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小脑中脚(middle cerebellar peduncle,MCP)主要由小脑前下动脉(anterior inferior cerebellar,AICA)供应,部分由小脑上动脉(superior cerebellar artery,SCA)供应~([1])。传入纤维的皮质脑桥小脑束参与其主要构成并在传统磁共振成像技术上显示为均匀一致的白质信号。双侧MCP对称性异常信号主要见于脑桥-橄榄核-小脑萎缩(olivopontocerebellar atrophy,OPCA),而其他病因十分少见。本组报道了4例不同病因所  相似文献   

2.
桥臂亦称小脑中脚(middle cerebellar peduncle,MCP),主要由小脑前下动脉(anterior inferior cerebellar artery,AICA)支配,小脑上动脉(superior cerebell arartery,SCA)也部分参与,而MCA主要供血范围为脑桥外侧、小脑中脚以及小脑前下侧。桥臂主要恒定由AICA的侧支供血。但因此处血供侧支丰富,很少发生梗塞。孤立的桥臂梗死少见,占急性脑梗死的0.12%,而孤立的双侧脑梗死更是鲜有报道。  相似文献   

3.
<正>桥臂又称小脑中脚,位于脑桥外侧被盖部,是联系小脑与脑桥的纤维通路,是3对小脑脚中最粗大的1对。桥臂位于小脑前下动脉(anterior inferior cerebellar artery,AICA)及小脑上动脉(superior cerebellar artery,SCA)供血的交界区,其供血主要由长旋动脉、桥外侧下动脉(由AICA  相似文献   

4.
小脑后下动脉(posterior inferior cerebellar artery,PICA)、小脑前下动脉(anterior inferior cerebellar artery,AICA)及小脑上动脉(superior cerebellar artery,SCA)是营养小脑及脑干的三支重要血管。  相似文献   

5.
<正>急性小脑半球梗死以单侧多见,但随着磁共振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双侧小脑半球梗死的病例被发现。双侧小脑半球梗死的原因多为双侧小脑后下动脉(posterior inferior cerebellar artery,PICA)闭塞,发病机制多与各种因素所致的动脉粥样硬化、栓塞、近心端低灌注及血管壁结构发育缺陷等有关,但因PICA解剖变异,如同侧起源或共干起源动脉闭塞导致的双侧小脑半球梗死还鲜有报道。现将我院收治的  相似文献   

