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提高对双侧突发性听力下降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 收集和分析自2003年7月~2005年7月,双侧突发性听力下降14例.其中2例发生于妇科手术后,2例流行性腮腺炎后,5例精神性聋,5例为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者.结果 14例患者发病时均为极重度聋或全聋.均有明显的发病诱因,无一例为严格意义上的突发性耳聋.5例精神性耳聋患者治疗后听力正常.5例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者,2例听力恢复正常,2例听力恢复到发病前水平,1例听力无改善.2例妇科手术后患者,1例听力部分恢复,1例治疗无效.2例流行性腮腺炎患者,治疗后听力无改善.结论 双侧突发性耳聋的发病率低,应重视双侧突发性听力损失的诱因分析,精神性耳聋和大前庭水管综合征形成的突发性听力下降治愈率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突发性耳聋患者血糖、血脂代谢特点,探讨其与突发性耳聋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19年12月确诊并收治于我科的突发性耳聋患者155例为研究对象(病例组),另选取同时期性别、年龄相匹配的15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收集受试者的一般资料及血糖、血脂水平。根据突发性耳聋诊断和治疗指南将病例组分为低频型、平坦型、高频型、全聋型。比较各组间血糖及血脂代谢差异以及不同类型间血糖、血脂水平与受损频率听阈的相关性;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确定突发性耳聋的独立危险因子。结果 病例组血糖异常比例及血糖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间血脂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频型和高频型的受损听阈与血糖水平显著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矫正年龄、性别、血脂水平后,与血糖正常者相比,血糖异常者患突发性耳聋的风险明显增加(P<0.01)。结论 血脂紊乱与突发性耳聋发病无明显相关性,而血糖异常是突发性耳聋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突发性聋为瞬间突然发生的重度感音性耳聋,是耳鼻喉科的一种常见病.本文总结了我院近年来突发性聋患者治疗前后的情况,以纯音测听检查结果为研究依据,来讨论运用高压氧对突发性聋的治疗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突发性聋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通过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229例突发性聋患者及62例健康对照者的生活质量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健康对照组、单纯耳聋组(24例)、耳聋合并耳鸣组( 125例)以及耳聋合并耳鸣、眩晕组(80例)之间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 SCL-90自评量表各个因子评分在4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突发性耳聋是一种原因不明突然瞬间发生的耳鸣、耳聋,属感音神经性聋,多于数小时或数日内听力迅速丧失到高峰,其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仍不十分清楚,内耳微循环的障碍认为是其主要原因。白城中心医院耳鼻咽喉科近5年收治37例46耳突发性耳聋患者,全部收住院治疗,收治病例均符合1997年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会、《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制订的突发性耳聋诊断依据和疗效分级的诊断标准,现将治疗经过及分析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突发性耳聋系起病突然,在短时间内出现感音性耳聋。祖国医学称之为“暴聋”。据报道,发病率为(0.5~2.0)/万人,其治疗方法各持己见。本组选用养血清脑颗粒治疗突发性耳聋10例,未用其他方法,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高纤维蛋白原血症在突发性耳聋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40例诊断明确、发病在7 d以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共49只耳),42例正常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分别对其血液流变学、血生化、全血细胞计数、凝血功能作检测,检测结果输入SPSS软件作处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突发性耳聋患者纤维蛋白原水平、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粘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凝血酶原时间、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也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血生化和全血细胞计数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的提高可能是突发性耳聋血管性病因中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突发性聋为非遗传性获得性感音神经性聋,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近年来,随着介入放射学的发展,介入疗法逐渐应用到突发性聋的治疗中并取得良好疗效。本文旨在通过综述突发性耳聋治疗中介入疗法的应用状况,探讨介入治疗突发性聋的药物、适应证、禁忌证、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等,望有助于临床。  相似文献   

9.
突发性耳聋一般认为是由内耳微循环障碍所致,我科自1997年1月至2000年12月,用利多卡因作星状神经节封闭加丹参治疗突聋32例和同期临床随机分组的用等量利多卡因静脉滴注加丹参治疗者33例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突发性耳聋(突聋)的病因迄今仍未明确,可能的因素有血管紊乱、病毒性疾病、高凝血状态及变态反应及自身免疫等。而这些原因最终都导致内耳微循环障碍而致突发性耳聋的发生。银杏达莫液是由银杏的提取物和双嘧达莫组成的复方注射液(HD-0087),银杏中的总黄酮具有扩张冠状动脉、扩张脑血管,改善脑缺血、脑微循环产生的障碍症状和恢复记忆功能,银杏双嘧达莫能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高浓度可抑制血小板的释放。抑制血栓烷素A1形成,使全血黏度下降、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记录以中医整体观做指导,综合运用中医治疗手段治愈耳鸣(由突发性耳聋引起)的经过,并且介绍了笔者治疗本病的心得体会,主张综合运用中药、食疗、耳针、敷贴、拔火罐等疗法解决疑难之症。  相似文献   

