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L )是一种起源于多能造血干细胞的肿瘤性增生性疾病 ,其发病机制目前认为主要为白血病细胞凋亡延迟所致。随着研究的深入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有了很大的进展 ,现将我们所收治的 5 0例 CML患者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88年— 1999年共收治 CML慢性期患者 5 0例 ,其中男性 34例 ,女性 16例 ,中位年龄 48岁 (15岁~73岁 ) ,均根据国内诊断及分期标准 [1 ]确诊。1.2 病程 自发病至确诊 CML慢性期的时间为 15天~ 15月 ,中位时间 5 0天 ,随访至 1999年底已发生急变 33例(慢性期病程 2月~ 13年 …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完全缓解后治疗与长期生存的关系。方法 对26例APL患者经全反式维甲酸(A-TRA)或砷剂诱导分化达完全缓解(CR)后的治疗方法与生存时间进行了回顾性随访。结果 维持治疗及自身骨髓移植(ABMT)组(15例)3年复发率40%,3年存活率55.5%;而终止治疗组(11例),分别为81.8%和18.2%。结论 APL达CR后实施强化维持治疗或者进行ABMT对于长期生存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我们曾对我院1983年1月—1997年12月收住的急性白血病(AL)患儿(≤14岁)262例进行总结。前8年共收住121例(平均15例/年),后7年共收住141例(平均20例/年),其中急淋(ALL)150例。 我们将确诊后就放弃治疗的称为弃……  相似文献   

4.
皮肤及软组织的严重感染是急性白血病常见的井发症和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死亡率高,治疗十分棘手,临床上多采用抗生素治疗,治疗均不理想。近年来我们采用TDP辐射治疗局部感染,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分析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情况:31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合并皮肤及软组织感染,其中男性16例,女性15例,年龄13~68岁,平均年龄28岁,平均病程85天。二、临床诊断:所有病例均经血象及骨髓涂片证实,符合急性白血病的诊断标准。采用1976年FAB分类法分类,急非淋27例,急淋4例(见表1)。其中初治18例,复治13例。感染局部为肛周区12…  相似文献   

5.
联合去甲氧柔红霉素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刚  王宝燕 《白血病》1998,7(4):211-213
采用以4-去甲氧基柔红霉素(IDA)为主组成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33例初发和复发的急性白血病,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7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26例,结果:总有效率70%,初始23例ANLL患者,完全缓解(CR)16例,部分缓解(PR)2例,有效率为79%。5例初始ALL患者,4例CR,1例PR,而复发的2例ALL和3例ANLL患者均未缓解。IDA主要副作用表现为骨髓抑制 及  相似文献   

6.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诱导缓解及缓解后的强烈化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9年2月至1994年10月单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或用ATRA15天后改用化疗诱导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41例。除早期(服用ATRA10天之内)中枢神经系统了血死亡5例外,其余36例中,34(94.4%)例获得完全缓解(CR),其中用ATRA15天后改用化疗诱导的13例中达CR11例,该13 例患者在改用诱导化疗后均未加重出血,诱发DIC。34例缓解患者中有26例接受了6-1  相似文献   

7.
高白细胞白血病(HLL)是血液病中急危重病,是在少数急性白血病(AL)或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时,外周血白细胞大于100×10^9/L。异常增高的外周血白细胞导致血液粘滞度增加,血流缓慢,加重组织缺氧,白血病细胞比正常细胞大且僵硬,变形性差,易在小血管形成微血栓或凝块,造成微循环障碍。由于HLL患者白血病细胞异常增多,若直接进行强烈化疗,则化疗后大量血细胞溶解,释放出大量凝血活性物质,极易出现致命性脑出血、梗塞、DIC、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合并症。因此,迅速降低体内白细胞负荷,同时避免过于强烈化疗导致的肿瘤细胞溶解综合征是治疗HLL至关重要的。笔者2005年1月-2006年6月对15例HLL患者采用MCS^+单采机单采去除患者白血病细胞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作者报告11例急性白血病自体骨髓移植结合强化治疗的结果。首次缓解期8例,第2次缓解期3例,移植时中位年龄38岁,预处理主要用TACC方案。其中3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骨髓用普鲁卡因联合加热方法进行体外净化。移植后全部患者造血功能得到重建。随访到1994年5月止,中数缓解期与生存期为31(6~57)个月,7例移植后已持续完全缓解6~57个月,中位数为42个月,4例在骨髓移植后曾发生感染,均用抗生素治愈。  相似文献   