6.
小脑前下动脉梗死的临床特征及病因探讨(附22例报告)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分析小脑前下动脉(AICA)梗死的临床表现及MR改变,并探讨AICA梗死形成的原因。方法 对22例AICA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MRI及MRA进行分析。结果 AICA梗死的主要累及小脑中脚和(或)脑桥外下方,其症状体征以眩晕及共济失调为主,可合并多组颅神经受累,以Ⅷ对颅神经受累最具特征性。MRA上单纯AICA梗死单侧者,基底动脉(BA)显示良好,双侧AICA梗死及合并其它小脑梗死者BA未显影或显示狭窄。结论 AICA梗死的诊断主要依靠MRI,MRA对判定病因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寻双侧小脑梗死的模式和机制。方法经MRI弥散成像(DWI)证实急性期小脑梗死的患者,根据梗死灶的分布将患者分为单侧小脑梗死组(UCI)和双侧小脑梗死组(BCI),并对两组的人口学特征、血管分布、小脑以外梗死灶以及病因进行了比较。结果因急性卒中入院的115例后循环脑梗死患者中,56例为小脑梗死或小脑合并其它部位梗死,其中单侧小脑梗死36例(64.3%),双侧小脑梗死20例(35.7%)。基线资料比较显示,脑卒中史(P=0.002)、纤维蛋白元水平(P=0.036)和入院时NIHSS评分(P=0.001)在双侧小脑梗死组明显高于单侧小脑梗死组。按血管分布区划分,小脑后下动脉(PICA)供血区小脑梗死发生率最高,且更多发生单侧小脑梗死(P=0.006);而双侧小脑梗死更常见于PICA+小脑上动脉(SCA)供血区(P=0.004)。双侧小脑梗死组合并小脑以外梗死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单侧小脑梗死组(P=0.002),特别是合并幕下梗死灶常见(P=0.022)。在卒中机制上,双侧小脑梗死以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更多见(P=0.041),责任动脉病变主要是在椎动脉V4段、V4段与BA接合处的重度狭窄或闭塞。结论双侧小脑梗死并不少见,常见于PICA+SCA供血区;大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动脉源性栓塞是其卒中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急性小脑梗死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特点和相互关系,病因和发生机制以及预后.方法 选择我科住院的15例双侧小脑多发性梗死患者,对其血管危险因素、临床表现、MRI病变形态、分布和临床的关系,可能的病因性发病机制以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双侧小脑梗死占全部小脑梗死患者的23.8%.急性双侧小脑梗死以双侧PICA供血区的多发性梗死最多见(66.7%).主要临床表现为头晕/眩晕(93.3%)、恶心、呕吐(93.3%)、共济失调(60%)和构音障碍(58.7%).双侧小脑梗死多表现为大病变侧的单侧体征如共济失调.除上述小脑症状外,双侧PICA供血区梗死,特别是内侧支分布区受累(6例)时,突出的临床表现为眩晕,其中4例表现为孤立性假性眩晕;AICA梗死患者的特征表现为双侧耳聋;而SCA供血区梗死的临床表现特点是构音障碍、单侧共济失调,偶可出现大病变对侧的耳聋.Rankin评分均在3分或3分以下,死亡1例.结论 急性小脑多发性梗死主要发生于双侧PICA供血区,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为头晕/眩晕、恶心呕吐、共济失调等体征多数限局于单侧肢体,出现于小脑梗死较大的一侧.病因多数为心源性栓塞或主动脉粥样硬化性栓塞所致.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9.
<正>小脑后下动脉(posterior inferior cerebellar artery,PICA)是椎动脉的重要分支,其近端发出供应延髓的穿支血管,远端发出供应小脑半球的分支血管,PICA闭塞可以造成延髓及小脑半球的缺血或梗死,甚至导致患者死亡[1]。PICA区梗死的病因机制主要包括椎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病变、心源性栓塞和PICA原位分支动脉病变[2,3]。孤立性小脑后下动脉夹层(isolated Posterior inferior cerebellar artery dissection,i PICA-D)也有报道[4]。此前i PICA-D在很多研究中被认为是一种罕见的现象,然而,近年来有研究表明,6.0%的PICA区梗死[5]和5.4%的后循环缺血性卒中可归因于i PICA-D[6],提示i PICA-D是PICA区梗死更常见的原因。PICA管腔较细小且走行迂曲,其本身发生病变时,DSA及CTA对管腔内血流及管径变化较敏感,而无法直接显示动脉壁的结构,对...  相似文献   

10.
小脑前下动脉梗死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脑前下动脉(AICA)梗死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AICA梗死绝大多数以眩晕、小脑性共济失调为首发表现,第Ⅷ对颅神经受累是其特征性表现。MRI上表现为桥脑外下侧或(和)小脑中脚区域的梗死。AICA梗死预后较好,但有可能进展为基底动脉梗死。结论AICA梗死的诊断主要依靠MRI,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小脑后下动脉(posterior inferior cerebellar artery, PICA)解剖变异致双侧小脑梗死的临床特征及发病机制。方法 对2例经颅脑MRI确诊的双侧小脑梗死患者采用CT血管造影(CTA)、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显示其头颈部血管,从而了解后循环血管的形态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病例1经DSA证实左侧椎动脉较细,远端管腔闭塞,通过右椎动脉代偿供血原左侧PICA供血区但欠充分,双侧PICA共同起源于右侧椎动脉。病例2经CTA证实右侧椎动脉较左侧明显细且远端显示欠清,MRA示双侧PICA共同起源于左侧椎动脉。结论 2例双侧小脑梗死患者均存在一侧椎动脉优势供血,且双侧PICA共同起源于该侧椎动脉。在该解剖变异基础上一侧椎动脉发生病变时可出现双侧小脑梗死。因此,在临床中出现双侧小脑梗死时临床医师不能忽略这一解剖变异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双侧对称性脑梗死的发病机制。方法回顾性总结19例单纯位于幕上或幕下的急性双侧对称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合改良TOAST分型,探讨其可能的发病机制。结果急性双侧对称性脑梗死常见部位有胼胝体、分水岭区、丘脑、脑叶、脑干和小脑;其危险因素与一般脑梗死相同,部分患者可有血流动力学异常的诱因;发病机制包括血栓形成、心源性或动脉源性栓塞、低灌注、穿支动脉病以及多重发病机制的相互作用,分水岭区的双侧梗死常与低灌注有关,胼胝体、丘脑、脑干、小脑的双侧梗死应考虑到血管解剖变异存在的可能。结论急性双侧对称性梗死的发病机制复杂,相关发病危险因素或诱因、梗死灶分布以及血管检查可为探讨其发病机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小脑前下动脉梗死的临床与磁共振成像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研究小脑前下动脉(AICA)梗死的临床表现及磁共振成像(MRI)特征。方法 对我院1997年1月~2001年6月4年半间通过磁共振成像(MRI)确诊的19例AICA梗死患者进行临床及MRI观察。结果AICA梗死占同期急性脑梗死的1.47%,占同期小脑梗死22.1%。危险因素与一般缺血性脑卒中午相似,即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是其主要的危险因素。所有患者均有眩晕及小脑性共济失调的症状体征;除一名患者外均有颅神经受累,以Ⅷ、Ⅶ、v最多见。第Ⅶ颅神经受累是AIcA梗死的一个特征性改变。AICA梗死预后较好。结论 AICA梗死并非罕见,应提高对AICA梗死临床表现及MRI特征的认识,以降低临床误诊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急性小脑、小脑脚梗死的MRI分型与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45例小脑、小脑脚梗死患者的临床及MRI资料进行分析,并对MRI表现按动脉支配区进行分型。结果 小脑下后动脉(PICA)区梗死23例,小脑下前动脉(AICA)区梗死13例,小脑上动脉(SCA)区硬死9例;小脑脚型16例,小脑脚小脑型17例,小脑型12例;各类型的临床表现均有其特点。结论 MRI分型可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5.
正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SCA)是遗传性和临床上异质性的一组疾病,其特征在于显性遗传,进行性小脑性共济失调和多种小脑外症状。有40余种不同的遗传亚型,最常见类型SCA1、SCA2、SCA3、SCA6、SCA7和SCA17的共同突变机制是聚谷氨酰胺编码胞嘧啶-腺嘌呤-鸟嘌呤(CAG)重复扩增~([1])。SCA有多种神经系统症状,包括步态共济失调、小脑  相似文献   

