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阴道与剖宫产分娩,对低危产妇母婴围生期结局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于第三军医大学西南第一附属医院产科住院分娩的948例低危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低危产妇分娩方式,将其分为阴道分娩组(n=474,采用经阴道自然分娩方式)和剖宫产分娩组(n=474,采用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分娩)。统计学比较2组产妇产后24 h出血量、产后出血(PPH)发生率、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和新生儿脐带血免疫球蛋白(Ig)A、G、M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等免疫功能指标。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并与所有产妇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结果①2组产妇年龄、孕龄,以及其分娩新生儿的体重、性别构成比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阴道分娩组产妇产后24 h出血量及PPH发生率均低于剖宫产分娩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261,P=0.016;χ2=4.934,P=0.021)。③2组产妇分娩新生儿出生1、5 min时,Apgar评分、窒息发生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分娩组产妇分娩新生儿的脐带血IgG、IgM水平,均显著高于剖宫产分娩组,CRP水平则显著低于剖宫产分娩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973,P=0.043;t=3.755,P=0.039;t=4.825,P=0.006)。2组产妇分娩新生儿的脐带血Ig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分娩组产妇所分娩新生儿中,男性新生儿脐带血IgG水平显著低于女性新生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52,P=0.040);男、女性新生儿脐带血IgA、IgM、CRP水平,以及阴道分娩组产妇所分娩的男、女性新生儿脐带血IgA、IgG、IgM、CRP水平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阴道分娩较剖宫产分娩可减少低危产妇产后24 h出血量,降低PPH发生率,提高新生儿免疫功能,利于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分娩球辅助分娩对初产妇产程、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来天津市第二医院产科分娩的232例初产妇,根据入院顺序及个人自愿原则,将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106例和对照组126例。观察组采取分娩球辅助分娩,对照组采取传统方式分娩。评估产妇分娩时疼痛程度,记录两组产妇的第一、第二、第三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分娩时的疼痛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Z=12.175,P0.05)。观察组产妇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均显著短于对照组(t=4.116、6.278,均P0.05),但两组的第三产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30,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22.64%)低于对照组(39.68%),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938,P0.05)。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稍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33,P 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8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52%(χ~2=5.921,P0.05)。结论分娩球辅助分娩有助于缩短初产妇的产程,促进自然分娩,并能够减轻初产妇分娩时疼痛程度,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计划性剖宫产后阴道分娩和自然分娩的分娩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4年4月-2016年10月愿意试产的单胎妊娠且有过一次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史者106例,其中计划性剖宫产后阴道分娩55例设为研究组,自然分娩51例设为对照组。计划性剖宫产后阴道分娩方法:对于宫颈Bishop评分6分者给予Cook双球囊宫颈口放置,24 h未发作再给予缩宫素引产;对于宫颈Bishop评分≥6分者直接给予缩宫素引产,自然临产者不给与任何药物。观察两组阴道分娩成功率、母亲出血量、产褥感染发生率、子宫破裂率、子宫切除率、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进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率及新生儿死亡率等。结果研究组阴道分娩成功33例(60.00%);对照组阴道分娩成功27例(88.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子宫破裂及子宫切除。研究组出血量为(221.85±136.40)ml,对照组出血量为(203.48±126.48)m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两组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及5 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新生儿转入NICU 1例,对照组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新生儿死亡。结论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分娩,计划性剖宫产后阴道分娩可以增加60.00%的阴道分娩率,只要掌握好适应证,分娩期严密监控,母婴均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前次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不同分娩方式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分娩的400例前次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前次剖宫产再次阴道分娩(VBAC)的100例产妇作为观察组,将300例再次剖宫产产妇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产妇再次妊娠后不同分娩方式对母婴结局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住院时间、产褥期感染以及满意度情况均显著好于对照组(P<0. 05);两组新生儿窒息、感染以及颅内出血等并发症的出现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研究组孕妇羊水污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前次剖宫产后阴道分娩的新生儿情况及孕妇产后恢复情况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剖宫产与自然分娩对早产儿血气、电解质、肾功能、心肌酶、新生儿贫血、颅内出血和新生儿窒息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于钦州市妇幼保健院出生的早产儿80例,根据分娩方式将80例早产儿分为自然分娩组(36例)及剖宫产组(44例),对比两组早产儿产后1d内的血气、电解质、肾功能、心肌酶学、血常规、新生儿贫血、颅内出血和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 与剖宫产组相比,自然分娩组早产儿胎龄较小(t=2.523,P<0.05).1min Apgar评分、5min Apgar评分、血红蛋白(Hb)、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在自然分娩组与剖宫产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705、0.421、1.666、1.292、0.097,均P>0.05).酸碱度(pH)、碱剩余(BE)、碳酸氢根离子(HCO3-)在自然分娩组与剖宫产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079、0.826、1.842,均P>0.05).血Na、血Cl、血Cr、血尿素氮(BUN)、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在自然分娩组与剖宫产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526、0.849、1.418、0.402、0.567、1.240,均P>0.05).自然分娩组与剖宫产组新生儿窒息、贫血及颅内出血发生率对比,均无明显差异(χ2值分别为1.935、2.184、2.018,均P>0.05).结论 剖宫产及自然分娩对早产儿血气、电解质、肾功能、心肌酶、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贫血及颅内出血的影响无差别,因此临床上应严格掌控剖宫产的指征,以降低临床上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6.