9.
我们应用羟基脲作一线药物 ,长期维持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 11例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11例 ,均系我院住院和门诊病人 ,经血常规、骨收稿日期 :1999-10 -2 6;修回日期 :2 0 0 0 -0 1-2 0作者单位 :杭州市第二医院 ,浙江 杭州 3 10 0 15髓及其他化验检查 ,结合临床表现 ,符合1998年张之南主编的《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中关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诊断。其中男 8例 ,女 3例 ,年龄 16岁~ 73岁 ,平均 46岁。白细胞最高者达 2 0 0×10 9/ L 以上 ,一般在 140× 10 9/ L 左右 ,近半数患者同时伴…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非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式以及疗效和预后特点。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23年2月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收治的134例老年AML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初诊时的白细胞计数、骨髓原始细胞计数、细胞遗传学及分子学特点、ELN危险分层,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高强度化疗组和低剂量治疗组,观察在治疗过程中强化疗是否能给患者带来生存获益以及影响老年患者生存的因素。结果:高强度化疗患者36例,22例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61.1%),低剂量治疗90例中46例获得CR(51.1%),其中19例阿扎胞苷(AZA)联合维奈克拉(VEN)治疗换着中14例获得CR(73.7%);高强度化疗与低剂量治疗的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分别为15个月和14.5个月(P=0.226)。欧洲白血病网(ELN)危险分层低、中、高危组患者OS分别为18、14、9个月(P=0.009),低危组高强度化疗和低剂量治疗的OS分别为22个月和15个月(P=0.745),中危组分...  相似文献   

11.
柔红霉素(DNR)是一种蒽环类抗肿瘤药物。我院自1998年11月~2001年5月,用DNR与其它药物联合,治疗15例初治急性白血病(AL)患者,取得较明显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比先进国家的治疗方案和该院常规治疗方案对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预后及费用等, 为改善中国APL患者的预后提供参考。方法 入组标准为15岁以下、FAB形态学符合APL和t(15;17)/PML-RARα阳性的患者。1999年11月至2004年9月共有16例符合入选条件,采用该院APL化疗方案治疗(包含诱导缓解后高强度的大剂量阿糖胞苷和米托蒽醌巩固治疗)。2004年9月至2008年1月有14例入选,采用低强度的改良西班牙PETHEMA LPA99方案治疗。结果 用该院方案治疗的16例均纳入统计,3.5年无事件生存(EFS)率37.5 % (sx=0.121),放弃治疗6例(37.5 %),死于诊断时颅内出血和治疗期间败血症各1例(6.3 %),复发2例(12.5 %)。用改良PETHEMA方案治疗的14例患者3.5年EFS为79.6 %(sx=0.136),死于诊断时颅内出血1例(7.1 %),复发1例(7.1 %)。两种方案对比,用改良PETHEMA方案治疗儿童APL在统计学上有较高的EFS(P=0.012),较低的败血症发生率(7.7 %∶77.8 %,P=0.0015),较低的住院治疗费用(中位数3.52万元∶15万元,P<0.0001)及随之较低的放弃治疗率。结论 用改良PETHEMA方案治疗儿童APL有较低的治疗并发症和较低的住院治疗费用,复发率无增加,减少了治疗相关毒性和治疗放弃率,使整体预后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3.
我院自1988年11月以来,利用微波净化或未净化的自体骨髓移植(ABMT)治疗急性白血病15例,取得了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完全缓解后治疗与长期生存的关系。方法 对 2 6例APL患者经全反式维甲酸 (A TRA)或砷剂诱导分化达完全缓解 (CR)后的治疗方法与生存时间进行了回顾性随访。结果 维持治疗及自身骨髓移植 (ABMT)组(15例 ) 3年复发率 40 % ,3年存活率 5 5 5 % ;而终止治疗组 (11例 ) ,分别为 81 8%和 18 2 %。结论 APL达CR后实施强化维持治疗或者进行ABMT对于长期生存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唐旭东  唐由君 《肿瘤防治杂志》2005,12(21):1673-1676
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是血液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其自然病程仅2~4个月。现在AL达到化疗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已不困难,提高患者长期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率已成为急需解决的课题。近20年来,国内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atic leukemia,ALL)和急性髓性细胞白血病(Acute Non-lymphatic Leukemia,ANLL)患者中20%~30%可长期无病生存,但能够CR超过5年以上且0S的病例不多,CR后OS达10年以上者更少。我们对近10年来文献报道的425例急性白血病长期存活患者的临床资料加以分析,以探讨影响AL患者长期存活的多个因素及其相互关系,以期客观有效地指导,临床治疗,提高患者的长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16.
重组人类粒细胞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惠尔血 )能够特异性地刺激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分化、增殖和成熟 ,可以有效地防止高剂量化疗引起的重度粒细胞减少 ,对造血功能的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我们收集了 1999年 2月~ 1999年 12月用惠尔血治疗的 18例化疗后严重骨髓抑制的白血病患者 ,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总结如下 :病例选择 :18例患者均系住院病人 ,诊断按FAB分类标准 ,确诊为急性白血病。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10例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8例。男性 10例 ,女性 9例 ,年龄 15~ 67岁 ,中位年龄 43岁。 18例患者用惠尔血治疗前心电图、…  相似文献   

