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目的分析全面两孩政策下高龄生育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在江门市妇幼保健院分娩的33 534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比较高龄产妇和适龄产妇妊娠合并症发生率、孕周、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高龄组中40岁产妇和40岁产妇妊娠合并症发生率。结果两组产妇妊娠合并症发生率、孕周和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龄组中,40岁产妇和≥40岁产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早产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龄组和适龄组产妇剖宫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产妇妊娠合并症发生率显著升高,剖宫产的危险性增加。因此,应尽量避免高龄妊娠,高度重视高龄产妇的围生期保健,尽量降低围生期并发症和合并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不同分娩史的高龄产妇妊娠期合并症、分娩方式及新生儿结局,为保证产妇安全生产提供指导信息。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6月-2019年5月住院生产的高龄产妇4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分娩史将所有产妇分为初产妇组和经产妇组,比较两组产妇的妊娠期合并症、并发症、分娩方式及新生儿结局。结果经产妇组子宫肌瘤发生率显著高于初产妇组(P0.05),组间贫血、子宫肌瘤、慢性高血压疾病、心脏病及糖尿病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产妇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显著低于初产妇组(P0.05),经产妇组胎盘粘连、胎盘前置发生率显著高于初产妇组(P0.05),组间其他妊娠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产妇组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初产妇组(P0.05),两组阴道顺产率、阴道侧切助产率及产钳助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产妇组巨大儿发生率显著高于初产妇组(P0.05),组间早产、胎儿生长受限、巨大儿、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畸形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不同分娩史的高龄产妇妊娠期合并症、分娩方式及新生儿结局存在一定差异,相对于高龄初产妇,高龄经产妇妊娠高血压疾病发生率及剖宫产率明显降低,但子宫肌瘤、胎盘粘连、胎盘前置以及巨大儿发生率均显著增加,需针对产妇具体情况加强孕期管理,保证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孕期保健对高龄产妇妊娠和分娩期并发症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深圳市第八人民医院妇产科门诊就诊的289例高龄孕妇的临床资料,根据产前检查情况将其分为孕期保健组202例(产检次数≥7次)及非孕期保健组87例(产检次数<7次),对比分析两组产妇妊娠和分娩期并发症、新生儿并发症及妊娠结局情况。结果:与保健组相比,非保健组产妇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胎膜早破、产后出血、晚期流产率、围产期感染率、羊水过多、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发生率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健组新生儿低血糖、巨大儿、新生儿窒息、高胆红素血症、红细胞增大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健组自然分娩率、新生儿阿氏评分、新生儿出生体重显著高于非保健组,而剖宫产率、难产率、死胎率显著低于非保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产妇妊娠及分娩期并发症发生率较高,规范的孕期保健可有效降低孕妇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确保母婴分娩结局安全,有利于母婴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高龄产妇临床妊娠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4年4月濮阳市人民医院妇产科1 113例产妇的临床资料,按照年龄分为高龄产妇组(≥35岁)320例和适龄产妇组(35岁)793例,比较两组产妇忧郁情绪和焦虑情绪评分、剖宫产率、妊娠合并症与分娩期并发症发生率及妊娠结局。结果高龄产妇组忧郁情绪评分和焦虑情绪评分[分别为(56.7±12.3)、(60.2±13.4)]明显高于适龄产妇组[分别为(34.1±9.5)、(31.8±10.2)](P0.05),高龄产妇组剖宫产率、妊娠合并症发生率、分娩期并发症发生率、胎儿窘迫、早产儿、低体重儿、巨大儿、新生儿畸形、新生儿窒息、胎死宫内发生率均高于适龄产妇组(P0.05)。结论高龄产妇妊娠合并症与分娩期并发症发生率及围生儿不良结局增加,加强高龄产妇的产前检查和产时监护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比较高龄产妇产后出血的影响因素及其与适龄产妇妊娠结局的差异。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在该院分娩的产妇4 561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将其分为高龄组(≥35岁,810例)和适龄组(<35岁,3 751例),比较两组产妇妊娠结局,统计产后出血症状,并分析高龄组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影响因素。结果 4 561例研究对象总活产数为4 617例,其中高龄组活产数为838例,适龄组活产数为3 779例。高龄组产妇阴道分娩率低于适龄组,剖宫产率高于适龄组,高龄组围生儿并发症发生率高于适龄组,新生儿体质量及其Apgar评分低于适龄组,高龄组产妇妊娠并发症发生率高于适龄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既往有流产史、选择剖宫产分娩、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前置胎盘及其宫缩乏力症状均是导致高龄产妇产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 05)。结论高龄产妇随着年龄增长,其产后出血发生率增高,相比适龄产妇妊娠质量降低,而流产史、分娩方式、合并症、前置胎盘及其宫缩乏力症状均是影响高龄产妇产后出血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产前保健及高危妊娠管理对高龄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2018年6月在南京市鼓楼区基层医院建立围产保健手册的987例孕产妇资料,将其中正常分娩的951例(96.4%)纳入研究。