《临床医学工程》2016,(12):1609-1610
目的探讨羊水Ⅲ度污染后的新生儿结局。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300例胎儿窘迫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羊水污染程度将新生儿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的羊水污染程度为Ⅰ~Ⅱ度,观察组的羊水污染程度为Ⅲ度,对两组的新生儿Apgar评分、不良结局发生率进行比较。根据羊水Ⅲ度污染新生儿的分娩方式,将羊水Ⅲ度污染新生儿分为顺产组、产钳助产组、剖宫产组,比较三组的新生儿Apgar评分、不良结局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1 min Apgar评分、5 min Apgar评分均明显更低(P<0.05),观察组的窒息发生率、肺炎发生率、缺血缺氧性脑病发生率均明显更高(P<0.05)。顺产组、产钳助产组、剖宫产组的1 min Apgar评分、5 min Apgar评分、窒息发生率、肺炎发生率、缺血缺氧性脑病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羊水Ⅲ度污染对新生儿的结局存在不利影响,临床上应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时机实施硬膜外镇痛分娩(PCEA)的临床效果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选择临产后自愿要求硬膜外镇痛分娩的200例足月单胎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潜伏期组和活跃期组,潜伏期组100例(宫口扩张<3 cm);活跃期组100例(宫口扩张≥3 cm),均实施硬膜外镇痛分娩。另外选取同期未实行分娩镇痛的100例初产妇为对照组。比较三组疼痛评分(VAS)、镇痛药物用量、产程时间、催产素用量、分娩方式及助产率、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三组VAS镇痛评分比较,潜伏期组<活跃期组<对照组(P<0.05);镇痛药物用量潜伏期组>活跃期组(P<0.05);第一产程和第三产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潜伏期组和活跃期组的第二产程较对照组明显增长(P<0.05)。催产素使用量比较潜伏期组>活跃期组>对照组(P<0.05);剖宫产率及助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出血和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硬膜外镇痛分娩会增加镇痛药物及催产素的使用量,但对母婴的安全性无影响,而于潜伏期镇痛可以提高产妇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两种分娩方式适用性。方法选择笔者医院162例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分娩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剖宫产分娩组(n=83)和阴道分娩组(n=79)。比较剖两组的产后出血量和发热并发症发生率、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感染发生率。结果阴道分娩组产后出血量和发热发生率显著低于与剖宫产组(P〈0.05)。阴道分娩组的新生儿Apgar评分和感染率与剖宫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分娩可降低瘢痕子宫产妇的并发症,但选择前必须综合分析产妇和胎儿情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产妇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合理选择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2014年12月该院收治的135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急诊剖宫产组、择期剖宫产组,比较不同分娩方式的分娩结局情况。另按1∶2比例随机抽取同期在该院分娩的非瘢痕子宫阴道分娩产妇作为对照,并与该研究中瘢痕子宫阴道试产成功产妇的分娩结局进行比较。结果 135例瘢痕子宫患者再次妊娠产妇中选择阴道试产的有59例,其中48例阴道试产成功,试产成功率为81.36%,11例失败后进行急诊剖宫产,其余76例患者行择期剖宫产。阴道分娩组产时出血量及住院天数均显著低于急诊剖宫产组和择期剖宫产组(P0.05);产程时间及新生儿Apgar评分均优于急诊剖宫产组(P0.05),而新生儿Apgar评分与择期剖宫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8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成功分娩者与同期非瘢痕子宫阴道分娩者在产时出血量、产程时间、住院天数及新生儿Apgar评分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严格掌握经阴道分娩指征的前提下,给予瘢痕子宫产妇经阴道分娩的试产机会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术前地塞米松肌肉注射对择期剖宫产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解放军第一八一医院产科电子病例系统记录的孕37~38+6周剖宫产病历资料400例;随机挑选术前使用地塞米松6mg肌肉内注射,每12小时1次,共4次的患者200例为研究组,使用0.9%生理盐水10mL注射的200例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母亲一般情况,采用趋势检验方法 比较两组患者剖宫产出生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等情况.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新生儿Apgar 1分钟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4,P<0.05),而5分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和转入重症病房新生儿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3.83、3.55,均P<0.05).结论 对孕37~38+6周择期剖宫产患者施行地塞米松注射可有效降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如何正确选择双胎妊娠的分娩方式.方法 将102例双胎妊娠产妇按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41例及剖宫产组61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孕龄<37周时,阴道分娩人数所占比率显著高于剖宫产人数所占比率(P<0.01),孕龄≥37周时,阴道分娩人数所占比率显著低于剖官产人数所占比率(P<0.01);产后出血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围生儿体重≥2500 g者,剖宫产人数所占比率显著高于阴道分娩人数所占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阴道分娩组活产儿82例,剖宫产组活产儿119例,共发生新生儿窒息28例(13.93%,28/201),第一胎儿出生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胎儿出生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阴道分娩组36.59%(15/41)显著高于剖宫产组5.17%(3/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孕龄≥37周或围生儿体重≥2500 g者以剖宫产为宜.