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剖宫产后再次妊娠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5月该院的153例剖宫产后再次妊娠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分娩方式不同,将所有产妇分为观察组72例和对照组81例。观察组采用阴道分娩,对照组采用剖宫产分娩。比较两组产妇的出血量、次母乳喂养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产妇结局、产妇羊水污染情况、新生儿Apgar评分及新生儿结局。结果观察组产妇术中出血量、首次母乳喂养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产妇[(88.29±13.64) ml、(1.22±0.25) d、(3.21±1.04) d、(4 235.28±341.46)元vs.(172.58±20.74) ml、(2.14±0.70) d、(8.66±2.53) d、(5 317.15±682.37)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褥感染、产后发热、恶露过长、产后出血及子宫下段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P0.05);两组产妇子宫切除发生率相比(1.39%vs. 4.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羊水污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5 min Apgar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91±0.43)分、(9.23±0.27)分、(8.87±0.46)分、(9.20±0.31)分,P0.05]。观察组新生儿感染、湿肺及肺不张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新生儿(P0.05);两组新生儿窒息、肺炎及颅内出血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再次妊娠产妇在符合阴道试产指征情况下建议选择阴道分娩,既能降低剖宫产率,减少手术所致损伤,又有利于减少产妇和新生儿并发症,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及分娩结局,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5年3月分娩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3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分娩方式分为剖宫产组237例、阴道分娩组83例。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发热例数、住院时间及总费用。比较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体重及新生儿感染情况。比较首次剖宫产与再次剖宫产开剖至胎儿娩出时间、产时出血量及术后情况。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剖宫产组产后出血量、住院时间、总费用[(359.8±19.7)ml、(7.5±2.0)d、(6 037±872)元]均高于阴道分娩组[(226.2±18.0)ml、(4.3±1.2)d、(2 557±189)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剖宫产组产后发热发生率为6.33%,高于阴道分娩组的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组再次剖宫产开剖至胎儿娩出时间、产时出血量[(15.0±2.7)min、(351±21)ml]均高于首次剖宫产[(10.4±1.7)min、(279±19)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首次剖宫产严重粘连发生率为0.31%;再次剖宫产为17.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除非有剖宫产指征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应选择阴道分娩,以减少产后出血量和住院时间,降低费用,减少切口感染概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的临床特征,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无锡市妇幼保健院生产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4 397例中随机选取100例再次剖宫产的患者为观察组;选取行阴道分娩的108例患者为对照组。观察组依据剖宫产指征行常规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对照组依据阴道分娩指征行阴道分娩。比较两组产妇术中、术后情况以及总发生率发生情况;比较新生儿相关情况。结果观察组生产时出血量(420.5±18.5)ml,高于对照组的(209.2±15.3)ml,产后出血量(480.3±27.4)ml,高于对照组的(304.9±17.2)ml,观察组住院时间(7.6±1.2)d,多于对照组的(4.3±0.8)d,观察组恶露持续时间(55.9±16.1)h,多于对照组(40.5±12.8)h,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湿肺率(14.0%)高于对照组(3.7%),观察组产妇并发症总发生率(29.0%)高于对照组(13.9%),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剖宫产分娩生产时以及产后出血量多,住院时间和恶露持续时间长,手术风险高,新生儿湿肺率高,产妇并发症发生率高。在严格掌握指征的前提下,选择阴道分娩的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并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妇不同分娩方式的选择和妊娠结局的差异,从而为临床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医院住院分娩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妇200例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分娩方式分娩结局。结果 200例产妇中,88例产妇行阴道试产,占44.00%,试产成功77例,占38.5%,剖宫产123例,占61.5%;阴道试产组产程(6.13±1.42)h,产后出血量(156.24±64.23)ml,住院时间(6.23±1.31)d。剖宫产组产程(1.64±0.42)h,产后出血量(364.23±111.42)ml,住院时间(10.35±3.23)d。阴道试产组产后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低于)剖宫产组(P0.05);阴道试产组产妇无产褥感染、产后大出血及子宫切除者,剖宫产组产褥感染发生率为8.94%,产后大出血发生率为7.32%,子宫切除发生率为2.44%。两组产妇分娩结局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试产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为(9.42±0.42)分,黄疸发生率为5.19%。剖宫产组Apgar评分为(8.75±0.41)分,黄疸发生率为14.63%。