根据分娩时年龄分为高龄组(分娩年龄≥35岁)和适龄组(分娩年龄22岁~34岁),比较两组产妇的生育特征和妊娠结局。结果高龄组经产妇、前次剖宫产、超重及肥胖比例明显高于适龄组(P0.05)。高龄组总体高危妊娠发生率高于适龄组(P0.001),高龄组高危妊娠一般风险、较高风险发生率高于适龄组(P0.05)。高龄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发生率高于适龄组(P=0.039),高龄组剖宫产率明显高于适龄组(P0.001)。高龄组围产儿不良结局发生率与适龄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危妊娠风险随高龄产妇增加而增加,优化产前保健,加强高龄产妇监测及管理,有望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龄孕产妇临床特点及妊娠结局;方法:收集2015年3月—2017年2月本院住院分娩产妇3624例,均为分娩孕周28周单胎。按照分娩年龄不同分为适龄组(34岁)2536例(70.0%),高龄组(35~40岁)950例(26.2%),超高龄组(40岁)138例(3.81%);比较各年龄段产妇临床、产检、分娩、妊娠及新生儿结局。结果:①产后出血、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胎膜早破、胎膜早剥、羊水过少、前置胎盘、胎盘植入等并发症发生率超高龄组、高龄组高于适龄组(P0.017),而高龄组与超高龄组比较无差异(P0.017);②子宫肌瘤、贫血、性传染疾病、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妊娠期合并症的发生率超高龄组高龄组适龄组(P0.017);③产妇阴道分娩率适龄组高龄组超高龄组(P0.017);④高龄组、超高龄组胎儿窘迫、巨大儿、胎儿生长受损、早产发生率高于适龄组,巨大儿超高龄组高于高龄组(均P0.017);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各组比较无差异(P0.017)。结论:与适龄产妇相比,高龄产妇的妊娠期并发症、合并症发生率明显增加,妊娠结局较差。临床要注重高龄产妇的孕期产检,孕期及时筛查并发症、合并症,早发现、早治疗,改善不良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二胎政策全面放开后高龄产妇的妊娠现状,并探索加强孕期管理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2016年1月-2016-12月期间来我院进行产检及分娩的孕妇共11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孕产妇年龄分组,年龄35岁以下的纳入适龄组(n=782),年龄在35岁以上者纳入高龄组(n=398)。分析适龄组与高龄组在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新生儿情况。高龄组样本纳入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n=206)在应用传统的常规妊娠产检的基础上,给予系统的、加强性孕期管理护理,对照组(n=192)仅给予传统的妊娠产检。进一步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高龄孕产妇和胎儿情况。结果:高龄组妊娠期高血压、妊娠合并糖尿病、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产后出血、剖宫产率、前置胎盘等发生率均高于适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适龄组和高龄组新生儿在新生儿体重、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畸形、Apgar评分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加强孕妇管理可以降低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产后出血发生率、剖宫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和对照组新生儿体重、新生儿窒息、Apgar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Apgar评分有一定升高趋势。结论:二孩政策全面开放后,高龄孕产妇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显著增多,而通过加强孕产妇管理孕期管理可以减少合并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母婴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杨国红 《现代养生》2014,(24):267-267
目的:探讨220例高龄产妇合并症、并发症特点。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高龄初产妇220例作为高龄组,选择同期接收的非高龄产妇220例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产妇的临床资料,以及妊娠及分娩期合并症、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探讨高龄产妇合并症、并发症的临床特点,为强化妊娠质量提供有效参考。结果:高龄组合并症(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子痫)及并发症(早产、胎儿窘迫、胎膜早破、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产妇随着年龄的增长,妊娠及分娩期合并症、并发症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临床应用重视对高龄产妇的产前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工作,强化围产期各阶段的监护,以此保障母婴的健康与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龄产妇并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高龄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260例为实验组,同期选择<35岁并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产妇23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胎儿情况及围生期并发症。结果实验组的子痫发生率、重度子痫前期发生率以及剖宫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的胎盘早剥、早产、胎膜早破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围产期胎儿生长受限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产妇并发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母婴的危险性较适龄生育妇女显著要高,对此类孕妇应尽早宫内治疗,延长孕周,使新生儿生存能力提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高龄与非高龄产妇围生期并发症、新生儿情况及分娩方式的差异。