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椎管内血管脂肪瘤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嘉沪  朱兴宝杨生 《云南医药》2007,28(2):F0003-F0003
病例男,61岁,因为右下肢疼痛,麻木半年余,加重1月入院。体格检查:右侧半躯干痛觉过敏,右下肢痛觉减退、肌力Ⅲ级、腱反射消失,左下肢肌力Ⅳ-Ⅴ级,未发现其它阳性特征。MRI检查:在T1-T2椎间隙后缘,脊髓外椎管内见到一个长条状影像,呈稍长T1,T2信号,脊髓受压,向左前外侧移位,该病灶边缘清楚、信号均匀、强化均匀。术前诊断:T1-T2椎体后缘脊髓外椎管内肿瘤,推测其性质可能是神经源性肿瘤或海绵状血管瘤。术中发现:肿瘤在C7-T1椎管内脊髓外,向右侧生长压迫脊髓并与硬脊膜粘连,肿瘤呈紫红色、质地中等、血供丰富。  相似文献   

2.
3.
患者女,21岁,主诉:突发胸背部疼痛7 d,双下肢麻木无力5 d。查体:全身未见明显出血点,双上肢肌力正常,左下肢肌力Ⅳ级,右下肢肌力Ⅳ级,双侧跟膝腱反射亢进,剑突平面以下痛温觉减退,深感觉存在,Babinsk′is征(-),T4~6棘突压痛(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5·2×109/L,红细胞:3·38×1  相似文献   

4.
患儿,男,3岁,14kg。入院前十天从床上摔下,背部着地,当时无呕吐、昏迷。第四天起出现四肢无力,下肢不能站立。人院后MRI检查示C5-T2椎管内血肿,拟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椎管内硬膜外原发性恶性淋巴瘤在MRI上的表现,以此提高MRI检查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2015年3月期间某院就诊的24例椎管内硬膜外原发恶性淋巴瘤患者的MRI资料,且24例患者均经过穿刺或术后病理的明确诊断。结果:24例患者中有23例淋巴瘤的和周围组织边界清晰,信号也较均匀,主要呈T1WI等信号、T2WI稍高信号,所占比例是56.52%,和其他类型相比,差异显著(P0.05),脂肪组织为高信号。破坏的椎骨骨质信号则是斑片状的T1WI等信号,而T2WI则为低信号或者是高信号。结论:对于椎管内硬膜外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患者行MRI检查,可以通过独有的特征进行诊断与鉴别,为临床的早期治疗和病理诊断提高指导和参考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63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吞咽梗噎感,伴厌食、纳差,轻微胸骨后疼痛。无发热、呕吐、腹痛、黑便;全身皮肤、黏膜未见色素痣等病变;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胃镜活组织检查“考虑食管癌”。经我院普通外科行食管部分切除,胃食管弓下吻合术治疗。病理检查:大体:切除食管一段,长12 cm,距手术上切端3c m处,食管腔内可见一外生性肿块4c m×4 cm×2 cm,根基宽2 cm。肿块表面呈菜花状,灰褐色。切面:实性,灰白色,质地中等。镜检:肿瘤细胞呈弥漫或巢状排列。巢状排列区域的细胞体积较大,多边形,细胞轮廓清,似鳞状上皮样。核大、圆形或不规则形呈空泡状,…  相似文献   

7.
8.
患者男性 ,4 6岁 ,因进行性剧烈头痛伴右侧肢体无力 2 0天 ,频繁呕吐 7天入院。 2年前因右足底后内侧皮肤硬化皲裂而行病理检查 ,结果为黑色素瘤 ,病灶切除后植皮并行放射治疗。专科情况 :右肩关节运动肌群肌力为Ⅱ级 ,同侧肘、腕关节运动肌群肌力为 0级 ,右下肢肌力为Ⅲ级。颅脑CT检查 :左侧额颞叶及顶叶各见一高密度占位病变。前者约 4 3cm× 3 0cm× 3 0cm ,后者约 3 1cm×2 2cm× 3 0cm。病变明显强化 ,但不均匀。病灶周围明显低密度水肿带。颅脑MRI检查 :左侧额叶及顶叶各见一占位病变。前者约 3 2cm× 2 6cm…  相似文献   

9.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36例椎管内肿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椎管内肿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技巧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本院2002年7月~2008年8月收治的36例进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椎管内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肿瘤位置:肿瘤位于颈段18例,胸段10例,腰段5例,骶段3例;术后病理表明:室管膜瘤、畸胎瘤、蛛网膜囊肿各1例,脊膜瘤3例,神经纤维瘤11例,神经鞘瘤19例。肿瘤全切22例,次全切8例,大部分切除6例,术后症状和体征与术前相比明显好转25例,轻度好转10例,1例术后症状加重。结论:椎管内肿瘤大多为良性,手术效果比较好,宜早期诊断,早期手术,MRI检查和显微外科手术的应用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1病例介绍例1:患者女 ,35岁 ,反复发作性腰痛及双下肢疼痛2年并进行性加重2月 ,加重期出现下肢畏寒麻木等。入院前CT扫描检查提示L4~5 椎间盘突出。住院后临床检查发现 :双下肢皮肤感觉正常 ,右下肢直腿抬高300( ) ,左600( ) ;拇背伸试验右 ( ) ,左 (-)。诊断为椎间盘突出行手  相似文献   

