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别采用原位杂交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早期宫颈癌盆腔淋巴结中高危型HPV DNA和CK19的表达,探讨早期宫颈癌微小转移的检测率及检测方法.方法:选取28例早期宫颈癌患者常规病理光镜检查证实转移和未转移淋巴结共104个,分别采用原位杂交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高危型HPV DNA和CK19的表达.结果:所有常规病理检查阴性的80个淋巴结中高危型HPV DNA的阳性检出率为45%(36/80);CK19的检出率为25%(20/80).常规病理光镜检查证实淋巴未转移患者的57个淋巴结中23个高危型HPV DNA阳性(43.5%),来自15名患者中的9 人(60%);14个淋巴结CK19阳性(24.6%), 来自15名患者中的7名(46.6%).患者的微转移检出率分别为60%和46.6%.两种检测方法的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高危型HPV DNA的检出率高于CK19(P<0.001).结论:原位杂交法检测高危型HPV DNA,免疫组化法测CK19均可检测出早期宫颈癌淋巴微转移 ,原位杂交法是分子水平的检测,在宫颈癌淋巴微转移的检测中可能更敏感可靠.  相似文献   

2.
检测MMP-2和CK19在早期宫颈癌盆腔淋巴结中的表达,探讨淋巴结微转移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对64例早期宫颈癌患者常规病理光镜检查证实无转移淋巴结902枚进行MMP-2及CK19的检测。结果:1)复发组477枚淋巴结中11枚CK19阳性(2.3%),来自32例患者中的8例(25.0%);8枚MMP-2阳性(1.7%),来自32例患者中的6例(18.8%),两种检测指标的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未复发组425枚淋巴结中均无CK19及MMP-2阳性表达(0/425),该组32例患者中CK19及MMP-2的阳性表达率均为0。二者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CK19及MMP-2表达与病理类型及组织的分化程度均有相关性(P<0.05)。3)复发组32例患者中带瘤生存25例,死亡7例,且均死于癌症,其中6例患者盆腔淋巴结中的CK-19及MMP-2检测均表达阳性,微转移与术后复发转移有相关性(P<0.05)。结论: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淋巴结中CK19及MMP-2表达可检测出早期宫颈癌淋巴结中的微转移,显著提高微转移的检出率。通过本研究证实MMP-2及CK19的高表达与宫颈癌的侵袭转移有关,可作为检测早期宫颈癌淋巴转移的生物学指标之一,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3.
宫颈癌患者淋巴结CK19 mRNA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与目的:采用RT—PCR技术检测CK19(cytokeratin 19)mRNA的转录,可在部分恶性肿瘤患者中检测到常规病理学方法不能检测到的隐性微转移。本研究旨在检测宫颈癌患者盆腔淋巴结组织特异性标志物(CK19mRNA)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PCR技术检测Ⅰ~Ⅱ期宫颈癌患者盆腔淋巴结CK19 mRNA的转录。生存曲线用Kaplan—Meier转录。生存率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32例宫颈癌患者共检测淋巴结标本206枚,经常规病理组织学方法检测到24枚淋巴结有癌转移,阳性率为12%(24/206);经RT—PCR法检测到44枚淋巴结表达CK19 mRNA,检出率为21%(44/206)。RT—PCR法与常规病理组织学方法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常规HE染色阴性的182枚淋巴结中,29枚检测到CK19mRNA的特异性条带,微转移的检出率为15.9%(29/182)。低分化患者的淋巴结CK19检出率为87.5%(7/8)显著高于中~高分化患者的检出率33.3%(8/24)(P〈0.05)。而淋巴结CK19的检出率与年龄、临床分期、组织学类型、宫颈肿瘤大小、肌层浸润深度、宫旁浸润、脉管癌栓均无明显关系(P〉0.05)。淋巴结CK19 mRNA阳性患者的4年无瘤生存率为58%;而淋巴结CK19 mRNA阴性患者的4年无瘤生存率为76.5%,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与传统的病理组织学比较,采用RT—PCR技术检测CK19 mRNA转录能显著提高淋巴结微转移的检出率,预后判断有待增大病例数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宫颈癌患者原发灶、血清及其盆腔淋巴结中HPVDNA及亚型,探讨其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6例行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宫颈癌患者的原发灶组织、术前静脉血与盆腔淋巴结石蜡组织,运用PCR方法对上述标本进行HPVDNA及亚型的检测。结果:宫颈癌原发灶组织、血清标本中HPVDNA阳性率为50%(8/16)。