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超声心动图评价正常心脏结构与功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应用超声心动图测量正常人心脏大小,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各瓣口流速,以确定中国人心脏结构正常值以及心功能指标正常范围。方法对8302例正常人分别取胸骨旁长轴观测量左房、左室、右室、主动脉瓣环、主动脉窦及升主动脉内径,室间隔、左室后壁厚度。大动脉短轴观测量肺动脉干、左右肺动脉内径及肺动脉瓣峰值速度。心尖五腔观测量主动脉瓣峰值速度。心尖四腔观测量二尖瓣舒张早期峰值速度及舒张晚期峰值速度,三尖瓣舒张早期峰值速度及舒张晚期峰值速度。左室短轴观测量左室舒张末容积、收缩末容积,计算每搏量、左室短轴缩短分数及左室射血分数。以10岁为一年龄段计算各年龄段各项指标均数,按心脏结构各项指标对年龄进行聚类分析;按心功能各项指标对年龄进行聚类分析。并计算聚类后各年龄组各项指标95%可信区间作为正常值。结果按心脏结构各项指标对年龄进行聚类分析,分为3类即≤10岁,11~30岁,31~90岁。按左室收缩功能各项指标对年龄进行聚类分析,分为2类即≤10岁,11~90岁。按左室舒张功能各项指标对年龄进行聚类分析,分为3类即≤10岁,11~50岁,51~90岁。左室舒张功能与年龄呈负相关。结论中国人心脏发育分为3个阶段,30岁以后心脏结构固定。左室收缩功能在10岁以后呈稳定状态。左室舒张功能随年龄增长呈生理性减低。  相似文献   

2.
儿童超声心动图测量指标正常参考值的建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儿童超声心动图测量指标的正常参考值,分析0~16岁儿童心肌质量、心脏大小正常值随体表面积变化的规律,为儿童心脏疾病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深圳市儿童医院800名0~16岁体检正常儿童的超声心动图,其中男488名,女312名.对所有受试儿童心脏进行如下测量:M型测量右心室内径(RVD)、室间隔舒张期厚度(IVSd)、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d)、室间隔收缩期厚度(IVSs)、左心房内径(LAD);二维法测量主动脉环部内径(ARD)、主动脉窦部内径(ASD)、右心室长径、右心室横径、右心室流出道内径(RVOT);双平面法测量左心房容积(LA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计算每搏量(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排出量(CO)、心脏指数(CI)、左心室容积指数(LVEDV/体表面积);实时三平面几何法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计算每搏量(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排出量(CO)、心脏指数(CI);测量心肌质量(LV mass),计算左心室质量容积比(LV mass/LVEDV)、心肌质量指数LV mass/体表面积和LV mass/H2.7.测量全部受试儿童的身高(H)、体重(W),计算体表面积.分析各参数与体表面积的相关性以及心肌质量指数LV mass/体表面积、LV mass/H2.7与年龄的相关性.结果 488名男童的年龄为(72.17±49.25)个月,心率为(106.52±22.71)次/min,体表面积为(0.68±0.39)m2,LV mass/体表面积为(44.51±15.23)g/m2,LVEDV为(30.51±20.12)ml,SV为(1.99±0.94)ml,CI为(2.40±0.43)L/(min·m2),LVEF为(68.83±8.93)%,LVEDV/体表面积为(34.98±14.46)ml/m2,LV mass/LVEDV为(1.29±0.30)g/ml,均大于女童的(70.78±49.43)个月、(109.45±20.97)次/min、(0.64±0.37)m2、(44.35±14.03)g/m2、(28.34±18.12)ml、(1.68±0.74)ml、(2.39±0.486)L/(min·m2)、(63.18±9.08)%、(34.89±11.53)ml/m2、(1.27±0.28)g/ml,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610、-0.384、0.825、0.263、1.141、1.253、-0.155、1.791、0.031、0.025,P均>0.05).M型超声心动图测量的RVD、IVSd、LVPWd、IVSs、LAD与体表面积均呈线性相关(R2=0.802、0.683、0.690、0.715、0.824,P均=0.000),且各年龄段均为RVD/LVD>1:3,IVS/LVPW<1.30,LAD/ASD为0.9~1.24;二维超声心动图测量的ARD、ASD、右心室长径、右心室横径、RVOT和双平面法测量的LAV、LVEDV、LVESV、SV、CO及实时三平面几何法测量的LVEDV、LVESV、SV、CO与体表面积均呈线性相关(R2=0.898、0.919、0.298、0.655、0.910、0.845、0.938、0.911、0.934、0.877、0.937、0.915、0.922、0.873,P均=0.000);双平面法及实时三平面几何法测得的LVEF和CI与体表面积均无相关性(R2=-0.145、-0.033、-0.080、-0.057,P均>0.05).LV mass增长与体表面积呈线性相关(R2=0.926,P=0.000);LV mass/LVEDV不随体表面积而变化(R2=-0.263,P=0.100);LV mass/体表面积不随年龄而变化(R2=-0.432,P=0.111);LV mass/H2.7与年龄具有相关性,0~1岁儿童LV mass/H2.7为(45.92±8.04)g/m2,1~3岁为(40.10±8.33) g/m2,3~6岁为(30.90±6.60) g/m2,6~9岁为(23.88±5.55) g/m2,9~16岁为(23.97±3.80)g/m2.