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研究CT和MRI在椎间盘突出中诊断的优势。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2月-2014年5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68例,所有患者均分别采取CT及MRI影像学检查,对两种检查手段的影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CT检查诊断正确率为88.23%,MRI检查诊断正确率为89.71%;两种检查方式诊断正确率对比没有明显差异,P>0.05;此外,CT检查在钙化及积气上要优于MRI,P<0.05;MRI在椎间盘变性、硬膜囊受压及脊髓变性上要优于CT,P<0.05;诊断神经根受压两者没有很大区别,P>0.05。结论 CT及MRI对于椎间盘突出都具有很好的诊断效果,CT对钙化及积气具有较高的敏感性,MRI对于椎间盘变性、硬膜囊受压、脊髓受压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T检查及MRI检查在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5例经病理学证实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统计分析,所有患者均予以CT检查及MRI检查,对比分析检查结果。结果两种检查方法诊断阳性率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检查钙化、积气检出率明显高于MRI检查,MRI检查椎间盘变性、硬膜囊受压、脊髓变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T检查及MRI检查在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临床价值均较显著,临床实践中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灵活选择,以提高诊断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T与MRI检查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于2015年4月至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7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先进行CT检查,后进行MRI检查。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法诊断效果。结果 MRI检查检出的阳性率显著高于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与MRI检查神经根受压检出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检查钙化、椎间盘积气方面的检出率明显高于MRI检查,但MRI检查椎间盘变形、硬膜囊受压、脊髓变形等方面的检出率显著高于CT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中,CT与MRI检查均具有各自突出优势,可视患者实际临床情况选择诊断方法,临床应积极进行联合诊断,以最大程度的降低漏诊、误诊率。  相似文献   

4.
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的CT与MRI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的影像学表现,比较CT与MRI对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0例腰椎间盘退行性变患者,同时进行CT与MRI检查,分析其影像学特点,并应用配对X^2检验对计数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70例腰椎间盘退行性变患者的CT和MRI表现存有不同差异。对椎间盘早期退变、中度及重度突出的椎间盘与硬膜囊分界的清晰度MRI优于CT;对椎间盘膨出和/或突出、椎间隙狭窄的诊断价值和轻度突出的椎间盘与硬膜囊分界的清晰度MRI同CT差异不大;对椎间盘积气、髓核钙化、椎间盘突出分型的诊断价值CT优于MRI。结论CT与MRI2种检查方法对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的诊断有互补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CT和MRI在腰椎间盘突出及不同类型腰椎间盘突出的诊断及应用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收集来我院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患者65例,手术前进行CT和MRI检查,证实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者28例,证实腰椎间盘突出症者37例,对照手术结果,对比两种方法检出准确率,比较CT和MRI对腰椎间盘突出征象诊断阳性诊断,分析两者对不同类型腰椎间盘突出鉴别价值。结果在椎间盘膨出、脱出、影出、游离及结节上,MRI和CT检出率无差异(P0.05),在椎间盘突出及合计上,MRI检测结果显著高于CT(P0.05);CT在钙化、积气的诊断上显著优于MRI(P0.01),MRI在椎间盘变性、硬脊膜受压、脊髓变性的阳性率优于CT(P0.05),两者在神经根受压的诊断上无差异(P0.05);在髓核异位、巨大突出、后缘锐角、边界模糊上,CT在RLDH的阳性率分别为78%、82%、42%、75%,在LDH的阳性率分别为8%、13%、10%、32%,存在显著差异(P0.01);在髓核异位、低信号带、后缘不规则、椎间盘变性上,MRI在RLDH的阳性率分别为89%、21%、85%、82%,在LDH的阳性率分别为5%、0%、21%、56%,存在差异(P0.05)。结论两者在腰椎间盘突出的诊断中有各自的优点,CT观察突出的腰椎间盘位置、形态、密度有优势,MRI清晰显示出椎管内构造。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的CT与MRI诊断价值。方法:对本院68例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病人CT及MRI两种影像学检查情况进行比较。结果:68例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病人的CT及MRI检查显示,中度及重度椎间盘突出时硬膜囊分界清晰度MRI优于C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间盘积气、髓核钙化的检出率CT优于MRI,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腰椎间盘退行性变临床诊断中,CT及MRI各有优势,相辅相成,临床应用时应当依据患者具体病情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颈椎间盘突出症的CT和MRI影像学特征,分析二者对颈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83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比较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CT和MRI特征,分析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在颈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价值。结果83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检出中央型颈椎间盘突出51例,侧方型20例,膨出型12例;MRI对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总检出率、中央型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检出率高于CT检查(P<0.05),二者对侧方型和膨出型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检出率无明显差异(P>0.05);MRI对硬膜囊受压、神经根受压受压的检出率高于CT(P<0.05),两种检查方法对脊髓变形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和MRI在颈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方面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与CT检查相比,MRI对中央型颈椎间盘突出症、硬膜囊受压和神经根受压的诊断准确率更高,临床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将二者结合,以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8.
