、导尿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防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骨科术后镇痛泵所致的尿潴留,减轻患者的痛苦,并有助于增进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酚酞片在化疗中便秘的预防作用。方法:将106例化疗同时使用格拉斯琼止吐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化疗同时口服酚酞片,两组患者同样接受饮食健康指导。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便秘发生率分别为27.86%和89.09%,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酚酞与化疗同时用可有效地预防便秘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胸腰椎结核术后患者腹胀便秘影响的研究。方法将我科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住院的胸腰椎结核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抽取48例患者例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先后次序编号,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责任护士根据患者健康状况给予饮食指导、药物服用方法及心理护理等;实验组给予优质护理,责任护士在常规护理及专科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患者人文关怀、人性化服务等延续性护理。结果胸腰椎结核术后腹胀便秘患者相关性实验表明进食纤维素类食物量、年龄、止痛镇静剂使用与否等因素与胸腰椎结核术后并发腹胀便秘呈正数关系,床上运动量、饮水量、蔬菜水果进食量、医疗付费方式与胸腰椎结核术后并发腹胀便秘呈负数关系。实验组24例腹胀例数为4例,其中重度、中度、轻度分别为0例、1例、3例;对照组24例腹胀例数11例,其中重度、中度、轻度分别为2例、6例、3例,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24例便秘例数6例,对照组24例便秘例数12例,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便秘积分值为4.8±2.6分,对照组便秘积分值为(5.4±2.7)分,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胀便秘是胸腰椎结核术后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进食纤维素类食物量、年龄、镇静止痛药使用与否是影响该类患者腹胀便秘的主要因素。优质护理能有效降低胸腰椎结核术后患者腹胀便秘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粗纤维饮食在预防骨科卧床病人便秘中的效果。方法:对骨科卧床病人住院后给予心理护理,指导患者掌握规律饮食,进食含粗纤维的食物,同时多饮水,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结果:通过粗纤维饮食指导,126例患者未出现便秘,9例通过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功能锻炼、腹部按摩、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等措施可以缓解或消除便秘症状。结论:通过对脊椎骨折、骨盆骨折、下肢骨折等135例骨折卧床病人制定详细的粗纤维饮食计划以及健康教育,可有效预防患者便秘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后患者早进饮食对机体及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实验组术后全麻清醒后即进食,对照组术后12 h开始进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实际进食时间和饮食恢复时间(饮食恢复至术前水平)、肛门排气时间、第1次下床活动时间。结果实验组在术后开始进食时间、饮食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术后第1次下床活动时间等方面均明显早于对照组(P<0.01)。结论妇科腹腔镜术后早进食可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减轻腹胀,增进食欲,增加机体抵抗力,防止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0.
胡李明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6):117-118
目的探讨小剂量麻醉药联合控制液体量对预防痔瘘术后尿潴留的效果。方法将20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0.5%布比卡因2mL(10mg)行腰麻,术前禁食、水6h,术后不控制液体量;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用O.5%布比卡因1mL(5mg)行腰麻,术前禁食、水6h,术后控制液体量于250mL内。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自然排尿、诱导后排尿及尿潴留有显著性差异(P〈.05)。结论小剂量麻醉药联合控制液体量可预防和减少痔瘘术后尿潴留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电话回访式饮食干预在预防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1月行食管癌手术的127例患者,按出院日期分为两组,单日出院者为对照组(n=54),双日出院者为试验组(n=73),对照组出院后提供常规饮食指导方案;试验组在常规饮食指导的基础上,于出院后2~20 d,隔日由专人以电话方式进行饮食干预,询问并记录饮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3个月的营养状况及吻合口狭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复查时,体重、营养状况较术前有明显改善,组间或不同时期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进普通食物时,对照组51.9%的患者、试验组53.4%的患者存在哽噎感,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只有20.4%的患者遵守饮食教育,低于试验组78.1%的遵医率;对照组吻合口狭窄率为33.3%,吻合口直径平均(7.3±1.4)mm,而试验组吻合口狭窄率仅为12.3%,吻合口直径平均(11.2±1.3)mm;3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话回访式饮食干预对食管癌患者术后的营养状况及预防术后吻合口狭窄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前瞻性护理预防肺结核合并大咯血患者便秘的效果。方法将52例有可能发生便秘的肺结核合并大咯血患者随机分为预防组26例及对照组26例,2组患者均按肺结核合并大咯血常规护理,对照组一旦发生便秘即给予药物治疗及护理干预;预防组在入院时即采取前瞻性护理干预措施预防便秘。对比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2组患者住院期间便秘发生率与诱发再出血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结核合并大咯血患者住院期间实施有预见性的前瞻性护理,可明显降低便秘的发生率,从而减少便秘引起的并发症和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择时选择足三里、合谷等穴位按摩对改善剖宫产术后腹胀、便秘的效果.方法 选择剖宫产术后产妇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每天供给产妇膳食套餐,实验组每天供给膳食套餐外,给予择时穴位按摩.观察2组产妇排气及排便的时间.结果 实验组产妇术后排气、排便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结论 剖宫产术后进行择时穴位按摩,可明显改善产妇的腹胀、便秘,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小茴香热熨用于肝硬化门奇断流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的疗效。方法 将59例肝硬化门奇断流术病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术前、术后常规护理(术前:卧床,合理饮食,对症保肝、止血、利尿、营养支持,注意处理并发症而且对患者健康教育;术后:卧床,注意姿势,从流食到普食过度,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反馈与记录,预防并发症并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加上术后用中药小茴香行腹部热熨治疗,于神阙穴覆盖消毒纱布,将药熨袋于神阙穴按压,并以此中心顺时针揉腹;对照组术前、术后常规护理(方法同治疗组)加上术后用TDP照射腹部治疗术后12 h用TDP照射腹部,每次15~20 min,2次/d。结果 治疗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48.33±13.68)、第1次肛门排气时间(70.76±15.32)与对照组相比肠鸣音恢复时间(60.27±13.32),第2次肛门排气时间(82.37±15.13),t值为3.395与2.002,P均〈0.05。