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预防老年患者髋部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疗效.方法:选取老龄髋部骨折患者166例,按入院先后分为治疗与对照2组,治疗组采用低分子肝素结合足底静脉泵物理预防治疗,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结合足底静脉泵物理预防治疗,对比2组患者用药前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情况及术后1、10 d后血常规、凝血功能变化.结果:治疗组DVT的发生率为5%,对照组DVT的发生率为29.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血红蛋白均较术前下降(P<0.01),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龄患者髋部骨折后早期采用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措施是必要的,低分子肝素能有效的预防早期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对老年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发生预防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65岁以上、卧床时间大于3天的住院患者患者76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行物理方法预防;试验组行物理方法+低分子肝素预防.分别于入院14天查血常规、凝血全项,下肢静脉彩超.结果:对照组3例发生DVT,发生率8%,实验组Ⅰ例发生DVT,发生率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低分子肝素能有效地预防内科老年卧床住院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LMWH)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骨折患者46例。对照组:23例,采取阿司匹林进行DVT预防;观察组:患者23例,采取LMWH钙对其进行预防,比较两组患者药物使用后的效果。结果采用常规药物预防DVT发生率为30.43%(7/23),对照组DVT发生率为0.00%(0/23)(P0.05)。两组出血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对防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使用LMWH钙的效果显著,可明显地减低DVT的发生率,且无出血增多之虞。  相似文献   

4.
童芬美  胡庆丰  朱承跃  吴双军 《浙江医学》2021,43(13):1459-1461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预防老年股骨上端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杭州市西溪医院和杭州市中医院行手术治疗的老年股骨上端骨折患者6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单药预防,研究组患者采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预防。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患肢肿胀程度、血清D-二聚体水平、DVT发生率、术后出血情况及伤口引流量。结果术后第12天,研究组患者患肢肿胀程度轻于对照组,血清D-二聚体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DVT发生率和伤口引流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无手术创口渗血和血肿等情况发生,皮下注射部位均无淤血或血肿等情况发生,颅脑和椎管内均无出血。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可有效预防老年股骨上端骨折术后下肢DVT形成,其疗效优于低分子肝素单药预防。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压力泵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的预防效果。方法:将20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于术前10 d静脉注射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LMWH),观察组在静脉注射LMWH同时联合患侧肢压力泵处理。统计两组术后1个月DVT发生率,观察术后肿胀疼痛程度、凝血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观察组DVT发生率(3.00%)低于对照组(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肿胀程度分级优于对照组,疼痛NR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两组凝血功能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观察组血浆黏度、全血黏度下降较对照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MWH联合压力泵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后DVT,可减轻患者肿胀疼痛和改善血液流变学,增益DVT预防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使用低分子肝素,(LMWH)和间歇气压装置(IPC)预防深静脉血检(DVT)的效果.方法2002年8月至2005年9月对86例髋部骨折患者使用LMWH和IPC预防DVT.其中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34例,髋滑动加压鹅头钉术32例,空心钉固定术20例.术前超声多普勒证实双下肢无DCT,入院后即予以常规使用LMWH或IPC.整个疗程至少14~21天,术后第14天行超声多普勒了解有否DVT.结果86例中有8例患者出现DVT,发生率为11.6%.有症状的DVT3例,无症状的DVT5例.均无肺栓塞症状.结论LMWH或IPC能明显减少老年髋部骨折手术DVT的发生率,对DVT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低分子肝素钙预防老年下肢创伤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择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50例下肢创伤老年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为25例。对照组患者施以骨折术后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将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凝血功能指标以及DVT形成率。结果观察组患者PT、TT、APTT、FIB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DVT形成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能够有效改善与预防老年下肢创伤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DVT)形成,减少不良反应事件。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观察使用低分子肝素(low-molecular-weight heparin,LMWH)联合间歇充气加压装箕(intermittent pneumatic compression,IPC)与单纯使用LMWH颅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2005年7月~2009年7月,103例老年髋部骨折手术病例,随机分成2组.第1组55例,术后使用LMWH与IPC.第2组48例,术后只使用LMWH.进行DVT症状评估、下肢深静脉彩超检查.结果:第1组DVT2例(3.63%);第2组DVT8例(16.7%).DVT发生率第1组明显低于第2组(P<0.05).结论:术后LMWH联合使用IPC可以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后DVT发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叶科 《吉林医学》2015,(6):1060-1062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联合丹参多酚酸盐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收治的203例行手术治疗的下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低分子肝素钙联合丹参多酚酸盐)103例,对照组(单用低分子肝素钙)100例,并于术后比较两组预防DVT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术前术后D-二聚体(D-dimer)、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等指标比较均有明显变化,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组间比较,观察组术后14 d D-dimer检测值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观察指标较对照组虽有变化,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DVT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用药方法均可有效预防下肢骨折患者术后DVT发生,而观察组预防效果更优于对照组。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丹参多酚酸盐可有效降低下肢骨折术后DVT发生率,临床预防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术前低分子肝素的应用对因股骨颈骨折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venousthrombosis,DVT)形成的影响.方 法 自2010年1月~2015年3月,将收治的189例因创伤性股骨颈骨折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病例分为抗凝组和未抗凝组,其中抗凝组患者入院后即行皮下注射低 分子肝素抗凝处理,未抗凝组患者术前未行药物抗凝处理,两组病例术后均行低分子肝素抗凝处理.手术前1天及术后Wells评分>2分者行双侧下肢彩色多谱勒 超声检查,了解DVT形成情况.