徐晓启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22):4170-4172
目的比较计算机体层扫描(CT)与磁共振成像(MRI)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5月许昌市中医院收治的97例LDH患者,其中非破裂型LDH 58例,破裂型LDH(RLDH)39例。患者术前均接受CT、MRI检查,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比较CT、MRI对LDH检出率、LDH征象检出率及对不同类型LDH征象检出率。结果 CT、MRI对LDH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对积气、钙化的检出率均较CT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RI对脊髓变性、硬脊膜受压、椎间盘变性的检出率均较CT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T、MRI对神经根受压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对非破裂型LDH巨大突出、髓核异位、边界模糊、后缘锐角的检出率均低于RLD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RI对非破裂型LDH低信号带、髓核异位、椎间盘变性、后缘不规则的检出率均低于RLD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CT、MRI均可有效分辨LDH与RLDH,CT有利于观察突出的腰椎间盘位置、密度、形态,MRI有利于显示椎管内结构,可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腰椎退行性变患者的CT 与MRI 检查结果的比较,评价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方法:72 例腰椎退行性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进行CT 与MRI 检查,并对两种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在椎间盘狭窄和轻度椎间盘突出时硬膜囊分界清晰度方面,CT 与MRI 检查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椎间盘积气和纤维环和髓核钙化数方面,CT 检查优于MRI 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度和重度椎间盘突出时硬膜囊分界清晰度方面,MRI 检查优于CT 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 和MRI 在腰椎间盘退行性变临床诊断中需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0.
葛欣 《中国现代医生》2022,60(14):112-114
目的:比较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诊断中CT和MRI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妇幼保健院疑似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均接受CT、MRI及手术病理检查,统计分析与手术病理检查对比MRI检查和CT检查的突出部位符合情况、突出类型符合情况、相关征象检出情况,并统计分析MRI检查和CT检查的椎间盘神经根改变检出情况、诊断效能。结果:MRI检查和CT检查诊断单节段突出、多节段突出的符合率100.00%(50/50)、98.00%(49/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诊断突出类型的检出率为94.00%(47/50),高于CT检查的80.00%(40/50)(P<0.05)。MRI检查诊断钙化、椎间盘积气的检出率均低于CT检查(P<0.05),诊断椎间盘变性、硬膜囊受压、脊髓变性的检出率均高于CT检查(P<0.05)。MRI检查诊断椎间盘神经根改变检出率为96.00%(48/50),高于CT检查的66.00%(33/50)(P<0.05)。CT检查的敏感度为66.00%(33/50),特异度为30.00%(3/10),准确度为60.00%(36/60),阳性预测值为82.50%(33/40),阴性预测值为15.00%(3/20);MRI检查的敏感度为82.00%(41/50),特异度为30.00%(3/10),准确度为73.33%(44/60),阳性预测值为85.42%(41/48),阴性预测值为25.00%(3/12)。MRI检查的敏感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均高于CT检查(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诊断中MRI应用价值较CT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MRI用于疲劳骨折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2例疲劳骨折患者分别行X线、CT检查,并使用0.2T永磁型MR!对患肢进行扫描检查,观察分析疲劳骨折的X线、CT及MRI表现。结果 常规X线平片及CT检查常常不能明确显示骨折线,而MRI能很好地显示疲劳骨折的信号变化,本组MRI诊断12处骨折。包括X线平片所显示的肱骨上段疑似骨折1处,CT所显示的足跖骨基底部骨折2处。9处为MRI所发现的明确骨折。结论 MRI具有多平面成像的能力和良好的软组织对比,能清晰而敏感的显示疲劳骨折及局部骨髓内和软组织损伤等信号变化,是对疲劳骨折具有重要诊断价值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2.