阴道试产组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高于剖宫产组,且黄疸发生率低于剖宫产组(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妇阴道试产产妇可以有效地降低产褥感染率,且产后恢复快,新生儿评分高,临床上对符合阴道分娩产妇应鼓励阴道试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前次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不同分娩方式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分娩的400例前次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前次剖宫产再次阴道分娩(VBAC)的100例产妇作为观察组,将300例再次剖宫产产妇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产妇再次妊娠后不同分娩方式对母婴结局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住院时间、产褥期感染以及满意度情况均显著好于对照组(P<0. 05);两组新生儿窒息、感染以及颅内出血等并发症的出现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研究组孕妇羊水污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前次剖宫产后阴道分娩的新生儿情况及孕妇产后恢复情况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缺损对孕妇再次妊娠的影响。方法:2015年3月—2018年3月本院孕产的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缺损孕妇180例(观察组)和同期首次妊娠分娩孕妇120例(对照组),分析两组分娩结局。结果:观察组选剖宫产率(60%)较阴道试产(40%)高(P0.05);剖宫产后阴道出血量(320.6±12.1ml)高于阴道试产者(181.1±6.6ml),新生儿Apgar评分(7.1±1.7分)低于阴道试产者(9.0±2.0分)(P0.05),阴道试产成功率两组无差异(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量(181.1±6.6ml)、子宫切除率(8.3%)高于对照组(103.2±4.4ml、0.0%),剖宫产后出血(13.9%)、切口感染(16.7%)、盆腔粘连(14.8%)、子宫切除(6.5%)等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者(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缺损孕妇分娩结局与无瘢痕缺损孕妇相当,如符合阴道试产条件,可鼓励孕妇选择阴道试产,对改善妊娠结局及降低剖宫产并发症发生率有一定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从我院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患者中抽取经阴道分娩的产妇6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行再次剖宫产的产妇6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母婴结局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产妇出血量、住院时间和产褥期的感染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窒息、5min内Apger评分、肺炎发生率没有明显差别(P>0.05).结论 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孕妇,经阴道分娩能够改善孕产妇围产期状况,同时不会对新生儿产生不利影响,可以考虑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选择及经阴道分娩的可行性与安全性,为临床选择更合适的分娩方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于该院产科住院分娩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120例,根据孕妇分娩方式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70例)。观察组采用经阴道试产,对照组行再次剖宫产术。观察两组患者的经阴道试产成功率,并对比两组孕妇产后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经阴道试产成功率为78.00%;观察组患者产后24 h出血量、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观察组,观察组孕妇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新生儿一般情况(新生儿体质量及Apgar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严格掌握阴道分娩与剖宫产术指征的前提下,经阴道试产对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具有可行性、安全性,有助于改善孕妇结局,且对新生儿状况未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和非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围产结局,为临床合理选择分娩方式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产妇临床资料,其中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者58例为观察组,非瘢痕子宫再次妊娠者62例为对照组。记录两组产妇围产结局和分娩后恢复效果,比较不同分娩方式产妇手术及术后恢复效果。结果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其中胎膜早破、新生儿窒息及脐带绕颈发生率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程较对照组显著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中出血、住院时间及产后恶露持续时间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阴道分娩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低于剖宫产组,其中胎膜早破发生率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阴道分娩产妇产中出血、住院时间及产后恶露持续时间显著少于剖宫产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较非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不良妊娠结局风险显著增加。阴道分娩有助于产妇术后早期恢复,阴道试产有助于分娩方式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计划性剖宫产后阴道分娩和自然分娩的分娩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4年4月-2016年10月愿意试产的单胎妊娠且有过一次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史者106例,其中计划性剖宫产后阴道分娩55例设为研究组,自然分娩51例设为对照组。计划性剖宫产后阴道分娩方法:对于宫颈Bishop评分6分者给予Cook双球囊宫颈口放置,24 h未发作再给予缩宫素引产;对于宫颈Bishop评分≥6分者直接给予缩宫素引产,自然临产者不给与任何药物。观察两组阴道分娩成功率、母亲出血量、产褥感染发生率、子宫破裂率、子宫切除率、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进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率及新生儿死亡率等。结果研究组阴道分娩成功33例(60.00%);对照组阴道分娩成功27例(88.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子宫破裂及子宫切除。