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分析神经阻滞疗法对于颈源性头痛的治疗效果.方法:笔者随机选取了2016.06.18-2016.12.19期间于本院进行治疗的80例颈源性头痛患者作为研究资料,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每组40例,一组根据患者的疼痛状态和部位实施常规的治疗方式,包括耳颞神经阻滞治疗、颈椎旁神经阻滞治疗,为常规组;另一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疼痛改善情况和治疗有效率.结果:经治疗,常规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42.5%,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对照组患者的疼痛改善情况要明显的高于常规组.结论:综合多种神经阻滞疗法对颈源性头痛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可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颈源性头痛是指由颈椎或颈部软组织的器质性或功能性损伤所致以慢性、单侧头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发病机制相对比较复杂,主要来源于颈椎相关结构改变,随着对该病认识的不断提高,治疗方法颇多,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我院于2009年2月~2011年3月采用手法治疗、牵引、封闭、微波理疗综合方法治疗颈源性头痛患者105例,获得一定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综合康复疗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托娅 《职业与健康》2010,26(7):829-831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疗法对颈源性头痛的疗效。方法将120例颈源性头痛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给予高频热疗、颈椎牵引、中频脉冲、关节松动术联合的综合康复疗法治疗,对照组则给予中频脉冲和颈椎牵引的治疗,分别治疗3周。治疗期间2组患者均禁止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及其他镇痛药物,分别于治疗前后对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及疗效进行评定。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各项症状指标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而且治疗组患者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康复疗法对颈源性头痛的治疗具有疗效迅速、明显、无痛、安全、患者依从性好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颈源性头痛是指由于颈椎或颈部软组织的器质性或功能性病损所引起的以慢性、单侧头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本病的患病率呈现逐年增加、年轻化的发展趋势。本综述总结近年来的中医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现状。结果表明,中医治疗包括针灸、针刀、推拿、中药等方式。在临床上治疗本病均取得一定疗效。本文回顾国内近年来的相关文献报道,对近年来颈源性头痛的中医治疗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王晓明 《现代保健》2009,(33):246-248
本文综述了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医学界对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研究进展。颈源性头痛是指颈椎和(或)颈部软组织的器质性或功能性病损所引起的以慢性、单侧头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疼痛性质是一种牵涉痛。临床发病率较高,但误诊率也较高。本文就多年来国内外医学界对陔病病理生理学机制、定义、诊断标准和治疗手段等研究进展作一一综述,希望藉此对今后临床诊断和治疗有所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C1、C2脊神经节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158例患者采用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C1、C2脊神经节阻滞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行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治疗前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视觉模拟评分(VAS),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总有效率达97.5%。结论颈源性头痛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C1、C2脊神经节阻滞较单用脊神经节阻滞效果佳、安全、疗效持久稳定。  相似文献   

