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4)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及病毒载量对宫颈癌癌前病变的相关性分析,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3年10月在医院接受诊治的宫颈癌癌前病变患者263例,其中慢性宫颈炎患者45例、宫颈上皮瘤样病变(CIN)Ⅰ期患者62例、CINⅡ患者89例、CINⅢ患者67例,采用荧光定量PCR术检测HPV-DNA高危型分型及病毒载量,采用统计软件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63例宫颈癌癌前病变患者中感染高危型HPV患者185例,阳性率为70.34%,其中最常见的高危型亚型以HPV16、HPV18为主,分别占30.81%、21.62%;CINⅠ、CINⅡ、CINⅢ患者HPV高危型阳性率及病毒载量均显著高于慢性宫颈炎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INⅠ、CINⅡ、CINⅢ患者HPV高危型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病毒载量随着宫颈癌癌前病变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增加。结论宫颈癌癌前病变的发生与高危型HPV及病毒载量密切相关,病毒载量随着宫颈癌癌前病变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宫颈病变越重感染率越高,宫颈癌癌前病变发生高度与高危型HPV感染相关;故高危型HPV及病毒载量为宫颈癌癌前病变影响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妊娠期宫颈癌前病变患者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及病毒载量检测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20年6月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就诊的125例妊娠期宫颈癌前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均行第二代分子杂交捕获技术(HC2-HPV-DNA)和TH超微病原体可视检测系统检测,病理结果为宫颈癌金标准,分析HR-HPV感染及病毒载量与宫颈组织学改变的相关性。结果 125例妊娠期宫颈癌前病变患者HR-HPV阳性感染率为39.20%,以22~26岁、27~31岁为主要感染人群;病理结果显示40例为宫颈炎/CIN(宫颈上皮内瘤变)Ⅰ患者,8例为CINⅡ/CINⅢ患者,1例为宫颈癌患者,HC2-HPV-DNA联合TH超微病原体可视检测系统检测符合率为93.88%;HPV16、18、52型感染时,不同宫颈病变病毒载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31、33、51、58型感染时,宫颈炎/CINⅠ与CINⅡ/CINⅢ病毒载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35、39、45、56、59、58型感染时,不同宫颈病变病毒载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妊娠期宫颈癌前病变患者不同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大港妇女儿童保健中心妇科就诊的500例宫颈病变筛查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检查和荧光PCR法检测HPV-DNA(16/18型)的表达水平,阳性者提取宫颈组织的病理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依据其病变情况分析检测结果。结果根据TBS分级系统进行判定,500例患者标本检测结果 TCT阳性253例,阳性率为50.60%,感染HPV16/18型305例,阳性率为61.00%;TCT和HPV-DNA检测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敏感性分别为50.60%、6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5,P<0.05),以组织病理学为金标准,TCT、HPV-DNA的检出率分别为74.63%、89.97%,HPV-DNA检测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显著高于TCT(χ~2=13.27,P<0.05);与正常或炎性改变组相比,CINⅠ、CINⅡ、CINⅢ、宫颈癌组HPV检测阳性率得到明显增高(F=7.82,P<0.05),CINⅢ与宫颈癌组HPV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2,P>0.05),随着宫颈病变程度的增加,HPV16/18型DNA感染率逐步递增;宫颈组织高危型HPV(16/18型)感染后,发生宫颈癌的指数较高(OR=46.34、25.43),发生CINⅢ的指数也较高(OR=15.98、21.17)。结论宫颈组织高危型HPV(16/18型)感染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发生密切相关,其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筛查起到重要的作用,可有效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4.
5.