实时三平面几何法测量的LVEDV为(28.87±20.48)ml,LVESV为(10.39±7.93)ml,SV为(18.26±12.47)ml,LVEF为(1.78±1.00)%,CO为(64.80±4.68)L/min,CI为(2.72±0.67)L/(min·m2),与双平面法测量的(29.13±20.37)ml、(10.24±7.54)ml、(18.88±13.14)ml、(1.81±1.03)%、(64.76±4.78)L/min、(2.77±0.69)L/(min·m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198、0.298、-0.741、-0.460、0.131、-1.254,P均 >0.05).结论 儿童超声心动图M型、二维法、双平面法及实时三平面几何法测量结果与儿童体表面积间有一定的规律,可用于儿童心脏病超声心动图诊断的正常参考值,对儿童心脏疾病的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48例健康儿童主动脉平均血流速度(MAFV)和二尖瓣平均血流速度(MMFV),结果显示:MAFV=28.39±4.2cm/s,MMFV=25.47±3.3cm/s,前者与年龄和体表面积不相关,不同年龄的儿童MAFV保持相对不变,而MMFV则随年龄和体表面积的增加呈增大趋势。我们认为,MAFV可用于小儿心功能的判断,并在一定程度上可替代心指数作为小儿心功能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作者12年来采用0.01%高锰酸钾水灌肠为主的综合疗法治疗小儿急性菌痢721例,男372例,女349例。年龄3个月~15岁,多在3~15岁之间。治疗方法:入院后立即用0.01%高锰酸钾水300~800毫升(按儿童年龄定量)进行清洁灌肠1次,水温在37℃左右,灌肠速度不宜快。同时按小儿  相似文献   

5.
一、一般资料本组共244人,男122人,女122人,年龄5天~15岁(平均66.2月)。按年龄分组:新生儿~1月;6月~;1岁~;以后每岁为一组,每组至少10人,男女各半。超声检查时同时测量身高和体重,并从体表面积计算表测得体表面积(BSA)为0.18~1.6米~2(平均0.72米~2)。他们大多来自本院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超声方法检测不同年龄组正常儿童的脾脏体积,得到正常参考值范围。方法:5~16岁的正常儿童120例,按年龄分为4组:5~7岁(A组)、8~10岁(B组)、11~13岁(C组)、14~16岁(D组),每组30例,男、女各15例,通过超声方法测量脾脏特定位置的短轴切面面积,应用一元或二元三次B样条曲线插值法,建立特定的模型,将脾脏短轴切面面积值插入程序,自动计算出脾脏体积。结果:4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各组内男、女比较,A组及B组内男、女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C组及D组内男、女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正常儿童的脾脏体积随年龄增长而增加,5~10岁儿童的脾脏体积无性别差异,11~16岁男性儿童的脾脏体积大于女性儿童。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3~6岁儿童等效球镜屈光度、眼球生物学参数情况及屈光发育异常影响因素。方法选取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3~6岁儿童500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3~6岁儿童屈光发育异常检出情况,比较不同性别、年龄及屈光状态3~6岁儿童等效球镜屈光度及眼球生物学参数情况,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3~6岁儿童屈光发育异常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500例屈光异常检出率14.00%,其中远视52例,近视18例。屈光异常检出率3~4岁明显高于5~6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6岁儿童中男孩眼轴和角膜直径均长于女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3~4岁比较,4~5岁和5~6岁等效球镜屈光度降低,眼轴增长;与4~5岁比较,5~6岁等效球镜屈光度降低,眼轴增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远视患儿等效球镜屈光度高于正视儿童和近视患儿,眼轴短于正视儿童和近视患儿;正视儿童等效球镜屈光度高于近视患儿,眼轴短于近视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屈光发育正常儿童比较,屈光发育异常儿童年龄相对较小,非足月生产、出生体质量3 kg、每天户外活动时间2 h以及每天近距离用眼时间≥2 h所占比例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非足月生产、出生体质量3 kg、每天户外活动时间2 h以及每天近距离用眼时间≥2 h为3~6岁儿童屈光发育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或P0.01);年龄5~6岁是3~6岁儿童屈光发育异常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不同性别、年龄及屈光状态下,3~6岁儿童等效球镜屈光度和眼球生物学参数分布存在差异。