16.
<正>Percheron动脉是丘脑穿通动脉的一种正常变异类型,它供应丘脑旁正中部及中脑上部,这条动脉的闭塞会导致多种临床症状和体征。研究发现,典型的Percheron动脉闭塞所致梗死模式占所有缺血性卒中的0. 1%~2%,占所有丘脑梗死的4%~18%~([1])。双侧丘脑梗死是罕见的后循环卒中表现,仅占所有后循环梗死的11%~([2])。本文作者报道2例Percheron动脉闭塞所致双侧丘脑梗死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对病例特点进行分析。1临床资料病例1:患者,男,78岁,因"反应迟钝6 h伴意识不清2 h"于2017年11月入院。患者于入院前6 h晨起时叫醒困  相似文献   

17.
<正>小脑中脚(MCP)由对侧脑桥核发出的白质纤维组成,是皮质小脑通路的一部分。MCP由多条血管供血,该区域梗死并不常见,而孤立性双侧MCP梗死则更为罕见。本文报道1例孤立性双侧小脑中脚梗死病例的诊治经过,结合文献资料简要探讨孤立性双侧小脑中脚梗死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54岁,因"头晕5 d,走路不稳11 h"于2019-03-21入院。患者入院前5 d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天旋地转感,于平卧后可缓解,但仍有头昏沉感,坐位及站立时加重。伴恶心,呕吐胃内容物数次,无头痛、耳鸣、听力下降、视物双影。入院前11 h患者出现站立及行走不稳。急诊行头部核  相似文献   

18.
<正>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ICAS)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发病机制之一,因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的供血区域广泛,且易发生粥样硬化性狭窄,其供血区域的缺血性卒中发生率高,严重威胁中国人群的健康~([1])。研究显示,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破裂是缺血性卒中发生的主要促进因素~([2])。目前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9.
患者 女性,37岁。突发头痛伴恶心呕吐,意识清楚,无明显神经功能障碍。急诊行CT检查显示广泛蛛网膜下腔出血,以桥前池环池为重(Fisher分级Ⅲ级)。遂行DSA检查,发现右小脑前下动脉(AICA)远端动脉瘤。术前准备完善后,于发病36h行手术治疗。手术采用右枕下乳突后入路。显露右侧小脑桥脑角,清除凝血块,见AICA与面听神经伴行进入内听道,且有一动脉从内听道内穿出主要供应小脑,  相似文献   

20.
正小脑性缄默综合征(cerebellar mutism syndrome,CMS)是儿童后颅窝肿瘤术后的一种严重并发症,Rekate等在1985年首先提出小脑性缄默综合征~([1])。儿童后颅窝手术后CMS的发生率为11%~29%~([2]),特别是髓母细胞瘤术后最高可达39%~([3]),偶尔可见于外伤、脑血管意外和感染性疾病~([4])。其特点是以缄默症为主要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