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对比探究经鼻内窥镜鼻中隔矫正术与传统鼻中隔矫正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息县人民医院收治的鼻中隔偏曲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鼻中隔矫正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经鼻内窥镜鼻中隔矫正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黏骨膜完整性、术后疼痛发生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黏骨膜完整性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另外,观察组术后疼痛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鼻内窥镜鼻中隔矫正术治疗鼻中隔偏曲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术后创伤较小,患者黏骨膜完整性高,术后疼痛率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鼻内窥镜下实施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的治疗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采用随机抽选法从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鼻中隔偏曲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观察对象,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治疗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鼻内窥镜下实施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临床上治疗鼻中隔偏曲采用鼻内窥镜下实施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手术中视野清晰,便于提高手术成功率,且患者承受的痛苦更小、恢复更快,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吴敬东 《中国医药导刊》2012,(12):2045-2046
目的:探讨经鼻内窥镜鼻中隔矫正术与传统鼻中隔矫正术的临床比较效果。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鼻中隔偏曲患者6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传统鼻中隔矫正术治疗组)30例和观察组(经鼻内窥镜鼻中隔矫正术治疗组)30例。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术后疼痛、粘骨膜完整性、术后并发症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鼻内窥镜鼻中隔矫正术创伤小、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鼻中隔偏曲患者应用二线减张鼻中隔矫正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64例鼻中隔偏曲患者作为受试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观察组患者应用鼻内窥镜下二线减张鼻中隔矫正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鼻内窥镜下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术后7d和术后6个月,观察组VA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7d和6个月VAS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观察组并发症率(0)显著低于对照组(21.88%),组间差异p0.05。结论:鼻中隔偏曲患者应用二线减张鼻中隔矫正术疗效可靠,且术后并发症较少,患者预后良好,应推广应用该术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鼻内窥镜下同期手术治疗鼻中隔偏曲并慢性鼻-鼻窦炎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2月来该院就诊的100例鼻中隔偏曲并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利用鼻内窥镜开展偏曲对侧中鼻甲整形、鼻窦开放术,高位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则放于Ⅱ期手术中,观察组患者同期进行偏曲对侧中鼻甲整形、鼻窦开放术、高位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是100%,对照组是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中隔鼻甲、筛窦腔闭锁、中鼻甲粘连的发生率分别是8%、14%、16%,对照组患者分别是30%、5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未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鼻内窥镜下同期手术治疗鼻中隔偏曲并慢性鼻-鼻窦炎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患者鼻腔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鼻内镜下成形术矫正鼻中隔偏曲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文健  刘静  杨汉霞 《四川医学》2008,29(12):1676-1677
目的探索以提高鼻中隔偏曲矫正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为主的手术方法。方法将87例鼻中隔偏曲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内镜组41例采用鼻内镜下塑形方式成形治疗,对照组46例采用传统额镜下手术矫正,并观察术后疗效,并发症情况。结果鼻内镜组41例均获得完全矫正,无1例出现并发症;对照组46例患者中,38例获得完全矫正,8例部分矫正,术后并发鼻中隔穿孔2例,塌鼻1例。结论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成形术,具有视野广、亮度强、微创、精细、安全有效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王在凡 《基层医学论坛》2016,(16):2225-2226
目的:探讨内窥镜鼻窦手术中鼻中隔高位偏曲和中鼻甲整形同期处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鼻窦炎鼻息肉伴鼻中隔高位偏曲及中鼻甲病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单独采用内窥镜鼻窦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将鼻中隔高位偏曲和中鼻甲整形同期处理。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鼻粘连情况。结果采用不同方式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鼻粘连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鼻窦炎、鼻息肉伴鼻中隔高位偏曲和中鼻甲病变患者实施内窥镜鼻窦手治疗的同时配合鼻中隔高位偏曲和中鼻甲整形处理,对降低鼻粘连发生率有重要作用,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鼻内窥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手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颜小梅 《海南医学》2010,21(10):77-78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手术的方法及心得。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8月至2009年7月我院收治的鼻内窥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病例17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随访3-6个月,全部病例鼻中隔偏曲矫正满意,无一例出现鼻中隔血肿、脓肿、穿孔。结论鼻内窥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手术视野清晰,手术更精确彻底,大大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机率,已成为鼻内窥镜手术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联合低温射频等离子消融术微创治疗鼻中隔偏曲并鼻甲肥大的手术治疗方法、疗效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方法选取2001年1月-2009年1月78例来院治疗的鼻中隔偏曲并一侧或双侧鼻甲肥大患者,随机分为内窥镜组和消融术组,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手术有效率、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均有显著性差异;手术有效率、并发症无差异,但消融术组的有效率较高,并发症较低。结论鼻内窥镜联合低温射频等离子消融术治疗鼻中隔偏曲并鼻甲肥大较传统方法有明显优势,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0.