16例盆腔淋巴结石蜡组织中13例为HPVDNA阳性(13/16,81.25%),其中总共切除的133个淋巴结中60个为阳性(60/133,45.1%),8例淋巴结HPVDNA阳性的病例其对应的原发灶组织也为阳性且两者亚型相同。盆腔淋巴结中的HPVDNA阳性率为45.1%(60/133),显著高于病理证实的淋巴结转移率1.5%(2/133)。6例患者(6/16,37.5%)原发灶、血清、盆腔淋巴结同时均为HPVDNA阳性;2例患者(2/16,12.5%)原发灶、盆腔淋巴结中HPVDNA表达阳性,而血清为阴性;1例患者(1/16,6.25%)淋巴结、血清HPVDNA阳性,而原发灶为阴性;未发现原发灶、血清HPVDNA表达阳性而淋巴结为阴性的病例,而且以上HPVDNA阳性的病例同一个患者对应的HPV亚型也相同。结论:宫颈癌患者血清中HPVDNA检出率与临床分期无关。宫颈癌患者盆腔淋巴结的HPVDNA检测可提高病理诊断淋巴结转移的阳性率,并且淋巴结中HPVDNA的检出率与原发灶的分化程度相关。宫颈癌原发灶、血清、盆腔淋巴结中HPV感染可能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临床早期宫颈癌外周血CK19 mRNA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RT-PCR法检测早期宫颈癌外周血CK19 mRNA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RT-PCR法检测291例O~ⅡA期宫颈癌和162例妇科良性肿瘤术前外周血CK19 mRNA的表达情况,另取30名健康人作对照。结果:291例肿瘤患者CK19阳性率为19.93%(58/291),妇科良性肿瘤和健康人阳性率均为O。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宫颈癌患者外周血CK19 mRNA阳性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淋巴血管间隙受侵和深肌层浸润间存在明显相关性,P<O.05;而与年龄、病理类型、分化程度和宫旁转移不相关.P>O.05。结论:CK19 mRNA可作为检测宫颈癌外周血微转移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CK19 mRNA和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CK19微转移分子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的表达情况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及原位杂交技术检测66例SLN中CK19微转移分子的表达.同时与常规病检法比较其检测敏感性.并比较转移组、微转移组、无转移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6例SLN在常规病理检查阴性38例淋巴结中6例表达CK19蛋白15.8%(6/38),8例21.1%(8/38)表达CK19mRNA.原位杂交法与常规病检法转移的检出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K19蛋白和mRNA表达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乳腺癌转移组与微转移组患者在肿物大小与淋巴管浸润上有相似性,而同无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免疫组化法和原位杂交法较常规病理检查更为敏感.通过免疫组化法和原位杂交法的联合使用,可明显提高乳腺癌SLN微转移的检出率,同时也证明原位杂交法是可靠的,比免疫组化更为敏感的技术.SLN微转移有可能作为肿瘤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早期宫颈鳞癌癌周组织及盆腔淋巴结中podoplanin及HPV16/18抗原的表达,寻求早期宫颈癌淋巴转移的标记物.方法:选取宫颈鳞癌57例,每例取1-3个淋巴结,共选取淋巴结103个,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odoplanin及HPV16/18的表达.结果:在有淋巴结转移的宫颈鳞癌癌周组织、无淋巴结转移的宫颈鳞癌癌周组织及正常宫颈组织中podoplanin的阳性率分别为76.2%(16/21),41.7% (15/36),27.2%(6/22).在淋巴转移患者的转移淋巴结,未转移淋巴结,及淋巴无转移患者的淋巴结中HPV16/18的阳性率分别为89.3% (25/28),60.0% (18/30),42.2%(19/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的检测结果呈正相关.结论:联合检测盆腔淋巴结中HPV16/18和podoplanin抗原,有助于早期发现宫颈癌淋巴结微转移.Podoplanin可以作为检测宫颈癌淋巴转移的特异性标志.  相似文献   

