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女性阴道是一个复杂的微生态体系,由阴道的解剖结构、微生态菌群、局部免疫及机体的内分泌调节功能共同组成。正常健康妇女阴道内容纳多种微生物群落,以乳杆菌占主导地位,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处于动态平衡。妊娠期由于雌孕激素等明显增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阴道微生态状态与成年女性外阴疾病的相关关系,为外阴疾病的防治提供临床线索。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2017年11月在柳州市妇幼保健院经临床确诊为外阴疾病的342例患者为研究组,同期健康体检的703例成年女性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阴道微生态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阴道微生态失调的百分率为65. 5%,对照组女性的阴道微生态失调的百分率为47. 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两组阴道菌群多样性级密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研究组患者的异常清洁度高于对照组女性,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结论外阴疾病患者阴道微生态发生改变,微生态失调比例升高;监测阴道微生态评价指标,积极治疗纠正阴道微生态失调对于降低外阴疾病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阴道炎患者阴道微生态状况。方法:选择50例细菌性阴道炎患者作研究对象,对阴道分泌物进行采集,行阴道微生态测定,与同期收集的对照组50例健康体检者就相应检测资料加以比较,回顾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阴道优势菌主要为革兰阴性杆菌,占32%,菌群抑制占14%,也居较高水平。对照组阴道优势菌主要为革兰阳性杆菌,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密集度Ⅳ级及菌群抑制比例高于对照组,患者为菌群多样性阴道炎者,有下降表现,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阴道清洁度状况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阴道菌群功能有较高异常率(P〈0.05)。结论:加强阴道炎患者阴道微生态状况检查,利于及时检出异常,为临床诊治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促进患者整体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4.
阴道微生态系统是由于正常女性阴道内寄居着大量微生物,在阴道内生长繁殖并相互制约构成的[1],随阴道内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妊娠期女性由于雌、孕激素的升高,阴道微生态环境发生改变,使得许多妊娠期女性深受生殖道感染性疾病的困扰。世界卫生组织(WHO)[2]。  相似文献   

5.
妊娠妇女阴道微生态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佳聪  任慕兰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9):4535-4538
目的:探讨不同妊娠期妇女的阴道微生态状况及影响阴道微生态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健康妊娠期妇女91例,进行问卷调查,采集阴道分泌物和脱落细胞,进行阴道微生态评价。结果:不同孕期妊娠妇女之间阴道pH值、乳酸杆菌优势率、致密核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妊娠期健康妇女阴道pH值与阴道上皮细胞致密核指数(KI)负相关,与乳酸杆菌优势率负相关;与阴道pH值相关的因素有年龄、产次、既往阴道炎病史及性伴侣文化程度;与阴道乳酸杆菌优势率有关的因素有年龄、产次及性伴侣文化程度;16例无阴道自觉症状、阴道清洁度正常的"健康"妊娠期妇女,微生态评价处于失调状态。结论:不同妊娠期健康妇女脱落细胞致密核指数、乳酸杆菌优势率、阴道pH值无明显差异;妊娠期妇女阴道微生态的影响因素有年龄、产次、既往阴道炎病史及性伴侣文化程度。  相似文献   

6.
阴道微生态是一个对女性生理及心理健康具有重要作用的动态平衡系统,其平衡与否会受到体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一平衡一旦打破即可导致阴道微生态异常,从而引发多种妇产科疾病[1]。阴道微生态的研究与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深入研究阴道微生态在女性生殖疾病中的作用和机制,可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机会[2]。阴道微生态以及相关的研究作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在逐渐增加。因此本文梳理了近年来的相关研究成果,对现阶段的阴道微生态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7.
