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早产小于胎龄儿(SGA)与适于胎龄儿(AGA)高危因素、发病情况的差异,为早产SGA进行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1年l月-2017年1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 370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根据胎龄与出生体重的关系分为SGA组(675例)与AGA组(695例),比较两组早产儿的一般情况、围生期高危因素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1)SGA组出生体重、出生身长、出生头围、出院体重、出院身长均小于AGA组,住院天数较AGA组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11.62、-7.12、-5.25、-5.72、-2.1、4.46,P<0.05);2)SGA组其母系高龄产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胎盘异常、剖宫产与AGA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5.841、170.937、19.558、92.719,P<0.05);3)早产SGA组并发窒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心肌损伤、喂养不耐受、肺炎、败血症、低血糖、低甲状腺素血症的比例高于AG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465、4.162、6.035、3.97、5.180、5.21、4.71、5.031,P<0.05);4)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母亲患妊娠期高血压(OR=5.64,95%CI:1.28~16.16)、胎盘异常(OR=3.65,95%CI:1.16~7.69)、多胎妊娠(OR=2.89,95%CI:1.05~8.84)是早产SGA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加强孕期保健、胎儿宫内监测,及时发现胎儿宫内生长发育迟缓,对孕母进行积极治疗,有助于减少早产SGA的发生;加强早产SGA的监护治疗,可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sane》2014,(6)
目的探讨早产小于胎龄儿(SGA)1岁时体格发育和神经发育的追赶状况,为早产儿发育提供干预依据。方法根据早产儿出生体重和胎龄,将早产几分为早产SGA组(35例)和早产适于胎龄儿(AGA)组(71例),随访至校正年龄12个月,比较两组早产儿身长和体重追赶差异,生长迟缓发生率及精神运动发育指标的差异。结果校正年龄12个月时,SGA组早产儿体重低于AGA组[(9.70±1.41)kg vs(11.03±3.52)kg],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48,P0.05);体重增长迟缓的发生率高于AGA组(31.4%vs 12.7%),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85,JP0.05);两组身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GA组智能发育指数低于AGA组[(79.4±10.9)分vs(85.3±16.1)分],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09,P0.05);运动发育指数较AGA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岁时早产SGA体重增长和智能发育指数仍较早产AGA落后,应加强出院后营养监测和早期精神运动功能训练,促进早产儿综合发育。  相似文献   

3.
双胎妊娠的绒毛膜性质与围产儿预后的观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红卫  田晓先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7):3825-3826
目的:探讨双胎的绒毛膜性质与胎儿结局的关系。方法:以孕期B超加产后检查胎盘胎膜的方法将238例双胎分为单绒毛膜组和双绒毛膜组,统计临床资料,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孕周、并发症、围产儿预后等。结果:两组发生例数、分娩孕周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单绒毛膜组早产、低体重儿、围产儿死亡率明显高于双绒毛膜组,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绒毛膜组新生儿平均体重明显低于双绒毛膜组,妊娠34周以上围产儿死亡率明显降低(P<0.01)。围产儿总死亡率及双胎之一新生儿窒息在单绒毛膜组中均明显高于双绒毛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绒毛膜双胎妊娠并发症及围生儿患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双绒毛膜双胎,孕期及早诊断双胎的绒毛膜性质和加强对单绒毛膜双胎的监护,适时终止妊娠,是改善胎儿和新生儿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胎盘绒毛膜炎与早产的相关性。方法将早产儿胎盘、绒毛膜、脐带(排除胎膜早破、多胎妊娠、羊水粪染、胎盘早剥等的胎盘及先天畸形胎儿的胎盘)列为研究组,将正常足月儿胎盘、绒毛膜、脐带(除外胎盘早期剥离及先天畸形、多胎妊娠、羊水粪染胎盘)列为对照组,于胎儿出生后常规行胎盘病理检查,根据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300例,胎盘绒毛膜炎30例,对照组300例。胎盘绒毛膜炎6例.经X2检验,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盘绒毛膜炎与早产存在相关性。