7.
颈源性头痛是由颈椎或颈部软组织的器质性或功能性病损所引起的慢性头痛。以往曾不规范地称为“神经性头痛”、“神经血管性头痛”、“枕大神经痛”、“耳神经痛”等。其特点为反复在头枕部、顶部、颞部、前额、眼眶周围、耳周围,或者上述区域同时出现的钝痛或酸痛,单侧较多见。发病年龄大多在20~60岁,最小的仅为7岁。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小针刀综合治疗在慢性颈源性头痛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颈源性头痛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观察组采用小针刀综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推拿、牵引及功能训练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后的SF-36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1.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8.33%(P <0.05)。治疗后,观察组的SF-36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小针刀综合治疗对慢性颈源性头痛患者具有较好的效果,能够显著缓解疼痛,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刀松解对颈源性头痛的疗效。方法80例病人随机分为针刀组、药物组,针刀组40例在颈项部敏感点做针刀松解术;药物组40例服散利痛及通天口服液。结果随访2个月至5年,针刀组有效率92.5%,痊愈率60.0%;药物组有效率70.0%,痊愈率22.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05)。结论颈部针刀松解分离,能解除神经血管卡压,促进神经传导功能的恢复,缓解疼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颈椎旁阻滞联合不同方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40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各80例。A组实施颈椎旁路神经阻滞,B组在A组基础上联用臭氧注射治疗,C组在A组的基础上加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比较三组患者的视觉疼痛评分(VAS)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1周、3个月和6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A组分别为(1.51±1.2)、(3.42±1.4)和(4.32±2.3)分,B组分别为(1.31±0.5)、(1.81±1.3)和(2.32±1.5)分,C组分别为(1.32±0.4)、(1.82±1.2)和(2.31±1.5)分,A组治疗后3、6个月VAS评分均明显高于B组和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及3、6个月A组优良率分别为100.0%、71.25%、62.50%;治疗后1周及3、6个月B组优良率分别为100.0%、87.50%、80.00%;治疗后1周及3、6个月C组优良率分别为100.0%、88.75%、81.25%;A组治疗后3、6个月优良率均低于B、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颈椎旁阻滞联合不同方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1.
李卫国 《现代保健》2010,(21):96-97
目的观察电针、牵引配合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方法采用电针、牵引配合手法综合治疗58例颈源性头痛患者。结果本组58例,显效53例,有效5例,无效0例,显效率91.38%,总有效率100%。结论电针、牵引配合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问卷调查和临床检查确诊,研究高校教师颈源性头痛发病影响因素,提出相应预防措施。[方法]在烟台某两所高校600名31~60岁的教师中,进行颈源性头痛的相关因素问卷调查。在49名确诊患者中,根据年龄分组,分析各年龄组的发病相关因素。[结果]某高校教师中颈源性头痛的发病与年龄、外伤、每日低头工作时长、每日电脑工作时长、视线与屏幕角度有关。颈源性头痛总患病率为8.51%,41岁以上年龄组是颈源性头痛的主要发病群体。[结论]高校教师颈源性头痛患病受长期伏案工作,应用电脑工作时不注意姿势及视角等多种因素影响。改变工作习惯和工作姿势是预防颈源性头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王俊 《现代保健》2010,(6):162-162
目的研究宣氏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方法本组患者220例,男116例,女104例;年龄16~65岁,病程2~20年。在压痛点施以宣氏手法即完全彻底的一次性强刺激推拿治疗。结果治愈130例,头痛消失,伴随症状消失或改善;有效65例,头痛有所减轻,伴随症状有所改善;无效25例,头痛及伴随症状无改善。其中头痛消失最快的只治疗1次,最长的治疗30次。结论宣氏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阳性点电针配合自主运动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为临床提供一种操作简便、疗效确切且不易复发的治疗方案.方法 采用随机单盲对照法进行临床研究,收集颈源性头痛患者12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3例和对照组65例.结果 治疗组痊愈20例、显效28例、好转1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41%;对照组痊愈12例、显效20例、好转2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2.31%.经Ridit分析,治疗组总体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阳性点电针配合自主运动是治疗颈源性头痛的有效方法,且无任何副作用,操作方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前,在医院门诊遇到的单侧头痛患者中,多数都不是偏头痛,而是颈椎源性头痛。这种头痛由颈椎病以及急、慢性颈椎损伤引起,特点是反复在头枕部、头顶部、太阳穴、前额或眼眶周围部位同时出现钝痛或酸痛,头痛伴有脖子上部头痛,脖子周围多有按压痛,脖子僵硬,不灵活.头或脖子部位多受过外伤。  相似文献   

16.
张挺杰 《健康世界》2011,(12):30-31
俗话说“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可有的时候,我们做了各种检查还是找不出头痛的原因,这令我们更加头痛。头痛的根源是否真的出在头上?的确,脖子有可能是导致头痛的“罪魁祸首”,医学上即有“颈源性头痛”这一概念。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针刀配合神经阻滞对颈源性眩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37例)运用针刀松解、剥离、切割颈枕部筋膜韧带,配合颈1~2神经阻滞治疗,以消除局部软组织慢性炎症,改善头颈部血氧循环,每5天治疗一次,一个疗程10d.对照组(25例)采用血塞通注射液10ml配伍5%葡萄糖液250ml静脉滴注,1次/d,一个疗程10d.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个疗程及2个疗程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第一疗程和第二疗程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年龄及治疗前疗效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0d及20d的疗效评分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针刀配合神经阻滞治疗颈源性眩晕临床疗效好,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8.
颈椎病的临床表现较复杂,我们成功治疗颈椎病引起的心律失常1例,报告如下: 男,52岁,1995年2月因提重物,突感心前区针刺样痛,伴  相似文献   

19.
20.
头痛是人们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过去,大量的头痛病人被诊断为“神经性头痛”或“神经血管性头痛”,而采取“头痛医头”的治疗模式。如今,“神经性头痛”和“神经血管性头痛”的概念正在递渐被淘汰.而颈源性头痛的概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