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P53蛋白和MGMT蛋白在子宫内膜癌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差异以及其表达水平与子宫内膜癌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分析2012年9月~2014年1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住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53蛋白和MGMT蛋白在手术切除的子宫内膜癌标本中的表达,并选取60例子宫内膜正常的妇女作为对照组。比较P53蛋白和MGMT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并探讨P53蛋白和MGMT蛋白阳性表达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P53蛋白和MGMT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正常子宫内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5.60,P<0.05;χ2=5.275,P<0.05)。P53蛋白阳性表达率与淋巴结转移(χ2=9.818,P<0.05)及肌层浸润深度(χ2=12.23,P<0.05)有相关性;MGMT蛋白阳性表达率与淋巴结转移(χ2=14.67,P<0.05)和肌层浸润深度(χ2=16.90,P<0.05)也有相关性。结论:P53蛋白和MGMT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升高,且与患者的病理特征有着密切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Bcl-2、PTEN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0例子宫内膜癌、2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Bcl-2、PTEN蛋白的表达。结果:①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Bcl-2蛋白阳性表达率为90.0%,显著高于Bcl-2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44.0%)(P<0.05),不同临床分期、组织分级之间其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PTEN在正常子宫内膜中的阳性表达率为90.0%,高于其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32.0%)(P<0.05),不同临床分期、组织分级之间其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Bcl-2、PTEN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有相关性(χ2=6.0883,P<0.05)。结论:在子宫内膜癌恶性进展中Bcl-2、PTEN表达下调,提示二者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中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结合临床病理学特征探讨Survivin、PR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子宫内膜癌、34例癌旁组织和20例正常子宫内膜标本中Survivin、PR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①Survivin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组的阳性表达率为65.0%,显著高于正常内膜组5.0%及癌旁组织组8.8%(P<0.001)。②PR在内膜癌组的阳性表达率为48.3%,显著低于正常子宫内膜组100%及癌旁组织组85.3%(P<0.001),且从正常子宫内膜→癌旁组织→子宫内膜癌组织PR的过表达率呈下降趋势。③随着晚手术病理分期、组织学低分化、深肌层浸润及发生淋巴结转移Survivin表达增高,PR呈低表达(P<0.05)。④PR与Survivin在内膜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479,P<0.001)。结论:Survivin、PR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联合检测Survivin、PR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有助于临床协助诊断、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PTEN、VEGF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探讨其与子宫内膜样癌发展及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方法:收集92例子宫内膜病理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检测PTEN及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PTEN和VEGF在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子宫内膜癌高中分化组与低分化组中阳性表达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无肌层浸润或浸润深度≤1/2组与浸润深度>1/2组中的阳性表达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在无淋巴结转移的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及有转移中的阳性表达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EN阳性表达率与VEGF阳性表达率呈现出负相关性(γ=-0.633,P<0.05)。结论:PTEN阳性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组织学分级及肿瘤侵袭性呈负相关,VEGF阳性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组织学分级、肿瘤侵袭性及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二者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和发展中呈拮抗作用,表达呈负相关。监测PTEN和VEGF的表达,可以作为判断肿瘤恶性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结合临床病理学特征探讨Survivin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子宫内膜癌、33例癌旁组织和20例正常子宫内膜标本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Survivin蛋白在内膜癌组的阳性表达率为66.7%,显著高于正常内膜组10.0%及癌旁组织组9.1%(P<0.001)。Survivin在内膜癌组过表达率(++~+++)为55%,显著高于正常内膜组0%及癌旁组织组0%(P<0.001)。Survivin在临床晚期(Ⅲ~Ⅳ期)、组织学低分化(G2~G3级)、深肌层浸润(>1/2)及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组织标本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临床早期(I~Ⅱ期)、组织学分化好(G1级)、肌层浸润浅(≤1/2)及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组(P<0.05)。结论Sur-vivin在子宫内膜癌中表达增高且多为中等及强阳性表达。