季磊  杨雪 《中国数字医学》2012,7(9):92-93,99
为改变解放军总医院体检部门的手工操作方式,自主开发实施了一套体检信息系统。这套系统与“军字一号”系统的检验、检查、收费等系统紧密集成,减轻了数据录入和汇总的工作量,解决了数据不一致问题,方便了信息的检索和研究,为今后的健康管理和个人保健提供了基础数据平台。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两种失语检查法分别检查了母语为粤语的健康中老年人共60例,通过其结果对失语检查法的设计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14.
唐代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形成和完善的重要时期,当时的医学考试也受到科举制度的影响。唐代医学人才的选拔有了“考试登用如国子监法”以及照“明经”、“明法”等科举科目安排的明确规定。生徒、贡举、制举、待诏等选举形式也用于医学人才选拔,并制定了切于医学实际的考试科目与合格标准值得现代中医人才教育、考试、选拔与考核中借鉴。  相似文献   

15.
改革毕业考试,提高医学人才的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能适应,晦床医疗工作要求的人才,需不断地进行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包括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改革、毕业考试的改革等。通过对医学毕业考试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进一步完善医学生临床能力的评价,促进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诊治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2013年全国医师资格考试考务工作会议提出将传统的一站式考试改革为两段式, 2017年5月福建中医药大学第一次作为试点参与实证研究。在此,对该校学生分阶段考试成绩进行了初步总结和分析,针对学生临床技能方面存在的缺失与不足,对临床技能课程进行一系列改革举措,如加强教学条件建设、丰富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考核模式、加强临床技能教学质量的监控等。学生普遍反映,改革措施有利于自身巩固理论知识、提高临床技能,可促进自身通过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及成长为合格医疗卫生人才。  相似文献   

17.
加强细胞形态学培训 有效提高检验人员专业素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分析细胞形态学培训前后检验人员专业素质的情况.方法 由具有丰富形态学工作经历和资质的老师事先在显微镜下选定人体血液细胞和尿液、分泌物及排泄物中的有形成分,让具有上岗资质的检验工作人员在显微镜下于规定的时间内辨认结果,并统计分析与参考结果的符合率.结果 多数工作人员对形态典型的血液细胞和尿液中有形成分均能正确识别,符合率达80%以上;但是对形态不典型的血液细胞、血液寄生虫和尿液、分泌物及排泄物标本中的某些有形成分的识别符合率较低;经对相关人员多次培训后形态学辨认的符合率明显提高(P<0.01).结论 加强检验人员的形态学培训是提高专业素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在住院医师“三基”培训及考核中的运用及意义。方法将OSCE考核评估系统应用于住院医师“三基”技能考核,并对考核情况进行系统分析。结果96.51%的医生认为本次技能培训及考核对临床工作有帮助,98.26%的医生认为本次技能培训及考核能促使自己在临床工作中操作更加规范。结论将OSCE考核评估系统应用于住院医师“三基”技能考核,能提高住院医师临床技能水平,规范其临床操作。  相似文献   

19.
陈友权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6):111-112
目的探讨印片细胞学和冰冻切片检查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术中诊断的作用。方法对术中怀疑甲状腺恶性肿瘤的同时进行印片细胞学和冰冻切片组织学检查,并经石蜡切片诊断为乳头状癌的86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印片细胞学和冰冻切片检查无明显差异,但印片细胞学的细胞学特征更清晰,易于观察。结论印片细胞学是冰冻切片检查的很好补充。两者结合使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阳性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20.
陈绍敏 《河北医学》2012,18(2):193-195
目的:探讨经腹部B超检查与经阴道B超检查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我院52例异位妊娠患者分别采用腹部B超与阴道B超检查.结果:经腹部B超检查阳性确诊率为73%;经阴道B超检查阳性确诊率为95%,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经阴道B超检查对附件包块、胚芽、心血管搏动、宫内假孕囊的检出率明显高于经腹部B超检查的检出率(P<0.05).结论:经阴道B超检查诊断异位妊娠具有快速、安全、无痛等优点,且诊断阳性率较经腹部B超检查更为优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