可对产妇加强孕期教育,在孕期积极治疗生殖道炎症,改善早产儿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和分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C-反应蛋白(CRP)预测胎膜早破(PROM)早产儿宫内感染的价值,为PROM早产儿宫内感染的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医院收治的未足月PROM孕妇104例作为病例组,选取健康早产妊娠孕妇50例作为早产妊娠组,选取同期健康足月妊娠孕妇50例作为对照组对三组研究对象入院时、分娩后1d和3d的血清hs-CRP、CRP水平进行检测和比较,对三组新生儿的宫内感染率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分娩前、后各时点,病例组孕妇的血浆hs-CRP、CRP水平均高于早产妊娠组,早产妊娠组孕妇的血浆hs-CRP、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发生新生儿宫内感染的病例组孕妇的血浆hs-CRP、CRP水平均高于未发生新生儿宫内感染的病例组孕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对照组、早产妊娠组新生儿宫内感染率分别为55.77%、8.00%和14.00%,病例组新生儿宫内感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早产妊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妇入院时血浆hs-CRP、CRP水平在预测RPOM早产儿宫内感染中的AUC分别为0.740和0.744,当应用两种指标进行联合检测时,AUC提升至0.828,联合检测在预测PROM早产儿宫内感染中灵敏度显著高于单独检测血浆hs-CRP或CRP水平(P0.05),而三种方法的特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ROM早产儿宫内感染率较高,发生新生儿宫内感染的孕妇可表现为外周血hs-CRP、CRP水平的升高,联合检测这两项指标可辅助预测PROM早产儿宫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产的相关因素,分析早产儿的妊娠结局。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6月在嘉兴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住院分娩的早产的病例200例作为早产组,同期住院分娩的足月病例20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早产组孕妇、足月组孕妇以及早产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早产发生的主要原因、早产发生的危险因素、胎龄对早产结局的影响以及早产儿出生体重对早产结局的影响。结果医源性早产发生的最主要的原因为子痫前期,其次为胎儿窘迫、胎盘因素、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和羊水过少、重度肝内胆汁淤积症。早产组的高龄、早产史、反复流产史、未正规产检、胎膜早破、产前出血、子痫前期和胎儿窘迫的比例均高于足月组(P0.05)。早产儿胎龄和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缺血缺氧性脑病、早产儿窒息、早产儿死亡和早产儿肺炎的发生率均有相关性(P0.05)。早产儿出生体重和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缺血缺氧性脑病、早产儿窒息、早产儿死亡和早产儿肺炎的发生率均有相关性(P0.05)。结论医源性早产的主要原因有子痫前期、胎儿窘迫、胎盘因素、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和羊水过少、重度肝内胆汁淤积症。早产的危险因素有高龄、早产史、反复流产史、未正规产检、胎膜早破、产前出血、羊水过多以及胎儿窘迫。早产儿胎龄和出生体重与早产儿结局有相关性,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低,早产儿的结局越差。  相似文献   

7.
470例早产相关因素及早产儿结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海南地区早产发生现状及不同孕周、不同类型早产儿的结局。方法:选择2010年1月1日~2012年5月31日在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分娩的孕28周~36+6周早产产妇470例为研究对象。结果:①早产发生率:早产发生率为29.03%(470/1 619)。②早产发生孕周:平均分娩孕周33.5周,其中早期早产发生率为15.11%(71/470),中期早产发生率19.87%(94/470),晚期早产发生率64.89%(305/470)。③早产发生的原因:在早产的发生原因排序中,医源性早产占首位,其次为PPROM早产和自发性早产。医源性早产中前5位原因分别是双胎及其相关并发症50例(18.58%),前置胎盘44例(16.35%),子痫前期39例(14.49%),子宫疤痕33例(12.26%),胎盘早剥9例(3.34%)。④不同孕周的早产儿结局比较:早产儿并发症的发生与孕周相关,早期、中期、晚期早产儿的并发症(新生儿窒息、肺部感染、颅内出血、肺透明膜病)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⑤不同原因的早产儿结局比较:在医源性早产、PPROM及自发性早产中,围生儿死亡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肺部感染及颅内出血的发生率在上述原因的早产组中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新生儿窒息及NRDS发生率在上述各种原因的早产组中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早产儿的并发症及死亡率与孕周密切相关,<32周的早期早产儿死亡率和并发症明显增高。减少医源性早产,积极预防PPROM及自发性早产的发生是降低早产发生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宁波市鄞州区咸祥中心卫生院2003-2014年产妇早产状况。方法:248例于该院分娩的早产产妇作为早产组,采用系统抽样随机选出同时期的248例足月产妇作为对照组。专人收集产妇的一般资料(年龄、产检次数、分娩时妊娠天数及住院天数),早产可能的相关因素,包括:孕次、产次、自然流产次数、人流次数、产检次数、胎膜早破(PROM)、妇产科疾病既往史、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多胎妊娠、妊娠期糖尿病(GDM)、妊娠期高血压疾病(PIH)、胎盘植入、胎盘粘连、前置胎盘、胎位异常、胎盘早剥、胎儿窘迫和助孕技术。将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早产相关因素,并对比2组产妇的分娩情况及新生儿状况。