非足月生产、出生体质量3 kg、每天户外活动时间2 h以及每天近距离用眼时间≥2 h为3~6岁儿童屈光发育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三维超声测量儿童肾脏体积的正常参考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三维超声容积成像及虚拟器官计算机辅助定量分析方法,检测325例1个月~14岁健康儿童的肾脏体积,分析肾脏体积变化与年龄、身高、体质量、体表面积及肾脏长径增长的相关性。结果肾脏体积随年龄、体表面积的增长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与年龄、身高、体质量、体表面积及肾脏长径均呈强相关(r〉0.6)。肾脏的体积指数相对恒定,仅在1-6个月组与1-2岁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结论正常儿童肾脏体积的生长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肾脏体积指数相对恒定,其正常参考值可用于协助临床评价肾脏功能和诊断儿童肾脏疾病。  相似文献   

9.
学龄儿童正常肾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动力学观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 对350名7—13岁儿童700个正常肾脏进行彩色多普勒血流动力学相关参数的观察,并观察肾脏血流动力学参数与儿童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体表面积的相关性。方法 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各年龄组儿童正常肾脏的肾内动脉的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Vsmax)、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min)、平均流速(Vm)、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及S/D(Vsmax/Vdmin)。分别对不同年龄组间、不同性别间、以及相同年龄组间左右肾的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对比分折,同时将肾脏血流动力学参数与各年龄组儿童的身高、体重、体表面积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各年龄组间肾内动脉Vsmax、Vdmin及Vm有显著性差异(P<0.01),并且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的趋势,而PI、RI及S/D各年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性别间及相同年龄左右肾间血流动力学参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肾内动脉Vsmax、Vdmin及Vm与身高、体重、体表面积呈显著性正相关(P<0.01),而PI、RI及S/D与它们无关(P>0.05)。结论 7—13岁儿童正常肾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动力学参数Vsmax、Vdmin及Vm与年龄、身高、体重、体表面积呈正相关;而PI、RI及S/D则与其无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宜宾地区健康儿童血清胱抑素C的参考区间。方法收集宜宾地区儿童健康体检者1 163例,年龄范围2d至12岁,其中男616例,女547例。按年龄分为5个组,采集空腹静脉血液后离心,用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胱抑素C浓度。以正态分布法建立各年龄阶段血清胱抑素C参考区间。结果同年龄组男女血清胱抑素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学龄前(3~6岁)组与学龄(7~12岁)组儿童血清胱抑素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岁以内儿童血清胱抑素C随月龄增长呈下降趋势(Y=1.46-0.047 X,r=-0.947)。新生儿组(29d)、婴儿组(29d至1岁)、幼儿组(1~2岁)、≥3岁的儿童血清胱抑素C参考区间分别为1.18~2.28,0.61~1.79,0.52~1.22,0.44~1.10mg/L。结论建立了宜宾地区健康汉族儿童血清胱抑素C参考区间,对早期评判肾脏功能损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100例(20~76岁)正常人舒张功能,按低龄(20~35岁)、中龄(36~50岁)、高龄(>51岁)分为三组。测量二尖瓣多普勒血流频谱①EA 两峰时间—速度积面(T—A);②分别测量 E、A 峰时间—速度积面(F—A)、(A—A)及舒张期前1/2时间—速度积面(50%)(T—A)。心尖四腔或左室二腔切面测量舒张末期左室容积(V)或左室长轴切面、M 型取腱索水平测舒张末期最大内径及二尖瓣短轴切面的(?)口面积。计算下列7项指标。(1)峰值充盈速率(ml/s)PFR;(2)校正峰值充盈速率(Sec~(-1))NPFR;(3)半充盈分数1/2 FF;(4)舒张早期快速充盈的减速度(cm/s~2)DEF;(5)A 峰值速度/E峰值速度 A/E;(6)A 峰时间—速度积面/E 峰时间—速度积面 A—A/E—A;(7)A 峰时间—速度积面/总积面 A—A/T—A。上述所测数据,发现正常人左室舒张功能随年龄增长而改变。舒张早期与 E 峰有关测值随年龄增长而降低(PFR、NPFR、1/2 FF、DEF);舒张晚期与 A 峰有关测值随年龄增长而升高(A/E、A—A/E—A、AA/T—A)。经统计学处理后各组值间有显著差异或非常显著差异(P<0.05或0.001)这一特征与创伤性检查相一致。说明正常人左室舒张功能和顺应性有随着年龄增长而有“衰变”的趋势,这一“衰变”在50岁以上显得明显。多普勒测量左室舒张功能比 M 型敏感。  相似文献   

12.
