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IGF-Ⅱ在子痫前期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正常晚孕组和轻度、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IGF-Ⅱ的表达,同时用ELISA方法检测3组研究对象胎儿脐血中IGF-Ⅱ的含量。结果:IGF-Ⅱ在脐血中的含量,重度子痫前期组显著高于轻度子痫前期组(P<0.001),轻度子痫前期组显著高于正常晚孕组(P<0.01);IGF-Ⅱ在胎盘组织中的表达,重度子痫前期组显著低于轻度子痫前期组(P<0.01),轻度子痫前期组显著低于正常晚孕组(P<0.01)。结论:子痫前期时脐血IGF-Ⅱ含量升高可能是子痫前期病理变化的结果,而胎盘组织中IGF-Ⅱ表达减少可能是引发子痫前期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考察孕妇血清、脐血及胎盘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和子痫前期发病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5月-2013年10月在该院产科住院分娩并确诊的76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按发病时孕周是否大于34周分为早发型子痫前期组(34周,35例)和晚发型子痫前期组(34周,41例);另选取同期正常晚期妊娠孕妇62例为对照,分为对照组1(30例)和对照组2(32例)。结果对照组血清MPO水平相当,与对照组比,子痫前期组血清MPO水平显著增高,与晚发子痫前期组比,早发子痫前期组的血清MPO水平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2比,子痫前期组的脐血MPO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晚发子痫前期组比,早发子痫前期的脐血MPO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1比,对照组2胎盘组织MPO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2比,子痫前期组胎盘组织的MPO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子痫前期组的MPO水平显著增高,与晚发子痫前期比,早发胎盘组织的MPO水平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PO可能通过氧化应激参与子痫前期的发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发型子痫前期孕妇血清及胎盘组织中血清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及一氧化氮(NO)的表达与意义。方法在我院2014年4月到2015年4月期间诊治的妊娠期女性96例作研究对象并分为三组,正常晚期妊娠组(n=32)、轻度早发子痫前期组(n=32)、重度早发子痫前期组(n=32),使用ELISA法和硝酸盐还原酶法检测三组患者IGF-1浓度及NO水平,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三组孕妇胎盘组织中IGF-1及NO浓度。结果 1轻、重度早发子痫前期组血清和胎盘中IGF-1浓度和NO水平均低于正常晚期妊娠组(P0.05),而重度早发子痫前期组血清和胎盘中IGF-1浓度和NO水平低于轻度早发子痫前期组(P0.05);2轻、重度早发子痫前期组胎盘组织和血清中的IGF-1浓度分别同相应部位的NO水平呈正相关关系。结论孕妇血清及胎盘组织中IGF-1及NO表达和早发型子痫前期的产生以及病情进展相关,掌握孕妇IGF-1及NO水平有助于避免其并发子痫前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Bcl-2和Caspase-3的表达及其与重度子痫前期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20例正常晚期妊娠孕妇(对照组)、40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重度子痫前期组,其中早发型20例,晚发型20例)的胎盘组织进行Bcl-2和Caspase-3的定位,并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定量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重度子痫前期组Bcl-2的表达显著降低和Caspase-3的表达显著升高,且两者呈负相关(r=-0.334,P=0.009),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与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胎盘组织中Bcl-2低表达和Caspase-3的高表达,可能与重度子痫前期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胎盘生长因子(PLGF)、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及白细胞介素-12(IL-12)在子痫前期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9年3月—2020年3月义乌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子痫前期患者68例(子痫前期组),依据病情严重程度再分亚组:轻度组(轻度子痫前期46例)、重度组(重度子痫前期22例),依据发病孕周再分亚组:早发组[早发型子痫前期29例(发病孕周<34周)]、晚发组[晚发型子痫前期39例(发病孕周≥34周)]。另选取同期同院住院建立产检档案的孕妇63例作为对照组。统计子痫前期组胎儿结局,对比不同组PLGF、sFlt-1及IL-12表达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PLGF、sFlt-1及IL-12与子痫前期患者不良胎儿结局的关系。结果 对照组PLGF、sFlt-1及IL-12表达水平分别为(125.16±15.31)ng/L、(8.14±1.36)ng/ml、(121.54±8.15)pg/ml;子痫前期组PLGF、sFlt-1及IL-12表达水平分别为(65.07±11.54)ng/L、(18.86±2.87)ng/ml、(...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3月在庆阳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产科产检及住院分娩的重度子痫前期孕妇80例为研究组,以发病时孕周为准,将发病时孕周34周孕妇设为早发子痫组,将孕周≥34周孕妇设为晚发子痫组,各40例;选取同期正常妊娠晚期孕妇80例为健康对照组,根据孕周34周和≥34周分为健康A组和健康B组,各40例。