正确选择双胎妊娠的分娩方式,将有助于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临床选择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1月该院收治的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110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分娩方式的选择情况,比较不同分娩方式产妇的分娩结局(包括住院天数、平均出血量、初次母乳喂养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10例产妇中有38例阴道分娩、72例剖宫产分娩(包括19例阴道试产失败转为剖宫产)。阴道分娩组产妇住院天数、平均出血量、初次母乳喂养时间均小于剖宫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阴道分娩组产妇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应该在密切监测产程、严格掌握经阴道分娩指征的前提下进行,经阴道分娩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产妇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80例瘢痕子宫再次阴道分娩孕妇根据分娩指征分为观察组(阴道分娩)与对照组(剖宫产),各为30例,观察两组患者产程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及新生儿Apgar评分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参考组(P<0.05);两组患者产程时间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严格掌握阴道试产指征的条件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患者采用阴道分娩具有较大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2015-2016年仙桃市仁爱医院无痛分娩开展情况,探讨其对产时保健质量的提升作用。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产妇2 771例,按是否行无痛分娩分为无痛分娩组(681例)和对照组(2 090例),比较两组产程、产痛、分娩方式、出血量、新生儿情况、产妇产后情况。结果所有产妇均成功分娩。无痛分娩组产妇活跃期及第二产程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第三产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痛分娩组产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痛分娩组出现6例新生儿窒息(0.88%),对照组出现22例新生儿窒息(1.0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1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产妇比较,无痛分娩组产妇产后会阴损伤发生率更低,产后尿潴留发生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无痛分娩能够有效提升产时保健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评估及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6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瘢痕子宫妊娠分娩产妇19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妇再次分娩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45例)自然分娩和对照组(153例)剖宫产;观察并比较两组间术中、术后产妇及新生儿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住院时间、产后出血、产褥感染、住院费用及产时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31,χ~2=5.384、11.183,t=17.384、12.382,均P0.05);两组产妇分娩新生儿体质量、新生儿黄疸、新生儿湿肺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院意义(t=0.435,χ~2=0.432、0.353,t=0.144,均P0.05)。结论在医务人员严格掌握适应证的情况下,瘢痕子宫产妇再次妊娠选择自然分娩安全、可靠,较剖宫产更有利于产妇产后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不同分娩方式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160例2012年6月-2015年8月来该院进行待产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孕产妇为研究对象,依据所选孕产妇最后的分娩方式分为经阴道分娩(A组)与再次剖宫产(B组),然后分析与比较两组孕产妇的产后出血量、产褥期感染率、孕产妇住院时间、满意度、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窒息、感染及颅内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选取40例同时期首次剖宫产的孕产妇为C组,然后比较与分析B、C两组孕产妇的手术时间、产后出血发生率、住院时间及盆腔粘连发生情况。结果 A组孕产妇的产后出血量、住院时间及产褥期感染率均明显少于B组孕产妇,而满意度明显高于B组孕产妇,差异有统学意义(t=2.373、4.061,χ~2=6.261、6.257,P0.05);两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新生儿窒息、感染及颅内出血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35,χ~2=0.000、1.521、0.942,P0.05);B组孕产妇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长于C组孕产妇,产后出血及盆腔粘连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C组孕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43、6.541,χ~2=4.121、5.942,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孕产妇经阴道分娩不仅能明显降低孕产妇的产后出血量及产褥期感染率,还能缩短孕产妇的住院时间及提高孕产妇的满意度,且对新生儿的健康没有任何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剖宫产产妇鞘内注射右美托咪定的麻醉有效性及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取诊断为子痫前期拟行剖宫产的产妇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50例,两组给予0.5%等比重布比卡因10 mg为基础麻醉药物,观察组同时鞘内注射右美托咪定,观察麻醉后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持续时间,麻醉镇静效果(Richmond评分),麻醉期低血压、呼吸抑制和麻醉苏醒期寒战、恶心及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新生儿出生1和5 min时Apgar评分,出生1和24 h时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NBNA)。