8.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的非前哨淋巴结转移率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内癌(DCIS)和浸润性导管癌前哨淋巴结(SN)微转移对非SN转移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常规HE染色和CK19免疫组化法回顾性研究24例DCIS和41例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SN微转移和非SN转移情况。结果:对65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的103枚SN进行了研究。24例DCIS患者中,1例SN转移其非SN也有转移(4.2%),23例SN阴性的DCIS中未发现SN微转移;41例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中,10例SN转移中6例有非SN转移;其余31例SN阴性患者中,CK19免疫组化法染色发现SN微转移4例(12.9%),其中1例患者有非SN转移;SN微转移患者中非SN转移率25.0%(1/4),SN转移患者中非SN转移率63.6%(7/11),多枚SN仅1枚微转移患者中的非SN转移率50.0%(1/2)。结论:初步研究提示,CK19免疫组化法检测SN微转移有助提高SN转移的发现,SN微转移患者若放弃腋淋巴结清除可能造成转移灶的残留。SN微转移的研究可作为腋淋巴结清除或放疗的一个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宫颈鳞癌淋巴结微转移阳性率,阳性淋巴结分布以及与病理类型、临床分期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法和RT-PCR法分别及联合检测492枚(52例)早期宫颈鳞癌手术切除淋巴结中CK20的表达情况.结果:联合法检测CK20阳性率与单独使用一种方法的阳性率相比有显著性差异,且显著高于常规HE染色(P<0.05).闭孔淋巴结CK20阳性率最高.CK20表达与宫颈鳞癌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有关(P<0.05),而与年龄无关(P>0.05).结论:联合免疫组化和PCR检测CK20敏感性较高,闭孔淋巴结可作为检测CK20表达的首选淋巴结,对于评价早期宫颈癌微转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巢式PCR检测CK19 mRNA和LUNX mRNA诊断肺癌淋巴结微转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同海  王正  李富荣  齐晖  任莉莉  周汉新 《肿瘤》2007,27(6):484-486,492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淋巴结微转移的基因诊断方法,并分析CK19 mRNA、LUNX mRNA作为肺癌微转移检测分子标记物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巢式RT—PCR技术检测39例NSCLC患者的149枚淋巴结和20例肺良性病变患者的47枚淋巴结中的细胞角蛋白19(CK19 mRNA)、肺特异性X蛋白(LUNX mRNA)的表达。结果:39例NSCLN患者的149枚淋巴结中,46枚(30.9%)淋巴结存在CK19 mRNA阳性表达,56枚(37.6%)存在LUNX mRNA阳性表达,常规病理组织学检出20枚(13.4%)有癌转移,巢式RT—PCR方法和常规病理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0例肺良性病变患者的47枚淋巴结中CK19 mRNA和LUNX mRNA表达均为阴性,与肺癌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淋巴结微转移与病理类型、细胞分化程度和临床分期有密切关系(P〈0.05)。结论:CK19 mRNA、LUNX mRNA可作为检测NSCLC患者淋巴结微转移的分子标记物,联合检测可能有助于早期诊断肺癌转移,从而指导临床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RT-PCR与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宫颈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比较2种方法的差异.方法:选取经病理确诊的53例宫颈癌患者的110枚前哨淋巴结,进行病理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与RT-PCR检测CK19的表达.结果:53例患者瘤体病灶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均有CK19阳性表达,阳性率100.0%.13例(24.52%)患者前哨淋巴结阳性表达,对13例患者的23枚前哨淋巴结进行PCR与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有21枚(91.3%)前哨淋巴结PCR阳性;19枚(82.6%)免疫组织化学阳性.40例患者87枚前哨淋巴结阴性表达.有12例患者28枚前哨淋巴结PCR阳性,淋巴结阳性检出率为32.18%;有7例患者11枚前哨淋巴结阳性,阳性检出率为12.64%.PCR与免疫组织化学阳性表达分别为25例(47.16%)和20例(37.73%).结论:应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宫颈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的敏感性均高于临床病理;RT-PCR技术检测CK19基因判断宫颈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CK19表达与子宫颈癌前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宫颈癌根治术治疗的46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mRNA和免疫组化检测CK19在子宫颈前哨淋巴结中的表达.