12.
内耳膜迷路积水被认为与梅尼埃病、突发性耳聋等内耳疾病相关,临床实践中内耳膜迷路的清晰成像是诊断内淋巴积水存在与否的关键。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以及笔者团队研究成果,探讨高清磁共振内耳钆造影技术对膜迷路积水的成像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stem audio evoked potential,BAEP)在婴儿耳聋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500例婴儿从出生到6wk内耳声发射(otoacoustic emissions,OAE)3次未通过者,拟诊耳聋的患儿进行听阈及BAEP检查.如听阈在65 dB SPL以上或BAEP异常者,1~2个月后来复查.如患儿月龄在6-12个月以上,听阈仍在65 dB SPL以上者就进行干预及治疗.结果1 000耳中正常98耳、轻度耳聋515耳、中度耳聋234耳、重度耳聋80耳、极聋72耳.1~2个月后来复查的有754耳,正常的占233耳、轻度耳聋271耳、中度耳聋203耳、重度耳聋23耳、极度耳聋24耳.与首次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BAEP检查可以检测婴幼儿听力损害的程度,及跟踪随访,并早期干预,早期治疗及早期语言训练成为可能,使患儿聋而不哑.  相似文献   

14.
无综合征耳聋的复合分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遗传和环境因素在所收集的无综合征耳聋家系中的作用,并确定这些家系的耳聋遗传模式.方法对125个家系成员资料进行复合分离分析.结果环境模型和无传递模型被拒绝;符合孟德尔遗传的主基因模型和显性模型被接受.结论遗传因素在这些家系的耳聋发病中起决定性作用且这些耳聋家系的遗传模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相似文献   

15.
突发性聋血液流变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突发性聋患者血液流变学情况,揭示微循环障碍在突发性聋发病中的意义.方法 突发性聋患者76例,根据性别分为突发性聋男性组及突发性聋女性组,根据年龄分为突发性聋老年组、突发性聋中年组和突发性聋青年组;健康对照组168例,根据性别和年龄作相同分组.所有病例作血液流变学检验,突发性聋和健康对照各对应组间进行比较.结果 突发性聋老年组患者的高切和中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红细胞压积,突发性聋中年组患者的血浆黏度,女性患者的高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与相应的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老年,特别是老年女性突发性聋患者的病因与微循环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istortion product otoacoustic emissions,DPOAE)对精神性耳聋的诊断应用.方法采用ILO96耳动态分析仪对精神性耳聋进行DPOAE检查与分析.结果本组精神性耳聋有10例18耳(占90%)的DPOAE结果显示正常,有1例2耳(占10%)的DPOAE在某个频率不能检出,部分频率的反应幅值降低,显示该例存在轻度耳蜗病变.表明精神性耳聋虽系非器质性病变,但不能排除其发病时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器质性病变.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检测本组精神性耳聋的反应阈值,证实DPOAE的检查结果客观、可靠.结论DPOAE作为一种常规的听力学检查方法,可对精神性耳聋作出及时、有效、客观、可靠的检查与诊断.  相似文献   

17.
耳鸣是指在无外界声、光刺激下,患者耳内或颅内的声音感觉,一般多作为疾病的并发症出现[1].耳鸣是耳科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其出现往往与听觉系统兴奋抑制失衡和中枢神经系统的重塑有关.微量元素参与人体重要生命活动,其存在的数量异常可能引起机体重要器官的病理变化,尤其在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上具有重要意义[2].近年来,体检人群中耳聋、耳鸣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本研究通过测定耳聋、耳鸣患者血清铁、锌、铜水平,明确微量元素与耳鸣、耳聋的相关性,为耳聋、耳鸣患者提供更多的预防保健信息.  相似文献   

18.
病历资料 例1,男,23岁.不明原因右耳聋、耳鸣1个月.检查双鼓膜内陷,纯音测听示右耳中度传导性耳聋,在鼻内镜下行咽鼓管导管法吹张时,发现鼻咽顶部有分叶状腺样体组织,阻塞右侧咽鼓管咽口,于局部麻醉鼻内镜下夹除咽鼓管周围腺样体组织,耳聋、耳鸣逐渐好转,术后听力提高约25dB.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骨锚式助听器在单侧耳聋患者中的应用引起了广大耳科医师的极大关注,本文就骨锚式助听器在单侧耳聋治疗方面的适应证、术后效果及并发症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近10年来,聋病相关基因定位克隆取得迅猛发展.耳聋作为一种单基因遗传病,基于聋病大家系应用位置候选基因策略是首选的定位克隆方法.连锁分析是定位单基因疾病的一种遗传统计学方法,其依据是重组和交换原理.在定位区域内,根据基因的表达模式或编码蛋白的功能,选择候选基因进行突变筛查,探寻导致耳聋的分子病理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