研究组出血量为(221.85±136.40)ml,对照组出血量为(203.48±126.48)m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两组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及5 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新生儿转入NICU 1例,对照组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新生儿死亡。结论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分娩,计划性剖宫产后阴道分娩可以增加60.00%的阴道分娩率,只要掌握好适应证,分娩期严密监控,母婴均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母婴结局及有利于瘢痕子宫顺娩的因素,总结经阴道顺娩产妇和新生儿的临床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进一步降低剖宫产率,提高自然分娩率。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8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东院区产科待产,前次剖宫产再次妊娠的单胎、孕周≥34周的产妇379例作为研究对象,均为子宫下段横切口。其中再次剖宫产327例为观察组,经阴道分娩52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情况和新生儿结局,并分析有利于瘢痕子宫顺娩的因素。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的比较:符合正态分布者采用(x±s)进行统计描述,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不符合正态分布,则采用中位数(M)、95%CI进行统计描述,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危险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379例研究对象中共74例进行试产,其中52例经阴道顺娩,试产成功率为70.3%;再次剖宫产327例,117例存在粘连,粘连率35.8%。(2)位于前3位的再次剖宫产指征分别为社会因素(63.00%)、合并症因素(26.91%)及胎位异常(3.36%)。(3)对照组产妇平均年龄小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产妇的分娩孕周大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产妇的孕前体质指数(BMI)[(21.28±2.18)kg/m~2vs.(23.23±3.46)kg/m~2]和孕期BMI[(26.77±2.82)kg/m~2vs.(29.06±3.60)kg/m~2]均低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间产妇的体质量增加值和孕期BMI浮动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产妇宫颈Bishop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出血量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两次手术间隔时间大于对照组[6.0年(4.0~7.0)vs.4.0年(3.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子宫下段瘢痕厚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Logistic多因素回归显示:年龄、孕前BMI、宫颈Bishop评分及心理因素为有利于瘢痕子宫孕妇经阴道分娩的因素。结论多数瘢痕子宫孕妇选择再次剖宫产,有试产意愿的人数不多,因此应严格控制第1胎的剖宫产指征,尽量避免社会因素的剖宫产。瘢痕子宫孕妇选择此次分娩方式需结合个人病情、根据临床指南的禁忌及孕妇、家属意愿综合判断。总之,瘢痕子宫经阴道分娩(VBAC)利大于弊,对母儿结局无影响。为保障阴道试产孕妇及胎儿的生命安全,需到级别高、有急诊剖宫产能力的医院待产。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患者的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方法选取152例ICP孕妇为研究对象,分为轻度组83例,重度组69例;随机抽取80例同期经阴道分娩的正常孕妇为对照组,比较妊娠结局。结果经阴道分娩产妇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及围生儿死亡发生率重度ICP组高于轻度ICP组和对照组(P0.05);轻度ICP组与对照组围生儿不良结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ICP组阴道分娩与剖宫产分娩者比较,羊水粪染及新生儿窒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率高于阴道分娩产妇(P0.05)。结论轻度ICP患者可适当延长孕周,待产程发作后严密监测下经阴道试产,重度ICP适时剖宫产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产妇行阴道试产的妊娠结局。方法选取在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分娩的80例瘢痕子宫足月妊娠产妇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分娩的80例初次妊娠足月产妇作为对照组,两组产妇均行阴道试产,比较两组产妇阴道试产成功率及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产妇的阴道试产成功率为77.50%,对照组为86.2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的产程潜伏期、活跃期、总产程时间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分娩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分娩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3.75%,略高于对照组的21.2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足月妊娠产妇在严密的产程监控下进行阴道试产是可行的,并且还能够较好地避免再次剖宫产引起的二次损伤,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剖宫产后足月妊娠再次分娩方式及相关注意事项。方法 :选取本院收取的500例剖宫产后再次分娩孕妇为研究案例,根据产妇分娩方式不同分为剖宫产组与阴道分娩组,对两组产妇临床资料和分娩方式进行数据统计。结果 :剖宫产组平均住院费用与产后2h、24h出血量明显超过阴道分娩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与阴道分娩组无明显差异,组间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部分剖宫产孕妇可实现阴道顺产,有利于减少产妇剖宫产率,具有临床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产妇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80例瘢痕子宫再次阴道分娩孕妇根据分娩指征分为观察组(阴道分娩)与对照组(剖宫产),各为30例,观察两组患者产程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及新生儿Apgar评分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参考组(P<0.05);两组患者产程时间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严格掌握阴道试产指征的条件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患者采用阴道分娩具有较大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阴道分娩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来该院就诊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125例孕妇作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剖宫产手术62例)、研究组(阴道试产63例),回顾对比两组患者自身及新生儿情况。