目的了解昆明地区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载量与宫颈病变和宫颈癌相关性。方法选取昆明地区妇女两万余例,用杂交捕获Ⅱ(second-generation Hybrid Capture,HC-II)方法检测高危型HPV-DNA,选取3608例进行阴道镜下多点活组织检查送病理检查,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患者以宫颈锥切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准,宫颈癌患者以术后病理检查为准,分析HPV病毒载量与宫颈病变级别的相关性。结果宫颈炎2420例(67.07%),CINⅠ448例(12.42%)、CINⅡ376例(10.42%)、CINⅢ280例(7.76%)、宫颈癌84例(2.33%)。经秩和检验,5组间的HPV病毒载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85.597,P<0.05);CINⅠ与宫颈炎、宫颈癌和CINⅡ的病毒载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余下各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和HPV病毒载量均是宫颈病变和宫颈癌的危险因素。CINⅡ以上病变随着病毒载量的升高,阳性率逐渐增高。而宫颈癌主要集中在中度级别病毒载量之间发病。结论不同宫颈病变级别间HPV病毒载量有差别,HPV病毒载量可作为诊断CINⅡ以上病变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宫颈癌是一种频发于女性的恶性肿瘤,对女性的健康造成重大威胁[1-2]。在全球女性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中,我国宫颈癌发病率已高居世界第二位[3]。近年来,宫颈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而引起宫颈癌的主要原因是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持续感染。 相似文献
7.
《中国妇幼保健》2017,(19)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浙江省肿瘤医院宫颈癌患者60例作为宫颈癌组、宫颈癌前病变患者198例作为癌前病变组,选择同期宫颈正常女性6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患者HPV分型。结果共160例患者高危型HPV阳性,其中112例患者为高危型HPV单一感染,48例患者为高危型HPV多重感染,多重感染患者中37例为二重感染,9例为三重感染,2例为四重感染。高危型HPV亚型主要为HPV16、HPV18和HPV33,构成比分别为45.7%、21.7%和12.2%。宫颈癌组高危型HPV感染阳性率为93.3%,宫颈癌前病变组高危型HPV阳性率为48.0%,对照组高危型HPV阳性率为15.0%,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组高危型HPV感染率高于癌前病变组和对照组(P0.05),癌前病变组高危型HPV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宫颈癌组、癌前病变组和对照组单一感染率和多重感染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组单一感染率和多重感染率高于癌前病变组和对照组,癌前病变组单一感染率和多重感染率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单一感染率和多重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癌前病变组单一感染率高于多重感染率(P0.05),宫颈癌组单一感染率高于多重感染率(P0.05)。各组患者HPV16和HPV18亚型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组和HPV16和HPV18的检出率高于癌前病变组和对照组,癌前病变组HPV16和HPV18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各组患者HPV33亚型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V感染和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有关,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组HPV单一感染和多重感染率明显升高,主要感染亚型为HPV16和HPV18亚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宫颈癌前病变与宫颈癌患者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的检测结果 .方法 选择2017年10月至2019年12月于医院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临床诊断结果 分为宫颈炎组(实验室检查确诊)、宫颈癌前病变组(宫颈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和宫颈癌组(宫颈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各20例,比较3组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阳性率、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以供临床工作参考使用。方法对本人2011年1~8月收集的87例宫颈癌和宫颈癌前病变的患者及55例健康者(对照组)资料进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查,比较2组被检者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率。结果对照组被检者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率低于CINII~III级和宫颈癌患者,P<0.05;而对照组被检者与CINI级患者的感染率无明显差异,P>0.05;CINII~III级和宫颈癌患者感染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宫颈癌、癌前病变的关系及不同亚型HPV病毒重叠感染对宫颈癌、癌前病变的影响.方法 以148例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者为观察组并以96例宫颈炎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研究对象高危HPV病毒感染率、多重感染对宫颈癌、癌前病变的影响及不同病理类型宫颈癌高危HPV感染率.结果 HPV病毒感染率以鳞癌、腺癌居多;高危型HPV病毒感染率、双重感染率、多重感染率在宫颈癌中较高,CINⅢ期、CINⅡ期、CIN Ⅰ期依次降低,均高于宫颈炎中感染率.结论 高危型HPV病毒感染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阻断高危型HPV病毒的持续感染可阻断癌前病变的进程,是防治宫颈癌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1.