检测和对比血清hs-CRP、MPO水平。结果早发子痫组与晚发子痫组hs-CRP水平均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早发子痫组与晚发子痫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发子痫组及晚发子痫组孕妇的MPO表达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早发子痫组高于晚发子痫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发子痫组与晚发子痫组hs-CRP、MPO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均呈负相关关系(P0.05);健康对照组则与出生体重无相关性(P0.05)。结论在子痫前期的病理生理发展过程中,血清hs-CRP、MPO可能发挥重要作用。重度子痫前期病患的血清hs-CRP、MPO水平的升高可导致胎儿宫内生长发育受限(FGR),导致新生儿体重下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霍夫包尔细胞在早发型、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胎盘中的表达。方法收集2009年3月-2015年12月在该院分娩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72例,根据重度子痫前期发病时间分为两组:孕周<34周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组(23例),孕周≥34周为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组(49例)。另选取同期在该院住院的正常妊娠妇女2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孕妇胎盘中霍夫包尔细胞上HMGB1、CD8和CD163的表达水平。结果 HMGB1表达在滋养细胞和霍夫包尔细胞核上,CD68表达在霍夫包尔细胞膜上,CD163表达在霍夫包尔细胞质和细胞膜上。与对照组相比,重度子痫前期胎盘中霍夫包尔细胞CD68和CD163的阳性数量表达显著减少(P<0.05);与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组相比,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胎盘中CD68数量表达较少(P<0.05),而CD163无差别(P>0.05)。结论霍夫包尔细胞减少可能参与重度子痫前期的发病机制,霍夫包尔细胞有可能成为治疗子痫前期的一个重要靶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早发型、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胎盘组织中骨转移蛋白-7(BMP-7)及其受体Ⅱ(BMPRⅡ)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重度子痫前期发病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6年1月在该院产科住院,临床确诊为早发型、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胎盘组织作为研究对象,每组各30例;选取同期行择期剖宫产的正常相应孕周产妇的胎盘组织30例为对照组,分别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3组胎盘中BMP-7和BMPRⅡ中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两者在胎盘中的表达定位。结果 BMP-7、BMPRⅡ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在重度子痫前期胎盘组织中升高,且在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中升高更加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MP-7主要表达于胎盘绒毛合体滋养细胞层和绒毛外滋养细胞的细胞质,BMPRⅡ主要表达于胎盘绒毛滋养细胞和绒毛外滋养细胞的细胞膜。结论胎盘组织中BMP-7和BMPRⅡ的表达量增高有可能参与了重度子痫前期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 在先兆子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用ELISA方法测定88例先兆子痫和21例正常晚孕妇女血清IGF-Ⅱ的水平。88例先兆子痫患者中15例为轻度先兆子痫, 73例为重度先兆子痫, 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结果: 重度先兆子痫组IGF-Ⅱ显著高于正常晚孕组(P<0 05) 和轻度先兆子痫组(P<0 05)。结论:先兆子痫患者血清IGF-Ⅱ显著升高, 且随病情加重明显升高, IGF-Ⅱ可能是先兆子痫病理过程中主要调节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的表达特点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正常妊娠妇女和子痫前期患者各31例胎盘组织中IGF-Ⅱ及IGFBP-1的表达特点,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滋养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及绒毛间质细胞均有IGF-Ⅱ、IGFBP-1表达;与正常组相比,子痫前期组IGF-Ⅱ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IGFBP-1表达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结论IGF-Ⅱ、IGFBP-1表达失衡,可能与妊娠期胎盘滋养细胞侵入异常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miR-206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IGF-1)在早发型子痫前期女性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将100例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病例组)分为轻度组(59例)和重度组(41例),选取同期住院的30例正常孕妇为对照组。