论小儿用药     
小儿的肝、肾功能,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尚未发育完全,无论应用哪种药物,要根据儿童的生理特点,保护好儿童的内脏和神经系统.另外,小儿处于身体发育阶段,用药剂量一般是根据小儿的年龄、体重或体表面积按成人剂量折算.因体表面积与体重有关,体表面积与代谢速率成比例,所以按面积推算小儿用药剂量更合理.现将小儿合理用药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国人16~40周正常胎儿心腔径线的超声测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价国人正常妊娠系列孕周(16~40周)的正常胎儿心腔径线变化规律.方法以二维超声测量757例正常胎儿心脏各房室内径,按孕周分为12组,计算心脏各房室内径的平均值,与孕周进行回归相关性比较.结果各心腔径线与孕周呈显著相关(P<0.01);右心房、心室横径大于左侧心房、心室(P<0.01).结论胎儿各心腔大小与孕周呈明显相关;胎儿心脏发育以右心占优势.  相似文献   

14.
超短波治疗特发性气胸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资料和方法  符合特发性气胸诊断住院患者 38例 ,均为首次发生气胸。按Kircher[1] 计算方法计量气胸面积 ,X线检查肺压缩面积在 4 0 %以下 ,或面积较大经抽气治疗后肺压缩面积仍在 30 %以下。超短波组 18例 ,年龄 16~ 4 8岁 ,平均 ( 2 5.4± 10 .7)岁 ;病程 2~12d ,平均 ( 5.2± 3.6)d ;肺压缩面积 ( 2 5.3±9.2 ) %。对照组 2 0例 ,年龄 15~ 4 2岁 ,平均( 2 6.9± 8.6)岁 ;病程 1~ 14d ,平均 ( 5.30± 4 .1)d ;肺压缩面积 ( 2 3.0± 7.1) %。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和肺压缩面积经统计学处理 ,t值分别为 0 .83,0 .11和 0 …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应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探讨正常婴幼儿、儿童及青少年左心室各节段室壁扭转运动特征.方法 将117名3天~15岁健康受试者按年龄分为5组:婴幼儿组(3天~2岁),学龄前期组(3~5岁),学龄期组(6~9岁),青春前期组(10~12岁),青春期组(13~15岁).取胸骨旁左心室心尖和心底短轴切面对左心室扭转进行测量,分析各节段室壁旋转角度及心尖水平、心底水平的旋转角度,计算左心室整体扭转角度(Ptw),比较各组参数的差异. 结果①正常婴幼儿、儿童及青少年左心室扭转运动主要表现为心底部顺时针旋转和心尖部逆时针旋转.②在同一年龄组,心底水平各节段室壁旋转角度从前壁逐渐递增(前壁<前间隔<侧壁<后间隔<后壁<下壁)(P<0.05), 不同年龄组心底水平各节段间室壁旋转角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心尖水平各节段室壁旋转角度随年龄增加而变化,在青春期达到最高(P<0.05),而相同年龄组心尖水平各节段旋转角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④同一节段室壁心尖水平与心底水平旋转角度随着年龄增长,逐渐以心尖水平的旋转为主,到青春期心尖水平与相应节段的心底水平室壁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⑤心底水平左心室旋转角度随年龄增加而变化,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尖水平左心室旋转角度随年龄增加而增加(P<0.05);左心室整体扭转则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在青春前期及青春期达到最大(P<0.05).⑥不同性别儿童的旋转及扭转各参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在出生后至青春期随着心脏的发育,左心室心肌各节段室壁心尖水平旋转和整体扭转随年龄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16.