结果 RT-PCR分析结果显示82个淋巴结中,11个淋巴结CK19高表达,71个淋巴结CK19低表达.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11个CK19高表达淋巴结免疫组化染色阳性,71个CK19低表达淋巴结免疫组化染色阴性.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CK19高表达与前哨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结论 CK19表达与宫颈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CK19有可能称为宫颈癌转移的分子标记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生物学标志乳腺上皮小黏蛋白(smallbreastepithelialmucin,SBEM)、乳腺珠蛋白(humanmamma—globin,hMAM)和细胞角蛋白19(cytokeratin19,CK19)检测乳腺癌外周血及淋巴结微转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2-04—13—2012-10—10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首诊的患者外周血及组织标本。采用巢式PCR技术对47例乳腺癌患者和45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外周血有核细胞中SBEM、hMAM和CK19的mRNA进行检测;采用半定量PCR技术对10例乳腺癌组织及对应的癌旁组织,以及10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组织mRMA进行检测;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对其中27例乳腺癌患者的109个淋巴结进行检测。结果:乳腺癌和乳腺良性肿瘤患者的外周血SBEM表达率分别为82.98%(39/47)和62.22%(28/45),χ2=5.005,P=0.021;乳腺癌和乳腺良性肿瘤患者的外周血hMAM表达率分别为65.96%(31/47)和42.22%(19/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20,P=0.022;乳腺癌和乳腺良性肿瘤患者的外周血CK19表达率分别为89.36%(42/47)和80.00%(36/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62,P=0.211。免疫组化CK19在52个转移性淋巴结中强阳性表达,在57个常规病理检查未发现的转移性淋巴结中检出5个淋巴结存在转移灶;hMAM及SBEM在转移性淋巴结中表达比CK19弱,而且阳性细胞染色不均一。结论:SBEM、hMAM和CK19作为乳腺癌外周血微转移生物学标志具有较高的灵敏性,但缺乏特异性,联合检测可以提高特异性,对发现早期乳腺癌微转移有一定临床意义;CK19可用于检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的微小转移灶。  相似文献   

14.
岳欣  王家仓 《肿瘤防治杂志》2005,12(12):900-902
目的:探讨常规染色显示无淋巴结转移的胃癌患者淋巴结微转移发生情况以及预后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常规染色提示无淋巴结转移的胃癌患者(T1-3N0M0),将常规检查阴性的淋巴结用CK19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31例常规病理检查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位随访期为50个月,所切除淋巴结的中位数为8个.总的5年生存率为53.7%,其中通过免疫组化发现的微转移检出率为32.3%(10/31)。淋巴结微转移患者5年生存率为30%,低于无微转移患者的66.5%,P=0.036。结论:CK19的免疫组化染色是检测胃癌淋巴结微转移的敏感易行的方法,且微转移的检测有助于明确分期、判断预后及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RT PCR法检测早期宫 颈癌外周血CK19mRNA的表达水平及临床 意义。方法:应用RT PCR法检测291例0~Ⅱ A期宫颈癌和162例妇科良性肿瘤术前外周 血CK19mRNA的表达情况,另取30名健康 人作对照。结果:291例肿瘤患者CK19阳性 率为19.93%(58/291),妇科良性肿瘤和健康 人阳性率均为0。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宫 颈癌患者外周血CK19mRNA阳性与临床分 期、淋巴结转移、淋巴血管间隙受侵和深肌层 浸润间存在明显相关性,P<0.05;而与年龄、 病理类型、分化程度和宫旁转移不相关,P> 0.05。结论:CK19mRNA可作为检测宫颈癌 外周血微转移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宫颈癌微转移检测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转移是指用常规检查方法如影像学、常规病理检查方法难以发现的播散并存活于血循环、淋巴结、骨髓及其他组织器官中的肿瘤细胞。在一些实体瘤的研究中,人们已发现微转移的检出率与患者的预后有密切关系,并可早期诊断肿瘤的复发和远处转移。