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的鼻内镜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鼻中隔矫正、下鼻甲成形及鼻丘划痕术治疗变应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的临床效果。方法86例变应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患者行鼻内窥镜下鼻中隔矫正、下鼻甲成形及鼻丘划痕术,术后随访2年。结果术后6个月有效率为97.68%,术后1年有效率为94.48%,术后2年有效率为93.02%。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鼻内窥镜下鼻中隔矫正、下鼻甲成形及鼻丘划痕术治疗伴鼻中隔偏曲的变应性鼻炎,疗效好,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术式治疗鼻中隔偏曲(D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4月本院耳鼻喉科收治的42例DS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例。对照组给予传统鼻中隔矫正术治疗,观察组给予经鼻内窥镜鼻中隔矫正术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粘骨完整性、术后疼痛及并发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经鼻内窥镜鼻中隔矫正术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3.904,P=0.001)。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粘骨完整性的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术后疼痛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内窥镜鼻中隔矫正术术野清晰,对病灶创伤小、疗效肯定,适合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1):74-77
目的比较分析鼻中隔缝合与鼻腔填塞在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于我院就诊并行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的患者80例将其随机均分为A组与B组,A组予以鼻中隔缝合治疗,B组予以鼻腔填塞治疗,采用Lund-Mackay评分系统评估鼻内镜、鼻窦CT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估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程度,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A组患者临床症状的VAS评分低于B组(P0.05)。A组治疗后的鼻内镜评分、鼻窦CT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A组总有效率87.5%显著高于B组的6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VAS量表得分,A组患者的鼻塞得分(0.92±0.25)分、头痛(1.75±0.47)分、鼻部疼痛(1.36±0.28)分、流泪(0.44±0.11)分、耳鸣/耳闷(0.52±0.17)分、吞咽困难(0.61±0.20)分、睡眠困难(0.98±0.25)分、术后清理鼻腔时疼痛不适感(1.72±0.39)分,各项VAS评分均低于B组(P0.05)。两组鼻腔渗血量、术后鼻中隔血肿、鼻粘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后应用鼻中隔缝合治疗可有效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患者的痛苦,较鼻腔填塞更有优势,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杨莉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4):146-148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应用在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患者的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患者67例,按照奇偶分组法将其分为实验组34例与对照组3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患者的临床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治愈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较,明显较低(P0.05)。结论对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采用三线减张法矫正鼻中隔偏曲的临床效果。方法:在鼻内镜下,于鼻中隔左侧皮肤与黏膜交界处行killian切口,将鼻中隔软骨前、后、下分别与两侧大翼软骨内侧角、筛骨垂直板及犁骨、上颌骨鼻嵴相衔接处分离,并在此分别形成的前、后、下三条受力线及核心受力区切除条状软骨和骨质,解除其应力,从而矫正鼻中隔,即三线减张法矫正56例鼻中隔偏曲患者。结果:本组56例患者均一次性完成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鼻中隔基本恢复平直,术后随访6~18个月,56例患者双侧鼻腔通气良好,鼻塞、鼻出血、头痛、眩晕及耳鸣等多种症状均明显改善,无一例出现鼻中隔血肿、穿孔、出血及外鼻畸形,无鼻中隔摆动及脑脊液鼻漏等并发症。结论:三线减张法矫正鼻中隔,符合鼻中隔偏曲的生物力学规律,保留了鼻中隔的大部分硬质支架,具有创伤小,严重并发症少等优点,更符合功能性、微创手术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目的讨论改良鼻中隔缝合技术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联合下鼻甲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耳鼻喉科收治的46例鼻中隔偏曲并伴有下鼻甲肥大(单纯下鼻甲肥大、血管运动性鼻炎、过敏性鼻炎、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住院号奇偶数随机分为缝合组和填塞组,每组23例。两组患者均在鼻内镜下行粘软骨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和等离子射频下鼻甲消融术。术后缝合组改良缝合鼻中隔黏膜,而填塞组应用膨胀海绵填塞双侧鼻腔。比较术后两组临床症状及术后48 h及术后1个月并发症情况。结果缝合组术后鼻塞、头痛、溢泪、耳闷、睡眠困难及进食困难等VAS评分均低于鼻腔填塞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48 h及术后1个月内鼻出血、鼻中隔血肿、鼻中隔穿孔、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鼻中隔偏伴有下鼻甲肥大的患者,改良鼻中隔缝合技术仍然是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鼻内镜下手术矫正鼻中隔偏曲治疗鼻源性头痛4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谢绍欣 《医学综述》2012,18(8):1274-1275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治疗鼻源性头痛的效果。