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9 毫秒
1.
40例上颌窦癌的临床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土芬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9):3015-3016
目的:探讨上颌窦癌的特殊护理.方法:对40例上颌窦癌患者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上颌窦癌患者无1例术后感染,顺利完成治疗康复出院.结论:术前、术后及放疗过程中特殊的护理措施可缩短疗程,避免术后感染,减轻放疗反应,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儿童上颌窦囊肿临床特点和手术方法.方法 总结26例6~12岁儿童上颌窦囊肿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手术方法,手术根据儿童特点,遵循微创原则,采用中或和下鼻道小的开窗进入切除大部分囊肿壁,术后随访1~2年.结果 经3种手术径路均切除了大部分囊壁.1例粘液腺囊肿经下鼻道手术者2年后发生上颌窦囊性息肉.其他25例未见囊肿复发,无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 因儿童鼻腔狭小,上颌窦囊肿手术宜选择创伤较小的径路,不必刻意追求手术彻底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双径路鼻内镜手术治疗上颌窦癌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33例上颌窦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5例患者采用双径路鼻内镜手术方式,18例患者采用传统手术方式,术后均接受6MV-X线放射治疗(60~70)Gy/(30~35)F/(6~7)W,对比两种手术方式治疗的效果。结果:双径路鼻内镜手术+放疗组,5年生存率为45.4%。传统手术+放疗组,5年生存率为42.9%。两组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径路鼻内镜手术可以彻底切除上颌窦癌,优点是创伤小,避免了面容损毁,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但有待于进一步开展大样本、随机分组、长期随访的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上颌窦神经鞘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1998年至2008年,通过3例上颌窦神经鞘瘤4次手术治疗,随访至今,分析诊断治疗观察结果。结果 3例患者均为术后病理确诊,1例经柯-陆氏进路行上颌窦根治切除肿物手术,手术完全切除,1例单纯局麻经鼻内镜手术,术后1年复发,再次鼻侧切开手术,完全切除肿瘤,1例辅助唇龈小切口,上颌窦前壁,鼻腔鼻内窥镜下联合进路手术,完全切除肿瘤,术后没有面部畸形和瘢痕,挤压的下鼻甲及鼻中隔左移术后不久自行回复,鼻腔黏膜功能恢复好,随访至今3例患者均无复发。结论上颌窦神经鞘瘤的诊断须病理,治疗需手术完全切除。鼻内窥镜下经鼻腔及上颌窦前壁联合进路手术治疗良性上颌窦神经鞘瘤视野清楚,可以完全切除肿瘤,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上颌窦癌组织中p^53蛋白表达与复发之间的关系,对45例上颌窦鲜状细胞癌患(T2N0M0),手术及放疗治疗后随访3年。局部复发和并肺转移共17例为复发组(37.8%);局部控制28例为对照组(62.2%)。采用鼠单克隆抗体DO-7,免疫组化法检测手术切除的癌组织中p^53蛋白含量,其过量表达提示p^53蛋白基因变体存在。结果表明,复发组中85%的癌组织中有p^53蛋白表达,显高于局部控制组(29%),P<0.001。p^53蛋白表达与癌组织病理分级无统计学意义,染色强度与局部复发率之间无统计学联系。结论:p^53蛋白可作为是预测上颌窦复发的基因水平的标记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多种入路上颌窦病变的处理方法及疗效。方法采用鼻内镜中鼻道上颌窦开窗术、下鼻道上颌窦开窗术、犬齿窝入路上颌窦开窗术、上颌窦内侧壁切除术、Denker术式联合鼻内镜上颌窦病变切除术等多种入路对59例上颌窦病变进行手术治疗。结果除2例上颌窦后鼻孔息肉和1例内翻性乳头状瘤复发,经再次手术治疗痊愈外,其他患者均无复发。结论根据上颌窦病变的不同临床特点,采用不同鼻内镜手术入路既可有效治愈上颌窦病变,同时可最大限度地减少手术创伤。  相似文献   

7.