宫颈癌是妇科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等发展中国家,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首位,严重威胁女性健康。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 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 HR-HPV)感染是导致宫颈癌的重要原因。宫颈细胞学及HPV检测是宫颈癌筛查的重要手段。在临床上,确有一部分宫颈癌患者HPV检测为阴性,这类患者的发病原因、发病机制及临床特点与预后目前尚不十分清楚。本文现就HPV阴性宫颈癌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宫颈癌在女性肿瘤中居第2位,占癌症患者总数的15%,现已明确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宫颈癌的根本致病因素。研究证实,大多数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伴有HPV感染,90%宫颈癌标本可以检测出HPVDNAE[1]。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衢州市女性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相关性。方法选取衢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46例宫颈不典型增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Ⅰ323例,CINⅡ142例,CINⅢ281例为疾病组,正常体检女性12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宫颈癌前病变Hr-HPV阳性率、宫颈癌前病变不同分级Hr-HPV亚型阳性率、不同年龄组Hr-HPV感染率及不同亚型Hr-HPV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的相关性。结果 CINⅠ、CINⅡ与CINⅢ组Hr-HPV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χ~2=143. 463,P=0. 000;χ~2=137. 097,P=0. 000;χ~2=256. 740,P=0. 000),CINⅡ组Hr-HPV阳性率显著高于CINⅠ组(χ~2=6. 989,P=0. 008),CINⅢ组Hr-HPV阳性率显著高于CINⅡ组(χ~2=4. 709,P=0. 030);A9在CINⅠ、CINⅡ、CINⅢ的阳性率分别为41. 49%、52. 82%、71. 53%,A7在CINⅠ、CINⅡ、CINⅢ的阳性率分别为12. 07%、8. 45%、8. 90,A5/A6在CINⅠ、CINⅡ、CINⅢ的阳性率分别为19. 20%、14. 08%、16. 01%,其他亚型在CINⅠ、CINⅡ、CINⅢ的阳性率分别为9. 91%、15. 49%、0;在746例患者中Hr-HPV患者308例,感染率为41. 28%,25~29岁感染率为51. 82%,30-34岁感染率为42. 86%,40~44岁感染率为48. 31%,45~49岁感染率为46. 67%,各年龄组间Hr-HPV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 972,P=0. 025);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PV16、HPV18、HPV33、HPV52、HPV58与宫颈癌前病变具有明显相关性,HPV16、HPV18随着病变程度的加重危险性升高。结论衢州市女性Hr-HPV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有密切相关性,A9在CINⅠ、CINⅡ、CINⅢ都有较高阳性率,HPV16、HPV18随着癌前病变程度加重而危险性升高,HPV16、HPV18二价疫苗可在衢州市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4.
人乳头状瘤病毒负荷量与宫颈癌及宫颈癌前病变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负荷量与子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关系。方法:2003年3月~2003年12月在我院行宫颈癌筛查的2 65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杂交捕获2代(HCⅡ)方法定量检测宫颈HPV DNA的含量(以此表示宫颈HPV负荷量)。按HPV DNA含量分成5组,分别为:HPV<1,1≤HPV≤100,101≤HPV≤500,501≤HPV≤1 000,HPV>1 000。对其中HPV DNA阳性妇女,随后进行阴道镜检查、宫颈多点活检和颈管诊刮术。结果:794例阳性患者中的783例进行了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和细胞学诊断,其中子宫颈炎650例(83.23%),C IN 102例(13.47%),宫颈癌26例(3.3%)。650例对照组、102例癌前病变组和26例宫颈癌组中,3组的HPV DNA定量总体分布有显著差别(P<0.005)。在HPV-DNA定量>100时,宫颈癌前病变的阳性率显著升高(P<0.005);当HPV-DNA的定量>500时,宫颈癌的阳性率显著升高(P<0.001)。C INⅡ、C INⅢ及宫颈癌在HPV DNA定量>1时的诊断阳性率较显著<1时显著高(P<0.01)。