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黄冈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分娩的3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分为高龄组(≥35岁)和非高龄组(35岁),比较两组产妇围生期并发症、新生儿情况及分娩方式的差异。结果两组产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早产、胎膜早破、胎儿生长受限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产后出血、前置胎盘、新生儿窒息、胎儿畸形和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两组产妇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高龄产妇围生期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但对新生儿的影响较小,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为高龄产妇最常见妊娠并发症,多选用子宫下段剖宫产方式分娩,剖宫产率显著高于非高龄产妇。应加强对高龄产妇围生期保健及孕期宣传教育,及时治疗和预防围生期并发症,正确选择分娩方式,增强围生期监护及产程管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高龄经产妇及初产妇妊娠期并发症及妊娠结局情况。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7年8月在核工业四一六医院住院分娩的715例高龄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分娩史将其分为观察组(经产妇)与对照组(初产妇),比较两组产妇妊娠期并发症、合并症、分娩方式及围生儿结局情况。结果观察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胎盘粘连、合并子宫肌瘤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巨大儿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产妇妊娠期糖尿病(GDM)、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胎盘早破、羊水量异常、前置胎盘、胎盘早剥、产后出血、分娩方式、早产、胎儿生长受限、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相比高龄初产妇,高龄经产妇HDCP发生率明显降低,但其胎盘粘连、合并子宫肌瘤风险显著增大,巨大儿发生率高,需加强高龄孕产妇(特别是经产妇)的孕期管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高龄孕妇年龄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对照研究,分析2005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716例高龄单活胎孕妇的临床资料,按年龄分为A组(年龄40~44岁)和B组(年龄35~39岁),比较两组高龄孕妇分娩方式、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以及新生儿结局的差异。结果高龄孕产妇发生率逐年递增;高龄孕妇两个年龄组妊娠合并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增加,年龄组(40~44岁)孕妇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重症的发生率、剖宫产率显著高于年龄组(35~39岁),有统计学差异;两组新生儿畸形率及围产儿死亡率差异无显著性。40岁以上初产妇组与经产妇组比较,经产妇组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两组剖宫产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初产组以高龄产妇单一手术指征的剖宫产率高于经产组,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高龄孕妇随年龄增长,妊娠合并症与并发症的发生率随之增长,剖宫产率升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高龄孕妇年龄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对照研究,分析2005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716例高龄单活胎孕妇的临床资料,按年龄分为A组(年龄40~44岁)和B组(年龄35~39岁),比较两组高龄孕妇分娩方式、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以及新生儿结局的差异。结果高龄孕产妇发生率逐年递增;高龄孕妇两个年龄组妊娠合并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增加.年龄组(40~44岁)孕妇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重症的发生率、剖宫产率显著高于年龄组(35-39岁),有统计学差异;两组新生儿畸形率及围产儿死亡率差异无显著性。40岁以上初产妇组与经产妇组比较,经产妇组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两组剖宫产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初产组以高龄产妇单一手术指征的剖宫产率高于经产组,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高龄孕妇随年龄增长,妊娠合并症与并发症的发生率随之增长,剖宫产率升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高龄孕产妇妊娠期并发症、不良妊娠结局风险及妊娠期保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238例高龄孕产妇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全程参与妊娠期保健的适龄孕妇79例。比较高龄保健组(165例)、高龄非保健组(73例)及适龄保健组(79例)孕产妇妊娠期并发症与妊娠结局情况,探讨妊娠期保健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3组孕产妇剖宫产、早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产后出血、新生儿低出生体重儿及巨大儿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均以高龄非保健组最高,高龄保健组次之,适龄保健组最低。结论高龄孕产妇妊娠期并发症及不良妊娠结局均高于适龄孕产妇,妊娠期保健对减少妊娠期并发症及不良妊娠结局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深圳市宝安区1020例高龄初产妇妊娠及分娩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龄初产情况及其对妊娠状态、分娩及围产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宝安区2006~2008年1020例高龄初产妇的分娩资料,并与同期分娩的非高龄初产妇进行对照研究,比较二组间初产率、妊娠合并症与并发症、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的差异。