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通过探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与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代谢变化的关系,以评估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在诊断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及预后的作用.方法 研究对象为30例在临床诊断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足月新生儿与7例足月正常对照儿.所有研究对象于出生13天内进行头颅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检查,测量右侧基底节和右侧额叶代谢产物波峰下面积值,同时记录研究对象的胎龄、性别、分娩方式、出生体重、头颅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检查时的日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分度等资料,于其生后第3天、第7天、第14天、第28天进行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并对上述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组与对照组比较,右侧基底节和右侧额叶乳酸/肌酸、N-乙酰天门冬氨酸/肌酸、谷氨酸盐和谷氨酰胺/肌酸的比值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右侧基底节和右侧额叶肌醇/肌酸、胆碱/肌酸的比值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轻度与中重度比较,右侧基底节和右侧额叶乳酸/肌酸、N-乙酰天门冬氨酸/肌酸、谷氨酸盐和谷氨酰胺/肌酸的比值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③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组右侧基底节和右侧额叶乳酸/肌酸、N-乙酰天门冬氨酸/肌酸、谷氨酸盐和谷氨酰胺/肌酸的比值与临床分度有显著相关性(均P<0.01);④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组右侧基底节和右侧额叶乳酸/肌酸、N-乙酰天门冬氨酸/肌酸、谷氨酸盐和谷氨酰胺/肌酸的比值与患儿第14天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具有显著相关性(均P<0.01).结论 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诊断及短期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值得深入研究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探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与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代谢变化的关系,以评估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在诊断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及预后的作用.方法 研究对象为30例在临床诊断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足月新生儿与7例足月正常对照儿.所有研究对象于出生13天内进行头颅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检查,测量右侧基底节和右侧额叶代谢产物波峰下面积值,同时记录研究对象的胎龄、性别、分娩方式、出生体重、头颅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检查时的日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分度等资料,于其生后第3天、第7天、第14天、第28天进行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并对上述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组与对照组比较,右侧基底节和右侧额叶乳酸/肌酸、N-乙酰天门冬氨酸/肌酸、谷氨酸盐和谷氨酰胺/肌酸的比值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右侧基底节和右侧额叶肌醇/肌酸、胆碱/肌酸的比值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轻度与中重度比较,右侧基底节和右侧额叶乳酸/肌酸、N-乙酰天门冬氨酸/肌酸、谷氨酸盐和谷氨酰胺/肌酸的比值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③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组右侧基底节和右侧额叶乳酸/肌酸、N-乙酰天门冬氨酸/肌酸、谷氨酸盐和谷氨酰胺/肌酸的比值与临床分度有显著相关性(均P〈0.01);④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组右侧基底节和右侧额叶乳酸/肌酸、N-乙酰天门冬氨酸/肌酸、谷氨酸盐和谷氨酰胺/肌酸的比值与患儿第14天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具有显著相关性(均P〈0.01).结论 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诊断及短期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值得深入研究及推广.