分别检测3组孕妇的血清miR-206、IGF-1水平及平均动脉压、24 h尿蛋白量,分析血清miR-206、IGF-1水平与平均动脉压和24 h尿蛋白量的相关性及血清miR-206、IGF-1对早发型子痫前期的诊断效能。结果 3组孕妇的平均动脉压、24 h尿蛋白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3组孕妇血清miR-206和IGF-1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轻度组和重度组孕妇血清miR-206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 05),重度组孕妇血清miR-206水平显著高于轻度组(P<0. 05)。轻度组和重度组孕妇血清IGF-1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 05),重度组孕妇血清IGF-1水平显著低于轻度组(P<0. 05)。病例组孕妇血清miR-206水平与平均动脉压呈中等正相关关系(r=0. 583,P=0. 000),与24 h尿蛋白量呈中等正相关关系(r=0. 510,P=0. 000)。病例组孕妇血清IGF-1水平与平均动脉压呈中等负相关关系(r=-0. 641,P=0. 000),与24 h尿蛋白量呈中等负相关关系(r=-0. 524,P=0. 000)。病例组孕妇血清miR-206水平与血清IGF-1水平呈中等负相关关系(r=-0. 734,P=0. 001)。血清miR-206和IGF-1诊断早发型子痫前期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 817和0. 877。结论早发性子痫前期孕妇血清miR-206水平显著升高,IGF-1水平显著下降,两者呈负相关关系,且与患者临床指标有关,检测血清miR-206和IGF-1水平对早期诊断早发型子痫前期及评估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Notch1蛋白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蛋白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PE)孕妇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 方法选择2016年10月1日至2017年9月30日,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住院,行择期剖宫产术分娩的65例重度PE孕妇为研究对象。按照发病孕龄不同,将33例早发型重度PE孕妇(孕龄≤34孕周)纳入早发型重度PE组,将32例晚发型重度PE孕妇(孕龄>34孕周)纳入晚发型重度PE组。同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选择同期在本院住院因胎位异常或者胎儿窘迫行择期剖宫产术分娩的30例孕妇,纳入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法检测Notch1和PPAR-γ蛋白在3组产妇胎盘组织中的分布及相对表达水平。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3组孕妇的年龄、孕龄和Notch1、PPAR-γ蛋白平均灰度值等进行整体比较,再采用最小显著差异(LSD)法进一步对3组孕妇Notch1和PPAR-γ蛋白平均灰度值进行两两比较。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孕妇胎盘组织中Notch1和PPAR-γ蛋白平均灰度值进行相关性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并得到该伦理委员会审批(批准文号:201601027),并且与所有研究对象均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 结果①早发型重度PE组、晚发型重度PE组和对照组孕妇的年龄和孕龄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Notch1与PPAR-γ蛋白在3组产妇的胎盘组织中均有表达,Notch1蛋白主要定位于胎盘滋养细胞的细胞质中,呈淡黄色-深棕色颗粒。PPAR-γ蛋白主要定位于绒毛细胞滋养层细胞核,少部分表达于细胞质内,呈黄褐色-深棕色颗粒。③3组孕妇胎盘组织中Notch1和PPAR-γ蛋白平均灰度值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565,P=0.012;F=8.694,P=0.006)。3组孕妇胎盘组织中Notch1蛋白平均灰度值进行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早发型重度PE组vs晚发型重度PE组:LSD-t=3.218,P=0.005;早发型重度PE组vs对照组:LSD-t=4.832,P=0.007;晚发型重度PE组vs对照组:LSD-t=2.948,P=0.008)。对3组孕妇胎盘组织中PPAR-γ蛋白平均灰度值分别进行两两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早发型重度PE组vs晚发型重度PE组:LSD-t=3.412,P=0.003;早发型重度PE组vs对照组:LSD-t=4.927,P=0.002;晚发型重度PE组vs对照组:LSD-t=3.168,P=0.001)。④在早发型重度PE组、晚发型重度PE组的胎盘组织中,Notch1和PPAR-γ蛋白的平均灰度值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的结果显示,Notch1和PPAR-γ蛋白的平均灰度值呈负相关关系(r=—0.461,P<0.05)。 结论早发型重度PE孕妇胎盘组织中Notch1相对表达水平下调,PPAR-γ蛋白相对表达水平上调,提示Notch1蛋白和PPAR-γ蛋白表达异常可能在滋养细胞的浸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并且影响早发型重度PE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处理及对母儿预后的影响.方法 以发病孕周34周为界限,分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组78例及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组128例,回顾性的分析重度子痫前期孕妇20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早发型入院平均孕周、严重的并发症、新生儿窒息、死胎、新生儿死亡和转新生儿科治疗发生比例分别为(30.6±2.6)周、67.9%、48.8%、9.8%、24.4%和75.6%;晚发型分别为(35.0±1.8)周、45.3%、13.4%、2.2%、3.0%和43.3%;早发型入院平均孕周、严重的并发症、新生儿窒息、死胎、新生儿死亡和转新生儿科治疗的比例均高于晚发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在严密观察病情情况下,适当的期待治疗可以改善围生儿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孕妇血清中胎盘蛋白13的表达水平与妊娠孕周长短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间该院收治的子痫前期孕妇52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子痫前期组(20例)和重度子痫前期组(32例);选取同期来本院健康体检的健康孕妇33例为对照组。