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孕前体重指数及孕前体重增长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孕期保健的加强,孕妇的体重变化已逐渐受到重视.孕前体重指数及孕期体重的增长已成为影响孕产妇妊娠结局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对1000例孕妇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孕前体重指数及孕期体重增长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门诊孕中晚期体质量管理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择在武汉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单胎初产妇2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10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产前检查,观察组接受定期助产士专科门诊孕中晚期体质量管理,包括根据孕妇建卡时BMI制订体重管理目标;科学的膳食营养;适量运动及规律的生活方式;拉玛泽呼吸法等。结果:两组新生儿中巨大儿、剖宫产、产程阻滞、新生儿窒息、产后大出血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接受门诊孕中晚期体质量管理可以正确管理孕期体重,有利于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3.
目的 结合临床实践经验,研究孕前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异常对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10月在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母子健康手册的135例足月单胎活产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计算出产妇的BMI,BMI<18.5 kg/m2的孕产妇纳入消瘦组,BMI在18.5~25 kg/m2的孕产妇纳入正常组,BMI>25 kg/m2且≤30 kg/m2的孕产妇纳入超重组,比较三组产妇分娩的BMI和新生儿的体质量,比较三组产妇和新生儿的妊娠结局。结果 超重组产妇分娩的体质量和新生儿的体质量均高于消瘦组和正常组产妇(P<0.05)。正常组产妇产后出血、贫血和胎膜早破的比例均低于消瘦组和超重组(P<0.05);超重组产妇产后出血、胎膜早破的发生率高于消瘦组,贫血发生率低于消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新生儿的低体质量和早产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组新生儿的巨大儿、窒息发生率高于消...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孕妇孕妇体质量指数及其孕期增重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5~2008年在本院分娩符合标准的孕妇1 897例,根据不同的孕妇体质量指数分为3组,根据孕期体重增大的不同幅度分为3组,比较各组的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巨大儿发生率、产后出血率、早产率、低体重儿发生率.结果 超重组的剖宫产率(36.04% vs 28.03%)、巨大儿发生率(10.41% vs 6.83%)、新生儿窒息率(8.63% vs 2.89%)、早产(5.33% vs 2.09%)、低出生体重(4.82% vs 2.49%)均高于正常体重组(均P<0.05),消瘦组早产、低出生体重发生率高于正常体重组(6.59% vs 2.09%,5.43% vs 2.49%,均P<0.05).孕期体重增长过多或者增重不足组妊娠结局明显差于增重合适组(P<0.05).增重过多组剖宫产、新生儿窒息、早产、低出生体重发生率约为增重合适组的2倍[OR分别为1.82(95%CI 1.47~2.26),2.34(95%CI 1.43~3.84),2.20(95%CI 1.25~3.86)1.92(95%CI 1.06~3.47),均P<0.05].结论 孕妇体重指数、孕期体重增长的增幅对分娩结局有影响,孕前保持正常体重、孕期合理营养控制适宜的体重增长有利于取得理想的分娩结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孕前体重指数与孕期体重增长对妊娠结局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8年12月住院分娩的800例足月单胎初产妇的临床资料。结果:①孕前体重:孕前肥胖组、超重组的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发生率、剖宫产率、阴道助产率、巨大儿发生率、高危新生儿发生率均高于正常体重组及消瘦组(P<0.05);GDM发生率孕前肥胖组高于正常体重组及消瘦组(P<0.05),孕前超重组高于消瘦组(P<0.05);产后出血率孕前肥胖组高于正常体重组及消瘦组(P<0.05);低体重儿发生率孕前消瘦组高于体重正常组(P<0.05)。②孕期BM I增幅: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发生率、GDM发生率、剖宫产率、阴道助产率、巨大儿发生率孕期BM I增幅>6者高于增幅为4~6及<4者(P<0.05),增幅4~6者剖宫产率高于增幅<4者(P<0.05);增幅<4者的低体重儿发生率高于增幅4~6者及>6者,增幅4~6者高于增幅>6者(P<0.05)。增幅>6者的产后出血及高危新生儿发生率高于增幅4~6者(P<0.05)。结论:合理的孕前体重指数及孕期体重增幅利于优化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6.