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CT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围产期新生儿因缺氧引起的脑部病变,临床表现为激惹、兴奋或抑制,肌张力改变,原始反射减弱或消失,惊厥或呼吸异常,轻者愈后尚好,重者可导致新生儿死亡或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八十年代以来,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指围生期窒息所致的部分或完全缺氧、脑血流减少或停止而导致的胎儿或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临床出现一系列脑病的表现.重症HIE患者在急性期可发生死亡,幸存者可遗留远期神经系统后遗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MRI在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应用及价值.方法 对46例临床诊断为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新生儿行MRI检查,并对其MRI表现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所有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脑损害,其中脑水肿43例,颅内出血20例,皮质下及脑室旁白质损害18例,丘脑、基底节区和脑干背侧异常信号15例.结论 MRI能客观的反映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脑损害程度,在HIE诊断中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左立新 《实用预防医学》2010,17(8):1659-1660
目的了解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1年1月-2008年7月间,在株洲市人民医院治疗的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90例,其中轻度34例,中度30例,重度26例,同时与足月正常新生儿45例作对比,检测缺氧缺血性脑病急性期、恢复期血小板数(PLT)、血小板平均容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的变化,并对照。结果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急性期PLT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MPV、PDW则明显升高(P〈0.05),随病情加重,前者愈低,后两者愈高,而恢复期,检测结果与对照组间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小板参数可作为判断该病严重与否的参数指标,并监测病情变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核磁共振成像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Neonatal 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NHIE)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选取确诊为足月HIE患儿42例设为试验组,正常足月新生儿30例设为对照组。两组新生儿均在出生后7 d进行头部核磁共振成像检查,监测72 h的脑血流变化。并且按照临床的诊断标准将试验组患儿分为轻度组(14例)、中度组(19例)以及重度组(9例)。观察HIE患儿的核磁共振成像上病灶的分布以及周围组织之间的关系。结果试验组患儿和对照组新生儿在24、48、72 h的核磁共振成像脑血流参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中不同程度的HIE患儿在易损区的范围不相同,轻度与中度组的HIE患儿主要分布于皮层下白质,重度HIE患儿主要分布在中央前回皮层。14例轻度组头部MRI显示患儿生长发育良好,病灶吸收消失;19例中度HIE患儿12例预后效果比较差,7例患儿预后效果良好;9例重度组HIE患儿中8例预后效果较差。结论核磁共振成像能够早期发现HIE患儿病变位置,加上常规MRI可以有效评价HIE患儿的预后,核磁共振成像在HIE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研究价值,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在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该院收治的足月HIE患儿50例,在其出生后3~12 h进行aEEG动态监测.从背景活动、睡眠-清醒周期(SWC)和惊厥发作(SA)3个方面分析aEEG结果与HIE临床分度的相关性,评价aEEG在HIE早期诊断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50例HIE患儿中aEEG正常26例(52.0%),轻度异常14例(28.0%),重度异常10例(20.0%);aEEG异常程度与HIE临床分度呈正相关性(r=0.684,P<0.05);aEEG对中重度HIE早期诊断的灵敏度为86.4%、特异度为93.3%、阳性预测值为95.0%、阴性预测值为82.4%,与HIE临床分度具良好一致性(Kappa值=0.612,P<0.05);aEEG SWC对中重度HIE早期诊断的灵敏度为81.8%、特异度为100.0%;重度HIE患儿8例出现SA,以aEEG SA预测中重度HIE的灵敏度为77.3%、特异度为100.0%.结论:出生后早期及时监测aEEG有助于早期诊断HIE,并可预测病情的轻重程度.  相似文献   

9.
10.
1993年~1998年,我科共收治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96例,现就其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住院时日龄:2h以内12例,~4h15例,~6g21例,~8h23例,~10h14例,-12h11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早期脑功能特点,观察早期脑功能监测在HIE临床分度、评估神经系统预后的作用。方法选取延安大学附属医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出生的6 h以内入院的患儿58例,根据HIE的诊断标准分为轻度(H1组)、中度(H2组)、重度(H3组),选取同期非脑损伤足月儿21例作为对照组(H0),在入院后6 h内进行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监测,持续监测20~24 h。