结果:近10年早产发生率为11.93%,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自然流产次数、PROM、妇产科疾病既往史、ICP、多胎妊娠、GDM、PIH、胎盘粘连、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胎儿窘迫和助孕技术为早产相关危险因素,产检次数是早产保护因素。而孕次、产次、胎盘植入、人流次数和胎位异常并非早产相关因素。早产组的剖宫产率、新生儿体重及Apgar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死亡率和专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与自然流产次数、PROM、妇产科疾病既往史等多种因素相关,早产是新生儿死亡及预后不良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晚期早产儿中,小于胎龄(SGA)儿和适于胎龄(AGA)儿的临床特点,为提高围生期早产儿管理质量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新生儿科出院的688例晚期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按照出生胎龄与出生体重,将其中151例SGA儿纳入SGA组,537例AGA儿纳入AGA组。回顾性分析早产儿临床病例资料,统计学比较2组早产儿一般临床资料、常见并发症及其母亲孕期合并症发生情况。结果(1)SGA组早产儿出生体重较AGA组低,住院时间较AGA组长,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早产儿性别构成比及娩出方式(剖宫产与自然分娩)构成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SGA组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发生率较AGA组低,消化道出血、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及低血糖发生率较AGA组高,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SGA组早产儿的母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多胎妊娠及子痫发生率较AGA组高,胎膜早破发生率,则较AGA组低,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剖宫产母亲产前,使用与未使用糖皮质激素的SGA儿的RDS发生率比较,以及AGA儿的RDS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早产儿中,SGA儿较AGA儿有更多围生期并发症,住院时间更长。需加强对晚期早产儿中SGA儿的管理及随访,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早产孕产妇和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探讨早产主要高危因素及其并发症,为预防早产发生和改善其临床结局提供资料。方法采取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102例早产儿为病例组,选择同期分娩的117例足月儿为对照组,采集病历资料并问卷调查。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早产高危因素。采用χ2检验,比较早产组与足月组高危因素发生率、并发症率以及早产组内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重并发症率间的差异。结果多胎妊娠、胎膜早破、胎盘早剥、妊娠期糖尿病、先兆流产史、前置胎盘、妊娠期高血压为早产高危因素。以发生率排序,胎膜早破与妊娠期糖尿病均居首位,均占早产儿的31.4%,其次为妊娠期高血压与多胎妊娠,分别占23.5%、22.5%。早产儿低血糖、高胆红素血症、颅内出血、贫血、新生儿呼吸窘迫症(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感染患病率均高于足月儿(P值均0.01)。胎龄为30~34+6周组早产儿贫血、NRDS患病率均高于胎龄为35~36+6周组(P0.05)。低出生体重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贫血、NRDS、感染患病率均高于出生体重≥2 500g者(P0.05)。结论早产主要高危因素为胎膜早破、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与多胎妊娠。早产儿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足月儿,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低并发症率越高。而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更易发生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患者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2016年于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住院分娩的278例胎盘早剥并行剖宫产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胎盘早剥并发产后出血95例设为研究组,未并发产后出血的183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一般情况、临床特征、发病危险因素及母儿结局。结果 (1)两组患者的年龄、孕次、产次、体质量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组患者术前阴道流血率、持续性腹痛率、子宫张力高压痛率及胎监异常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性羊水率、B超检查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单因素分析显示,研究组早产发生率、子痫前期发生率、绒毛膜羊膜炎的发病率、胎盘位于后壁率及发病持续时间高于对照组(P0.05),而甲状腺功能减退率、胎儿生长受限率、胎膜早破率、机械因素率及胎儿性别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早产、子痫前期及发病持续时间是胎盘早剥患者发生产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4)研究组母体子宫卒中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发生率、子宫切除率、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死亡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产、子痫前期及发病持续时间长是胎盘早剥发生产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应高度重视,以改善母儿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与分析不同孕龄早产胎膜早破患者阴道分泌物的培养与胎盘病理结果.