结论 小茴香热熨用于肝硬化门奇断流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有确切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预防骨科卧床患者便秘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1年8月-2013年5月收治的150例骨科住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75例。试验组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给予心理护理、排便锻炼、饮食护理、运动护理、按摩护理以及药物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仅发生8例便秘,便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试验组仅有1例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亦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预防骨科卧床患者便秘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便秘治疗效果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运用仿真食物模型对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患者进行饮食教育(Diabeteshealtheduca.tion,DHE)的效果。方法将符合条件的已确诊的206例住院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03例)和对照组(103例)。对照组在住院期间给予常规的饮食教育和出院指导,实验组采用常规方法加仿真食物模型进行相同内容的教育,通过饮食知识测试及空腹血糖(Fastingplasmaglucose,FPG)、早餐后2小时血糖(Postprandialtwo—hourbloodglucose,PBG)、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Alc,HbAl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胆固醇(Totalcholesterol,TC)、体重指数(Bodymassindex,BMI)监测观察教育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教育前后各种监测指标均有下降,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饮食知识测试得分分别为35—87分(平均65分)、78~94分(平均9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利用仿真食物模型对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教育有利于患者掌握饮食控制的原则和方法,达到更好地控制糖尿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杨沁  叶静 《中外医疗》2014,(26):155-156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联合经络拍打预防腰椎手术患者术后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09年4月—2013年6月收治的择期行腰椎手术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预防便秘,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经络拍打及穴位按摩,2次/d。比较两组便秘发生率、首次排便时间、便秘症状积分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便秘发生率为15.22%(7例),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50%(15例);观察组首次排便时间(1.34±0.29)dVS(2.18±0.67)d、便秘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31±0.45)VS(4.65±1.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穴位按摩联合经络拍打可以预防腰椎术后患者便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舒适护理对肛肠术后恢复自主排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梅  郑芳 《河北医学》2010,16(6):740-743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对肛肠疾病术后恢复自主排尿的影响。方法:将2007年7月至2008年12月我科收治肛肠疾病癌患者128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64例和对照组64例。实验组在术前评估患者的认知能力、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及了解患者个体排尿习惯、心理特点的基础上,采用不同体位进行腰部、腹部、尿道及盆底肌肉的收缩和舒张锻炼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术后排尿训练。观察两组术后恢复自主排尿情况。结果:B超监测下测定残余尿量实验组为71.3±7.5mL,对照组为165.4±9.3mL,实验组尿潴留发生率为10.9%(7/64),对照组尿潴留发生率为48.4%(31/64),留置尿管时间实验组为12.8±1.6d,对照组为17.2±2.1d,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在肛肠疾病术后舒适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可有效预防和减少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缩短术后尿管留置时间,加快自主排尿的恢复,有利于术后病情恢复。  相似文献   

19.
陈江山  李鹏  兰志勋 《西部医学》2011,23(9):1689-1691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及血清细胞因子差异。方法选取骨科60例择期行髋关节置换老年患者,在全麻下分别接受手术,术前1d及术后1d采用MMSE行认知功能评价。在麻醉诱导前(T1)、拔管前(T2)、术后6h(T3)、术后24h(T4)行血清S-100β浓度测定,术后3天测定血TNF-α、IL-6水平。结果术后24h乌司他丁组MMSE评分较术前降低分值为(-1.23±2.73)分,对照组为(-4.87±3.79)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2~T4血清S-100β浓度高于T1,乌司他丁组T3、T4高于T1,乌司他丁组T3、T4血清S-100β浓度升高幅度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3天TNF-αI、L-6均高于术前,但乌司他丁组升高幅度远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具有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外周细胞因子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青少年脊柱侧凸矫形手术患者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发生,并探讨其 发生与血清皮质醇浓度的关系。方法选入择期行脊柱后路矫形手术患者75例,年龄11?18岁,美国麻 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I-II级。于术前1 d、术后7 d及3月采用简易 智能评估量表(MMSE)、视觉词语学习测验等一套神经心理学测验来综合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水平,同时 测定患者人院后第2天及术后第2天的血清皮质醇水平,标为T1时刻、T2时刻,并记录患者的年龄、受教 育年限等资料以及手术时间等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6例患者配合完成所有测试及血标本采 集,根据诊断标准,术后7 d及3月分别共有19例、5例患者发生POCD,即发生率分别为28.8%、7.6%,分 别根据两次的认知功能评估结果分组,进行统计分析。术后7 d POCD组的T2时刻皮质醇浓度[(311.01 ±mol/L]较术后 7 d 非 P0CD 组[(409.63±179.28) nmol/L]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3 月 P0CD 组 T1 时刻的皮质醇浓度[( 183.80±70.35)nmOl/L]较术后 3m 非 P0CD 组低[(337.35±132.77) nmol/L],且 T2 时刻该组皮质醇浓度[(214.12± 124.77) nmol/L]亦低于非 P0CD 组[(394.94± 167.64) nmol/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Marm-Whitney U检验分析两组皮质醇人院及术后浓度变化程度 发现,术后7 d分组中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组间比较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 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术后1 d的分组中,两组皮质醇人院及术后浓度变化程度可能为POCD发生的危险 因素[P=0.046,OR=1.004,95% C/( 1.000,1.007)]。结论青少年脊柱侧凸矫形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 生可能与围术期血清皮质醇浓度的变化有关,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