分析a EEG的背景波最高振幅/最低振幅、睡眠觉醒周期(SWC)、背景活动、a EEG结果、头颅磁共振成像(MRI)结果 5项指标;在生后3~7 d进行头颅MRI检查;并在出生3 d及2、4周进行神经行为测定(NBNA),对不同程度脑损伤患儿的神经行为预后进行评估。结果 (1)4组患儿最高/最低电压均值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40.10/256.6,P0.05);组间比较,H0和H1组的最高/最低电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余各组间的最高/最低电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组患儿的睡眠觉醒周期(H=62.47,P0.05)、背景活动(H=66.92,P0.05)、aEEG结果 (H=57.97,P0.05)、头颅MRI分度(H=68.71,P0.05)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相关性分别为:r=0.861,P0.001;r=0.855,P0.001;r=0.745,P0.001;r=0.937,P0.001。(3)H0、H1、H2、H3组患儿3 d及2、4周NBNA评分均值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任意两组间患儿NBNA评分均值在3 d及2、4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随着HIE临床程度的加重,最高电压逐渐上升,最低电压逐渐下降,HIE临床程度越重,电压上升或者下降的幅度越明显。通过对不同程度的脑损伤患儿进行脑功能监测,分析最高/最低电压、SWC、背景活动、aEEG及头颅MRI结果可为患儿预后判断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脑电图监测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晶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3):1879-1880
目的:观察脑电图(EEG)监测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5例HIE患儿进行EEG监测,并评价EEG结果与临床后遗症的关系。结果:EEG总异常率为62.2%,轻、中和重度异常率分别为28.9%、20.0%、13.3%,临床病情轻、中、重度HIE患儿EEG异常率为36.4%、80.0%、100.0%。EEG轻度异常者其临床后遗症发生率为7.7%,EEG中、重度异常者其发生率则为53.3%。结论:EEG异常率随着脑损伤程度的加重而增高,EEG异常程度越重则临床后遗症发生率越高。  相似文献   

13.
李冬凌 《医疗设备信息》2006,21(8):93-94,117
目的 分析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CT表现,对其预后进行早期评估.资料与方法 选择51例足月HIE患儿,初次CT检查为3-16天,生后1月-2岁6月复查,51例均行1-4次CT复查.结果 CT诊断HIE程度越重,发生后遗症的概率越高.轻度预后好,重度预后差,中度部分患儿遗留后遗症.HIE合并颅内出血比率较高,以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多见,很少遗留后遗症改变.结论 出生后3-16天CT检查,通过观察病灶的形态、范围、密度及有否合并脑出血等方面,为临床对HIE早期治疗提供重要参考,生后1月复查脑CT对评估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血清K+、Na+、Cl-、BUN变化。方法:观察66例HIE患儿急性期与恢复期、轻度与中重度、HIE新生儿与对照组新生儿的血清K+、Na+、Cl-、BUN改变。结果:HIE急性期较恢复期血清K+高,Na+、Cl-低,BUN高;中重度HIE较轻度血清K+稍高,Na+、Cl-低,BUN高;HIE较对照组新生儿血清K+稍高,Na+、Cl-低,BUN高。结论:HIE急性期存在低钠、低氯血症及氮质血症,与HIE程度呈正相关,并有轻度高钾血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对足月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和正常足月儿头颅常规核磁共振检查结果 的分析,探讨后外侧豆状核与内囊后肢在T1加权上的信号强度改变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20例作为实验组,同期出生的正常足月新生儿7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新生儿均在其出生后3~12天内行常规核磁共振检查.结果 后外侧豆状核的信号强度高于或等于内囊后肢的信号强度,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的比较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χ2=8.703,P<0.01).结论 头颅核磁共振检查中后外侧豆状核的信号强度高于或等于内囊后肢的信号强度时,对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17.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ypoxic ischemicencephalopathy ,HIE)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 调查分析近 2年某院儿科住院的新生儿HIE患儿发生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 ;采用因素分析方法分析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结果 新生儿HIE医院感染率为 17.71% ,高于同期儿科住院新生儿总感染率 7.96 % (P <0 .0 0 5 ) ;医院感染与抗菌药物及激素的应用、疾病的严重程度、早产等有明显关系 ;感染的病原菌主要是真菌(42 .86 % ) ,其次是革兰阳性球菌 ;感染部位主要是呼吸道 (40 % ) ,其次是胃肠道、口腔黏膜。结论 广谱抗菌药物和激素的使用、严重原发疾病、早产、低体重、合并颅内出血、住院时间长是新生儿HIE患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