孕前体重指数与孕期体重增长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海霞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1):3237-3239
目的:探讨孕前体重指数与孕期体重增长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04年1月~2008年3月在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建卡并住院分娩的体重指数>24的孕妇100例,随机抽取同期分娩体重指数正常的孕妇300例,随访他们的妊娠结局。结果:①高于标准体重组的妊娠期糖尿病(GDM)、妊娠期高血压疾病(PIH)、巨大儿的发病率(分别为12.00%、14.00%、10.00%)明显高于标准体重组(分别为4.00%、4.33%、5.66%),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②高于标准体重组中,发生GDM组孕期体重增长明显低于未发生GDM组孕期体重增长,差异有显著性意义;③孕期体重增长≥15 kg者,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巨大儿的发病率及剖宫产率较体重增长<15 kg者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妊娠前体重标准和孕期体重增长<15 kg者及妊娠期糖尿病体重控制正常的孕妇妊娠结局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孕前不同体重指数孕妇和妊娠期体重增长过度的孕妇与妊娠期并发症的发生以及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对2019年10月到2020年4月在本院分娩单胎的1242例孕妇进行分析,根据表1分组:孕前BMI (18.5-24.9)及孕后体重增长(11.5-16Kg)在正常范围内的为A组,孕前BMI (18.5-24.9)正常...  相似文献   

8.
孕前体重指数与孕期体重增加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韩爱红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2):4534-4535
目的:探讨孕前体重指数与孕期体重增加对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根据1082名单胎初产孕妇的孕前身高、体重计算其体重指数,记录其孕期体重增加数;分娩后,记录有无妊娠并发症(子痫前期,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儿体重、分娩方式(剖宫产、经阴分娩)以及分娩并发症(产后出血、软产道损伤、胎盘早剥)。结果:①子痫前期、妊娠糖尿病、巨大儿及产后出血组的孕前体重指数显著高于相应的对照组(P<0.01);②子痫前期、妊娠糖尿病和巨大儿组的剖宫产率显著高于相应的对照组(P<0.01);③子痫前期、巨大儿和剖宫产组的孕期体重增加数显著高于相应的对照组(P<0.01);④新生儿体重与孕前BMI和孕期体重增加的相关系数为0.207(P<0.001)。结论:对孕前及整个孕期体重的控制可以减少妊娠期并发症及分娩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可以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孕前不同体重指数和孕期体重增长速度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月-2016年8月接收的孕产妇4 0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孕产妇的孕前体重指数分为肥胖组(309例)、超重组(459例)、正常组(2 518例)和消瘦组(651例),对比4组孕产妇在孕期体重增长情况及妊娠结局。根据孕产妇孕期体重增长情况又分为孕期体重过轻组(961例)、孕期体重正常组(1 369例)和孕期体重过重组(1 670例),比较3组孕产妇在孕期体重增长情况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 4组孕妇中出现妊娠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产后贫血、剖宫产率、新生儿出生体重和巨大儿发生率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产后出血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期3组孕妇中出现妊娠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产后贫血、剖宫产率、新生儿的体重和巨大儿发生率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产后出血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前体重指数过高和孕期体重增长过快不仅会增加孕产妇妊娠期并发症的发生率,还会增加产后贫血的发生几率,新生儿的出生体重和巨大儿的发生率也会有所增加。产科医护人员应加强对孕前体重指数过高的孕产妇护理,使孕产妇体重增长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以此保证孕产妇妊娠期的身体质量,减少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对供精人工授精临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在河北省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研究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供精人工授精(artificial insemination by donor,AID)助孕治疗的1 448对不孕症夫妇共3 209个周期进行统计,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亚洲成人BMI标准,根据BMI将患者分为低体质量组、正常体质量组、超重组、肥胖组,分析BMI对临床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临床妊娠率以24.0 kg/m~2BMI≤27.9 kg/m~2组最高,为31.0%,BMI≤18.5 kg/m~2组最低,为26.9%,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流产率以BMI≤18.5 kg/m~2组为最高,为14.3%,18.5 kg/m~2BMI≤23.9 kg/m~2组最低,为7.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24 kg/m~2组流产率为9.0%,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生活水平和物质生活的提高以及饮食习惯的改变,体重因素引起的生育障碍逐渐增多。临床上在关注肥胖因素引起的较低妊娠率的同时,更应重视低体重也会影响人工授精的临床妊娠率和发生较高的流产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孕前不同体质指数(BMI)和孕期BMI增长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产科2016年7月-2018年8月分娩的600例GDM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按孕前BMI分为3组(A组:BMI<18.5 kg/m^2,B组:18.5 kg/m^2≤BMI<24.9 kg/m^2,C组:BMI≥25.0 kg/m^2);再根据孕期BMI增长,重新分为3组:A1组:BMI<4 kg/m^2,B1组:4 kg/m^2≤BMI<8 kg/m^2,C1组:BMI≥8 kg/m^2;分别比较各组妊娠期高血压(HDP)、子痫前期、胎儿窘迫、巨大儿、早产、产后出血以及低出生体质量儿(LBWI)的发生率。