宫颈癌微转移的检测主要采用免疫组化及PCR技术检测淋巴结、外周血和活检标本中人乳头瘤病毒(HPV)、细胞角蛋白(CK)以及鳞状细胞癌抗原(SCC)的表达。部分研究显示宫颈癌微转移的检测有助于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宫颈癌患者外周血标本中的组织特异性标志物(CK19 mRNA)与宫颈癌相对特异性标志物(HPV16 mRNA)的表达。方法:采用RT-PCR技术检测了Ⅰb~Ⅱb期宫颈癌患者的外周血标本30例。远处转移宫颈癌患者8例,妇科良性疾病患者16例,健康人9例:结果:30例外周血标本中3例扩增出CK19的特异性条带,检出率为10.0%(3/30)。远处转移患者CK19检出率为8/8,良性病变患者为0/16,健康者为0/9。30例宫颈癌患者中有10例患者术后宫颈癌标本的免疫组化HPV E6和(或)原位杂交为阳性,均未检测到HPV16 mRNA(0/10);8例远处转移患者的检出率为12.5%(1/8),妇科良性病变患者和健康者的检出率分别为0/16和0/9。结论:CK19 mRNA作为宫颈癌患者外周血的检测标志物显示了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HPV16 mRNA的检出率较低,临床价值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检测肺癌患者区域淋巴结、外周血和骨髓中微转移在肺癌外科治疗中的临床意义,以及区域淋巴结、外周血和骨髓肺癌微转移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巢式RT-PCR技术,对29例肺癌患者和11例肺良性病变患者的淋巴结、外周血和骨髓中CK19基因mRNA表达进行联合检测。结果 本实验建立的巢式RT-PCR技术的敏感性可达到10^-6。术前10例患者检测到外周血微转移,6例患者检测到骨髓肺癌微转移,101枚纵隔淋巴结中55枚检测到肺癌微转移。肺癌患者淋巴结、外周血和骨髓中微转移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4.5%、34.5%和20.7%,三者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外周血和骨髓微转移与肺癌组织学类型、细胞分化程度及P-TNM分期均存在密切关系(P<0.05或P<0.01)。结论 RT-PCR法是一种特异性,敏感性均较高的肿瘤微转移检测方法;检测CK19 mRNA表达应用于肺癌微转移的分子诊断有助于选择外科手术适应证,并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乳腺癌隐匿转移淋巴结的RT-PCR方法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采用优化的以CK19作为基因标志的RT-PCR方法,检测乳腺癌淋巴结的隐匿微转移,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1)优化CK19基因表达的RT-PCR检测方法,避免假基因干扰,并进行灵敏度和可靠性验证;2)乳腺癌隐匿转移淋巴结检测:将常规病理诊断为转移阴性淋巴结分为两组,其一为外侧组组成的LⅠ组,其二为由后组、锁上、腋尖和肌间组成的LⅡ组,共检测45例的317个淋巴结,包括45例LⅠ组淋巴结268个和其中15例LⅡ组淋巴结49个。结果:1)方法可靠性验证无假阳性和假阴性,通过双重PCR扩增灵敏度可达1×10-7。2)采用此方法,乳腺癌淋巴结微转移阳性病例的检出率为40.0%(18/45),其中检出的阳性淋巴结均位于LⅠ组,阳性率为40.0%(18/45),LⅡ组检出率为0(0/15),两组之间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微转移阳性淋巴结的检出率为22.1%(70/317),其中LⅠ组阳性率为26.1%(70/268),LⅡ组阳性率为0(0/49),两组之间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乳腺癌淋巴结隐匿微转移的检出率与临床分期呈正相关(P<0.05),与组织学分级呈正相关(P<0.05),与病理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结论:乳腺癌早期的淋巴结转移首先出现在外侧组,提示该方法用于临床常规淋巴结的隐  相似文献   

20.
单洪丽  续薇  所健  刘立华 《中国肿瘤》2009,9(4):325-328
[目的]建立细胞角蛋白18(CK18)实时荧光定量PCR(RTFQ-PCR)检测系统,定量检测CK18在胃癌淋巴结中的表达水平.发现淋巴结微转移,从而提高胃癌淋巴结转移诊断的阳性率。[方法]应用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以CK18作为淋巴结微转移的标志基因,制备CK18表达序列的标准品,并建立标准曲线。定量检测24例病理证实无淋巴结转移的胃癌患者199枚淋巴结的CK18 mRNA拷贝数。[结果]RTFQ—PCR检测CK18 mRNA的95%CV值为2.38%,敏感性达10个拷贝。24例病理无淋巴结转移的胃癌患者,15例CK18 mRNA阳性。阳性率为62.5%(15,24)。RTFQ-PCR检测CK18 mRNA的量值水平,最小值为2.57×10^2,最大值1.08×10^8。[结论]应用RTFQ-PCR方法,以CK18作为淋巴结微转移的标志基因.可提高胃癌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能够发现组织病理学检查不能发现的微转移灶,并可能对微转移分级有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