方法 选择同一时期入院的早产胎膜早破患者108例,孕龄<34周43例,孕龄>34~≤37周65例,均进行阴道分泌物细菌培养、真菌培养、衣原体培养和淋球菌培养,产后胎盘均送病理检查.结果 108例早产胎膜早破患者中阴道分泌物培养阳性42例,阳性率38.89%,其中真菌17例,无乳链球菌(B群)6例,衣原体8例,阳性率分别为15.74%、5.56%和7.41%;孕龄<34周患者中阴道分泌物培养阳性22例,阳性率51.16%;孕龄>34~≤37周患者中阴道分泌物培养阳性20例,阳性率30.7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8例患者病理检查发现胎盘绒毛膜炎21例,占19.44%;孕龄<34周组患者胎盘绒毛膜炎的病例严重程度高于孕龄>34~≤37周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盘病理检查为轻度绒毛膜羊膜炎、中度绒毛膜羊膜炎和重度绒毛膜羊膜炎的阴道分泌物培养阳性率依次为30.00%、71.42%和100.00%,有逐渐升高趋势;胎盘绒毛膜羊膜炎和胎盘正常病例的阴道分泌物培养阳性率分别为61.90%和3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产胎膜早破患者胎盘绒毛膜羊膜炎与阴道病原微生物感染密切相关,因此阴道分泌物培养对早期预防和干预早产胎膜早破,尤其对孕龄<34周的孕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危妊娠与胎盘病理缺氧性改变的关系及对早产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5年6月在南方医院产科分娩并行胎盘病理检查的28~33+6周单胎孕妇共342例,根据孕妇有无高危因素分为高危组和对照组,对两组胎盘病理缺氧性改变及早产儿结局进行分析。结果高危组胎盘病理缺氧性改变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胎盘病理缺氧性改变的高危因素(OR=2.527,P0.05);高危组早产儿出生体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死胎、剖宫产、小于胎龄、胎儿窘迫、严重新生儿发病率及围生期死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危妊娠孕妇,早产胎盘病理缺氧性改变可能预示子宫胎盘血流灌注不足,并会导致新生儿不良结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孕妇早产发生情况并分析早产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22年1-6月住院分娩的628例孕妇临床资料,根据分娩孕周分为早产组和足月产组,对比两组的床资料,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早产的高危因素。结果:628例早产发生率为7.0%(44/624),早产儿分娩孕周28~31+6周5例(11.4%)、32~33+6周9例(20.5%)、34~36+6周30例(68.2%)。早产组学历、孕前服用叶酸、产次、妊娠期糖尿病、早产史、胎盘早剥、胎膜早破、羊水过少发生率与足月产组无差异(P>0.05),孕妇年龄、孕前体质指数、产前检查、妊娠期高血压、人工流产史、前置胎盘、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胎儿窘迫、胎儿生长受限发生率与足月产组有差异(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孕妇高龄、胎儿窘迫、ICP、妊娠期高血压及前置胎盘均是孕妇发生早产的高危因素(均P<0.05)。结论:高龄妊娠、胎儿窘迫、ICP、妊娠期高血压及前置胎盘均会增加早产发生风险,临床应对存在早产风险的孕妇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新生儿健康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产妇与112例正常孕产妇的早产儿出生率、低体重儿发生率、自发性早产率、新生儿发病率、平均胎盘质量、密度等,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足月儿发生率、足月儿体重、早产儿体重、平均胎盘质量、平均胎盘密度、平均出生体重与平均胎盘重量比值(MBW/MPW)等均低(少)于正常组(P0.01或P0.05);而早产儿发生率、自发性早产率、低体重儿发生率、新生儿疾病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平均胎盘密度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1)。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新生儿可造成较严重的伤害。孕期定期检查,早期积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保证新生儿健康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孕母胎膜早破(PROM)合并绒毛膜羊膜炎与极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9年6月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胎龄<32周新生儿病历资料,根据孕母是否发生PROM分为对照组和PROM组,PROM组再根据孕母是否被确诊为绒毛膜羊膜炎分为PROM合并绒毛膜羊膜炎组(PROM感染组)和PROM未合并绒毛膜羊膜炎组(PROM无感染组),比较三组极早产儿临床资料,探讨孕母发生PROM后是否并发绒毛膜羊膜炎对新生儿NRDS发生、发展的影响。