结论:HCⅡ方法是检测宫颈HPV感染的有效手段,HPV DNA含量随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而增加,可作为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筛查及病情追踪监测的1项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上海市虹口区普查妇女中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情况,并探讨其在宫颈癌前病变中的作用。[方法] 对318例普查妇女行高危型HPV-DNA检测及病理检测。[结果] 病理检查阴性者HPV感染率为10.8%(21/195),低度子宫颈病变者HPV感染率为25.0%(4/16),高度子宫颈病变者HPV感染率为81.8%(9/11)。HPV诊断宫颈癌前病变的灵敏度为48.1%,特异度为89.2%,阳性预测值为38.2%,阴性预测值为92.6%。[结论] HPV感染是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高危因素。HPV-DNA检测具有较高的阴性预测值,在宫颈癌筛查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分型检测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的意义进行分析研究,以供参考.方法:选择于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1月1日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0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分型检测,分析检测的情况以及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的意义.结果:不同分年龄段的患者数量不同,与年龄成正比上升;而在进行宫颈活检病理学检查的患者中,不同分型的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在不同宫颈病变中感染情况相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进行分型检测,于临床上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进行筛查诊断有着极重要的意义,以及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7)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Ⅰ期患者治疗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变化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医院妇科2013年1月-2013年12月宫颈CINⅠ、宫颈CINⅡ、宫颈CINⅢ和宫颈癌Ⅰ期患者263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第二代杂交捕获试验检测宫颈高危型HPV感染情况。结果 CINⅠ、CINⅡ、CINⅢ和宫颈癌Ⅰ期高危型HPV感染率分别为95.3%、94.1%、91.5%和87.5%,各级别之间高危型HPV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时,CINⅠ、CINⅡ、CINⅢ和宫颈癌Ⅰ期之间高危型HPV转阴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INⅠ、CINⅡ、CINⅢ和宫颈癌Ⅰ期高危型HPV转阴率在治疗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Ⅰ、CINⅡ、CINⅢ和宫颈癌Ⅰ期之间高危型HPV平均转阴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宫颈CINⅠ、宫颈CINⅡ、宫颈CINⅢ和宫颈癌Ⅰ期患者高危型HPV感染率高,治疗后宫颈各级别病变高危型HPV的转阴率高,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高危型HPV的转阴率不断升高。 相似文献
18.
人乳头瘤病毒与宫颈癌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妇女的肿瘤病中,宫颈癌的发生率仅次于乳腺癌,位居第二位。全世界每年都有约20万妇女死于这种疾病。在发展中国家,宫颈癌的发生率是发达国家的6倍。而且80%的患在确诊时已经发展为浸润癌,原因很可能是这些国家的宫颈疾病筛查工作不甚完善。近年来的统计表明,我国每年新增宫颈癌病人在13.15万人左右,而且年轻宫颈癌患的上升明显。据专家介绍,宫颈癌患年轻化的原因。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增加关系密切。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在过去常被认为是性病的一种,研究已经证实,HPV的感染50%是由于性生活传播,而另外一半则是因为交叉感染,感染了某些类型的人乳头病毒很有可能最终导致宫颈癌变。所以,从某种角度上说,宫颈癌也可以被看成是一种感染性疾病,HPV的感染正在趋向于年轻化。而且感染率也在逐年升高。20至25岁为高发年龄。40岁以后会相对稳定下来。据美国统计,在就诊的女性中,HPV的平均感染率大约在20%左右。 相似文献
