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分析血清抗苗勒管激素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185例进行IVF-ET治疗的患者,于月经第2~4天测定血清促卵泡刺激素(FSH)、血清促黄体生成素(LH)和血清雌二醇(E_2)水平,同时用超声行卵巢窦卵泡计数(AFC);在超促排卵治疗前测定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根据新鲜周期和冷冻胚胎复苏周期移植妊娠结局分组比较各观察指标。结果 1血清AMH与获卵数、成熟卵数、受精卵数、可移植胚胎数和优质胚胎数均有显著相关性(P0.001)。2血清AMH与临床妊娠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新鲜周期移植中,血清AMH与临床妊娠率呈正相关(P0.05),有统计学意义。3血清AMH不能预测IVF-ET的妊娠结局(ROC-AUC=0.483)。结论 1血清AMH与获卵数、成熟卵数、受精卵数、可移植胚胎数和优质胚胎数有显著相关性。2血清AMH不能预测IVF-ET的妊娠结局,在新鲜周期移植中,血清AMH与年龄较小患者的临床妊娠率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抗缪勒管激素(AMH)水平与免疫性不孕症及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根据不孕因素将200例不孕症患者分为A组(输卵管因素)、B组(内分泌因素)、C组(子宫因素)、D组(免疫因素)。搜集4组的临床资料,对比血清AMH检测结果。另选取106例行IVF-ET治疗的不孕症患者,根据血清AMH水平分为高AMH组、中AMH组、低AMH组,对比3组患者的年龄、促排卵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 A、B、C、D 4组的血清AMH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B组的血清AMH水平显著高于另外3组(P0. 05),A、C、D组的血清AM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高AMH组、中AMH组和低AMH组患者的Gn总量、MⅡ卵数、优质胚胎数、可移植胚胎数、取卵周期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高AMH组中,妊娠亚组与非妊娠亚组的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中AMH组和低AMH组中,妊娠亚组平均年龄均显著低于非妊娠亚组(P0. 05)。不论是高AMH组,还是中AMH组或低AMH组,妊娠亚组和非妊娠亚组AMH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IVF-ET患者的血清AMH水平与Gn总量、MⅡ卵数、优质胚胎数、可抑制胚胎数、累计妊娠率均呈正相关,与取卵周期数呈负相关(P 0. 05)。结论血清AMH水平与免疫性不孕症无明显相关性,但与内分泌性不孕有关。AMH水平可较好地预测IVF-ET的临床妊娠率,同时年龄也是影响IVF-ET助孕结局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程萍  张昌军  王华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9):1346-1351
目的:研究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患者血清及卵泡液中抗苗勒激素(AMH)、抑制素B(IN-HB)与卵泡发育、卵巢反应能力、胚胎质量及妊娠结局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24例因输卵管因素行IVF-ET患者(24个周期)卵泡早期(月经第3天)、卵泡中期、取卵日(OPU日)、胚胎移植日(ET日)和胚胎移植后3天(ET+3)血清中AMH、INHB水平及取卵日卵泡液中AMH、INHB水平,了解其与卵泡发育、卵巢反应能力、胚胎质量及妊娠结局之间的关系。结果:①随着卵泡的发育,血清INHB水平逐渐升高,AMH水平逐渐降低(P均<0.001);②取卵日卵泡中的INHB、AMH水平显著高于血清水平(分别为P<0.001及P<0.05);③在超促排卵过程中,各个时期的血清INHB水平随着获卵数的增加而明显升高(P均<0.05),卵泡液AMH水平随获卵数不同而变化,获卵数0~9个时最低,10~15个时达最大值,≥16个时浓度明显降低(P均<0.05);④高质量胚胎比≥0.5组卵泡液AMH水平较高质量胚胎比<0.5组显著升高(P<0.05);⑤在妊娠组与非妊娠组之间,卵泡早期、卵泡中期、取卵日、胚胎移植日和胚胎移植后3天血清中INHB、AMH水平及取卵日卵泡液中INHB水平无差异(P>0.05),妊娠组卵泡液AMH水平明显高于非妊娠组(P<0.05)。结论:IVF超促排卵过程各个时期的血清INHB水平只能反映卵巢的反应能力,不能预测IVF-ET妊娠结局;取卵日卵泡液中INHB水平与妊娠结局无相关性。各个时期的血清AMH水平不能预测IVF-ET妊娠结局,取卵日卵泡液中AMH水平可以作为IVF-ET妊娠结局的预测因子。泡液中AMH可能通过改变局部微环境引起胚胎质量的改变,进而影响IVF-ET结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内观认知疗法对首次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患者临床指标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6-12月行IVF-ET助孕的109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内观认知疗法组,56例)及对照组(常规支持性心理护理组,53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支持性心理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为期1周的半封闭内观认知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行IVF-ET助孕的相关临床指标,并分析其妊娠结局。结果两组患者的促排卵天数,促性腺激素(Gn)用量,扳机日14 mm卵泡、17 mm卵泡、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_2)、孕酮(P)水平,获卵数,成熟卵数,2原核(PN)数,2PN卵裂数,冷冻胚胎数,可用胚胎数,优质胚胎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移植胚胎数、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活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首次行IVF-ET助孕患者实施1周的内观认知疗法不能对其助孕相关指标和妊娠结局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年轻女性基础卵泡刺激素(bFSH)与黄体生成素(bLH)比值在评估卵巢储备功能和预测IVF助孕结局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在该中心采用短效长方案、年龄小于40岁及FSH<10mIU/ml的733例IVF助孕患者,根据基础FSH/LH比值分为4组:组1:FSH/LH≥3;组2:20.05)。