分别于妊娠中期(孕33~36周)和妊娠晚期(孕33~36周)收集3组孕妇的肘静脉血5ml,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样本中胎盘蛋白13的含量。结果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组血清胎盘蛋白13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子痫前期组血清胎盘蛋白13含量明显高于轻度子痫前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孕妇妊娠晚期胎盘蛋白13含量均高于妊娠中期,其中对照组妊娠晚期胎盘蛋白13含量与妊娠中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子痫前期组和重度子痫前期组妊娠晚期胎盘蛋白13含量均明显高于妊娠中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胎盘蛋白13含量与孕周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轻度子痫前期组和重度子痫前期组胎盘蛋白13含量与孕周之间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子痫前期孕妇外周血清中胎盘蛋白13含量明显增加,可能参与了子痫前期病情的进展;随着孕周的延长,子痫前期孕妇血清中胎盘蛋白13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可作为预测病情进展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现代医院》2017,(2):224-226
目的探讨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及双特异性磷酸酶9(DUSP9)与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发生发展的关系,揭示其与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1/2信号通路相互作用机制,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发病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122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为研究组(其中早发型62例,晚发型60例),随机抽取同期65例正常妊娠者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胎盘组织中P38MAPK、DUSP9的表达水平。结果各组胎盘组织的合体滋养细胞、蜕膜细胞、血管内皮细胞中均可检测到P38MAPK、DUSP9的表达。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组P38MAPK表达显著高于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组及对照组(0.112±0.025,0.072±0.002,0.048±0.008,P<0.01);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组DUSP9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晚发型重度前期组及对照组(0.041±0.004,0.078±0.002,0.126±0.008,P<0.01);各组胎盘组织中P38MAPK与DUSP9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53,P<0.05)。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组胎盘中P38MAPK高表达及DUSP9低表达与其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提示P38MAPK、DUSP9/ERK1/2信号通路可能相互作用,并共同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李利玲  乔福元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5):2088-2090
目的:探讨KiSS-1与IGF-Ⅱ在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的表达。方法:采用SP法对轻、重度子痫前期组40例和正常妊娠组25例的胎盘组织进行KiSS-1和IGF-Ⅱ的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各组KiSS-1和IGF-Ⅱ的定位、分布和表达量的差异。结果:KiSS-1在轻度子痫前期组及重度子痫前期组胎盘中的表达量均高于正常妊娠组,P值分别为P<0.05(P=0.019)和P<0.01。IGF-II在轻度子痫前期组及重度子痫前期组中的表达量均低于正常妊娠组,P值分别为P<0.05(P=0.022)和P<0.01。KiSS-1在胎盘的表达量与新生儿体重呈负相关,r为-0.902(P<0.01);IGF-Ⅱ在胎盘的表达量与新生儿体重呈正相关,r为0.870(P<0.01)。结论:KiSS-1和IGF-Ⅱ在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表达异常,可能与子痫前期的发病及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7.