17.
双侧乳腺恶性淋巴瘤合并白血病一例报告广东省梅州市人民医院(梅州市514031)黎佳全1病例报告患者女性,32岁。因发现左乳肿物3个月于1994年4月28日入院。体检:一般情况良好,无贫血貌,无发热,未见皮肤、粘膜瘀点、瘀斑。左腋窝下可触及二个淋巴结,...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的生物靶向药物治疗方法。方法 报道1例老年AML患者经吉妥单抗治疗的疗效,分析治疗过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因面色苍白,全身乏力2个月,加重1周入院,经骨髓、细胞免疫表型流式细胞术分析诊断为AML。给予吉妥单抗治疗后达到完全缓解。其后给予多次复查骨髓、血象均正常,无病生存时间15个月。结论 老年AML患者常规化疗存在风险高,缓解率低,生存期短等不利情况,该例患者经吉妥单抗治疗后获得长时间临床完全缓解,为今后治疗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急性白血病(A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17年4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就诊的39例单胎妊娠合并AL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结果 除孕前发病1例外,妊娠早、中、晚期AL患者所占比例分别为23.7%(9/38)、52.6%(20/38)、23.7%(9/38).共31例患者接受化疗,妊娠早、中、晚期患者化疗完全缓解(CR)率分别为71.4%(5/7)、94.1%(16/17)、100.0%(7/7).31例流产或引产,8例剖宫产产下活婴.22例存在染色体核型异常,主要为与分型相关的特异性染色体重排;AML患者高表达CD117、CD13、CD33、CD38,ALL患者高表达CD19、CD38、CD22、cCD79a、CD58.诱导治疗后微小残留病(MRD)阳性的10例患者CR7例,CR后复发4例,死亡7例,而MRD阴性患者19例均获CR,CR后复发5例,死亡9例.所有患者中,29例为AML,10例为ALL,CR率分别为95.7%(22/23)、75.0%(6/8).所有患者1年生存率53.1%,2年生存率26.4%,其中AML患者生存率高于ALL患者.结论 妊娠合并AL患者临床特征复杂,需全面综合处理;MRD是预后判断的重要指征;ALL患者预后较AML差.  相似文献   

20.
周郁鸿  陈均法 《中国肿瘤》2000,9(4):191-192
高白细胞白血病(HLAL)系指急性白血病伴外周血白细胞明显升高的一组急性白血病的总称[1]。HLAL起病急骤、病程短,早期死亡率高[2],为高危性急性白血病。为减少HLAL的早期死亡,提高疗效,近年来我院采用白细胞清除术后再联合化疗的序贯治疗方案治疗HLAL17例,并与单纯联合化疗治疗的15例进行疗效对比的临床研究,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 32例均系我院1995年4月~1999年10月住院患者,初诊时均有不同程度的高粘滞血症症状,表现为头昏、头胀、视物模糊、呼吸困难。29例患者有皮肤粘膜出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