方法对41例鼻源性头痛患者行鼻内镜检查及CT诊断后均行鼻中隔矫正手术治疗。结果本组41例鼻中隔偏曲且出现头痛、头昏者进行鼻中隔矫正术,头痛消失或减轻,痊愈率达80.49%,总有效率达95.12%。结论因鼻中隔偏曲而出现鼻源性头痛在鼻内镜下行矫正术,治疗方法较简单、疗效好、对临床有较强的实用性,是治疗鼻源性头痛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的手术方法、术后疗效以及与慢性鼻-鼻窦炎的关系。方法327例患者行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治疗,伴有慢性鼻炎、鼻窦炎、鼻息肉等患者一并接受手术治疗。结果 327例患者均获得满意的矫正效果,鼻通气、嗅觉功能明显改善,鼻塞、头痛、流涕等症状消失,术后随访3个月~24个月,均未出现鼻腔粘连、鼻中隔穿孔、鼻梁塌陷等。治愈266例(81.3%),好转61例(18.7%);伴有慢性鼻炎、鼻窦炎、鼻息肉等一并同时手术后半年内无复发,窦口开放良好。结论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不仅可以矫正偏曲的鼻中隔,同时还可以完成慢性鼻炎、鼻窦炎、鼻息肉等手术治疗,无需二次手术。患者痛苦少,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医疗费用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严志松 《中外医疗》2016,(34):55-57
目的:为了研究鼻内窥镜在鼻中隔手术的治疗中的作用,对比传统手术与鼻内窥镜辅助治疗术对鼻中隔的治疗效果。方法根据该院2012年1月_2016年6月所收治的98例鼻中隔手术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全部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有患者49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手术,治疗组采用鼻内窥镜辅助治疗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对照组治愈19例,治愈率38.78%;好转21例,好转率42.86%;无效9例,无效率18.37%;治疗总有效率81.63%。术后并发症7例,占比14.29%。治疗组治愈34例,治愈率69.39%;好转15例,好转率30.61%;无效0例,无效率0.00%。术后并发症0例,占比0.00%。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其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其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治疗手术由于视野限制,致使手术深度、手术视野、手术精准度不能达到理想状态,进而大大降低了手术的成功几率,易造成鼻中隔纠正效果不好、鼻粘膜破坏程度较大、鼻中隔软骨切开程度不理想,尤其对于高位偏曲手术尤为困难,甚至会导致鼻穿孔等情况的发生,而鼻内窥镜辅助的鼻中隔手术在术中能够获得良好的操作视野,从而大大提升了治疗效果、降低了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19.
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37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的疗效。方法:2005年4月至2010年8月来我院收治鼻中隔偏曲患者68例,其中传统鼻中隔粘膜下切除术31例,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37例。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情况,两组患者在术后疼痛、粘骨膜完整性,、偏曲矫正满意度、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1)经统计学分析,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组在术中疼痛,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在粘骨膜完整性及偏曲矫正满意度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较传统手术术野清晰,手术操作过程直观,减少了手术次数,降低了术后并发症,提高了偏曲矫正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联合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RFA)治疗伴有鼻中隔偏曲的中-重度变应性鼻炎(PAR)患者的效果.方法:收集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鼻中隔偏曲的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患者87例,根据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是否联合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前后VAS评分、治疗效果和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的差异.分析治疗前后VAS评分与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的相关关系.结果:两组手术后6个月和手术后12个月的VAS评分均低于手术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手术后6个月和手术后12个月的VAS评分(1.55±0.41,0.74±0.14)低于对照组(2.28±0.32,1.33±0.21),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手术后治疗有效率(44例,93.62%)高于对照组(28例,70.0%),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手术后6个月和手术后12个月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均低于手术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手术后6个月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0.38±0.14)低于对照组(0.57±0.22),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手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的VAS评分与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均呈正相关.结论: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联合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中-重度变应性鼻炎效果优于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