兰超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8):2784-2785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治疗广泛性上颌窦良性病变的手术方法和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科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经鼻内镜泪前隐窝入路切除上颌窦良性病变14例,观察术后的创面愈合和肿瘤的复发情况。结果 14例患者均为单侧发病,经鼻内镜泪前隐窝入路完全切除上颌窦及鼻腔病变,术后随访2~30个月,仅1例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复发,经下鼻道开窗口清除、电凝,随访未复发。结论经鼻内镜泪前隐窝入路上颌窦手术手术视野宽、创伤小、复发率低、术后便于观察术腔情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8.
2005年8月至2009年12月,我科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治疗晚期直肠癌患者27例,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患者27例,男性15例,女性12例,年龄44~75岁,中位年龄68岁.直肠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16例;直肠癌局部切除术后吻合口复发8例;直肠中下段癌骶骨前转移3例(拒绝手术).全部病例均有病理结果.术后时间4个月至4.5年,其中有4例术后曾行常规放疗和化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对上颌窦出血性息肉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上颌窦出血性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全部确诊为上颌窦出血性息肉,术前CT诊断正确28例(77.8%),随访9个月~3年,无复发。结论本病术前诊断应依靠综合判断,鼻窦CT应作为术前诊断首选检查方法,最后确诊依赖于术中所见及术后病理检查,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手术方式可根据病变范围决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腮腺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对12例腮腺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行放疗。结果本组12例中,存活3年者8例,5年者3例,存活10年者1例。结论在治疗腮腺恶性肿瘤时,首次术式选择合理,术后放疗是减少局部复发的重要因素,颈淋巴结转移和病理分化差的晚期癌是影响预后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1.
我科自1983~1987年,共收住院上颌窦癌患者12例,其中6例行上颌骨截除术(包括眶内容挖出术及硬腭成形术),兹分析如下。病例分析在12例中,50岁以下者2例,51~60岁者3例,61~70岁者7例。男性7例,女性  相似文献   

12.
晚期上皮性卵巢癌(Ⅲ期、Ⅳ期、复发癌)治疗困难,死亡率极高。我科1976年1月~1985年6月共收治43例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年龄22岁~66岁,中位年龄46.5岁。临床分期均以手术探查所见,按FIGO分期标准确定为:Ⅲ期29例,Ⅳ期4咧,复发癌10例。病理类型按WHO分类法:浆液性囊腺癌15例、粘液性囊腺癌8例、宫内膜样癌4例、腺癌16例。本组有随访结果者39例(手术日起至1986年6月止),随访率为90.7%,其治疗方法以手术治疗为主,辅以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一、手术治疗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3.
林建武  林美凤  陈俊杰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8):152-152,155
目的:探讨提高上颌窦息肉或囊肿治疗效果的方法。方法:对152例慢性鼻窦炎并上颌窦息肉或囊肿患者行鼻内镜切割吸引器下手术,彻底清除病变。结果:术后随访至少1年,治愈125例(82.2%),好转23例(15.1%),无效4例(2.6%),总有效率为97.3%。结论:该方法可彻底清除上颌窦病变,术中不同开口方向切割吸引器直接伸入上颌窦内,清除病变,减少术后复发,弥补了鼻内镜普通器械在手术中处理上颌窦病变时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顺铂(DDP)联合三维适形放疗(3DCRT)对局部复发上颌窦癌的放射增敏作用。方法66例复发者均为首程放疗后达其本痊愈或明显好转,一段时间(>8个月)后又出现鼻涕、鼻塞、疼痛、面部肿胀等情况恶化的临床症状,经病理检查确诊为复发,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研究组DDP20mg/m2用生理盐水250ml稀释后静脉滴注,滴注结束后50min内放疗,放疗均采用西门子直线加速器,6mV-X线,BrainLAB公司三维治疗计划系统行三维适形放疗(3DCRT)。3~5Gy/次,4~5次/周。照射剂量研究组45~50Gy、对照组55~60Gy。采用SCT和MRI比较两组近期疗效,并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差别。结果研究组近期有效率(CR+PR)为73%,对照组为4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中白细胞下降,Ⅲ度以上口腔黏膜反应,脑水肿症状分别为24%(8/33)、3%(1/33)、24%(8/33)、和21%(7/33)、18%(6/33)、18%(6/33)(P<0.05)。结论DDP可增加局部复发上颌窦癌的放射敏感性,表现为在降低放疗剂量的情况下,提高了复发上颌窦癌的近期疗效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单侧上颌窦病变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07年至2011年我科收治的67例单侧上颌窦病变的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其中67例患者均行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治疗,66例上颌窦炎症、囊肿、息肉手术获得成功。1例为上颌窦腺样癌患者,经病理检查后建议患者到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结论全面分析单侧上颌窦病变的病因,正确诊断单侧上颌窦病变并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6.