11.
王晓明  谢栓  葛戈 《中国当代医药》2013,(3):99+101-99,101
目的探讨低场MRI在椎管内麻醉术前检查的必要性。方法采用GE0.2TMRI,对椎管内麻醉患者110例术后行MRI检查,观察MRI表现,对比脊髓圆锥和马尾神经损伤情况。结果110例椎管内麻醉患者中,脊髓圆锥低位53例,脊髓位置正常57例,脊髓圆锥低位患者术中神经损伤发生率较脊髓位置正常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检查在椎管内麻醉手术术前检查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降低患者术中神经损伤的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12.
向生霞  潘燕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7):2720-2720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66岁,因"发现左足跟包块并破溃1年,双下肢肿胀10天"入院.1年前患者因左足挖鸡眼处长包块,呈蚕豆大小,色偏黑,质偏硬,压痛不明显,推之不动,与周围组织有粘连,未重视,左足包块渐长大,因行走压迫及摩擦敏包块破溃,渗血渗液伴腥臭,并向周嗣蔓延,于2008年11月在当地医院检查诊断为左足黑色素瘤伴肺转移,未做任何治疗.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 ,7岁 ,颈背部疼痛 1月 ,双下肢突发无力 2天收住。查 :双上肢感觉、运动、腱反射正常。双下肢肌力Ⅱ级 ,肌张力减弱 ,T4 平面以下痛触觉减退 ,膝反射、跟腱反射减弱 ,巴彬斯基氏征阳性。MRI报告 :C6~T3 腹侧椎管内髓外囊性病变。择期显微外科手术 ,术中见C6~T3 脊髓腹侧有 7cm× 1cm囊性占位病变 ,灰白色 ,壁厚 ,囊液淡黄色 ,行全切除。术后病理报告 :C6~T3 椎管内肠源性囊肿。术后第 2天双下肢肌力Ⅱ~Ⅲ级 ,第 5天Ⅲ级 ,第 7天Ⅳ级 ,第 10天Ⅴ级。讨 论 椎管内肠源性囊肿属先天性椎管内肿瘤 ,较为少见。于胚胎…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椎管内麻醉并发下肢疼痛与功能障碍的原因和治疗。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研究方法,选取2005年8月~2013年5月我院椎管内麻醉的患者1000例,分析椎管内麻醉并发下肢疼痛与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和发生原因,并且及时进行治疗。结果1000例椎管内麻醉的患者中,并发下肢疼痛与功能障碍的患者13例,发生率为1.3%,发生原因有很多,有麻醉因素、患者自身因素等,经过治疗,9例痊愈,3例有效,1例无效。结论椎管内麻醉很少并发下肢疼痛与功能障碍,但是偶尔会发生,需要及时分析原因并且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5.
椎管内肿瘤常造成肢体功能障碍,高颈段肿瘤术后常常呼吸困难加重危及病人生命,因此椎管内肿瘤的诊治在临床上值得重视。本院自1995年8月至2002年3月共收治椎管内肿瘤26例,现作一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16.
椎管内肿瘤临床不少见 ,由于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 ,据报道[1] 漏 /误诊率高达 5 0 %左右。近来随着CT及MRI等先进技术的应用 ,早期诊断率有所提高。本文就 5年来收治的 2 0例椎管内肿瘤进行总结分析。材料与方法 一、病例资料 :自 1998年 7月至 2 0 0 2年 1月收治 2 0例椎管内肿瘤 ,男 9例 ,女11例 ,年龄 7天至 63岁 ,颈段 (C6以上 ) 2例 ,颈胸段 (C6—T2 ) 3例 ,胸及胸腰段 (T2 —L2 ) 12例 ,腰以下 (L2 以下 ) 3例。神经鞘瘤 9例 ,脊膜瘤 3例 ,脂肪瘤 2例 ,胶质瘤 1例 ,皮祥囊肿 1例 ,复合胚生殖细胞瘤 (恶性 ) 1例 ,脊索瘤 1…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50岁.因发现下腹肿物1月入院.妇科检查:已婚经产外阴,于子宫后方触及一肿物,7 cm×6 cm×5 cm,质中等硬,余正常.B超检查:子宫右后方占位.手术探查:腹腔内游离黑色血性腹水1 000ml,左附件正常,右卵巢肿物8 cm×8cm×6 cm,表面有2 cm破口,大网膜、腹膜、膀胱前脂肪内均见大小不同结节.  相似文献   

18.
木金花 《中国基层医药》2007,14(8):1247-1247
患者,男.59岁。因无规律性上腹疼痛2年.阵发性解黑便半年,出现消瘦、头昏、腹胀1个月就诊。门诊以“腹水原因待查”收住院。患者既往健康。检查:一般情况差,慢性病容,无黄疸,贫血貌,消瘦,皮肤黏膜未见色素沉着及异常皮肤痣、皮肤黑色损害等。心肺正常,腹部稍膨隆,呈蛙状腹,叩诊浊音,肝脾未触及。血红蛋白78g/L。[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62岁。近2年感双下肢麻木、无力,症状由远端向近端发展,呈进行性加重,偶有双下肢阵发性疼痛,入院前3个月出现小便失禁。入院后神经系统查体:T10-12棘突压痛明显.T10以下痛温觉减退,双下肢肌力Ⅳ级,肌张力咯有增高,双侧膝、跟腱反射亢进,左侧踝震挛阳性。双侧腹壁反射上中腹存在,下腹壁反射消失。肛门反射消失。  相似文献   

20.
郭宏声 《黑龙江医药》2001,14(4):335-335
1 临床资料患者李某,女,39岁。2000年7月因左下肢麻木疼痛被诊断为“腰间盘突出症”并行腰椎管减压,腰4.5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术后症状无缓解,渐出现双下肢无力,双下肢肌肉萎缩,大小便失禁。再次求治。查体:步态蹒跚,行走有踏棉感,双下肢肌肉萎缩,肌力Ⅲ级,脐平面以下感觉迟钝,双足下垂,病理反射未引出。腰椎从RI示:椎疗内占位。2 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