结果 GDM孕妇孕前BMI比较:C组的HDP、子痫前期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巨大儿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胎儿窘迫、早产、产后出血及LBWI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GDM孕妇孕期BMI增长的比较:B1组的HDP、子痫前期的发生率明显低于C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1组的巨大儿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1组和B1组,C1组的胎儿窘迫的发生率明显高于B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3组孕妇早产、产后出血及LBWI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该研究建议GDM孕妇孕前BMI控制在:18.5 kg/m^2≤BMI<24.9 kg/m^2,孕期BMI增长控制在:4 kg/m^2≤BMI<8 kg/m^2,可显著减少HDP、子痫前期的发生率,降低胎儿窘迫和巨大儿的发生率,改善妊娠结局,对于临床如何指导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体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妊娠前肥胖是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发病的高危因素,GDM孕妇易分娩巨大儿。本研究探讨GDM孕妇妊娠前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对巨大儿发生情况影响。方法选择2014-01-01-2019-06-30在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的孕妇为研究对象,孕期诊断为GDM的孕妇566例为病例组,按年龄±3岁匹配选取非GDM的孕妇566名为对照组。分析两组妊娠前BMI与新生儿体质量关系。结果病例组随着妊娠前BMI增加,巨大儿分娩率显著增加,趋势χ~2=6.955,P=0.008。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相对于妊娠前BMI正常的孕妇,妊娠前超重(OR=1.696,95%CI为1.041~2.762,P=0.034)、肥胖(OR=2.188,95%CI为1.137~4.209,P=0.019)的孕妇显著增加巨大儿的发生风险。通过分层分析显示,伴有妊娠前超重(OR=2.003,95%CI为1.065~3.771,P=0.031)、肥胖(OR=2.479,95%CI为1.053~5.836,P=0.038)的GDM患者分娩巨大儿风险更高。结论妊娠前超重、肥胖的孕妇显著增加巨大儿发生风险,GDM孕妇妊娠前超重及肥胖孕妇更易分娩巨大儿,应注意将计划妊娠妇女妊娠前BMI控制在合理范围,同时还应控制GDM孕妇体质量增长范围,以改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估产妇孕前体重指数(BMI)对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从北京市6家助产机构中按顺序入组2016年10月至2017年3月分娩的产妇。从产检和分娩病历中获取孕妇的孕前BMI并进行分组,并记录孕期和分娩时相关信息。结果 共纳入6 639名产妇,其中16.28%的产妇孕前超重,4.62%的产妇孕前肥胖。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调整了其他危险因素后,与孕前体重正常组相比,孕前低体重会增加新生儿出生后1周内转入NICU的风险(OR=1.53,P<0.05);而孕前超重、孕前肥胖增加了剖宫产(OR值分别为1.21、1.49)、子痫前期(OR值分别为2.67、9.05)、GDM(OR值分别为1.26、2.05)、产后出血(OR值分别为1.39、1.49)、巨大儿(OR值分别为1.74、2.67)的发生风险(P<0.05)。1 519例(23.14%)产妇在孕期增重不足,2 742例(41.77%)产妇增重合理,2 303例(35.09%)产妇增重过多;孕前BMI越高,孕期增重过多的比例越大,增重合理的比例越低(趋势χ2检...  相似文献   

14.
孕前体重指数及孕期体重增长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宜小如  毛学群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1):1496-1497
目的:探讨孕前体重指数(BMI)及孕期体重增长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04年6月~2006年1月在本院产科高危门诊产前检查并住院分娩的高于标准体重的孕妇400例,随机抽取同期分娩的标准体重孕妇500例,随访其妊娠结局。结果:①高于标准体重组的妊娠期糖尿病(GDM)、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巨大儿的发生率、剖宫产率(分别为12·75%、10·25%、21·00%、74·75%)明显高于标准体重组(分别为4·04%、3·32%、7·61%、43·9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②高于标准体重组中,GDM组孕期体重增长(10·48±4·25)kg明显低于非GDM组孕期体重增长(15·19±6·12)kg,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孕前体重指数及巨大儿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高于标准体重组社会因素剖宫产率13·04%,明显高于标准体重组社会因素剖宫产率(3·18%),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妊娠前体重正常及妊娠期糖尿病体重控制正常,有利于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孕妇孕前及孕期BMI增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单胎初产妇3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孕前BMI及孕期BMI增幅<4(Ⅰ组)、4≤BMI≤6(Ⅱ组)、>6(Ⅲ组)分组,并分别随访其妊娠结局。结果:孕前肥胖组剖宫产、新生儿出生体重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前肥胖组孕期BMI增幅≥4者剖宫产、巨大儿明显增多(P<0.05),孕前正常组孕期BMI增幅>6者剖宫产、巨大儿明显增加(P<0.05);孕前肥胖组、孕期BMI增幅>6的孕妇,其妊高征、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明显增加(P<0.05)。结论:孕前BMI及孕期BMI增幅与母婴预后有密切关系,控制孕前BMI及孕期BMI增幅可以减少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用孕产妇身体质量指数 ( BMI)对高危妊娠及妊娠结局的影响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 ;16 38例孕产妇中高危妊娠发生率为 2 6 .3%。其中 :BMI≥ 2 2 .5 9组高危妊娠的发生率最高 ,其组中巨大儿、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肝病的发生率亦高于其它两组 ;而 BMI≤ 2 0 .4 4组过期妊娠发生率最高 ,BMI与新生儿体重成正比。 