结果:3年平均高龄初产率为1.35%,呈逐年略上升趋势;户籍人口的高龄初产率为4.7%,显著高于非户籍人口(P0.000)。与非高龄初产组比较,高龄初产组在分娩孕周、分娩出血量、合并症与并发症的发生率、剖宫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高龄初产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合并糖尿病、产后出血、早产的发生率均高于非高龄初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在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出生体格指征、性别、围产儿转归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初产组出生缺陷发生率为25.5‰,高于非高龄初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结论:高龄初产妇的妊娠合并症与并发症明显增多,剖宫产率增高,出生缺陷率增高,应加强高龄初产妇的围产期保健,确保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高龄产妇妊娠分娩危险因素,为保证高龄产妇母婴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分析南阳市卧龙区妇幼保健院2013年分娩的高龄产妇665例和正常年龄产妇3 672例的剖宫产率、剖宫产指征、产后出血率、早产率、过期产率、低出生体重和巨大儿发生率、死胎和畸形发生率。结果:高龄产妇组剖宫产率70.7%,正常产妇组为55.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早产儿率、低出生体重率、巨大儿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三位的剖宫产指征分别是瘢痕子宫、社会因素和胎儿宫内窘迫综合征。高龄产妇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剖宫产明显高于正常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产科出血率、新生儿死胎、畸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做好孕前评估、加强孕期保健其高龄产妇可以正常妊娠。加强孕期营养保健,及时识别妊娠高血压疾病等是高龄产妇的保健重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高龄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12月台州市立医院收治的15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高龄产妇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10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非高龄产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量、围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产妇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为20.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P0.05)。研究组产妇剖宫产率和产后出血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围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为18.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P0.05)。结论高龄产妇并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会对母婴妊娠结局造成较多的不良影响,需及时采用有效方案进行治疗或及时终止妊娠,以保障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高龄和适龄孕产妇妊娠结局,并进行高龄产妇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了解高龄产妇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8月—2021年7月于天津市南开医院分娩的产妇1 081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孕产妇年龄分组,高龄孕产妇182例纳入高龄组,随机抽取适龄孕产妇185例纳入适龄组,共367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两组妊娠结局相关指标。同时,根据高龄组有无产后出血分为产后出血组21例,无产后出血组161例,收集两组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高龄产妇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 适龄组的阴道分娩率高于高龄组;适龄组的脐带异常、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低于高龄组;适龄组肥胖、子宫肌瘤、内分泌疾病、传染性疾病发生率低于高龄组;适龄组产后出血、低钾血症发生率低于高龄组,其VTE风险评估低于高龄组;适龄组早产儿发生率为1.08%,低于高龄组的6.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出血组与无产后出血组的孕周、宫缩乏力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后发现,孕周≥40周、宫缩乏力是高龄孕产...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分析孕前优生指导配合规范化孕期保健在高龄产妇中的应用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对孕期并发症进行预防,从而改善分娩结局。方法选择2016年1-10月于舟山医院行孕前检查的158例女性(≥35岁)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79例,行规范化孕期保健;观察组孕妇79例,应用孕前优生指导配合规范化孕期保健。评估两组孕妇孕期不同时间段心理状态,并对比两组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及妊娠结局。结果妊娠6个月、预产期前1周及分娩后6 h,观察组产妇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期观察组高龄产妇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贫血、胎膜早破、胎位异常、产后出血等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难产、剖宫产、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较对照组低,阴道顺产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龄产妇中应用孕前优生指导配合规范化孕期保健效果显著,可有效调整高龄产妇心理状态,减轻围孕期应激反应,减少产妇孕期并发症发生风险,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