结果观察组感觉和运动阻滞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感觉和运动持续时间均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切皮、取出胎儿、手术结束时观察组Richmon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麻醉期低血压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呼吸抑制现象,麻醉苏醒期观察组寒战发生率4.00%低于对照组的1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新生儿1和5 min时Apgar评分、1和24 h时NBN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子痫前期剖宫产产妇以0.5%布比卡因为基础复合右美托咪定鞘内注射,可明显提高麻醉效果、降低麻醉苏醒寒战发生,对新生儿未见明显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硬膜外分娩镇痛的镇痛效果、运动神经阻滞状况以及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已临产初产妇90例,随机分为三组,I组(n=30)不接受分娩镇痛,II组(n=30)接受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分娩镇痛,III组(n=30)接受罗哌卡因芬太尼分娩镇痛。分别观察产妇生命体征、产程变化、镇痛评分、改良Bromage评分和胎儿Apgar评分,记录各组分娩方式和分娩镇痛的满意度。结果II组和III组产妇在生产过程中心率、平均动脉压、呼吸频率、产程时间、镇痛评分和剖宫产发生率均低于I组(P<0.05);II组产妇改良Bromage评分高于I组和III组(P<0.05);三组胎儿Apgar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III组产妇的分娩镇痛的满意度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适当剂量的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都可以安全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有利于减轻产妇的痛苦和降低剖宫产发生率;二者相比较,使用罗哌卡因硬膜外分娩镇痛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9.
《临床医学工程》2017,(8):1111-1112
目的探讨人工破膜和自然破膜结合自由体位对初产妇分娩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6年8月于我院产房待产的初产妇120例,随机分为人工组(人工破膜)和自然组(自然破膜)各60例,两组均采用自由体位分娩,比较两组产妇的产痛、分娩控制感及妊娠结局等。结果两组的产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组的分娩控制感显著高于自然组(P<0.05)。人工组的产妇产后24 h出血量和新生儿Apgar评分均显著优于自然组(P<0.05)。两组的剖宫产率、会阴侧切率及产瘤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人工破膜结合自由体位能取得良好的妊娠结局,减轻了产妇的生产痛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产前Bishop评分联合超声检测对首次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在临床中选择的预测作用,旨在为剖宫产术后再妊娠临床分娩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研究2015年1月~2018年6月在该院首次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符合纳入标准的173例产妇的临床资料,按分娩方式不同分为阴道分娩组(112例)和剖宫产组(61例),分析两组孕妇使用不同分娩方式的一般资料(年龄、孕期、身高、体质量和体质指数)、分娩前阴道检查的状况及最新的超声测量结果、Bishop评分,选择最适宜的分娩方式,降低母婴并发症。结果产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具有可比性。产妇、新生儿均未出现围产期死亡。剖宫产组孕妇产褥感染率高于阴道分娩组(χ~2=18. 32,P0. 001)、初次母乳喂养(t=26. 80,P0. 001)与住院时间长短(t=18. 07,P0. 001)以及出生体质量也是剖宫产组孕妇高于阴道分娩组,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 535,P=0. 465),严重并发症如羊水栓塞等也均未出现。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 325,P=0. 746),新生儿窒息(χ~2=1. 083,P=0. 298)、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χ~2=0. 189,P=0. 664)、新生儿发生产伤(χ~2=0. 018,P=0. 892)、新生儿暂时性呼吸困难或第Ⅱ型呼吸窘迫综合征(χ~2=0. 299,P=0. 585)和黄疸(χ~2=0. 519,P=0. 471)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阴道分娩组Bishop评分较剖宫产术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 63,P0. 001)。剖宫产组胎儿体质量较重(t=307. 7,P0. 001),孕妇自身宫颈长度较长(t=10. 32,P0. 001),两组孕妇的胎儿均是枕先露。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首次剖宫产再次妊娠如何选择分娩方式与Bishop评分、超声测量最后一次结果、宫颈长度有关,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在Bishop=4分、超声测量胎儿体质量=4 200 g、宫颈长度=28 mm是阴道分娩试产的最理想临界值。结论通过Bishop评分联合超声检测,对于首次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选择分娩方式上,阴道分娩相对安全,在妊娠后期,分娩过程和新生儿早期结局都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