涂金晶  张鑫  刘青 《中国妇幼保健》2018,(23):5403-5405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参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与病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进行治疗的100例子痫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和重度组,每组50例,同时选取同一时期的50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进行诊断,比较各组的超声参数,并比较各组外周血及胎盘组织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的水平,以及其与病情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超声参数收缩期与舒张期流速比(S/D)、阻力指数(RI)以及血流搏动指数(PI)最低,重度子痫前期组最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外周血及胎盘组织的IGF-1及IGF-2水平最高,重度子痫前期组的外周血及胎盘组织的IGF-1及IGF-2水平最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参数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363,0.287,0.078);IGF-1含量及胎盘中IGF-1蛋白及mRNA水平均和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0.248,-0.053,-0.069);外周血清中IGF-2含量及胎盘中IGF-2蛋白及mRNA水平均和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0.361,-0.087,-0.093)。结论子痫前期患者脐动脉的超声参数显著升高,其能评估患者的病情状况,且外周血及胎盘组织的IGF-1及IGF-2水平变化也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子痫前期孕妇血清及胎盘组织中GRP78、P53蛋白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60例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子痫前期妊娠女性,其中早发型30例(早发组)、晚发型30例(晚发组),同期健康妊娠女性30例为对照组,采集3组妊娠女性血清及胎盘组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GRP78、P53蛋白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胎盘组织GRP78、P53蛋白水平,半定量逆转录多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胎盘组织GRP78及P53 mRNA表达。结果:对照组血清及胎盘组织中GRP78、P53蛋白及GRP78、P53 mRNA水平均低于早发组和晚发组(P0.05);3组胎盘组织中均有GRP78、P53蛋白及GRP78、P53 mRNA表达;对照组胎盘组织GRP78蛋白主要表达黄色和浅棕色,早发组和晚发组多表达深棕色和浅棕色,棕色颗粒水平高高于对照组;P53蛋白主要表达于细胞滋养层细胞。早发组和晚发组胎盘组织中GRP78、P53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P0.05);早发组和晚发组血清及胎盘组中GRP78、P53蛋白及GRP78mRNA、P53 mRNA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子痫前期孕妇血清及胎盘组织中GRP78、P53蛋白均呈现高表达,提示该蛋白水平变化与子痫前期发病机制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_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 1,TGF-β_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在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Western blot方法对50例正常妊娠组和60例子痫前期组(25例轻度和35例重度)胎盘组织中TGF-β_1、MMP-9的表达进行分析。其中早发型轻度子痫前期组15例,晚发型轻度子痫前期组10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组18例,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组17例。结果在重度子痫前期组中TGF-β_1的表达明显升高,MMP-9的表达明显降低,与轻度子痫前期组及正常妊娠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子痫组与正常妊娠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胎盘组织中TGF-β_1的表达水平和MMP-9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P0.05);TGF-β_1、MMP-9在子痫前期患者早发型和晚发型组间的表达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TGF-β_1和MMP-9表达异常,提示两者可能共同参与重度子痫前期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患者IGF-1水平与围产儿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正常晚期孕妇28例为对照组,轻、重度子痫前期孕妇各15例为研究组,分别于分娩前抽取孕妇静脉血,分娩时留取新生儿脐静脉血和羊水,同时记录新生儿出生体重、Apgar评分及胎盘重量等,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孕妇血、脐血及羊水中IGF-1水平,分析子痫前期中IGF-1水平与围产儿结局的相关性。结果(1)随着子痫前期病情严重程度的增加,IGF-1水平呈下降趋势,重度子痫前期组IGF-1水平明显低于轻度子痫前期组,轻度子痫前期组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统计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随着IGF-1水平的下降,重度子痫前期的新生儿出生时平均体重、Apgar评分、胎盘重量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统计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GR发生率、围产儿死亡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其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子痫前期患者IGF-1水平变化为胎儿预后提供了一种监测手段,重度子痫前期IGF-1水平显著降低,并且围产儿不良结局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