结果 共纳入早产儿284例,对照组136例,NRDS发病率74.3%(101例);PROM无感染组97例,NRDS发病率68.0%(66例);PROM感染组51例,NRDS发病率82.4%(42例);PROM无感染组与对照组极早产儿NRDS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80,P=0.299);PROM感染组与PROM无感染组极早产儿NRDS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71,P=0.062)。通过胃液泡沫试验、肺表面活性物质(PS)使用次数、使用呼吸机情况及PS使用后复查胸片情况来比较NRDS疾病的严重程度,结果发现PROM无感染组极早产儿NRDS发病程度较轻,有创呼吸机使用率(26.0%)较低;使用PS后PROM无感染组极早产儿复查胸片未见NRDS表现者比率(88.0%)较高,无重度NRDS者;而PROM感染组极早产儿复查胸片仍可见重度NRDS表现者比率(9.5%)较高,需多次使用PS,且有创呼吸机使用率(73.8%)最高。结论 PROM合并绒毛膜羊膜炎可能是NRDS发病的危险因素,且影响NRDS发病的进展与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肺表面活性剂用于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28例胎龄≤35周的早产儿作为观察组,出生后立即给予PS预防治疗,选取同期确诊为RDS的36例早产患儿为对照组,应用呼吸机与PS,对比两组患儿的RDS发生率与死亡率。结果观察组出现2例(7.1%)RDS,该院同期收治的胎龄≤35周的早产儿的RDS发生率为38.5%,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RDS死亡率为8.3%,明显低于同期收治早产患儿RDS的死亡率2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用于预防早产儿RDS时可以明显降低其发生率,效果显著,用于治疗早产儿RDS时可以显著降低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胎龄高危新生儿的听性脑干反应(ABR)特点.方法:对2010年7月~2011年4月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的212例新生儿和普通新生儿病区的652例新生儿进行ABR检测,分别测出Ⅰ、Ⅲ、V各波的潜伏期(PL)、波间期(IPL)与振幅(AMP).并根据出生胎龄将上述新生儿分为3组:Ⅰ组为胎龄≤34周108例,Ⅱ组为胎龄34 ~ 37周159例,Ⅲ组为胎龄≥37周596例,比较不同胎龄组高危新生儿的ABR特点.结果:ABR筛查异常率,早产儿Ⅰ组(胎龄≤34周)为55.6%,早产儿Ⅰ组明显高于Ⅱ组(胎龄34 ~ 37周)(49.7%)或足月儿组(胎龄≥37周)(44.9%)(P<0.01).早产儿Ⅱ组与足月儿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耳Ⅰ波潜伏期足月儿组分别与早产儿Ⅰ组或早产儿Ⅱ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早产儿Ⅰ组与早产儿Ⅱ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耳V波潜伏期三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耳Ⅰ~V波间期早产Ⅰ组与早产儿Ⅱ组或足月儿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早产儿Ⅱ组和足月儿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龄≤34周的早产儿ABR异常率较足月儿及胎龄34~37周的晚期早产儿高;ABR Ⅰ波潜伏期足月儿明显短于早产儿,V波潜伏期胎龄≤34周的早产儿明显长于晚期早产儿和足月儿.听觉神经系统随着胎龄的增加而逐渐成熟.早产儿由于本身发育不成熟,常合并窒息、呼吸窘迫、肺炎等疾病,易发生听力损失,因此早产儿更应加强听力监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绒毛膜羊膜炎的相关发病因素及其对新生儿结局的影响和处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83例绒毛膜羊膜炎的产妇(观察组)和同期排除绒毛膜羊膜炎产妇142例(对照组)的一般资料,分析孕期影响因素,统计母婴并发症.结果 两组孕产妇在围产期保健、孕20周前访视、胎膜早破、死胎发生率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胎儿的出生孕周、出生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pgar评分、早产率、低体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比对照组更易出现血糖不稳定及心、脑损伤(P<0.05).结论 胎膜早破易引起绒毛膜羊膜炎,不利于妊娠结局;建议加强孕产期保健宣传,提倡孕期访视及正规产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的临床特点及其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扬州苏北人民医院产科2012年3月-2016年6月收治的100例瘢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孕妇作为观察组,初次剖宫产的前置胎盘孕妇10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孕产妇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无痛性阴道出血例数、初次阴道出血孕周、产前阴道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产后出血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输血、胎盘植入、胎盘附着面缝扎止血、子动脉栓塞、背包缝合、子宫切除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胎儿窘迫、早产、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围生儿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无痛性阴道出血,瘢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手术时间较长,产后出血量较多,术中止血难度增加,围生儿结局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