对Survivin在子宫内膜癌中表达的检侧有助于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及其抑制物-1(PAI-1)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子宫内膜癌标本61例,同时取患者相应的癌旁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作为对照。应用组织芯片法与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每例子宫内膜癌标本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uPA及其抑制物PAI-1的表达情况。结果:PAI-1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37.7%(23/61),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率为60.7%(37/61),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28,P<0.05);PAI-1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组织类型、肿瘤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无关(均P>0.05),但与临床病理分期有关(P<0.05)。uPA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2.6%(26/61),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1.3%(13/61),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69,P<0.05);uPA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组织类型、肿瘤组织学分级无关(均P>0.05),但与肿瘤临床病理分期和肿瘤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此外,uPA和PAI-1在子宫内膜癌中阳性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PA和PAI-1的异常表达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中有重要作用,PAI-1的低表达和uPA的高表达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进展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HIF-1α、VEGF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11例正常子宫内膜、14例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38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HIF-1α和VEGF的表达。结果:HIF-1α和VEGF在子宫内膜癌和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织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HIF-1α蛋白阳性表达与组织病理学分级、手术病理分期无关(P>0.05);VEGF随病理组织学分级的增加、手术病理分期的进展阳性率逐渐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F-1α和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r=0.429,P=0.007)。结论:在缺氧状态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HIF-1α基因被激活,过渡表达HIF-1α蛋白,并通过VEGF的上调而刺激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使肿瘤耐受缺氧,促进子宫内膜癌的转移。  相似文献   

8.
抗癌药物的新靶点-端粒及端粒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端粒的结构和功能,端粒是真核生物染色体3′末端、由富含G的DNA重复序列和端粒结合蛋白(telomere binding proteins,TBPS)组成的核蛋白复合物,其功能主要是维护染色体稳定。防止染色体发生丢失、重排、末端融合和被酶消化降解等。人的端粒于1988年被克隆,其重复序列为5′-(TTAGGG)n-3′,长度在5—15KB范围内。最近的研究表明。端粒的结构比预想的要复杂得多:首先,端粒不是线性末端,而是3′端富含G的序列(称为T环)插入端粒重复序列的双链之间置换形成环状结构,称之为D环,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2(telomeric repeat factor2,TRF2)就结合于此处,T-环的基本作用是提供端粒保护和复制端粒。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Aurora B在正常子宫内膜和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treptavidin-biotin peroxidase,SP)法对10例正常增殖期子宫内膜组织、10例正常分泌期子宫内膜组织和72例子宫内膜癌组织Aurora B的表达情况进行了检测,分析其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规律及其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Aurora B表达的阳性指数在正常增殖期子宫内膜组织中明显高于分泌期子宫内膜组织,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增殖期的表达也高于子宫内膜癌组织的表达,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Aurora B表达阳性指数在高分化、低手术分期和肌层浸润深度≤1/2的子宫内膜癌组织中低于中、低分化、高手术分期和子宫肌层浸润深度>1/2的子宫内膜癌组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1、P<0.05,respectively)。结论:Aurora B参与正常增殖期子宫内膜腺体上皮细胞的增生和复制;Aurora B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其生物学行为有关,Aurora B的表达升高提示子宫内膜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增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mRNA结合蛋白3(IMP3)、P53蛋白表达程度及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病理科收集的80例子宫内膜癌组织标本、正常子宫内膜组织标本40例,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IMP3、P53蛋白的表达程度,分析两者与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IMP3蛋白、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00%、57.50%,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IMP3蛋白、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2.50%、12.5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癌组织中IMP3蛋白阳性表达率与患者病理学分型、FIGO分期、分化程度有相关性(P0.05),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53蛋白阳性表达率与患者病理学分型、FIGO分期、分化程度、肌层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5)。结论子宫内膜癌组织中IMP3、P53蛋白表达程度上调,并且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