结果研究组产妇产后2 h、24 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 05);研究组产妇术后留院观察、机体功能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 05);研究组中,阴道分娩成功产妇在出血量、Apgar评分、满意度方面均优于阴道分娩失败产妇,不良心理状态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低于阴道分娩失败产妇(P0. 05)。结论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行阴道试产可行,可根据孕妇身体情况、妊娠过程中的实际情况自愿选择进行阴道试产,进而保证产妇及新生儿的健康和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分娩方式及妊娠终止时机对过期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过期妊娠孕妇35例作为观察组,足月妊娠住院分娩的延期妊娠孕妇35例作为对照组。收集剖宫产分娩与阴道顺产分娩过期妊娠孕妇的胎儿预后情况(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及胎儿预后情况,包括羊水指数(amniotic fluid index,AFI)≤5.0 cm、羊水量300 ml、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剖宫产15例(42.86%),顺产20例(57.14%)。经剖宫产分娩的胎儿窘迫3例,新生儿窒息2例,产后出血1例;顺产的胎儿窘迫9例,新生儿窒息4例,产后出血2例。观察组胎儿窘迫率、新生儿窒息率(34.29%、17.14%)明显高于对照组(11.43%、2.8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AFI≤5.0 cm、羊水量300ml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过期妊娠产妇的最佳分娩方式为剖宫产;加强对延期妊娠的定期检查,防止出现过期妊娠,可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阴道分娩对疤痕子宫妊娠产妇分娩结局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本院2022年7月-2023年7月收治的80例疤痕子宫妊娠产妇临床资料,依据分娩方式分为剖宫产组(n=44)和阴道分娩组(n=36),对比两组产妇产时出血率和输血情况,新生儿Apgar评分和体重,产妇产后24h出血量和住院时间,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结果:阴道分娩组产时出血率(11.4%)及输血情况(2.3%)低于剖宫产组(34.1%、18.2%),新生儿体重(3.51±0.34 kg)高于剖宫产组(3.12±0.26 kg),产后24h出血量(250.8±11.6ml)和住院时间(4.0±1.1 d)均低于剖宫产组(295.5±26.7 ml、7.6±1.1 d),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5.6%)低于剖宫产组(22.7%)(均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8.7±1.2分、8.8±1.0分)无差异(P>0.05)。结论:阴道分娩可有效降低产妇产时出血风险,改善术中、术后出血情况和住院时间,提升新生儿体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合理分娩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396例孕产妇的临床资料.对阴道分娩(VBAC)成功的61例患者(VBAC组)与试产失败再次剖官产的38例患者(再次剖官产组)的母婴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VBAC组产后出血量、恶露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再次剖宫产组[(206.72±30.34) ml比(349.95±78.53) ml、(9.50±2.70)d比(16.98±5.45)d、(3.06±0.55)d比(8.52±0.1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BAC组产后发热率、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再次剖宫产组[0比7.89%(3/38)、(1386.00±70.31)元比(4821.00±302.33)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窒息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瘢痕子宫不是剖宫产的绝对指征,严格掌握瘢痕子宫阴道试产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在严密监护下行VBAC是可行的和安全的,根据孕妇具体情况合理选择分娩方式,可降低剖宫产率,提高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孕妇选择阴道分娩的客观影响因素预测分析模型及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018年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因瘢痕子宫选择再次剖宫产分娩的165例产妇和97例选择阴道分娩产妇的相关因素进行比较,对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s回归方法构建选择阴道分娩的预测模型,并研究阴道分娩对分娩结局的影响。结果剖宫产及阴道分娩组在产妇年龄、孕周、两次妊娠间隔时间、接受瘢痕子宫相关知识和课程培训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妇体重、学历、户籍地、妊娠次数、瘢痕厚度及新生儿体重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产妇年龄和接受产前培训次数是影响瘢痕子宫孕妇选择分娩方式的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接受产前培训次数单个因素和混合因素(产妇年龄和接受产前培训次数)对产妇分娩方式的选择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剖宫产与阴道分娩组产后失血量[(323.03±147.18)mL vs(269.85±223.16)mL]、住院天数[(5.65±1.36)d vs(4.12±1.54)d]、住院费用[(3 997.29±2 269.57)元vs(3 301.02±1 807.08)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种因素都能影响瘢痕子宫孕妇选择阴道分娩的决定,尤其以产妇年龄和接受产前培训次数较为重要,对分娩方式的选择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与再次剖宫产相比,阴道分娩对母婴并未产生不良分娩结局,且可减少产后失血量、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