阴道微生态是阴道微生物与人体相互作用形成的一个相对平衡的生物环境, 阴道微生物群对于维持宿主的正常生理环境至关重要, 当阴道微生态失衡时, 可引起不孕症的发生。深入探讨阴道微生态在女性不孕症中的作用及机制, 对阴道微生态失衡相关不孕症的诊疗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关于阴道微生态与女性不孕症的相关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旨在为不孕症的治疗和预防提供更有效的策略及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阴道微生态检测手段对人工流产术前妇女阴道炎的诊断价值,并了解阴道炎分泌物菌群分布。方法:选取2012年3月1日~5月31日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计划生育门诊欲行人工流产妇女中患阴道炎患者,进行阴道分泌物阴道微生态检测。结果:407例患者以细菌性阴道病和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为主,应用阴道微生态检测进行Nugent评分(≥7分)诊断为细菌性阴道病123例(30.2%),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92例(22.6%),此外还有164例(40.3%)患者没有特异病原体的感染,仅表现为菌群失调或清洁度异常。407例患者中菌群正常占26.5%,菌群密集度++~+++占70.8%,菌群多样性++~+++占65%,pH>4.5占31.7%。患阴道炎妇女中普遍存在异常菌群,主要包括:革兰阳性小杆菌(29.5%)、革兰阴性小杆菌(18.2%)、革兰阳性球菌(12.5%)、革兰阴性球菌(11.8%)。结论:阴道微生态评价体系是对人工流产术前女性阴道炎进行确切临床诊断的一个重要检测手段,能明确指导临床诊断阴道感染,并可能为围手术期的合理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是一种常见的外阴阴道炎症性疾病,国内14所医院对VVC患者的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妇科门诊患者以阴道炎症最多(31.3%),在阴道炎中VVC又居首位(11.6%)~([1]).据估计约75.0%的妇女一生中至少有1次VVC病史,40.0%~45.0%的妇女有≥2次VVC的发作,若VVC每年发作≥4次时即称为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  相似文献   

10.
陈丽影 《智慧健康》2023,(18):83-86
目的 观察妇阴康洗剂改善阴道微生态失调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6月在本院进行阴道炎治疗后阴道微生态检查提示微生态失调状态的女性患者2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47例)和对照组(145例),对照组应用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妇阴康洗剂阴道灌注治疗,两组均用药7d。治疗7d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阴道炎复发情况、乳酸杆菌和白细胞计数情况、菌群多样性和密集度情况,并考察治疗前后阴道pH酸碱度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98.64%,阴道炎复发率2.0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阴道菌群的密集度、多样性、优势菌、阴道分泌物白细胞等炎症反应指标、pH值和乳杆菌功能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妇阴康洗剂在调节阴道微生态环境方面具有一定疗效,可恢复阴道微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11.
<正>宫颈癌(cervical cancer,CC)是全球第四大女性生殖系统肿瘤,严重威胁妇女生命健康,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持续感染是导致宫颈上皮内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以及CC的原因[1]。随着对宫颈病变及HPV感染研究的深入,阴道微生态的变化与宫颈HR-HPV持续感染及宫颈病变间有较明确的相关性,本文就目前关于阴道微生态与HPV感染及宫颈病变相关的研究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2.
<正>阴道是连接女性内生殖器官与外界的唯一通道,也是整个人体生殖系统微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及微生物分布区域。在阴道的管腔内几乎全部存在有阴道菌群,一般情况下阴道菌群中多以乳酸杆菌为优势菌。乳酸杆菌对阴道p H值维持在正常的酸性状态下有重要意义,以此抑制致病细菌生长繁殖,起到杀菌的作用,保持阴道内健康的微生态系统。一旦优势性地位消失,会导致其他细菌过度生长,打破正常阴道微生态的平衡,导致女性阴道微生态失调。同时,阴道微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本地区非妊娠女性阴道阴道灌洗情况及其对阴道微生态的影响。方法:分析2012年12月-2013年3月在安徽省无为县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50岁以下未绝经的无生殖道感染的64例非妊娠女性,对研究对象进行乳酸杆菌检出率、阴道PH值两项微生态指标检测,排除年龄、体重及绝经等生理因素对结果的影响,比较阴道灌洗对阴道微生态的影响。结果:年龄、体重及绝经等生理因素对本研究结果无影响,阴道灌洗组较不灌洗组乳酸杆菌检出率下降(80.00%vs88.6%,P=0.357),阴道PH:值升高(4.76vs4.13,P=0.000)。结论:经常阴道灌洗可导致阴道微生态紊乱。  相似文献   

14.
阴道微生态是研究女性阴道内微生物和微环境的一门科学,是由阴道解剖结构、阴道微生物、周期性内分泌变化、局部免疫系统共同组成,微生态的核心问题是微生态平衡与失调,各种内在或外在的因素都可能造成微生态失调,阴道微生态的平衡是保证和维持女性生殖健康的主要屏障之一。人乳头瘤病毒(HPV)作为宫颈部位常见的病毒感染类型,是导致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发生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5.