临床上儿童烧伤较常见 ,烧伤后瘢痕增生、挛缩畸形和功能障碍等有可能伴随小儿终生[1] 。关于儿童烧伤的流行病学研究报道较多[2 ,3] ,其结果不一。现将 1991年 1月至 2 0 0 0年 12月在本院烧伤中心住院的 15岁以下儿童烧伤 385例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方法 对 385例患儿的年龄 ,性别 ,烧伤面积(TBSA % ) ,致伤原因和损伤部位进行分析。按不同年龄段分四组 :<12个月 ;1~ 2岁 ;3~ 6岁 ;7~ 15岁。烧伤严重程度按烧伤深度与面积 (Ⅱ度 /Ⅲ度 %TBSA)分类 :轻度TBSA <5 % ;中度 5 %~ 15 % / <5 % ;重度 15 %~ 2 5 % /…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比较正常儿童左、右心室容积及收缩功能。方法以RT-3DE采集192名年龄2个月~13岁8个月正常儿童的左、右心室的全容积数据,并按年龄分为Ⅰ~Ⅴ组。应用TomTec LV-A-nalysis及RV-function软件分析左、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每搏输出量(SV),心室射血分数(EF)及心室容积收缩峰值速率(PSVR),对各年龄组左、右心室上述指标进行比较;同时对EDV与年龄及体格指标进行相关性和曲线估计回归分析。结果各年龄组中,RT-3DE测量左、右心室EDV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左、右心室ESV、SV及PSVR在部分年龄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左心室EF高于右心室,其在5个年龄组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左、右心室EDV与年龄、身高、体质量、体表面积呈正相关(r均>0.85,P均<0.001),曲线估计回归分析表明其相关性均以幂模式拟合最佳,其中与体表面积拟合的曲线最佳,回归方程分别为左心室EDV=38.58BSA1.41(r2=0.89,P<0.001)、右心室EDV=37.46BSA1.29(r2=0.85,P<0.001)。结论RT-3DE测量正常儿童左、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相近,两侧心室存在泵血功能平衡,心室容积随年龄增长呈指数模式增长。  相似文献   

18.
小儿呼吸道感染80例心肌酶谱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为探讨小儿呼吸道感染时心肌酶谱的相关改变 ,对重庆儿童医院 2 0 0 0 - 0 9~ 2 0 0 1- 0 8收治的小儿呼吸道感染 80例进行了血清心肌酶谱检测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在该期收治的呼吸道感染患儿中随机检测 80例心肌酶谱 ,包括 AST(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 )、L DH(乳酸脱氢酶 )、HBD(羟丁酸脱氢酶 )、CPK(肌酸磷酸激酶 )、CKMB(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 )。肺炎诊断标准按 1987年卫生部颁布的小儿肺炎防治方案 [1 ]。80例分为 2组 :1上呼吸道感染组 14例 ,男 9例 ,女 5例 ;年龄 3月龄~ 12 .9岁 ,平均 4.6岁 ;2肺炎 6…  相似文献   

19.
儿童和青少年血清硫酸脱氢表雄酮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儿童和青少年血清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随性别、年龄和青春发育变化的规律并探讨肾上腺功能发动和青春发育之间的关系.方法 分别测定318名健康儿童和青少年(男童120名,女童198名)和152例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女童血清DHEAS,按性别、年龄、青春发育分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岁以下的健康儿童和ICPP女童血清DHEAS均极低下,且与性别、年龄、青春发育分期均不相关.健康儿童血清DHEAS水平在两性均与年龄和青春发育呈正相关(r分别为0.69和0.71,P均<0.01).青春期后,男童血清DHEAS水平显著高于相同青春分期女童(P均<0.05).同性别健康青春期青少年,相同年龄段内,血清DHEAS水平随青春发育而增高;而相同青春发育期内则不随年龄变化,如TannerⅢ期女童在8~9岁、10~11岁和12~13岁3个年龄段,血清DHEAS均数在532.0~557.8 μg/L(F=0.21,P=0.98).6岁以上ICPP女童血清DHEAS的Z分值显著高于同年龄的健康女童组(0.97us-0.1和1.39us-0.08,P均≤0.01),而与相同青春发育分期的健康女童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31~0.18us0.00,P均>0.05).结论 血清DHEAS在6岁以后随年龄和青春发育的进展而增高,两性差别在青春发育后方显现.肾上腺功能发动和性腺功能发动间具相互联系.在青春发育后应同时结合性别、年龄和青春发育分期判断血清DHEAS.  相似文献   

20.
股骨干是人体中最长的管状骨,占全身骨折的4%~6%,男性多于女性,约2.8∶1.10岁以下儿童占多数,约为总数的1/2[1~2].2010年,我院应用钛制弹性髓内针(TEIN)治疗38例儿童股骨干骨折,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本组38例,男26例,女12例,年龄4岁11个月~11岁9个月,平均年龄8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