2 0 .4 5≤ BMI≤2 2 .5 8组和 BMI≥ 2 2 .5 9组产妇男婴出生体重均高于 BMI≤ 2 0 .4 4组 ,差别有显著性 ( P<0 .0 5 ) ;不同组 BMI产妇分娩方式、新生儿窒息及产后出血情况差别无显著性。结论 :不同的 BMI组高危妊娠发生率不同。BMI对妊娠结局及相关因素有影响 ,孕期用 BMI判断体型对产科的影响比单纯用身高或体重来判断较科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孕前体重指数(BMI)与孕期体重增长对孕妇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病及妊娠结局的影响,为临床预防和治疗GDM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进行分娩或产前检查的2 069例孕妇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孕妇孕前BMI大小分为A组(BMI18. 5 kg/m2)、B组(18. 5 kg/m~2≤BMI≤24. 0 kg/m~2)、C组(BMI24. 0 kg/m~2) 3组。对3组孕妇妊娠期内体重增长及GDM发病进行观察统计,并对各组孕妇的妊娠结局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研究观察的2 069例孕妇中有197例出现GDM,发病率为9. 52%。且3组孕妇GDM的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即C组最高,B组次之,A组最小,初步表明孕妇GDM的发病率随着孕前BMI的增加而升高。(2) A、B、C 3组孕妇中体重增长≤9 kg GDM发病率显著低于体重增长9 kg孕妇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提示孕期体重增加会增加孕妇GDM。(3) A组孕妇低体重胎儿、流产率高于B组、C组,B组孕妇正常产率高于A组、C组,C组孕妇剖宫产率、巨大胎儿、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高于A组、B组,且各组中体重增长9 kg孕妇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高于体重增长≤9 kg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结论孕妇孕前高BMI及孕期体重增长过快会显著增加孕妇GDM的发病和增加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出现。因此控制孕妇孕前和孕期体重增长在正常范围,可降低孕妇GDM和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使得孕妇获得良好的妊娠、分娩过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孕期体质量管理对高危妊娠孕妇糖脂代谢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9年5月医院进行产检的200例高危孕妇,根据体质量管理情况将常规产检孕妇105例作为对照组,接受孕期体质量管理的孕妇95例为观察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干预前后孕妇血液标本中糖脂代谢指标血糖(GLU)、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低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密低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ApoB)水平,记录并比较两组孕妇孕期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孕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妊娠不良总发生率56.8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8.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对照组、观察组孕妇外周血中GLU、TG、TC、LDL-C、ApoB水平均显著降低,HDL-C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孕妇外周血GLU、TG、TC、LDL-C、ApoB水平均显著降低,HDL-C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孕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显著降低,新生儿出生1 min、5...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妊娠前体质指数(BMI)及其增幅与计划妊娠产妇不良妊娠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2018年4月杭州市富阳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236例计划妊娠产妇的临床资料,依据孕前BMI将其分为低体质组58例(BMI<18.5 kg/m2)、健康组62例(18.5 kg/m2≤ BMI<24.9 kg/m2)、...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初产妇孕前体质指数(BMI)与孕期增重对血脂水平[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妊娠结局的影响,为临床初产妇孕前体重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4月于黄石市妇幼保健院进行产检并正常分娩的1 33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记录初产妇孕前BMI、孕期增重、血脂水平、妊娠结局并对血脂水平与妊娠结局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随着BMI的增加,体重过低组、体重正常组、超重组、肥胖组初产妇TC、HDL-C以及LDL-C水平依次降低,TG水平依次升高,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增重不足组、增重正常组、增重过多组初产妇TC、HDL-C以及LDL-C水平依次降低,TG水平依次升高,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体重过低组、体重正常组、超重组、肥胖组初产妇妊娠结局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增重不足组、增重正常组、增重过多组初产妇妊娠结局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 TG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巨大儿呈正相关(r值依次为0. 627、0. 543、0. 592,均P0. 05),HDL-C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巨大儿呈负相关(r值依次为-0. 614、-0. 565、-0. 529,均P0. 05),LDL-C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巨大儿呈负相关(r值依次为-0. 537、-0. 588、-0. 546,均P0. 05)。结论初产妇孕前体重过重与孕期增重过多会导致TC、HDL-C以及LDL-C水平低于BMI正常者,TG高于BMI正常者,且TG水平增加、HDL-C以及LDL-C水平降低会增加初产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巨大儿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