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构建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个体化应用的最佳健康促进模式。方法:选择2003-12/2004-12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采用小组工作组法,通过营养教育实施以循证医学营养治疗为基础、食物血糖生成指数(GI)和“份”食物交换为核心的医学营养治疗个体化应用,有效控制血糖及相关并发症,为保证其“知、信、行”的贯彻,定期(1,3和6个月)对患者及其家属以糖尿病沙龙的形式返院进行强化辅导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患者对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糖尿病控制达标率和患者教育前后血糖、血脂的指标变化。结果:60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患者对按份食物交换方法掌握达100%,GI概念与食物选择、医学营养治疗的目标意义、营养素分配与选择等的知晓率较教育前显著提高(χ2=8.573,P<0.01)。②糖尿病控制达标率由原来的5%提高到96%。③教育6个月后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和胆固醇等指标均较教育前显著下降(P<0.01)。结论:为患者提供科学、便捷、经济、有效的饮食治疗和护理健康促进模式,引导患者应参治疗过程能获得最佳的糖尿病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食物GI与交换份用于2型糖尿病营养治疗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将食物血糖生成指数(GI)与食物交换份法(FE)结合运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营养治疗后血糖血脂的变化以及患者对营养治疗的依从性,以寻求更好的糖尿病营养治疗方法。方法选取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且合并血脂异常的住院患者80例,随机平均分为A、B两组。在临床药物治疗方案一致的基础上,A组运用食物GI与食物交换份法结合的方法,B组单纯运用食物交换份法。对患者进行营养治疗和营养教育,出院后通过门诊复诊、电话随访,继续强化对患者的营养治疗,观察血糖血脂的变化以及患者对营养治疗的依从性。结果经住院营养治疗,出院前复查两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均有显著下降(P〈0.01),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三个月后复查,与刚入院时比较,两组患者FBG、2hPBG显著下降(P〈0.01),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胆固醇(TC)、血清三酰甘油(TG)与刚入院时比较均有显著下降(P〈0.05),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无显著变化(P〉0.05),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对营养治疗依从性较好的A组35例(88.0%)、B组24例(60.0%),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食物GI与交换份法能很好地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脂情况,患者对食物GI与交换份法比对单纯食物交换份法的依从性高。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个体化营养治疗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乔志敏  陈原 《护理与康复》2007,6(8):541-542
目的 探讨糖尿病个体化营养治疗疗效.方法 对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制定个体化营养治疗方案,个体化指导,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并随访.6月后对营养治疗效果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患者对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患者个体化营养治疗前后各指标变化.结果 个体化营养治疗6月后,患者对饮食治疗目的、食物选择、分类食物的摄取量及食物交换法等知识的知晓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1;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胆固醇等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结论 糖尿病营养治疗采用个体化治疗的方法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食物交换份法与血糖生成指数(GI)概念联合运用对妊娠期糖尿病病人孕期血糖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食物交换份法进行健康教育;试验组采用食物交换份法与GI概念联合运用进行健康教育,制定个体化饮食计划,观察两组病人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妊娠期并发症.[结果]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妊娠期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运用食物交换份法与GI概念进行健康教育有助于控制孕期血糖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基于食物血糖生成指数(GI)的食物交换份法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知信行的影响。方法:选择产检确定为GDM孕妇88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食物GI的食物交换份法为主要教育材料,采用一对一面对面沟通、微信等教育4周,观察教育前后研究对象对所授知识的正确率、膳食相关行为、血糖和体重的变化。结果:经过营养教育后,GDM孕妇的营养知识、营养态度和膳食行为教育后与教育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1~4周餐后1 h和2 h血糖含量低于干预前(P0.05),孕妇体重增长得到合理控制。结论:GDM孕妇对基于GI的交换份法营养知识接受较好,效果理想,科学管理膳食行为,有效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食物交换营养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血糖控制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2月收治的138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饮食干预,观察组接受食物交换营养干预。