作为人体微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肠道微生态辅助人体进行营养物质的转化与吸收并与多个组织、器官存在密切的相互作用,是人体健康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利用宏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技术对不同疾病人群的肠道微生态结构和特征进行分析表明,人体健康与肠道微生态存在密切而复杂的联系。在2型糖尿病、冠心病、肥胖、结肠癌、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诸多疾病中开展的菌群研究为其复杂机制探索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这些疾病的预防、预警、干预和治疗提供了新方法。同时,这些实践又进一步提升了我们对肠道微生态在人体健康中发挥作用的认知。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阴道p H值、乳酸杆菌、过氧化氢(H_2O_2)及阴道分泌型免疫球蛋白(SIgA)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与慢性宫颈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5年12月宁波市第一医院妇科收治的8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为观察组,同期宫颈正常者80例作为对照组。取阴道壁分泌物检测阴道p H值、乳酸杆菌、H_2O_2检测,取阴道后穹窿分泌物测定阴道SIg A和IL-6水平。结果观察组阴道p H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阴道乳酸杆菌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阴道H2O2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阴道SIg A和IL-6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宫颈炎对阴道微生态有一定的影响,慢性宫颈炎患者阴道p H值、乳酸杆菌异常率、H_2O_2阳性率及阴道SIg A和IL-6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对育龄期女性阴道分泌物微生态评价和基本信息评估,探讨HPV感染与阴道微生态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0年6月就诊于苏州九龙医院妇科门诊的育龄期女性300例,根据HPV筛查结果分为HPV阳性组和HPV阴性组各150例,通过采集病人基本信息、阴道分泌物检测,比较两组受试者阴道分泌物的pH、清洁度、病原体及微生态情况。 结果 HPV阳性组孕产次、性生活频次、性伴侣个数均多于HPV阴性组,而初次性生活年龄低于HPV阴性组,而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高于HPV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PV阳性组阴道分泌物pH、清洁度异常比明显高于阴性组,且阳性组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BV)感染率明显高于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微生态指标H2O2、SNa阳性率HPV阳性组高于HPV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HPV感染女性患者阴道微生态失衡,积极治疗阴道感染和保持阴道微生态平衡在一定程度上可预防HPV感染。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阴道微生态可能在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易感性中发挥关键作用.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阴道微生态与HPV感染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19年12月在重庆市妇幼保健院妇女保健科进行体检的1 000名30 ~ 65岁女性.受检者均常规进行阴道微生态评估和HPV分型检测.根据HPV分型检测结...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妊娠期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发病的相关因素,并观察定君生对其治疗效果及复发性。方法:选择116例VVC患者,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及填写问卷调查表,了解易患因素。同时将其中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凯妮汀治疗)和观察组(凯妮汀联合微生态治疗),分别观察其疗效。结果:VVC的患病因素主要为孕前感染史、不规范使用抗生素、孕产次数、性生活次数、不良生活习惯等。抗真菌联合乳酸杆菌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结论:抗真菌联合微生态治疗对孕期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具有疗效长、复发率低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王叶平  黄引平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2):1825-1829
目的:了解不同孕期妊娠期妇女阴道微生态状况,评价血清E2与阴道酸碱度之间的关系,并了解妊娠期妇女阴道微生态状况与妊娠不良结局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常规进行产前检查的健康无症状单胎妊娠妇女101例分早孕期组(≤13周)36例、中孕期组(13~28周)35例及晚孕期组(≥28周)30例,取其阴道分泌物进行pH值、H2O2含量检测及细菌培养,并经革兰染色后在油镜下观察,进行阴道微生态(阴道菌群的密集度、多样性、优势菌、炎症反应状况等)状况评价。同时检测其血清E2水平,观察妊娠结局:胎膜早破、早产、产褥感染、新生儿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出生体重。结果:①随着孕周的增加,血清E2升高,但没有发现随着E2升高阴道pH值下降;妊娠期不同孕期阴道pH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妊娠各期均有无症状细菌性阴道病(BV)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发生,且发生率较高。③阴道菌群状况:健康无症状妊娠期妇女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有不同比例的阴道微生态失调发生。阴道常规镜检妊娠各期总的假丝酵母菌阳性率为6.93%(7/101),细菌培养结果显示需氧菌阳性率为14.85%(15/101),其中白假丝酵母菌、光滑假丝酵母菌和克柔假丝酵母菌阳性率分别为60.00%(9/15)、26.67%(4/15)、6.67%(1/15),阴道菌群中可检出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链球菌等。④妊娠结局:101例孕妇中阴道微生态正常者72例,阴道微生态失调者29例,阴道微生态正常组胎膜早破发生率明显低于阴道微生态失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新生儿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出生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率及产褥感染率因例数太少无法比较。结论:健康无症状妊娠期妇女在不同孕期阴道微生态改变明显,微生态失调发生率高,其中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感染在妊娠期阴道炎中居首位,培养显示以白假丝酵母菌感染为主,其次是光滑假丝酵母菌和克柔假丝酵母菌。对妊娠期阴道微生态状况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