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慢性收缩性功能不全性心衰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本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寻找一种既经济又依从性好的治疗方法 ,是临床医师的职责。现将资料完整的 30例作一初步探讨。1 临床资料30例中男 1 7例 ,女 1 3例 ,年龄 42~ 82岁 ,平均 62岁。冠心病 8例 ,高血压性心脏病 5例 ,肺原性心脏病 4例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不适合球囊扩张者 ) 3例。酒精性心肌病 3例 ,扩张型心肌病 3例 ,高血压性心脏病、肺原性心脏病合并退行性心瓣膜病各 1例 ,冠心病合并肺原性心脏病1例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相似文献
2.
3.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病终末发展的结局 ,是各种心脏病严重阶段 ,具有很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我国 5 0家医院的调查资料显示 ,心力衰竭住院率占同期心血管病的 2 0 % ,死亡率占 4 0 % ,提示以往“强心、利尿、扩管”的“心衰常规治疗”概念预后严重。因此近 2 0多年来心衰的治疗成为临床关注的热点之一。心力衰竭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应从针对其发生、发展机制上下功夫 ,而不是仅仅刺激心脏收缩力〔1〕。由于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和大型临床试验结果的公布 ,心力衰竭的治疗概念有了根本性的改变。慢性心力衰竭 (CHF)的治疗目的不只是局限于短期内增… 相似文献
4.
心力衰竭是慢性原发性心肌病变和心室长期压力或容量负荷过重,引起心肌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最后导致心室泵血功能低下,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同时出现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临床表现主要是呼吸困难和无力而致体力活动受限和水肿。 相似文献
5.
6.
袁仁威 《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04,17(1):57-59
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是任何原因引起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导致心脏泵血不能满足组织代谢需求,或心脏仅在心室充盈压升高情况下才能泵血正常的病理生理状态。 相似文献
7.
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各种心脏病的最终发展结果,它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寿命.目前心衰分为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1991年~1999年,SOLVD和MERIT-HF等大规模临床试验证实,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可改善症状并降低心衰患者的住院率和死亡率.本文就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在心衰中的应用做一简单总结. 相似文献
8.
收缩性心力衰竭是一个复杂的以循环充血,左心室收缩功能受损和进行性神经内分泌系统激活为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心血管疾病中所占比例均不容忽视,从2003年9月至今,我们先后用倍他乐克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55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左旋卡尼汀(L-CN)治疗收缩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慢性CHF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常规给予洋地黄、利尿剂、血管扩张剂、ACEI或β-受体阻滞剂等常规药物,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L-CN治疗,疗程2周。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各项心功能参数在治疗后明显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浆hs-CRP、TNF-α水平治疗后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CN对CHF的心肌细胞具有保护作用,能有效改善CHF的心肌耗氧量,同时通过改善全身组织代谢和能量供给,减轻慢性炎性反应状态,进一步纠正心肌缺血,改善心功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小剂量美托洛尔在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58例,将其随机均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小剂量美托洛尔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心功能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入院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小剂量美托洛尔辅助治疗,能够改善心功能受损症状,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12.
慢性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基础是多种内源性神经内分泌和细胞因子的激活,导致心衰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是心室重构,因此当代治疗心衰的关键是阻断神经内分泌系统过度激活,阻断心肌重构。其中最有效的是β受体阻滞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和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等。这些药物已被证实可以降低患者病死率。 相似文献
13.
金湘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6,23(1):40-40
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发生率高,死亡率高,β受体阻滞剂是目前处理慢性心力衰竭的主要而最为重要的手段之一,β受体阻滞剂在临床上使用,特别是在基层医院使用存在很多经验性问题,本文对我院近2年符合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157例病人使用β受体阻滞剂1周的情况进行了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神经内分泌拮抗剂(ACEI、β-受体阻滞剂)对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收治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40例,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加用神经内分泌拮抗剂,观察心功能改善情况。3年内病死率及再住院率。结果:明显改善24例(60%),好转8例(20%),总有效率80.0%;3年内因心衰恶化再住院6例(15%),3年内死亡4例(10.0%),未愈2例(5.0%),恶化2例(5.0%)。结论:神经内分泌拮抗剂可改善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预后,改善心功能,减少再住院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介绍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治疗中,如何合理选用相关的药物。1 各类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药物的主要优点及不良反应1.1 肯定为标准治疗的药物1.1.1 利尿剂:①常用制剂:a .噻嗪类:作用于髓袢皮质部,抑制氯离子和钠离子的吸收,增强排钾,适用于轻度心功能不全,尤适用于伴高血压的心衰患者。b .袢利尿剂:如速尿、利尿酸等可阻断髓袢对氯离子和钠离子的重吸收,引起利尿。c .保钾利尿剂:如安体舒通和氨苯喋定,作用于远曲小管,对抗醛固酮对钠钾交换的抑制作用,从而保钾排钠。②主要优点:a .能更快地缓解心衰症状,使肺水肿和外周水肿在数小时或… 相似文献
16.
孙玉红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2,5(11):1135-1135
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传统的心衰治疗虽可短期改善血液动力学效应,但长期治疗却增加病死率[1].近年来,使用血管转换酶抑制剂(ACEI)加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可明显改善症状及预后.本文旨在探讨ACEI与β-受体阻滞剂合用对其临床疗效及预后. 相似文献
17.
18.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6)
目的:探讨对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采取左西孟旦治疗对其心室收缩同步性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4)和观察组(n=46),对照组采用常规核抗心衰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左西孟旦,均连续治疗4周,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室收缩同步性、脑利钠肽水平、呼吸困难程度及左室射血分数的改变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患者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呼吸困难评分、脑利钠肽水平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心室收缩同步性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呼吸困难评分、脑利钠肽水平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心室收缩同步性明显改善(P<0.05),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患者采取左西孟旦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心室收缩同步性,进一步提高患者的脑利钠肽水平,减轻呼吸困难,且能提高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 相似文献
20.
对急性心衰的治疗,西医有较好的疗效,但对慢性心衰的治疗,笔者体会,中医疗效较好。自1998年1月至2002年12月,笔者以自拟“参附强心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38例,取得了非常满意的疗效,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