罗萍 《中国实用医药》2009,4(18):196-197
上颌窦恶性肿瘤是耳鼻喉科常见病,仅次于鼻咽癌而居第2位,治疗以手术和放疗为主,大多行上颌骨切除术,必要时行上颌骨联合根治术等。由于手术范围广,创伤大,切除上颌骨、硬腭、眶底等组织后,硬腭缺损,口鼻相通,致患者面部畸形,影响张口、吞咽、发音功能及其心理状态,而全方位的护理、观察和康复指导可帮助患者重建生活,改善生活质量。2007年4月,本科收治1例右上颌窦癌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和精心护理,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鼻腔、鼻窦真菌病的诊治经验。方法分析我院采用上颌窦根治.鼻内窥镜辅助下上颌窦根治及鼻内窥镜手术3种不同方式治疗19例。结果19例随诊6个月-2年。行上颌窦根治4例:冠复发,行鼻内窥镜辅助下上颌窦根治5例,均无复发;行鼻内窥镜手术10例,复发1例,再次手术治愈。结论(1)手术是治疗本病的根本手段,关键是彻底消除病变,通畅引流。术式选择应根据病情,手术方式不影响治愈率。(2)必须重视术后处理,术腔局部引流不畅可能是复发的原因。(3)鼻内窥镜手术在清除蝶窦及筛窦病变。保留功能等方面有明显优点。  相似文献   

18.
罗萍 《青岛医药卫生》2009,41(2):153-155
上颌窦恶性肿瘤是耳鼻喉科常见病,仅次于鼻咽癌而居第二位,治疗以手术和放疗为主,大多行上颌骨切除术,必要时行上颌骨联合根治术等。由于手术范围广,创伤大,切除上颌骨、硬腭、眶底等组织后,硬腭缺损.口鼻相通,致患者面部畸形,影响张口、吞咽、发音功能及其心理状态,而全方位的护理、观察和康复指导可帮助患者重建生活,改善生活质量。2007年4月.本科收治1例右上颌窦癌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和精心护理,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72例上颌窦癌的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群旺  曹佳利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9):2956-2957
目的:探讨上颌窦癌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方法:对72例上颌窦癌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年生存率分别是:放疗组21.4%,手术组23.1%,综合治疗组40.1%.结论:上颌窦癌的治疗效果及预后与其临床分期和治疗方法有关.早期诊断是提高上颌窦癌病人生存率的关键,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是最好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应用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手术治疗复杂上颌窦病变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采用中鼻道联合泪前隐窝入路手术治疗的复杂上颌窦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内翻性乳头状瘤11例,上颌窦含牙囊肿4例,出血坏死性息肉2例,复发性上颌窦后鼻孔息肉3例,上颌窦恶性肿瘤3例.术前均行CT或MRI检查.术中通过中鼻道开放上颌窦口,经过泪前隐窝入路清除上颌窦病变,同时处理鼻腔、其他鼻窦病变.结果 术后通过换药、鼻腔冲洗,随访6~24个月,除1例上颌窦恶性黑色素细胞瘤术后1年于上颌窦内局部复发外,其余患者切口均完全愈合,窦腔上皮化,临床症状消失,无鼻泪管损伤及面部麻木等并发症.结论 泪前隐窝入路手术操作方便,病变清除彻底,是治疗复杂上颌窦病变创伤小、疗效佳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