结论FSH/LH比值是评估年轻女性卵巢储备功能的良好指标,可用于预测患者对IVF超排的反应,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维生素D联合抗苗勒管激素(AMH)预测不孕症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结局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2021月12月在本院进行IVF-ET的402例不孕症患者临床资料,根据IVF-ET术后妊娠结局分为临床妊娠组220例和未妊娠组182例。入院后检测血清维生素D、AMH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维生素D、AMH对不孕症患者IVF-ET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妊娠结局影响因素。结果:未妊娠组血清维生素D、AMH均低于临床妊娠组(均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维生素D、AMH预测患者IVF-ET妊娠结局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8、0.816,截断值分别为5.86ng/ml、15.10ng/ml,敏感度分别为93.2%、93.2%,特异度分别为54.2%、67.6%;血清维生素D联合AMH预测曲线下面积为0.892,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6.3%、8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析显示,血清维生素D低、AMH低、受精率低、年龄大均为影响不孕症患者IVF-ET妊娠的因素(P<0.05...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孕患者在IVF-ET/ICSI治疗中GnRH拮抗剂方案和GnRH激动剂长方案促排卵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20年9月在娄底市中心医院行IVF-ET/ICSI治疗的不孕患者为研究对象,共118个周期,其中采用短效长方案68个周期为长方案组,采用拮抗剂方案50个周期为拮抗剂组,比较两组患者年龄、BMI、入周前基础性激素E_2、FSH、Gn使用天数、Gn总用量、hCG注射日检测E_2、P、LH水平,比较患者行IVF-ET/ICSI治疗后获卵数、2PN数(率)、卵裂数、可移植胚胎数(率)、优质胚胎数(率)、为预防中重度OHSS全胚冷冻率、着床率及临床妊娠率,评估不孕患者在IVFET/ICSI治疗中两种促排卵方案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拮抗剂组hCG日LH水平、2PN率、优质胚胎率均高于长方案组,Gn使用天数和Gn总用量低于长方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预防中重度OHSS全胚冷冻率低于长方案组。两组患者年龄、BMI、基础FSH、E_2、hCG日E_2、P、获卵数、2PN数、卵裂数、可移植胚胎数、优质胚胎数、可移植胚胎率、着床率及临床妊娠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卵巢正常反应不孕患者,拮抗剂方案具有与长方案相似的临床妊娠结局,且OHSS发生率极低、治疗时间明显缩短,费用减少,是一种较便捷、经济、安全的有效促排卵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结局及与血清雌二醇(E_2)、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本院行IVF-ET助孕PCOS患者360例,依据使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血清E_2水平分为高、中、低E_2组,依据TPO-Ab与TG-Ab检测结果分为甲状腺自身抗体(ATA)阳性组与阴性组,依据血清AMH水平分为高、中、低组,比较各组助孕结局。结果:E_2中水平组受精率(81.7%)及临床妊娠率(56.9%)均高于另外两组(P0.05),而另外两组无差异(P0.05);ATA阳性组受精率(72.5%)低于ATA阴性组(79.7%),早期流产率(39.5%)高于ATA阴性组(17.2%)(P0.05);移植胚胎数与优质胚胎数,低AMH组(1.43±0.20枚、3.07±0.60枚)中AMH组(1.86±0.24枚、4.25±0.71枚)高AMH组(2.45±0.25枚、7.52±1.02枚)(P0.05)。结论:PCOS患者IVF-ET时,合理控制血清E_2水平可增加患者受精率与临床妊娠率,ATA阳性可增加早期流产风险,高水平AMH患者可获得更好的移植胚胎及优质胚胎,为妊娠结局提供更佳条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焦虑障碍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后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210例行IVF-ET的女性患者进行焦虑程度测评及分析,根据患者焦虑程度分为3组,A组55例,轻度焦虑;B组105例,中度焦虑;C组50例,重度焦虑。比较分析各组获卵数、2原核(2PN)受精率、优质胚胎率、周期取消率、临床妊娠率及早期流产率等。结果:A组患者的获卵数、2PN受精率、优质胚胎率和临床妊娠率均显著高于B组及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患者临床妊娠率显著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焦虑障碍程度的加重,其对IVF-ET结局产生的不良影响也加重,应高度重视患者的焦虑程度,进行恰当的心理干预及治疗以改善IVF-ET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获卵少周期卵体外受精方式的选择及临床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行IVF-ET治疗的807例获卵数≤5的患者的资料,比较常规IVF组和ICSI组的临床结局。结果:ICSI组正常受精率、可用胚胎率均显著高于常规IVF组(P<0.05),多PN率显著低于常规IVF组(P<0.05),而优质胚胎率、着床率、妊娠率、累积妊娠率、活产率、周期取消率、完全受精失败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着床率、妊娠率、累积妊娠率、活产率常规IVF组均高于ICSI组。结论:当获卵数少时ICSI可提高正常受精率和可用胚胎率,降低多PN率,但并不改善临床妊娠结局。因此,ICSI并不能优化患者周期,获卵少周期卵并不推荐ICSI受精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