19.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载量与子宫颈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妇女生殖道感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的载量与各级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关系.方法 汇总1999-2008年间在我国14 6个城市地区和8个农村地区开展的以人群为基础的子宫颈癌筛查横断面研究的数据.共有18 186名17~59岁的妇女参加了筛查,并收集子宫颈脱落细胞用于HR-HPV DNA检测.采用第2代杂交捕获试验(he2),病毒载量由样本的相对光单位与标准阳性对照之比(RLU/PC)来衡量.根据HR-HPV载量,除阴性组[0,1.00)以外,将阳性对象分为3组:低度载量[1.0,10.00),中度载量[10.00,100.00)和高度载量≥100.00.子宫颈病变按照病理诊断分为正常、轻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1)、中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2)、重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3)和子宫颈癌(SCC).采用非条件多项式logistic回归分析病毒载量与子宫颈病变级别的关系.结果 HR-HPV感染率为14.51%(2515/17 334),其中100.00%(29/29)的SCC、97.63%(206/211)的CIN 3、93.43%(199/213)的CIN 2、75.04%(421/561)的CIN 1和10.17%(1660/16 320)的正常妇女HR-HPV DNA检测阳性.HR-HPV感染阳性的SCC、CIN 3、CIN 2、CIN 1和官颈正常妇女的病毒载量中位数分别是320.85、158.05、143.70、125.34和9.64.各级病变中病毒载量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190.40,P<0.01);病毒载虽越高,CIN程度越高(X2=5493.35,P<0.01).低、中和高度载量组与阴性组相比,发生各级CIN的危险性均增加[OR(95%C/):CIN 1为9.01(6.31~12.87)、24.96(18.23~34.17)和68.42(51.40~91.08),CIN 2为26.44(12.07~57.95)、98.53(49.54~195.98)和322.88(168.62-618.27),CIN 3+为72.89(24.02~221.18)、343.58(121.81~969.09)和>999.99(473.38~>999.99)],有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X趋势2势分别为3115.05、2413.95和3098.57,P值均<0.01).HR-HPV阳性人群各年龄组内,HR-HPV中、高度载量组患CIN 2+的危险性高于低载量组[OR值(95%CI):<35岁组为4.71(1.23~18.09)和15.06(4.40~51.49),35岁~组为4.01(1.62~9.90)和14.09(6.15~32.28),40岁~组为3.06(1.52~6.16)和7.78(4.05~14.95),≥45岁组为3.50(1.36~9.01)和7.57(3.13~18.30)],且随病毒载量升高,危险性升高(X趋势2分别为51.33、66.28、53.64和51.00,P值均<0.01);高载量40岁~组患CIN 2+的风险最大[OR值(95%CI)为2.02(1.15~3.52)].结论 子宫颈HR-HPV病毒载量与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级别、CIN 2+患病率高度相关;中、高度病毒载量是SCC、CIN 2和CIN 3的主要危险因素,其对于35岁以上女性的致病风险更大.综合考虑年龄和病毒载量将有助于医生有效地分类管理患者或筛查妇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DNA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5—2007年期间,在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健康检查的已婚妇女1240例(其中无临床症状1026例,有妇科症状214例),门诊就诊宫颈异常者534例。进行宫颈癌前病变筛查,采用PCR荧光定量检测高危型HR-HPV.DNA,以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应用约登指数比较HPV.DNA和薄层液基细胞技术(LTCT)筛查效果。结果1774例受检者平均年龄(35±10.2)岁,经病理学诊断HPV感染51例(3.24%),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级49例,Ⅱ级26例,Ⅲ级17例,浸润癌6例,内膜瘤2例,湿疣26例。以病理学确诊为金标准,HR-HPV.DNA检测CINⅡ、Ⅲ的敏感度95.35%,特异度91.67%,阳性预测值22.16%,阴性预测值99.87%,约登指数0.87;HR-HPV.DNA检测+LTCT检测敏感度100.0%,特异度100.0%,阳性预测值100.0%,阴性预测值100%,约登指数1.0。HR-HPV.DNA在健康妇女和不同宫颈病变中的阳性率分别是正常(炎症)4.80%(78/1626)、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50.67%(38/75)、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94.44%(34/36)、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100%(31/31)、鳞癌100(6/6)。结论HR-HPV.DNA检测在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筛查中具有敏感度高和阴性预测值高的特点,LTCT与HR-HPV.DNA联合检测可提高筛查的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