结果 抗凝组术前DVT的发生率1.6% ,未抗凝组术前DVT 的发生率2.4%,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抗凝组术后 DVT的发生率3.2% ,未抗凝组术后DVT的发生率5.7%,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 因股骨颈骨折早期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术前应用低分 子肝素不能明显降低围手术期发生DVT的概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中药益气活血方预防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 将14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中药组73例口服益气活血方,对照组73例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连续用药3周后,化验D-dimer、行双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治疗前后D-dimer变化,观察术后是否有出血倾向,并统计DVT发生情况.结果 中药组、对照组用药前后D-dimer均显著下降(P<0.05);中药组未发生不良事件,对照组出现1例轻度脑出血、1例广泛皮下出血.结论 2组均有效地降低了DVT的发生率,益气活血方预防DVT是安全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从中西医结合角度,应用中药活血消栓汤联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后下肢静脉血栓(DVT)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9年8月期间在本院接受髋部骨折手术的104例老年住院患者,根据计算机随机分组软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52例.所有患者术后均给予抬高患肢、预防感染和康复锻炼等常规处理,对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前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骨科创伤病房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211例,术前行下肢静脉多普勒超声检查,根据有无DVT分为DVT组(41例)和非DVT组(170例),总结老年髋部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高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前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北京积水潭医院老年创伤骨科病房收治的687例80岁以上的高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通过多普勒超声对下肢DVT进行初筛,可疑或阳性的患者行静脉造影确诊DVT。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术前下肢DVT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高龄老年髋部骨折术前下肢DVT发生率为12.4%(85/687)。经过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受伤至入院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股骨粗隆间骨折是高龄老年髋部骨折术前下肢DVT的独立预测因子(P<0.05)。结论 高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前下肢DVT的发生率高,股骨粗隆间骨折、骨折后延迟入院以及APTT缩短的患者术前下肢DVT的发生率增加,对有这些危险因素的患者应采取预防措施,以降低术前DVT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闻志强  陈静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10):1321-1322
目的:分析利伐沙班(Rivaroxaban,BAY59-7939,1次/d口服10mg,5周)预防老年人髋部骨折术后静脉血栓栓塞(VTE)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医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行髋部骨折手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成两组(利伐沙班组和低分子肝素组),各60例。利伐沙班组在术后6h口服10mg利伐沙班,低分子肝素组在术后24h内皮下注射40mg低分子肝素,均1次/d,持续用药14d。术后14d对两组患者行双下肢彩色多普勒检查评估DVT形成情况,并观察治疗期间出血情况。结果:利伐沙班组与肝素组患者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上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期间均无严重出血,置换后非严重出血差异也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口服利伐沙班片可以有效预防老年人髋部骨折术后DVT,服用方便且不增加术后出血风险,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防治髋部手术下肢静脉血栓栓塞症( DVT)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髋部手术患者19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达法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9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非药物方法防治DVT,研究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钙防治DVT。结果:2组手术治疗时间、术中出血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DVT发生率为5.26%,对照组DVT的发生率为6.32%,2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髋部手术患者下肢静脉血栓,低分子肝素钙无明显的防治作用,与常规非药物防治方法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右旋糖酐40与低分子肝素钙预防闭合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6例行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实验组术前预防性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对照组术前预防性使用右旋糖酐40抗凝,比较两组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情况。结果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大于实验组(t=3.065,P=0.003;t=2.504,P=0.014;t=3.568,P=0.001);实验组3例发生下肢DVT(5.17%),为腓静脉血栓1例,股静脉2例;对照组11例发生下肢DVT(19.97%),为腓静脉血栓3例,腘静脉2例,髂外静脉2例,股静脉4例,对照组血栓形成率高于实验组(χ2=5.198,P=0.023)。结论低分子肝素钙可有效降低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后的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且临床疗效优于右旋糖酐40。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活血灵在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预防下肢深静脉栓塞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4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钙,观察组采用活血灵,对两组患者术中输血量、出血量、术后引流量、疼痛评分及DVT形成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术中输血量、出血量两组间没有显著差异,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术后引流量两组间具有显著差异,对照组明显多于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在术后疼痛缓解要比对照组快;两组患者在术后血栓形成方面没有显著差异。结论:将活血灵用于老年围手术期干预骨科大手术后患者,能取得较好的预防下肢DVT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气压治疗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2014年10月70例于本院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临床资料,按不同DVT预防手段分为两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予基础预防手段,研究组予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气压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均未出现非致死性肺栓塞,且两组术中出血量与引流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下肢全静脉血栓、下肢近端血栓及下肢远端血栓等DVT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治疗前下肢周径与深静脉血流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预防治疗后两组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且研究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气压治疗可积极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DVT,并改善患者下肢周径与深静脉学流速度,具有临床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低分子肝素(LMWH)配合其他方法预防老年人髋部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deepveinthrombosis)的作用。方法:采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LMWH),配合股四头肌舒缩、CPM机(肢关节功能恢复器)功能锻炼等机械措施预防髋部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结果:本组40例患者髋部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2.5%。结论:低分子肝素(LMWH)配合其他措施是预防髋部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