比较两组血糖控制满意度、血糖控制情况、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血糖控制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早产、剖宫产、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接受食物交换营养干预,能有效控制血糖水平,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膳食血糖生成指数教育的相关结果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调查2型糖尿病患者参加营养教育情况,分析膳食血糖生成指数与血清生物化学指标的相关性.方法:[1]选择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糖尿病病友之家2001年登记名单中的106例2型糖尿病患者,年龄30~70岁.均对调查的测定项目知情同意.[2]对患者既往参加糖尿病营养教育的主要内容进行调查,分为糖尿病基本知识、食物交换份法和食物血糖生成指数等3个问卷.同时进行相关营养知识调查,每张问卷10个题目,答对1题计1分,答错或不知道计0分,不扣分,满分为10分.膳食调查采用24 h询问法,连续3 d,详细记录每例的膳食食物种类和数量.计算早、中、晚三餐血糖生成指数.[3]血糖测定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测定采用酶比色法,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采用聚乙烯硫酸沉淀法,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采用磷钨酸-酶沉淀法.应用稳态模型评估法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空腹血糖&;#215;空腹胰岛素/22.5).[4]组间比较应用方差分析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三餐血糖生成指数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胰岛素抵抗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变量,进行单因素相关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106例均完成问卷调查并进入结果分析.[1]参加营养教育情况和营养知识得分:参加1次及以上血糖生成指数知识营养教育的例次百分比明显低于参加糖尿病营养基本知识和食物交换份法知识教育者(4.7%,89.6%,83.0%,χ^2=56.137 4,47.308 6,P<0.01).食物血糖生成指数知识和食物交换份知识得分明显低于糖尿病营养基本知识得分[(2.14&;#177;1.08),(2.37&;#177;1.21),(5.11&;#177;2.34)分,t=9.291 0,P<0.01];与食物交换份知识得分相近[(2.37&;#177;1.21)分,P>0.05].[2]各餐血糖生成指数与生物化学检验结果相关性:早、午、晚三餐血糖生成指数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胰岛素抵抗指数均呈显著正相关(r=0.286 9~0.782 0,P<0.05~0.01),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显著负相关(r=-0.312 0~-0.340 1,P<0.05~0.01).结论:[1]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血糖生成指数知识较少.[2]2型糖尿病患者三餐血糖生成指数高低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胰岛素抵抗指数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8.
2型糖尿病患者医学营养治疗健康教育需求调查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陈晖  侯梅萍  魏先 《护理学报》2007,14(5):10-12
目的 探讨构建2型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个体化应用的最佳健康教育模式.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与患者面谈、说明调查目的 后发放问卷调查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对营养治疗的健康教育内容和方式的需求.结果 健康教育内容需求以食物选择方法排在首位,其次是营养素分配与餐次、按"份"食物交换方法和食物血糖生成指数的概念;对糖尿病相关医学名词、诊断标准和转归需求排名末位.教育方式以面对面进行个体化指导排在首位,电话咨询为其次,再次为推荐图书和手册、观看宣传壁报、录像、举办专题沙龙、医护家访指导患者及家属.结论 从患者对医学营养治疗的健康教育内容需求可知,患者欠缺较深层次的糖尿病知识,对自我护理认知不够,知行未合一.应为患者提供科学、便捷、经济、有效的饮食治疗和健康促进模式,引导患者参与治疗过程,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陶静  徐蓉  张静 《护理研究》2009,(8):2102-2104
[目的]观察低血糖生成指数(GI)膳食教育在2型糖尿病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72例2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以食物GI为主要教育材料,对照组以食品交换份(FEL)为主要教育材料,观察教育前后病人对所传授知识的接受程度、饮食行为改变以及血糖变化。[结果]观察组病人教育后选择低GI食物较教育前有很大改变,两组病人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值均有下降,但观察组降幅更大。[结论]饮食教育是控制血糖的有效手段,临床医护人员应将食物GI与FEL相结合指导2型糖尿病病人,科学合理地安排每日膳食。  相似文献   

10.
血糖生成指数在糖尿病饮食治疗和教育中的应用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Medical Nutrition Therapy,MNT)是所有糖尿病综合治疗(饮食、运动、药物、血糖监测和教育)的基础,其目标是通过合理的食物选择,平衡膳食摄入,并与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和体力活动相配合,达到并维持理想血糖、血脂和血压水平;通过合理的能量摄入达到或维持理想体重,减少急性和慢性并发症的危险.指导糖尿病患者进行合理的饮食是控制糖尿病最为重要的措施之一.纵观我国糖尿病教育现状[1],曾接受过糖尿病教育者仅占60.3%,其中又有60%的患者不控制饮食,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治疗也存在饮食结构不合理[2],表现为碳水化合物供热比偏低(<55%)、脂肪供热比偏高(>30%).近年来,血糖生成指数(glycemic in-dex,GI)在糖尿病饮食治疗中的作用受到了国内外专家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3.7-9],低GI膳食对糖尿病个体化医学营养治疗有潜在的重要价值,很有必要在糖尿病饮食管理的教育中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